孩子刚学步开始走路时,会有一段踮脚走路的时期,这是正常现象。医学上认为,这样的过程有助于孩子提高平衡能力,增强脚部肌肉力量,这一过程大约会持续半年到一年。虽然是正常现象,但我们还是建议家长不要掉以轻心。虽然他们踮着脚是因为发展需要,但久而久之,孩子可能会养成踮着脚的习惯。但是到了一定程度,应该正常走路的时候,孩子会因为习惯而继续踮脚走路,容易造成关节和肌肉的损伤。
当孩子刚开始学习走路而踮脚尖,爸爸妈妈可以利用穿不穿鞋做为区别,当孩子在家中光脚游戏时,可以允许他踮脚尖,但是只要穿上鞋子,我们就应该随时提醒孩子要把脚“踩下去”,甚至可以将双手放在孩子肩膀上,轻轻往下压,让整个鞋底能贴在地面,孩子也会知道我们要她做的是什么。另一种孩子踮脚尖也属于正常现象的状况是,因为家中的摆设都是以大人的角度来设计的,因此当孩子开始走路时,她开始发现客厅茶几上有新鲜的物品,或是对沙发上的靠垫感到好奇。于是为了要能够摸到这些物品,就必须要垫起脚尖,就像是我们要更换天花板灯管时也需要垫起脚尖一样,这是属于正常现象,代表着孩子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爸爸妈妈可以放心。
不正常的踮脚尖步态,指的是平常走路时都垫起脚尖,而不是在特殊环境或特别情况下的踮脚尖,就像是孩子学了芭蕾舞以后,开始喜欢垫起脚尖,这也算是正常的现象。然而这样的正常状况,如果次数过于频繁,由于孩子的双脚骨骼肌肉尚未发展完全,会因为踮脚尖时的压力或稳定性问题而导致关节的不稳定,不仅可能容易跌倒,甚至进而造成骨骼肌肉的伤害。为了避免这样的状况发生,除了提醒孩子尽量双脚着地以外,也可以将孩子需要拿的东西放置在孩子伸手就可以拿到的位置,而当孩子语言能力足够后,更可以教导孩子利用口语表达请大人帮忙拿东西,而不要自己踮脚尖尝试。
除了这些原因,家长间还流传着许多可能造成踮脚尖的原因,像是坐学步车或是扁平足等现象,但是这些现象并没有足够的医学证据证明相关,可能仅属于个案的经验而已,但这也不代表孩子就可以随时坐学步车或是忽略扁平足的问题,虽然不会直接造成踮脚尖现象,但是也可能引起其他问题。临床上遇到家长带孩子来询问踮脚尖走路的问题时,首先会检查的是孩子双脚的阿基利斯肌腱(Achillestendon)是否过紧,这条肌腱位于脚踝的后方,如果过于紧张,则会把脚掌整个往下拉,因此孩子走路时就会变成踮脚尖的情形。检查时,会先请孩子坐在床上或是躺着,确定双脚放松后,轻轻扳动孩子的脚掌,藉此判断是否有问题。出现这样状况的孩子除了先天肌肉较为紧绷以外,常出现在有神经病变的孩子,例如脑性麻痹的孩子,但家长们不需因此而紧张,必须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后才能确定。
小编建议,当孩子踮脚尖走路持续一个月以上,就应该带孩子给医生检查,并且积极配合训练,才能有效改善孩子的状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