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儿童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仍主要针对菌血症和基础心脏病。预防和减少菌血症: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皮肤黏膜损伤后继发感染。对于有基础心脏病的高危人群,建议在拔牙等高风险手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 什么是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心内膜表面被微生物感染并形成赘生物的感染性疾病。
心脏瓣膜相当于心脏内部通道的“门”,是最常涉及的部位。刚开始只是“门”(阀门)关不好,慢慢的连门框(阀门圈)都烂掉了。细菌在瓣膜上不断繁殖,形成赘生物和环状脓肿。成批的细菌也可以随着血液流动扩散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形成局部感染。如果赘生物从心脏脱落,可能会栓塞心、脑、肺等重要器官,甚至导致猝死。感染性心内膜炎常伴有高死亡率和严重并发症,非常危险。
###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原因
菌血症是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的必要条件,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高危和易感人群。血液中的细菌可以来自口腔、牙齿和皮肤表面。人的口腔和皮肤中含有至少500种微生物,它们会随着拔牙、洗牙或刷牙或皮肤黏膜损伤而跑到血液中。研究表明,牙科手术期间细菌进入血液的发生率为10-100%。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细菌不会在血液中存活很长时间,体内的免疫细胞会将其清除。对于做过心脏手术、人工瓣膜植入或先天性心脏病的人来说,细菌很容易附着在心脏瓣膜上,形成赘生物,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