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饮食注意事项?

宝宝妈妈2023-07-30  39

第一,尽量吃早餐。80%~90%罹患胆结石的患者都有不吃早餐的习惯。胆囊中的胆汁只有在食物的刺激下才能从胆囊中排出。长期不吃早餐,没有食物的刺激,胆囊中的胆汁没机会排出,胆汁浓度增加致使胆固醇析出、沉积,久而久之形成胆结石。

第二,严控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动物内脏、肥肉等动物性油脂会增加胆囊的收缩,引发胆绞痛,胆结石急性期尤其不要吃此类食物。平时没有任何症状,仅仅在做B超检查时才发现有胆结石的人,没必要完全拒绝脂肪,可以吃低脂食物,但同时要进食大量叶类蔬菜,以促进脂肪排出。

第三,减少精白米面。高糖摄入会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增加胆固醇,故应减少精白米面,多吃粗粮、杂豆、薯类等。

第四,多喝水。每天喝不少于2000毫升水,可稀释胆汁促进其排出,还有利于排出胆管内的细菌及其他有害代谢物质。

第五,减少草酸摄入。菠菜、苋菜、莴笋等富含草酸的蔬菜,烹调前先在沸水中焯一下。

第六,少吃酸味食物。山楂、李子、杨梅、猕猴桃等酸味水果会刺激十二指肠大量分泌胆囊收缩素,引起胆绞痛。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胆结石,饮食注意六点

胆结石是生活中常见的症状,是由某些疾病或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胆结石主要在肝细胞再合成过程中,胆汁中的胆固醇处于过饱和状态,胆汁中的蛋白质促进胆固醇晶体的核作用,导致胆囊中结合的产生。另外,如果胆囊运动功能受损,一起作用的话,胆汁会停滞,出现胆结石症状。

1.治疗中要注意减少脂肪胆固醇的摄入。否则,高脂肪及高胆固醇会被析出过度饱和而缺席。因此,蛋黄、肥肉和油腻食物都要少吃。

2.出现胆结石症状时,烟草禁忌酒、咖啡、浓茶等也应增加胆汁的排泄量,加重病情。胆结石会影响患者的消化系统,喝茶、喝咖啡、抽烟或喝酒会导致消化不良,导致结石症状更加严重。

3.患者要少吃容易膨胀的食物。胀气的食物不仅会影响口味,还会引起消化不良,对治疗胆结石非常不利。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少吃红薯、大豆、萝卜、洋葱、土豆、韭菜等。

4.草酸含量高的食物需要禁忌。因为草酸很容易与食物中的钙结合,引起化学反应,形成草酸钙。钙草酸是石头的主要成分,摄入过多的钙草酸会加重胆结石。因此,少吃菠菜、无花果、巧克力、扁豆会加重结石症状,影响治疗效果。

5.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

维生素可以有效地抑制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有助于稳定病情,有利于病情治疗。生活中常见的富含维生素的水彩水果有胡萝卜、菠菜、番茄、橘子、香蕉等。

6.多喝水

平时多喝水有助于缓解胆囊压力,加快患者新陈代谢,部分结石有可能通过新陈代谢排出体外。胆结石患者平时要养成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规律,注意不要熬夜。熬夜会导致身体新陈代谢紊乱,胆囊负担太多,影响病情治疗恢复。平时有效的护理不仅能使身体充满活力,还有助于恢复病情治疗。

胆结石该怎么治疗?

1、得了胆结石后,可以用体外碎石治疗。检查后可以明确石头的位置和石头的大小,利用仪器设备在结石部位制作体外碎石,粉碎石头后排出体外,发挥治疗目的。如果结石直径大,体外碎石没有效果,就要改变治疗方法。

2、胆结石可以通过手术治疗。一般来说,如果结石直径大,不能用其他方法保守治疗,可以通过微创手术去除结石。微创结石手术风险系数小,术后患者身体容易恢复。根据患者的年龄,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以考虑是否进行微创手术。

3、胆结石利用药物的溶石作用,有助于排出小结石。中医认为肝胆湿热容易得胆结石,因此需要以小肝胆为治疗目的,搭配合理的气体和胃的药物。有助于患者将胆道内的小结石排出体外。另外,还要结合止痛药,起到排石、消炎、镇痛的作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982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