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是指20岁以上,25岁以下。
来岁,读音lái suì,汉语词语,意识是来年。
出处:晋·陶潜 《酬刘柴桑》诗:“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释意:晋·陶潜 《酬刘柴桑》诗,如今我要及时享受快乐,因为不知道明年此时我是否还活在世上。
中国在习惯bai上常用的年龄计算方法,按出生后所du经历的日历年头计算,即生zhi下来就算1岁,以后每过一次新年便增加1岁。一般按农历新年算,也有按公历算的。
扩展资料虚岁只和过年有关,周岁只和生日有关
出生时1虚岁,0周岁
过完春节长一虚岁,过完生日长一周岁
虚岁=今年-出生年+1
周岁=今年-出生年(已过生日)(未过生日还要-1)
虚岁,周岁传统都用农历计算
在过年到生日期间 虚岁-周岁=2(即虚两岁)
在生日到过年期间 虚岁-周岁=1(即虚一岁)
例如,12月末出生的婴儿,出生后就算1岁,过了公历1月1日或当地农历新年又算1岁。这样,婴儿出生才几天,已算虚岁2岁了。这种计算方法较为实用。
20岁称弱冠;30岁称而立;40岁称不惑;50岁称知天命;60岁称耳顺;70岁称古稀;80岁称杖朝;90岁称合耄耋(mao die);100岁称乐期颐。
一、弱冠 [ ruò guàn ]
释义:古代男子二十岁为成人,进入二十岁后要行加冠礼,因二十岁的年纪身体尚未强壮,故名。后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龄。
引证:刘绍棠 《花街》:“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福,大司务的小儿子年方弱冠得了水臌,吃了一阵子败鼓皮丸,一命呜呼。”
二、而立 [ ér lì ]
释义: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后来用“而立”指人三十岁。
引证:鲁迅 《华盖集·导师》:“凡自以为识路者,总过了‘而立’之年。”
三、不惑 [ bù huò ]
释义:指年至四十,能明辨是非而不受迷惑。后来用“不惑”指人四十岁。
引证:周作人 《死之默想》:“人世的快乐自然是很可贪恋的,但似乎只在青年男女才深切地感到,像我们将近‘不惑’的人,尝过了凡人的苦乐……也就不觉得还有舍不得的快乐。”
笔顺:
四、耳顺 [ ěr shùn ]
释义:
1、《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深刻理解其中的意思。后来用“耳顺”指人六十岁。
2、顺耳。
引证:战国前期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论语·为政》:“子曰:‘六十而耳顺’。”
译文:孔子说:“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五、古稀 [ gǔ xī ]
释义: 后用“古稀”指七十岁。
引证:《当代》1981年第6期:“他后悔自己的鲁莽行动,年届七旬,古稀高龄了,干么还这么不知轻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