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总对着干?你会跟孩子聊天吗?

孩子不听话、总对着干?你会跟孩子聊天吗?,第1张

孩子不听话、总对着干?你会跟孩子聊天吗?

父母会注意和孩子聊天吗?不听话,老是对着干的孩子是怎么了?父母会和孩子聊天吗?为什么要用心和孩子聊天?

晚上吃完饭,老公和两个宝宝在客厅看新闻,我在厨房忙。

无意中听到老公和10岁女儿小林的对话,忍不住笑了。

  • 小林先开口了(焦急地):爸爸,我不喜欢数学。每次考试都感觉智商会“下线”。

  • 爸爸(不悦地):数学多好啊。你害怕什么?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一文不值,明白吗?"

    小林(愤愤不平):当然理解!我就是觉得数学老师上课很无聊,有时候不听。

    爸爸(继续训斥):那你还不学?在这里抱怨有什么用?你写作业了吗?你预习功课了吗?赶紧看书吧!

    小林(不满地):我以后再写!现在我想坐一会儿,喝完这杯可乐。

    爸爸(恳切地):不要做后期拖延者!我告诉你,学习就是和时间赛跑,不然你以后考不到好成绩,考不到好学校,找不到好工作…

    小林(略显激动):别说了,我都知道了!好了,我要去做作业了!

    然后,女儿一脸郁闷的回房间了,留下父亲皱着眉头坐在沙发上自言自语,“这孩子怎么了?他没讲几句话,就不理人了。”

    我很无奈:“你这样和宝宝聊天,简直就是‘聊天终结者’。”

    其实孩子是发自内心的想和大人说说话,但是林爸爸从一开始就用“管教者”的口吻说话,让孩子感受到了压力。他的倾诉欲也被“不好好学习会怎么样”的原则所压抑,想说的话都会吞到肚子里,所以聊天时自然会谈到“死”。

    和孩子聊天是沟通的好时机,是情感分享的交流机会,是增进亲子关系的最佳选择。

    我们都希望和孩子有和谐的交流,但是很多时候,和孩子的交谈变成了“尴尬的聊天”甚至是管教,我们不禁会疑惑,“为什么我不能和孩子在一起说话?”

    有个好朋友曾经发朋友圈聊过这件事,记录了她和四岁儿子的日常对话。

  • 妈妈(催促):奇奇,快点吃吧。你一会儿得出去!

  • 奇奇(开心地想象):妈妈,我在抓紧时间!它在我手里嚎叫!

    妈妈(被孩子逗乐了):好吧,那你好好吃饭,别等妈妈喂你了。时间先生在宣战。他在说,“小朋友,我想和你赛跑,我想跑在你前面。还没吃完就输了,哈哈。”

    奇奇(吃得好不磨蹭):我一定会打败它!

    与第一次对话场景相比,交流效果大不相同——奇奇的亲子聊天“手法”相当灵活,富有启发性,便于孩子配合。

    我会很努力的和宝宝聊天,不担心把孩子教坏。这种聊天方式自然会“聊”进孩子的心里,帮助他健康成长。

    为什么要聚精会神地和孩子聊天?

    ①和孩子聊天是一种直接有效的交流方式。

    聊天可以让我们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和学校表现等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否则,我们不了解孩子的想法,没有针对性,教育就会无效。

    ②聊天会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

    当我们和孩子聊天时,我们实际上是在鼓励和认同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经常和父母交谈,会大大提高孩子的理解力、表达力、词汇量和语言水平。

    美国加州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睡前20分钟和孩子聊天,孩子的语言能力会大大提高。

    研究人员对275个家庭的孩子从出生到4岁进行了跟踪调查。四年后,研究人员通过与儿童交谈来判断语言能力的得分。结果,经常和父母聊天的孩子的分数比被动听父母讲故事的孩子高6倍。

    ③聊天可以增进亲子感情。

    和孩子聊天是一种心情的交流,更是一种情感的积累。如果你耐心倾听孩子的感受,尊重他的想法,并给予相应的接纳、建议或启发,那么你的孩子会更加依恋和信任你。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妻子米歇尔曾经躺在床上和她的三个女儿聊天。她说,这种日常仪式可以让孩子们感到放松和舒适。

    ④经常和父母聊天的孩子,情商、智商、沟通能力都会比别人强。

    美国独立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PewResearchCenter)曾经做过一个调查,给全美的父母列出10项技能,问:

    “在当今社会,你认为哪项技能在当今的比赛中对孩子来说是突出的?”

    票数最高的是:沟通能力。经常和父母聊天的孩子,沟通能力和心智情商会得到最大的发展和提高,社交能力也不差。他们将更容易接触到优秀的人和团体,拥有更广阔的未来。

    所以,有远见的父母愿意也知道如何和孩子聊天,在孩子心中种下深刻的爱和教育。

    如何更好的和孩子聊天?

    ①选择一个合适的空时间聊天

    聊天可以在孩子写完作业之后,也可以在睡觉之前。

    我的朋友雷,不管工作有多忙,家务有多少,她总会腾出空的时间和儿子说说话。聊天的时候,雷会和儿子吃点水果或者零食,放点背景音乐,和孩子边吃边聊——在轻松随意的氛围里,孩子会感到轻松自在,自然畅所欲言,有利于交流。

    ②聊天方式可以多样化,生动活泼

    同事张最近工作到很晚。他到家时,女儿已经睡着了,不能和孩子说话。于是他想出了一个“绝招”:他在便利贴上写了几句问候女儿的话,放在铅笔盒里。

    就这样,女儿放学后只要一打开书包,就会发现爸爸写的“小纸条”!惊喜就别提了。

    然后,孩子们还学会写小句子,画小花朵,把“回信”塞进父亲的衬衫和铅笔盒里。

    所以,和孩子聊天不必拘泥于“聊”,方式可以多样化。比如上面提到的“纸条聊天”,孩子更容易接受,也更热衷于和你交流。也可以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和孩子聊天,但需要注意的是,孩子一定要适量使用电子产品。

    ③家长聊天时要少说多听

    父母要放低姿态,转换角色,平等地与孩子沟通,做孩子的“倾听者”,耐心倾听他的抱怨,然后顺着线温柔地回应他。

    千万不要一听孩子说话就居高临下的评价,引导他的思想,否定他的观点——说教只会让孩子觉得不被尊重,不被接受,不想再说话了。

    一个孩子对妈妈说:“妈妈,我不想当班干部了。”

    母亲一听,立马给孩子贴上了“没进步”的标签:“怎么了?当班干部能锻炼自己,你太有魄力了!”

    一旦否认,孩子觉得妈妈不同意他的说法,更别说听他解释了。她反而站在了自己的“对立面”,内心感到非常抗拒。

    如果我妈这样接手谈话,表现出听者的真诚:“啊?有没有发生什么让你觉得不舒服的事情?要不要跟你妈妈说一声?”孩子自然会打开自己的心灵之窗,走下去。

    这样,母亲就可以从他的描述中猜出“不想当班干部”的原因,然后细心开导、解除孩子的“心结”,给他适当的建议。

    亲子聊天需要注意的几个“小技巧”。

    ①避免向孩子提出“刻板”的问题,问一些简单实用的问题

    很多家长习惯用“模式化”的方式问孩子问题:“上课认真听讲了吗?”“你今天考得好吗?”

    我问的问题很多,但是那些话来来去去,孩子会觉得没意思,大部分只会说“OK”。对付你。

    如果你问得更具体一点:“你今天遇到什么有趣的事了吗?”“你今天认识了哪些新朋友?”以此类推,说到生活细节,孩子一下子就感兴趣起诉了,也就很轻松地回答了你的问题,聊天也就继续了。

    ②同情你的孩子。

    沟通时,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让他知道——你关心他的感受,理解他的想法,和他有“感同身受”的回应。

    这样他就卸下了包袱,可以放心的和你说话了。

    我最好的朋友凌的儿子考试不及格,情绪低落。凌对孩子说:“妈妈知道你在想什么。小时候考得不好,不敢把试卷带回家!”

    听到这里,孩子心里产生了“共鸣”:咦,原来妈妈也有这么抑郁的时刻,那她当时是怎么度过的呢?

    于是,凌用自己的经历安慰、开导儿子,说服了儿子她的建议,很有效果。

    ③聊天话题不能总是围绕“学习”二字。

    这样的场景我们并不陌生。和孩子聊天时,我们都不自觉地涉及到“学习”这个主题,不断地和孩子强调“学习”的原则。

    众所周知,这样重复主题只会让孩子觉得累,觉得无聊,觉得父母在唠叨,就像唐僧总是在孙武面前说闲话空,聊天的兴趣大打折扣。

    基础教育专家詹文玲女士说:“父母要想不‘失去’孩子,就必须与孩子建立起一条互联互通的‘精神脐带’,不断地给孩子喂以父母之爱的滋养。这个“精神脐带”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是经常和孩子聊天,养成和孩子聊天的习惯。”

    没错,和孩子聊天就是给孩子输送“精神养料”,让他们的成长之路走得更好更扎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849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21
    下一篇2022-11-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