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生宝宝的妈妈在坐月子期间一定要注意,从护理、营养、禁忌等方面提供10条备忘录,为宝宝妈妈提供参考。让我们来看看!
产褥期作为整个怀孕和分娩期的“最后阶段”,也成为了婆婆和妈妈们的关键期。让新妈妈温暖自己的身体,温暖自己的心,完成一生“强身健体”的重要事业。
护理篇
1。经常洗澡换衣服
坐月子期间,由于新妈妈出汗较多,汗渍、污垢会弄脏衣服,所以冬天至少3天洗一次澡。
勤换内衣内裤,保持身体和皮肤的清洁。最好穿纯棉内衣,避免纤维衣服。
2。室内空空气应该是新鲜的
宝宝出生后生长发育很快,不仅需要充足的营养,还需要新鲜的空空气。新妈妈产后身体虚弱,需要新鲜空之气来改变虚弱的状况,尽快恢复健康。
另外,通风是一种简单、方便、有效的空气体消毒方法,通风后可以大大减少室内的细菌数量。
新妈妈和宝宝的卧室要干净、明亮、通风良好。把门窗关得紧紧的来“遮月亮”是不科学的。
当然,通风不等于让风直吹。北方冬天干燥,南方冬天潮湿。新妈妈和宝宝都处于虚弱期,抵抗力差,所以室内相对湿度要在55%~65%。
北方最好用加湿器改善干燥现象,南方用烘干机烘干不用的衣服、被褥、毛巾、浴巾等。在使用它们之前。
3。劳逸结合
劳逸结合,坐月子并不是指在床上躺一个月,而是卧床休息和适当运动相结合。
产后第二天可以在床上翻身,半坐位或卧床交替休息,以后可以绕床或在房内走动,练习产后体操,尽快恢复身材,同时减少便秘。
新妈妈月子期间每天要睡10个小时,有利于乳汁分泌。
营养
冬天热的、好吃的、有营养的食物不仅能满足新妈妈的食欲,还能帮助她产后恢复。
4。不宜滋养过多
很多家庭为了给刚生完孩子的新妈妈补充充足的营养,都想尽办法做一些有营养的食物。所以在坐月子期间,大部分新妈妈要么天天和鸡鸭待在一起,要么每顿都有鱼。
其实这样的滋补方式不仅会营养过剩,还会因为肥胖导致体内糖、脂肪代谢失衡,引发各种疾病。
5。不宜立即禁食
有些新妈妈为了马上恢复身材,产后马上节食减肥,其实是得不偿失的。除了损害身体健康,对母乳喂养也很不好。
母乳喂养宝宝会消耗你体内大量的水分和脂肪。所以,这个时候新妈妈不仅不要节食,还要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保证每天2800大卡的热量摄入。
6。不宜多喝浓汤
产后喝汤要尽量选择一些清淡的食材,但是对于一些脂肪含量高的浓汤也不能喝太多,否则不仅影响母乳喂养,还会使人发胖。
而且会使牛奶中的脂肪含量过高,导致新生婴儿耐受性差,出现腹泻。
7。继续补钙
怀孕后和产后3个月,新妈妈体内的钙流失量较大,冬季日照不足,不利于钙的合成和利用。
如果新妈妈缺钙严重,很容易导致骨密度下降,骨质疏松的症状。尤其是新妈妈缺钙,会减少宝宝钙的摄入,影响宝宝牙齿、头发、骨骼的正常发育。
食疗是最安全可靠的补钙方式。含钙量高的食物有芝麻酱、菠菜、韭菜、生菜、蘑菇、动物肝脑、鱼和动物骨头汤、牛奶等。另外,产后继续补充一些高钙产妇奶粉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禁忌
8。淋浴水温要合适,注意防风
产后勤洗澡,勤换衣服。产后洗澡可以缓解劳动疲劳,舒缓精神,还可以保持身体清洁,减少发病。
冬季坐月子的新妈妈,最好在产后一周洗澡。洗澡时要特别注意水温合适,防止风寒乘虚而入。
冬天洗澡一定要在密室里避风,卫生间要温和。可以提前打开浴霸等浴室取暖设备,然后将室内温度调至20℃后再进入。水温以37℃左右或微热为宜,洗澡时间不宜过长,以5~10分钟为宜。
洗涤时避免出汗滴水,避免接触冷水,以免日后腹痛、月经不调。其次,需要注意的是,新妈妈一定要洗澡,而不是坐在浴缸里。
9。水果蔬菜缺一不可,生冷宜忌
坐月子后要吃一些营养丰富、热量高、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要多喝水,使身体恢复快,保证奶水充足。
产后全是虚瘀。你应该避免生冷食物。寒伤胃,寒致凝血,恶露不净,可引起产后腹痛、身痛等多种疾病。
产后失血伤津,冬季阴虚内热多。所以葱、姜、蒜、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要禁食,以免引起便秘、痔疮等不适。还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宝宝的肠胃功能。
即使在冬天,蔬菜和水果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们不仅可以补充肉蛋类缺乏的维生素C和纤维素,还可以促进进食,帮助消化和排便,预防产后便秘。
有些体虚怕冷的新妈妈吃水果可能会不舒服。你可以把这些水果切块,放在水里煮一会儿,就着药渣和水一起吃。
10。必须禁止性行为
有些新妈妈认为,生完孩子,只要恶露干净,就可以开始性生活了。众所周知,过早发生性关系会非常不利于身体的恢复。
在分娩的过程中,新妈妈的生殖器官大多受到轻微或严重的损伤。另外产后恶露恢复需要更长的时间。一般来说,产后4~周甚至更长时间内,严禁夫妻同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