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感觉吃不饱,吃了很多也是这样。这是怎么回事?用不用去医院看看?

宝宝妈妈2023-08-21  36

感觉吃不饱与胃火旺盛、甲亢、糖尿病等因素有关。不少人经常感觉吃不饱是因为本身有胃火旺盛现象导致,这些人会同时伴随有口干口臭、便秘等症状。出现胃火旺盛时人体的脾胃消化功能会增强,摄入胃内的食物会被快速的消化排空,因此会存在有饥饿症状。这些患者需要使用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部分人感觉吃不饱是因为甲亢疾病导致,甲亢是属于高代谢疾病,这种疾病会大量消耗掉人体的能量,因此需要经常摄入食物,以补充人体所丢失的能量。甲亢除了会出现吃不饱之外,同时还会伴有消瘦、失眠、心慌、爱出汗等症状。糖尿病在老年人的身体上是比较容易出现的,会导致人体的葡萄糖转化功能受到影响,因此无法更好地利用身体中的葡萄糖,会出现容易饥饿、吃不饱的症状。

胃中热,饥饿感考虑与胃炎,胃溃疡有关。还可出现腹胀,反酸,恶心。建议挂消化内科,详细查体,查胃镜,明确诊断。胃炎可服用胃炎颗粒,奥美拉唑,多酶片治疗。饮食宜易消化食物为主,保持规律性,注意腹部保暖,避免进食辛辣食物。

总是感觉吃不饱可能是因为在进食的时候狼吞虎咽、速度很快导致机体没有及时的反应,感受不到已经进食的量,足以满足身体需要。所以平时吃饭的时候,要细嚼慢咽慢慢吃东西。还有可能是因为个人身体的消化速度比较快。在进食之后,食物很快就会被消化掉,然后排泄掉导致身体一直处于一种不饱和状态,总是感觉没有吃饱。这时候没有办法,也不用过于担心,这是身体本身的反应。正常水平的进食量是可以供应机体的平时的能量所需和营养物质所需。所以其实过度饮食才是不对。当然就是也不能排除是由于某些疾病的发生导致的这种情况。

一、为什么你感觉总也吃不饱(非疾病原因)

1.吃得太快

如果你吃得太快,那么负责通知你“饱了”的激素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完全作用于你摄取的食物。通常,饱腹感激素需要大约20分钟才能引发满足感。你可以尝试吃得更慢,每一口饭菜都咀嚼得更细(试试嚼20下),可能会有所改善。这也可以让食物在胃里面“有序排列”,从而使你更容易感到满足。

2.食物中所含的纤维或蛋白质太少

含有足够纤维和蛋白质的食物会产生更多的激素,从而帮助抑制食欲。这意味着如果你经常食用低纤维、低蛋白的食物——例如大部分精加工食品,你可能很容易感到饥饿。相反,选择富含可溶性纤维、优质蛋白的食物,可以延长食物在肠胃停留的时间,产生饱腹感。

3.经常不吃早餐

如果你早上没有吃足够的食物,那么你很有可能在下一餐吃很多,而且吃完还觉得饿。相反,如果你早餐吃得饱、吃得好(富含蛋白和纤维),接下来的午餐、晚餐也不容易暴饮暴食。

4.摄入的水分太少或太咸

含水量低的食物或比较咸的饮食也会让你感到吃不饱。绿色沙拉、肉汤和蔬菜是满足水含量高的食物的理想选择。因为即使它们不含有这么多能量,它们也会为你提供良好的食物量。您也可以在进食后尝试喝水来抑制食欲。

5.喝太多软饮料

含糖量高的果汁、苏打水和其他饮料会减少调节食欲的大脑区域内的血液流动和活动。众所周知,果糖会诱使大脑认为你需要更多的食物——通过降低身体使用瘦素(通知人体吃饱的激素)的能力来促使你继续进食。

总感觉吃不饱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考虑可能是胃部疾病引起的,例如慢性的胃病,就会出现突然食欲增加的症状。建议合理安排饮食,多吃清淡的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肠胃功能薄弱引起的消化不良也会导致总感觉吃不饱的症状,建议可以服用吗丁啉来促进肠胃的蠕动。

第二种,还考虑可能肚子里有寄生虫,建议及时的打虫,注意饮食的卫生。

引起多食善饥的疾病主要有两种,一是甲状腺功能亢进,即通常所说的甲亢,另一种就是糖尿病,中医称之为消渴症。

指导意见:

根据您的年龄,糖尿病的可能性较小,可以查一下甲状腺功能,看看是否存在甲亢的情况,若自己平时有情绪急躁易怒、易出汗等情况,则甲亢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另外,并不是说多食善饥就是疾病,有些人的食量确实要比其他人大一些,这也是正常的。

医学上,永远吃不饱的病应该叫暴食症

暴食症在医学上属于进食障碍的一种,被称之为“神经性贪食症”,神经性贪食症是这样被定义的:是指不可控制的多食、暴食。暴食症是一种饮食行为障碍的疾病。

暴食症的临床症状

(1)有暴食史,进食量远远超过正常,患者常常是吃到难受为止。

(2)暴食后马上采取不恰当补偿措施以防止体重增加,发生次数平均1周至少2次,且持续3个月以上。

(3)在初期,患者对自己的暴食行为感到害羞,常是秘密进行。

(4)暴食行为可为以下因素引发:情绪烦躁,人际关系不良,节食后感到饥饿,或对体重、身体外形不满等。暴食可暂缓烦躁情绪,随后不久病人便对自己不满而情绪低落。

(5)发病初时,患者对进食行为控制能力变弱,疾病后期自控能力完全破坏。

(6)控制体重的方法最常见是诱呕,可用手或其他器械刺激咽喉部,也有服用催吐剂致吐,一段时间后不用催发,患者想到呕吐便会呕吐,即使仅进少量食物亦能呕出。

(7)有1/3左右患者使用导泻剂减轻体重,极少数患者甚至使用灌肠法。

(8)有的患者不采用直接清除食物的方法,而是增加体能消耗,如快速活动,增加体育锻炼等,活动量大大超过正常,且影响生活正常进行。

(9)患者过分重视自己的身体外形,常感到不满意。

(10)可伴有抑郁或焦虑症状,内容多数与体重或身体外形有关。

(11)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水电解代谢紊乱,表现为低血钾、低血钠等。呕吐致使胃酸减少而出现代谢性碱中毒,导泻则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12)疾病后期,因食道、胃肠道、心脏等并发症而有致命危险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1072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