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速率是指物质溶解快慢的程度,化学实验中通常采用搅拌、振荡或加热的方法来加快固体物质的溶解。搅拌和振荡有助于固体溶质微粒的扩散,因此当温度一定时,能加快溶解速率,但不能增大溶解度。加热能使固体溶质微粒、溶剂微粒运动速率都增大,使溶剂微粒对溶质微粒施行更多、更有力的碰撞,因此对大多数固体物质来说,加热既可以增大物质的溶解度,又可以加快溶解速率。但有少数固体物质,如氯化钠,它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不大,加热主要起加快溶解速率的作用,很少能增加它的溶解度。至于像熟石灰这样的物质,加热只是加快其溶解速率,溶解度反而减小
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对同一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随水量的增多而加快;随与水接触面积的增多而加快。物质溶解于水,通常经过两个过程:1、溶质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这种过程为物理过程,需要吸收热量;2、是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溶剂(水)分子作用,形成溶剂(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有:温度高低、溶质颗粒大小、是否搅拌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溶解度是指达到(化学)平衡的溶液便不能容纳更多的溶质,是指物质在特定溶剂里溶解的最大限度。在特殊条件下,溶液中溶解的溶质会比正常情况多,这时它便成为过饱和溶液。每份(通常是每份质量)溶剂(有时可能是溶液)所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值就是“溶质在这种溶剂的溶解度”。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