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王兰标先生的陪同下,来到龙梅村。龙梅村坐落在文笔峰(俗称尖岭)脚下往北延伸约3公里处的平缓的坡脊上。它位于定安县中部雷鸣镇北部,北距定安县城10公里。它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海南历史文化名村。
村因人名
龙梅村所以迩遐闻名,是因为400多年前,出了个王弘诲。
王弘诲, 字绍传,号忠铭。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登进士。
王弘诲名贯古今,不是因为他中进士。在海南岛,明朝就出了62名进士;也不是因为他曾是朝廷官员。他虽然官居二品,但是,官位并不是很显赫,他任过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等职。他的最高行政职务是 “南京礼部尚书”,“礼部尚书”前所以冠以“南京”,是因为当时明朝已经迁都北京。南京这个朝廷机构,并非实权机构。借用今天的话说,是个“留守”机构。
王弘诲名贯古今,也不仅仅因为他的才华。不错,他曾被万历皇帝称赞为“学识渊宏,器资醇笃,蜚英翰苑”、“三朝硕士、一代伟人”。他有《尚友堂稿》、《天池草》、《来鹤轩集》、《南溟奇甸集》、《文字谈苑》等著作传世,但是在明朝文坛,他并不是出类拔萃的。
王弘诲名声远播,是因为他的仗义、正气,不趋势附炎。他刚刚被录用为“翰林院编修”不久,海南同乡海瑞,因为直言进谏,得罪嘉靖皇帝而下狱遭重刑。此刻,许多官员唯恐避之不及,他却不怕受连累,多次探望,为其送药治病甚至到监狱里伺候,海瑞因此而不死。他这个行动,可谓大胆至极,体现了琼州人士铮铮风骨和刚正品质。此外,他自己多次上疏劝谏,痛陈朝弊,还敢于作诗文嘲讽权倾一时的首辅张居正。
王弘诲名声远播,还因为,他在琼州教育史上写下了重重的一笔——“奏考回琼”。当时,琼州不设考场,琼州学子乡试要渡海爬山,到广东的雷州去,或遇狂风恶浪,或途遇强盗虎狼,很多学子未到考点已命送黄泉。明万历年间,王弘诲一奏,再奏,上书朝廷,《奏改海南兵备道兼管提学道疏》,终获皇帝恩准。从此,海南有了自己的考场,乡试免去渡海的风险。这便是海南人至今念念不忘的“奏考回琼”。此举,大大促进了海南教育事业的发展。他告老还乡之后,又创办“尚友书院”、置“学田”以供养书院。海南大学北门大道上所立的对海南有贡献的历史名人纪念柱中,王弘诲列居第三(第一为邓小平,第二为孙中山)。
村中父老王大洲说,王弘诲“奏考回琼”成功之后,并不张扬。是后学陈之屏在他的旧书箧中偶然发现他的奏疏草稿才知道的。琼州众儒生出于感激,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当时王弘诲62岁——琼州儒生集资在定安县城建一座纪念王弘诲的祠堂,纪念他的功德。因为王弘诲尚健在,故称“生祠”。获得民众建“生祠”殊荣的,不用说琼州,就是全国也不多见,广东,就只王弘诲一人。
王弘诲不仅对海南的教育有划时代的贡献,对早期中西文化交流也立下不朽的功勋。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他对利玛窦的重视和引荐。利玛窦,意大利人,被派来中国传教。他不仅带来了自鸣钟、八音风琴、望远镜、天体仪、地球仪等西方先进的科技器物,他还带来了欧基里德《几何原本》、克里斯托弗·克拉维奥的《宇宙和地球》等多部西方科学著作。据《利玛窦中国札记》记载:王弘诲与利玛窦相识后,成为利玛窦在中国的保护神。万历二十四年,王弘诲带利玛窦进京觐见神宗皇帝,想请利玛窦修改当时明历中的错误。这,表现了王弘诲积极探索新知的可贵的开明态度。虽然觐见神宗皇帝未果,但是利玛窦此行见识了北京和朝廷的上层人士。后来他在王弘诲的引见下结交南京高官名士。并成功留了下来。所带来的《几何原本》等多部西方科学著作,被翻译介绍给国人。在王弘诲的影响和建议下,利玛窦翻译了《四书》等著作,儒家思想正是在此时才明确地被传到西方。当代历史学家对与利玛窦的交往和友谊于中西文化交流的作用给予很高评价。
古迹余韵
村名“龙梅”,是入村始祖摘云公的大手笔。他从临高卜居于此。当年,看到这个村庄地势逶迤像条龙,又取意于《警世贤文》(明清学者扩展为《增广贤文》)之《勤奋篇》:“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句,期望子孙后代发奋读书,因此取村名“龙梅”。经600多年的繁衍、发展,人口有5000之众(包括从本村迁出发展的梅种、新楼坡、岭前、云头四个子村)。
算起来,弘诲是龙梅村入村始祖王摘云的第六世孙。
龙梅村西南二里处的山坡上,当年王弘诲从南京宫廷里带回的松树苗,早已成林。虽经历次战火以及极左年代的劫难,在世代村民的呵护下,已经繁衍面积约有40亩。当地人称为“松山”,又叫“弘诲林”。
村为南北走向,村民房屋坐向是顺沿着地势分东西两排, “非”字排列着,中间置出一条大村道。
王弘诲带头并主持建立的、纪念入村始祖兼祭祀先祖的王氏宗祠,在村的中间靠西边,它坐东向西,由山门、八角殿、正殿、二侧庑廊组成,悬山式顶,今庑廊已损毁,八角殿明末曾毁于焚烧,清康熙年间重修,为歇山式顶,正殿进深3间,面宽5间,是一座仿古宫殿建筑。显得庄严而肃穆。祠里存有清代匾额及现代名人题额多块,1994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祠堂南约五六十米处有座太史坊,立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太史坊为四柱三间三楼式石雕牌坊,通高51米,全宽73米。牌坊呈瓦楞式顶盖,造型古朴雄伟。正面坊额上阴刻“太史坊”三个大字;坊柱两侧为明代著名书法家、王弘诲门生董其昌清华注:董其昌(1555-1636)明代官吏、著名书画家。汉族,南直隶松江府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万历十七年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所书的楷字对联“石柱擎天秀毓南溟开五指,瑶台贯斗北极应三台”。这座太史坊建于万历二年(1574年)孟春,是右副都御史殷正茂和巡抚广东监察御史张守为国史官王弘诲所立的纪念物,故称“太史坊”。又因王弘诲乡试中“解元”(嘉靖辛酉科广东乡试第一名),这个牌坊的背后又书“解元坊”。
牌坊前面,南扶水库的龙梅渡槽,犹如一条飞腾而过的飞龙。牌坊西南方向一两百米处,有两口池塘:尚书塘、莲塘。里面荒草萋萋。
时间中的故事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时间中的故事
作者:水云
一、时之子
更新时间2007-10-28 17:25:00 字数:2625
“贵安,艾琳大人。“男子领着一个少女踏入时空圣殿,用白色大理石雕琢的女神神像静静的立在祭坛之上,双手交握的时间女神和空间女神微微抬起头似乎在看着那悠远的苍穹。
“贵安,狂放之岚,阿格里默斯•;克拉维奥莱奇公爵大人。”名为艾琳的女子轻轻颔首。
“啊!是贵族啊!”“是呢,斯特罗伯宁公爵,阿格里默斯•;克拉维奥莱奇,公国最尊贵的公爵,初代骑士晴空之岚,维亚大人的血裔啊!”“这里居然可以见到这样的人物。”“是啊,是啊。这次的时之祭看来会有艾琳大人的弟子选出呢!”“唉?”“艾琳大人可是唯一还遗留下来的初代骑士呢!”“哎呀,初代骑士中也只有她是与时间女神订立契约的骑士,被赐予了永生的大人啊!”……
“贵安,艾琳大人。”头发苍白的白衣老者,把双手拢进袖子,弯腰行礼说。
“贵安,光明主祭。”艾琳微微欠身,算是回礼。
“三十年了啊……艾琳大人,时之祭要开始了吧?啊!格里,你也在啊?”
“早安,光明主祭。”公爵大人把手置于左胸,身体微向前倾,“瑞老师,您来拉?”
“恩。那个艾琳大人……?”
“时之祭快开始了,请主祭大人入座吧!”白衣女子寞然转身走上祭坛。
时之祭,本来就是向时间女神祷告的祭典,原本应该同时产生属于时间女神的骑士,可是百年来,除了艾琳,没有任何一个……
以上就是关于明朝南京礼部尚书的村庄 南京礼部尚书全部的内容,包括:明朝南京礼部尚书的村庄 南京礼部尚书、时间中的故事电子书txt全集下载、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