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菜的成分和功效是什么

茴香菜的成分和功效是什么,第1张

‍‍‍‍

茴香菜的功效与作用:将茴香菜炒熟或用来泡酒服用,可以起到行气驱寒止痛之效。生捣茴香苗叶,取汁饮用或是用来外敷,能将恶毒痈肿治疗。用茴香菜同时也具有茴香的功效,如可以增加胃肠运动,排除身上积气,健胃暖胃之效。用茴香菜入药还可以用于寒疝腹痛,妇女痛经,睾丸偏坠,少腹冷痛,腹部胀痛,食少吐泻等症状。

茴香菜的营养价值:茴香主要成分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有健胃,行气的功效,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茴香烯能促进骨髓细胞成熟并释放入外周血液,有明显的升高白细胞的作用,主要是升高中性粒细胞,可用于白细胞减少症。茴香菜的副作用:茴香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C、PP、胡萝卜素以及纤维素,导致它具有特殊的香辛气味的是茴香油,可以刺激肠胃的神经血管,具有健胃理气的功效,所以它是搭配肉食和油脂的绝佳蔬菜。小茴香,它是以果实为香料、茎叶为食用器官的一种蔬菜。在中药中,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用于寒疝腹痛,肾虚腰痛,胃寒呕吐,脘腹冷痛。如果你没有以上症状的话,最好少吃,否则的话通俗说法是易上火。

茴香菜俗称小茴香,又叫土茴香、香菜丝、谷香、香子、小香等,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之一。茴香菜中含有茴香醚、茴香酮等多种挥发油,因而其散发着一种特殊的芳香气味。茴香菜的功效与作用主要包括防治口腔溃疡、口角炎、齿龈红肿等。中医还认为茴香菜性味甘辛、温,有驱风、顺气、止痛的作用。茴香菜又名香丝菜。是伞形科植物茴香的嫩茎,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茴香菜的营养成分丰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还含有茴香苷、桂皮酸、咖啡酸、茴香酸、丁香酸、苹果酸等。茴香菜的功效与作用也非常多,其中茴香酸和桂皮酸均有抗细菌及真菌的作用。茴香茎叶含铜较丰富,能促进机体的黑色素原转变为黑色素,有乌发的功效。

‍‍‍‍

香荚兰(学名: Vanilla fragrans (Sali ) Ames):攀援植物,长可达数米。茎稍肥厚或肉质,每节生1枚叶和1条气生根。叶大,肉质,具短柄,有时退化为鳞片状。总状花序生于叶腋,具数花至多花;花通常较大,扭转,常在子房与花被之间具1离层;萼片与花瓣相似,离生,展开;唇瓣下部边缘常与蕊柱边缘合生,有时合生部分几达整个蕊柱长度,因而唇瓣常呈喇叭状,前部不合生部分常扩大,有时3裂。果实为荚果状,肉质,不开裂或开裂。种子具厚的外种皮,常呈黑色,无翅。

原产于非洲马达加斯加热带雨林,直到十八世纪才被发掘利用,是典型的热带雨林中的一种大型兰科香料植物。此种有栽培,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 :香荚兰 拉丁学名 :Vanilla fragrans (Sali ) Ames 别称 :香子兰、香草兰、香果兰、扁叶香草兰 二名法 :Vanilla planifolia Andr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微子目 科 :兰科 属 :香荚兰属 种 :香荚兰 命名者及年代 :(Sali ) Ames 形态特征,分布范围,生长习性,茎蔓生长,根系生长,叶片生长,开花结荚,栽培技术,建立种植园,定植,覆盖,田间管理,人工授粉,病虫害防治,根(茎)腐病,细菌性软腐病,炭疽病,主要价值,化学成分,香料,园艺,医药, 形态特征 香荚兰是攀援植物,长可达数米。茎稍肥厚或肉质,每节生1枚叶和1条气生根。叶大,肉质,具短柄,有时退化为鳞片状。总状花序生于叶腋,具数花至多花;花通常较大,扭转,常在子房与花被之间具1离层;萼片与花瓣相似,离生,展开;唇瓣下部边缘常与蕊柱边缘合生,有时合生部分几达整个蕊柱长度,因而唇瓣常呈喇叭状,前部不合生部分常扩大,有时3裂;唇盘上一般有种种附属物,无距;蕊柱长,纤细;花药生于蕊柱顶端,俯倾;花粉团2或4个,粒粉质或十分松散,不具花粉团柄或粘盘;蕊喙通常较宽阔,位于花药下方。 果实为荚果状,肉质,不开裂或开裂。种子具厚的外种皮,常呈黑色,无翅。 根:香荚兰属浅根系植物,气生根从每个茎节的叶腋的对侧长出,地上部每个茎节均能长出1-2条生根,一条用于缠绕支柱物,称固定根,若接触湿润处,根端长出根毛,也能起吸收作用;另一条根一般比固定根长,常多分支根,根端密生白色绒毛,具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称吸收根。凡根系发达完整的植株,茎蔓粗壮,叶大浓绿,株势强,花芽分化开花早。因此,如何促进根系发达完整,是争取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茎:香荚兰是多年生攀缘性藤本植物、茎浓绿色,圆柱形,肉质(多液、粘性大),多节,茎粗04厘米-18厘米,节长50厘米-150厘米。 叶:香荚兰叶为单叶互生,肉质,浓绿色,长椭圆或披针形,长80厘米-240厘米,宽20厘米-80厘米,叶脉平不明显,叶柄几乎没有。 花:雌雄同株,腋生,总状花序,长60厘米-200厘米,一般每个花序有20-30朵花。花浅黄绿色,呈近似螺旋状相互排列于花序轴上,盛开的花朵略有清香。花萼3枚,为花的外轮。花瓣3枚,为花的内轮,左右两枚较萼片小,中央一枚为唇瓣,短而大,呈喇叭状。蕊柱可称合蕊柱,由雄蕊的花丝和雄蕊的花柱愈合而成。花粉囊两室。花药浅**。柱头两裂、粘性大。子房下位,有 3个测膜胎座,每一个胎座着生无数细小的胚株,受精后发育成种子。 蕊喙是一个雌蕊变异而成的器官,拱盖在柱头的上面,形如牙齿状,薄而粘,其大小依花朵而异,每一个花的子房基部有一枚略呈三角形的凹状苞片,苞片对幼小花芽的形成和幼嫩的花蕾起屏障性的保护作用。 果荚:属开裂蒴果,长100厘米-250厘米,直径 05厘米-15厘米,基部细,呈弧状,种子黑色,细小,略呈圆形,平均长0312毫米,宽0260毫米,每条果荚有几百到几万粒种子。 分布范围 香荚兰原产于中美洲,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以内,海拔700米以下地区。商业性生产仅限于墨西哥、马达加斯加、葛摩群岛、留尼旺、印尼等热带海洋地区,塞席尔、模里西斯、波多黎各、斯里兰卡、塔希提、汤加、乌干达、印度等地也有少量栽培。中国1960年从印尼引种香荚兰成功之后,先后在福建、海南和云南栽培成功。被广为栽培供香料用。 生长习性 香荚兰为攀缘性藤本、浅根植物,茎肥厚,每节生一片叶及一条气生根;叶大,肉质,扁平;总状花序生于叶腋;果实为肉质荚果状,常称之为豆荚。植后15年部分植株开花结荚,25年全面开花结荚,从开花到荚果成熟约需1年时间。果实成熟后需进行生香加工。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pH值为60-65之间为宜)。湿热带气候,年降雨量1500-3500毫米(要求9个月雨季,3个月旱季),空气湿度一般在75%以上,海拔1500米以下地区都适宜香荚兰生长。生长适温为21-32℃之间,日照时数2473-2564小时,营养生长期遮荫度为60%-70%,投产期遮荫度为50%。 茎蔓生长 香荚兰在中国南方热带地区地区周年都可以生长,但冬季生长较慢。在荫棚栽培时,不同荫蔽度与茎蔓生长也有差异,适宜香荚兰生长的荫蔽度为50%-70%。荫蔽度70%-75%茎蔓生长较快,植后两年总生长量达13291厘米,茎粗100-113厘米以上;有利于开花结荚。因此,应在不同季节根据香荚兰不同的生长期对荫蔽进行调整,调节荫蔽度至适宜的范围。雨季及香荚兰生殖生长期(花芽分化期及开花期)荫蔽度以50%-55%为宜,而旱季及香荚兰营养生长期以70%左右的荫蔽好。香荚兰茎蔓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当原蔓折断后20-25天,腋芽便发育抽出新蔓,再生蔓的生势较母蔓强壮,而且有明显逐级增粗的趋势。 根系生长 香荚兰地下根系由入土蔓节上长出的根或靠近地面的蔓节上的气生根延伸入土发育而成。地下根水平分布在0厘米-30厘米的表土层中;长30厘米-50厘米;气生根当新叶展开时从蔓节的叶腋对侧长出,一般1-2条,用于缠绕支柱物(攀缘树),起固定攀缘的作用。在湿度大时,茎蔓节上还可以抽出新的气生根,这此气生根往下伸长进入土表后,产生根毛,同样具有吸收能力。 香荚兰根系分布浅,对旱、寒等不良条件的抵抗力较弱,易染病,因此,创造根系生长的适宜环境条件,对速生高产、延长寿命有重要的作用。 叶片生长 在热带地区香荚兰正常叶片长15厘米-21厘米,宽4厘米-7厘米。叶片从开始出现到老熟平均要325天,低温干旱期平均434天,高温多雨季节平均285天。从现叶到老熟所需时间与荫蔽度也有关,荫蔽度70%的需319天,50%荫蔽度的只需306天。 开花结荚 开花物候期:在热带地区,1月上旬到2月中(下)旬为花芽萌发期;2月下旬到3月中旬为显蕾期;3月中下旬为始花期;4月上旬到中(下)旬进入盛花期;5月上旬到中旬为末花期。一个花穗从花芽形成到末花期约需120天。在南方热带地区花芽萌发期的最低日均温为160℃-166℃,适宜日均温202℃-13℃,平均相对湿度803%-840%;显蕾期最低日均温为155℃-74℃,适宜日均温242℃-47℃,相对湿度771%-800%;初花期最低日均温为213℃-228%,适宜日均温260℃-270℃,相对湿度781%812%;盛花期最低日均温211℃-247℃,适宜日均温251℃-278℃,相对湿度786%-877%。这说明香荚兰花期要求的日均温为155℃-270℃,相对湿度为771%-877%。低温对香荚兰开花有明显的影响。 开花特性:香荚兰花芽大部分着生在当年生茎蔓上,连节着生,或隔节、隔数节着生。在热带地区地区通常在一条茎蔓上能同时抽生1-30个花序。同一花序每天同时开放的小花,一般只有1-3朵。花朵全开一般在6:00-9:00时,当天12:00时花被开始收拢,直至18:00-19:00时后完全闭合。 影响授粉成功率的因素:香荚兰经过人工授粉才能结荚。自然授粉成功率只有1-3%,经过人工授粉成功率可以提高到94%,授粉的最佳时间为6:00-11:00时,此外天气状况与授粉成功率也有关系。晴天和阴天授粉最好,成功率高达94%以上,但连续小雨对授粉影响较大,成功率比晴天减少20%。 结荚特性:香荚兰花朵经人工授粉后2天。若获得成功则子房由上扭转180°朝下生长,花被仍附着在子房上。授粉不成功的花朵,一般2-3天内花被凋萎脱落,子房仍然朝上。授粉成功后35天,果荚迅速增长,长度和厚度明显增加,39天后果荚生长缓慢,45天后果荚停止生长而趋向稳定,以后逐渐转入发育成熟阶段。香荚兰有生理落荚现象,在热带地区落荚期为5月上旬到6月中旬,落荚高峰期为5月中、下旬,平均落荚率达538%。据观察,落荚率与结荚量、荫蔽度有关,荫蔽度小、结荚多的落荚率高,反之落荚率低。久旱下雨也易引起落荚。香荚兰落荚主要是果荚形成后进入迅速生长发育期引起营养竞争的缘故。 亩定植及单株产量:每亩600株左右,当作观赏花卉种植时密植可达1000株以上。根据视土质、土肥条件、温湿度、授粉等因素,决定产量,一般单株最低产豆荚1-2市斤,每亩收入可达1-2万,中等产量可达3-4市斤以上,每亩收入可达3-4万,少量植株可达5-6市斤。 栽培技术 建立种植园 的选择与规划:要选择近水源且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高、比较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强风(台风、大风)主风方向有良好屏障比较静风的向阳缓坡地或平地,每30亩要有主防风林带,每6亩要有副防风林带。 荫棚系统的建立:香荚兰是藤本植物,需要有支柱攀缘,并要求适度的荫蔽,测定结果表明50%-70%的荫蔽度有利于香荚兰的生长发育。荫蔽物有两种,一种是荫蔽,通过修建人工荫棚的办法(用遮光网)达到控制荫蔽度的目的。这种方式需用水泥柱或石柱作为香荚兰棚架或攀缘的支柱。另一种是活荫蔽;可选择天然树木或人工种植的椰子、槟榔等作物为活支柱,以控制活支柱树冠来调节种植园的荫蔽度。 定植 在温度较高的季节定植香荚兰有利于生根发芽,中国南方热带地区适宜定植季节为4-5月和9-10月。种苗采用05米-10米长的壮蔓切口消毒,定植时,用手指在攀缘柱的两边各划一条2厘米-3厘米的浅沟,将苗平放于浅沟内,盖上1厘米-2厘米椰糠、杂草叶、稻草等覆盖物,苗顶端指向攀缘柱,露出叶片和切口处一个茎节,防治烂苗,茎蔓顶端用细绳轻轻固定在攀缘柱上,以便凭借气生根攀缘生长。合理密植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适宜的株行距为12米X 16米,双苗定植,每亩600株左右,当作花卉种植时密植可达1000株以上。 覆盖 香荚兰的根系主要集中在5厘米厚的土表层,用椰糠、稻草或杂草进行根际覆盖,有利于香荚兰的生长发育。 田间管理 水、肥管理:香荚兰对水湿条件的要求因生育期不同而异。营养生长期要保持较高的湿度,生殖生长期要相对干旱,有利花芽分化,授粉后果荚迅速生长。高温季节应增加供水量以促进果荚生长,在果荚成熟期也要相对干旱,利于果荚成熟。适量施肥对香荚兰是有利的。每年需施5-6次腐熟的有机肥(塘泥或表土25%+74%牛粪+1%过磷酸钙)或其他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农家肥。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而定。香荚兰的根外追肥同样具有很好的效果,一般每月2-3次。 绑蔓与修剪:种植后新长出的藤蔓要及时用绳子将蔓茎绑在支柱上,使其向上攀缘,到达攀缘架后将其缠绕于铁线上,显环状生长。一般在每年11月下旬或12月初对成龄香荚兰园进行全面修剪,剪除陈年老蔓及弱病蔓,同时摘去茎蔓顶端4-5个茎蔓节,长度约40厘米-50厘米,并将打顶后30-45天内的萌芽及时全面抹除,控制植株营养生长,诱导花芽分化,促进花芽萌发。 除草、起畦、田间清洁:一般每月一次。 荫蔽树的修剪和防风林的管理。 人工授粉 在热带地区3月中下旬至5月下旬为香荚兰开花期。香荚兰花由于结构特殊,自然授粉率仅为1-3%左右,因此必须进行人工授粉才能结荚。香荚兰花在清晨5:00左右开始开放,中午12:00时开始闭合。所以授粉应在当天6:00-12:00时完成,最好在当天上午11:00以前完成授粉。授粉方法简单易学,容易掌握,熟练工人每人每天可授1000~1500朵花左右,人工授粉成功率可达94%以上。 病虫害防治 根(茎)腐病 是香荚兰最主要的病害。在低温、多雨的季节最易发生,其病原菌为香荚兰尖镰孢。病菌一般从伤口侵入,但多为侵染气生根和地下不定根。严重时蔓延到茎部,导致根和茎蔓腐烂,最后萎蔫死亡。 防治方法:加强种植园管理,堆肥要腐熟。排除积水,控制土壤含水量,保持通风透光。田间操作时避免机械损伤,每4天检查一次,发现病株,及时处理并喷洒农药。 细菌性软腐病 系近几年来发现的一种病害。在潮湿地,病害扩展迅速,几天内就可使全叶软腐塌萎,其病原菌很容易通过伤口侵入。 防治办法:田间管理过程中尽量避免机械损伤。雨季来临前,全面喷施保护剂(每月一次)。雨后及时清除病。 炭疽病 侵染叶、茎蔓、根以及果荚,引起叶斑、茎斑、根腐和落荚。种植过密、连续降雨、排水不良以及过度荫蔽均易发生此病。 防治办法:加强种植园管理,施足肥料,排除积水,保持通风透光,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选晴天剪除重病叶,并清除地面病残组织集中烧毁,以减少侵袭来源。发病初期可喷洒农药。 主要价值 主要用于制造冰淇淋、朱古力、利口酒等食品的配香原料;还可用于化妆品业、菸草,发酵和装饰品业上;同时可作药用,其果荚有催欲、滋补和兴奋作用,具有强心、补脑、健胃、解毒、驱风、增强肌肉力量的功效,作芳香型神经系统兴奋剂和补肾药,用来治疗癔病、忧郁症、阳痿,虚热和风湿病。 化学成分 据科学分析,香荚兰果荚含有香兰素(或称香草精)以及碳烃化合物、醇类、羧基化合物、酯类、酚类、酸类、酚醚类和杂环化合物等150—170种成分。香荚兰的种子含: 1、挥发油类成分:香荚兰(vanillin)、香草酸(vanillic acid)、香草醇(vanillyl alcohol)、香草乙酮(acetovanillone)、肉桂酸(cinnamic acid)、肉桂醇(cinnamyl alcohol)、甲基肉桂酸酯(methyl cinnamate)、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茴香酸(anisic acid)、茴香醇(anisyl alcohol)、茴香甲酯(anisyl formate)、愈创木酚(guaiacol)、4-甲基愈创木酚(4-methylguaiacol)、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 2、糖苷类成分:葡萄糖香草醛苷(vanilloside)、香草酸葡萄糖苷(vanillic acid glucoside)、vanilloloside、邻甲氧苯基-β-D-葡萄糖苷(o-methoxyphenyl-β-D-glucoside)、对甲苯基-β-D-葡萄糖苷(p-tolyl-β-D-glucoside)、glucosyl ferulic acid、苯乙基-2-葡萄糖苷(phenylethyl-2-glucoside)、对硝基苯基葡萄糖苷(p-nitrophenyl glucoside)等。 香荚兰的 提取物 还含有:乙基香草醚(ethyl vanillyl ether)、甲基香草醚 (methyl vanillyl ether)、对-羟基苄基乙酯(p-hydroxybenzyl ethyl ether)等。 香料 香荚兰是典型的热带雨林中的一种大型兰科香料植物,据科学分析,香荚兰果荚含有香兰素(或称香草精)以及碳烃化合物、醇类、羧基化合物、酯类、酚类、酸类、酚醚类和杂环化合物等150-170种成分。由于它具有特殊的香型,广泛用作高级香菸、名酒、奶油、咖啡、可可、朱古力等高档食品的调香原料。现已成为各国消费者最为喜欢的一种天然食用香料,故有“食品香料之王”的美称。在中国,香荚兰被名列“五兰”之首(香荚兰、米籽兰、依兰、白兰、黄兰)。 香荚兰 园艺 香荚兰叶形挺拔整齐,叶色浓绿光亮,姿态优美、淡雅而有风度;同时它长势强健,适应性强,极耐阴,是室内绿化装饰的优良喜阴观叶植物。它适于家庭及办公室布置摆放。可单独观赏;也可以和其它观花植物配合布置,以衬托出其它花卉的鲜艳和美丽。此外,它还是现代插花极佳的配叶材料。香兰的株态,有高昂挺秀的雄伟,有弧曲妩媚的柔美,也有层次分明的盆景秀丽,更有旋扭逶迤的造型典雅。甚至连它的叶环,也被比作娇**和贵夫人的戒指。它的假鳞茎,无论是球圆、扁圆和椭圆,还是橄榄圆、葫芦圆和冬笋圆,无不充满艺术的美妙,给人以团结和圆满的感悟。 医药 香荚兰是名贵的热带天然香料,距科学分析和测定,荚兰果荚含有香兰素(或香兰精)与碳烃化合物、醇类、俊基化含物、脂类、酚类、酸类、和杂环化合物等15至17种成分及人体必需的胺基酸。荚兰具有极强的补胃、开胃、除胀、健脾等医学效果,是一种天然滋补养颜良药。 医书记载,“香荚兰叶禀金水之气而似有火,人知其花香之贵。而不知其叶有药方,盖其叶能散久积陈郁之气甚有力, 即今之载置右者”,治大便秘结,大小肠滞积,舌苔厚腻,咽干肺燥,口臭难闻的患者22例,采用秋兰花20-30朵,兰叶50g,水煎后,待微温冲蜂蜜30g服,连服2-3次获奇效。这符合肺与大肠相表里之论。也曾用鲜兰根50-100g,洗净,捣烂敷患处,治疗跌打损伤,皮下出血,肌肉肿瘤,二次即愈,治疗8例等。

5 升高白细胞

茴香苗中的茴香烯能够促进骨髓细胞成熟,并释放人体外周血液,有明显的升高白细胞的作用,主要是升高中性粒细胞,可用于白细胞减少症。

6 乌发

茴香苗含铜较丰富,能促进机体的黑色素原转变黑色素,有乌发的功效。

7 茴香苗的营养成分有哪些

茴香苗含维生素C、维生素B、胡萝卜素、钙、铁、磷、铜、蛋白质、脂肪等营养,并含茴香油,茴香酸、桂皮酸、茴香烯等。具有行气、健胃和止痛的功效。

8 茴香苗的禁忌人群有哪些

1、茴香苗味甘,辛温,阴虚火旺者,便秘者忌食。

2、孕妇忌食。茴香苗属热性,孕妇食用容易消耗肠道水分,导致胃腺体分泌减少,造成肠道干燥,便秘,肠道发生秘结后,使腹压增加,子宫内的胎儿受压迫,容易导致胎儿不安,羊水早破,自然流产,早产等危害。

3、婴儿忌食。茴香苗对味蕾刺激比较大,婴幼儿味蕾及肠胃功能发育不健全,吃茴香苗容易导致消化不良。

以上就是关于茴香菜的成分和功效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茴香菜的成分和功效是什么、香荚兰详细资料大全、茴香苗的功效与作用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mama/14036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9
下一篇2023-11-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