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医所谓的“伤寒”和现代医学的“肠伤寒”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古代中医的“伤寒”,是指从发热起始的急性病(包括某些急性传染病)的总病名。《素问·热论篇》曾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难经》记载说:“伤寒有五:即中风、伤寒、湿热、温病、热病。”表明古人所指的“伤寒”包括的范围是很广的。
伤寒或说伤寒病,原先出自中医学的范畴,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而在现代西医学传入东方后,其中细菌学有种伤寒杆菌(Salmonellatyphi)造成之疾病,亦称为伤寒病。中西医学对伤寒的概念并不相同,不可混淆。
【中医学】
定义: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是外感风寒之邪,感而即发的疾病。
【现代医学】
伤寒杆菌(Salmonella
typhi)造成之伤寒病,常称“伤寒热”(typhoid
fever),其症状包括高烧,可达39°至40°C(103°至104°F);其他症状有腹痛、严重腹泻、头痛、身体出现玫瑰色斑(rose
spot)等。肠道出血或穿孔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其传染途径为粪口途径,传染力很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