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患者在发热后不久会出现多形红斑或猩红热样皮疹,无水疱或结痂,主要分布于躯干、四肢等部位。
2 四肢症状
川崎病患者会的四肢末端会出现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手掌、足底早期充血、潮红,而后手足呈硬结性水肿。
3 结膜充血在发病后不久,川崎病患者会出现双侧眼球结膜充血的症状,但是眼部没有分泌物,这种症状会随着体温的下降而逐渐消退。
4 口腔粘膜改变
在发热后不久,川崎病患者会出现口唇红、干裂、有血痂或痂皮形成,口腔及咽部粘膜充血,舌乳头隆起呈草莓舌。
川崎病有什么表现及危害?
(1)发热:一般会持续5天以上。
(2)多型性皮疹:同样是有出疹表现,如果是过敏或者寻麻疹引起,通常会伴有瘙痒;但如果是单纯的川崎病,即使全身性出疹也不会因此出现瘙痒感或其他不适。
(3)病程稍微晚一点,会出现手足肿胀。
(4)可能出现非渗出性结膜炎或者皮肤黏膜症状,包括口唇皲裂、草莓舌或杨梅舌。
(5)到了后期,可能出现从手指、脚趾顶端开始往手掌、脚掌方向脱屑,称作“手套样脱屑”。
(6)既然被称作“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所以淋巴结通常也会肿大。
(7)心血管方面的病变是最严重的表现症状。川崎病属于血管炎的一种,而血管遍布全身,所以患者全身都可能出现炎症。最严重的就是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及心包积液。另外还可能引发心肌炎、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以及外周动脉闭塞。
川崎病通常如何治疗?如果患者诊断为川崎病,或者是高度怀疑为川崎病,目前公认的治疗方法是使用免疫球蛋白。在患者发病10天内,用免疫球蛋白治疗能够将冠状动脉瘤的发病率降低约20%,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另一种常用药物是阿司匹林,因为阿司匹林本身具有抗炎和抗血小板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川崎病。
川崎病需要复查,是因为留下“病根”了吗?首先给家长宽宽心:川崎病只要遵医嘱用药,并在出院后定期复查,是可以完全治愈的,不会留下“病根”。
之所以需要定期复查,主要是为了检测患儿有没有再出现发热,以及有没有出现心血管方面的问题。
复查的主要内容也主要集中在这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超声心动图来评估心脏的受累情况;二是复查一些血液方面的指标,如C-反应蛋白、血沉、血小板等。
患儿在入院时,通常都会做一次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明确心脏的受累状况。出院后的具体复查操作,也会以此为依据:
针对一些心脏没有明显受累的患儿,分别在痊愈出院后约2周、6周时,需要进行复查,并再各做一次超声心动图检查,基本就没问题了。
而如果患儿症状比较严重,且出现冠状动脉扩张或冠状动脉瘤,那他的超声心动图复查就要相对频繁一些:最频繁的是在急性期,因为要检测动态变化,所以大概需要一周2次;急性期过后可以1周一次,然后是1个月一次;大概3个月以后,如果患者症状已经明显消除,则可减为3个月1次,一直持续到发病后约一年,基本可完全治愈。
护理患川崎病的宝宝,有哪些注意事项? 宝宝发热的话,要4小时左右测一次体温,超过38.5℃需服用退热药。 发热的宝宝消化功能也会受到影响,所以要注意补充水分,给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家居环境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并多通风。 做好宝宝的个人卫生,即使他有皮疹或蜕皮症状,也一样可以正常频次洗澡。 川崎病能预防吗?据推测,川崎病可能是由感染引起。所以尽量不要带易感儿童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然后就是在宝宝平时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保证其充足睡眠、适当加强运动,好体质可以把疾病拒之千里。
川崎病相信很多人都没有听过这种疾病,而且主要患病人群都集中在儿童时期,同时川崎病也有后天性心脏病之称,所以一定要慎重对待,不过川崎病的初期症状很像感冒,很多宝妈都发现不出来,所以先来了解一下有关川崎病的基本症状与常识。
川崎病是什么病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又称:川崎氏症、川崎病、皮肤淋巴黏膜症候群),是目前儿童期最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又被称为「黏膜皮肤淋巴腺症候群」或「川崎症候群」,为一种和感染及免益有关的疾病。此疾病为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好发于五岁以下的儿童,其病因目前尚未明确。
川崎病之临床症状:持续发高烧(39~40℃)超过五天甚至2~3周;节磨出现充血、发红等非化脓性结膜炎症状;全身及四肢出现皮疹;口腔黏膜变化及肛门周为发红并脱皮等现象,早期川崎症之症状非常类似感冒,皮疹症状也常被误诊为荨麻疹,故需特别注意是否有出现以上其他症状避免误诊,其中肛门脱屑发红现象为川崎症特有症状,另外若是卡介苗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结痂也是判断川崎病的重要依据。
除了以上病症外,川崎病亦会出现心脏血管系统侵犯与其他系统受到侵犯之合并症,会出现心肌炎、心律不整或心包膜炎,心脏血管系统侵犯为川崎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此外也可能侵犯全身中小型血管引起血管炎的病变。
川崎病症状与诊断
川崎病,病时因其病变多出现在皮肤及结膜、口腔等部位,且常有颈部淋巴腺肿大情形,故称之为黏膜皮肤淋巴腺症候群,川崎病好发于五岁以下的幼童,病因目前仍未明,可能是一种和感染及免疫有关的疾病。因此,川崎病应该是一个症候群 ( 几种症状组合而成 ),因为其诊断主要是依据病人的临床症状。
川崎病的诊断要件包括:
1.持续发高烧 (39-40 ° C) 超过五天,严重者并可延长二至三周。
2.手脚之红斑、浮肿或皮肤脱屑,特别是指尖周围。
3.不同型态的皮疹,广泛分布于四肢和躯干。
4.两眼结膜充血,但无分泌物。
5.口腔黏膜变化,如草莓舌或嘴唇红裂甚至出血。
6.急性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大,单侧或双侧,直径至少1.5 公分。
至少符合其中五项才可诊断为川崎症。一个嘴巴干裂、二个眼睛红肿、三只手指触摸颈部淋巴结肿大、四肢肿胀、五就是五天发烧和很多皮肤疹。另外常规血液检查偶有贫血、白血球增多及血小板增多现象,而发炎指数 (ESR、 CRP) 亦多会升高。
川崎病的合并症为:
1.侵犯心脏血管系统 :是造成川崎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约15-20% 之川崎病患者会引起冠状动脉瘤。其中 4.7% 为巨大冠状动脉瘤,它们几乎不会消失,且日后较易引起血栓、钙化、动脉狭窄和心肌梗塞;约有1-2%病患因而死亡,但几乎都在病发后一个星期内发生。至于较常见的中、小型冠状动脉瘤,80% 会在五年内消失,另外也会引起心肌炎和心外膜炎,因此心脏超音波为不可或缺的检查。
2.约40% 病患有关节痛而其中30% 病患有急性关节炎,常出现在疾病发作后两星期内。
3.胆囊水肿之发生率约 5-13.7% ,也多在疾病发作后两星期内出现。
4.肠道假性阻塞。
5.无菌性脑膜炎。
川崎病治疗方面川崎病目前主药治疗方法是透过静脉注射阿斯匹林与免疫球蛋白,患者需定期追踪并配合医师做检查,除非患者若有一条以上的冠状动脉阻塞时,才需考虑透过手术治疗,大多数患者及早透过药物的长期治疗下均可改善症状。
急性期给予高剂量之阿斯匹灵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恢复期给予低剂量之阿斯匹灵,若无冠状动脉异常则持续治疗六到八周,若有冠状动脉异常则需长期治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