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有自己严谨、完整的理论体系。医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当然是极度严谨的。对药材的药性的认知、使用,既有理论上的衡量,也有临床实验上的验证。
理论上,中医如何确定药材之间的关系。
中医利用五行理论,从药材的取用部位,外形,颜色、味道等方面,确定药材的药性,以及药物之间的关系。
按照五行理论,物质之间是相克,相生的。依次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然后,再看五行的颜色和味道:金,白色,味辛。木,青色,味酸。水,黑色,味咸。火,红色,味苦。土,黄色,味甘。
大部分的药材,在理论上来说,仅从颜色、味道,就能够知道它的药性,以及与哪些药材是相生还是相克的。
有的药材是讲究“同气相求”的,但是最终仍然可以使用到五行理论。
看药材的形状。比如,豆子形状象肾脏,所以认为它归经于肾经。豆子的功效就克红色、苦味的药材,却能加强青色、酸味药材的药性。
看药材的取用部位。譬如,鹿角是鹿用来格斗的。在中医理论看来,肝是“将军之官”。那么,鹿角就入肝经。
根据五行理论,肝属木,所以鹿角作主药材使用时。就要慎用白色、味辛的药材,否则鹿角的药性会打折扣的。
看时令。菊花是秋天开的,因此菊花补益人的“秋气”。秋对应的是肺,五行理论的中金。所以使用菊花入药,就要慎用红色、味苦的药材,否则菊花的效果会打折扣的。
临床实验。
中医药,是很讲究实验精神的。药是用来治病救命的,稍有差池就会酿成大祸。所以,历代医家一直很重视药物的实验。
中国的医家对药物的实验,严谨的程度一点都不比现代人差。古代是不屑用小白鼠做实验的,也许他们已经知道鼠类与人类的机体的差别。
从神农氏尝百草开始,中医先辈们不断对药材进行实验、尝试,对药物的配伍的经验和禁忌也掌握了不少。
最有名的药物配伍禁忌总结,就是“十八反”、“十九畏”之类的歌诀。
当然中医在药材具体的配伍中,还有其它太多讲究的,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这里不多赘述了。
中草药自已配药必须懂十八反十九畏还有各种禁忌体质强弱孕妇小孩,生活饮食相克,各种疾病与各药物相克,寒、热、湿、燥等等多种病多种症状与药物关系都系系关系到一个病人的 健康 ,所以医学难精只有追求实践才能出真知,象跌打损伤有半年好,三个月好一个月好,各有各方各有各量,各人有各样所以各不相同只有好与不好才是最重要的。
你好我是冯药师,要想知道随便两味药是相须、相畏、还是相杀,是需要牢记常用药的性味归经寒热温凉的,同时牢记十八反、十九畏,下面看一下相须、相畏、相杀的定义及十八反,十九畏
相须: 即性能相类似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配知母可增强清热泻火效果等
相畏: 即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故云半夏畏生姜。
相杀: 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性,故云生姜杀半夏。
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贝蒌半蔹芨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硫磺原是火之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弥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便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又忌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再拓展一下中药的其他四个“七情歌”
相恶: 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相反: 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副反应。如乌头反半夏、甘草反甘遂等。如上所述,在药物七情中,论述药物基本配伍关系的只有6项。其中相须、相使表示增效,临床用药要充分利用;相畏、相杀表示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需考虑选用;相恶表示减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相反表示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禁止。
相使: 即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两药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增强主药的疗效,如以补气利水的黄芪为主,配以利水健脾的茯苓为辅,茯苓能增强黄芪的补气利水效果等
单行: 即应用单味药就能发挥预期治疗效果,不需其他药辅助。如独参汤,单用人参一味补气固脱等。
去查阅中药十八反:疏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宻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此外,还有十九畏,妊娠禁忌。还有一点建议,不懂药不可随便拿两味。
基础中药知识需要掌握,但也要知道变通。
有一位老中医说,治脾胃虚寒证,用了理中丸,注意了药物的用量,也注意了药物的煎煮,但就是效果不如人意。这种治病经历,一直伴随到他四十岁左右。
后来,他不知从哪里受到了启发,加了一个方剂:失笑散。效果好到爆,不用不知道,一用就想到用。并且还发现,不管有胃痛,还是没有胃痛,加一个失笑散进去,效果都是很好。不加呢?效果就不怎么好。再根据情况,加一个吴茱萸汤,效果真是太好了。他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来一个这样的病例治一个,越治越有信心。
仔细一看,这个合方里就有人参和五灵脂。人参最忌五灵脂,在这个合方里却并不是这样的。有些老中医的经验很独特,如果去考证的话,往往得不到分。
有些老中医是有自己独特的合方的,如果学习的人不虚心,不拜师,他是不会随便往外讲的。普通方法,学了中医的基本上都会,独特的合方却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有些老中医一辈子就那么十来个独特的合方,哪能随便透露出去呢?你说,是不是这样呢?
什么是相须、相畏、相杀
《神农本草经》中提出了中药的七种配伍关系,分别是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相须就是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
相畏就是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
相杀就是一种药物能够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
相杀和相畏只是主体和客体的不同,没有本质不同。比如半夏畏生姜,也可以说成生姜杀半夏毒。
随便拿两味中药,是没有办法判断相须,相畏,相杀的相须、相畏、相杀都是在配伍关系中说的,而不是“随便拿两味中药”就可以构成相须、相畏、相杀的关系。
也就是说,相须、相畏、相杀当中,隐含了一个目的性,只有有了明确的目的性,才能确定两味药的关系。比如,麻黄汤中麻黄配桂枝,一般认为是相须关系,麻黄桂枝相须为用,共同发挥发汗解表的作用,但麻黄容易引起心悸,而桂枝又能够治了心悸,在平时有心悸的病人用麻黄汤的时候,麻黄和桂枝之间就建立了一种相畏的关系。
大家都知道,中药组方有相须,相杀,相畏之说。那么,怎么知道配伍在一起的两味中药,有这些作用呢?现作如下解答。
一>什么是相须的药物配伍,怎么判断两种药配伍是否相须什么是相须的药物?相须的药物,是指药性与主治功效相类似,两者配伍应用有增强疗效的药物。与我们平常说的“雪上加霜,锦上添花”意义相近。
判断的标准是,两味性味相同,主治功效相同的药物配伍在一起,就有相须的作用。比如说大黄有泻下的作用,为了增强泻下的作用,就可用同样有泻下功效的芒硝来增强效果,这种配伍方法就是相须配伍。其它如用人参或党参与黄芪配伍,无形中就增强了补气效果,可谓锦上添花,如参芪颗粒等中成药,就是这种相须的配伍。
二>什么是相畏的药物配伍,怎么判断两种药配伍是否相畏相畏的配伍是指两种中药配伍在一起,有相互抑制的作用,也就是说,一种药物的药性与功效会被配伍的另一种药物所消减。但这种可产生相畏的中药品种较少,目前只有十九种相畏的配伍品种,现摘录十九畏歌诀如下。
三>什么是相杀的配伍,怎么判断出两种药配伍是否相杀其实中药配伍的相杀与相畏没有质的区别,只过说法不同而已。但在配伍禁忌中,禁止配伍的是十九畏,十八反所列的品种,这些品种是不能随意配伍的,但现在治疗疾病时,也有用反药治病的案例。执业中药师在审方过程中,如发现有十九畏,十八反的配伍,不能盲目配药,应咨询开方医师,经核实后,方可配药。
除十九畏所列的品种外,一些相杀的配伍,在炮制加工和用药治疗中,也有应用。如生姜与半夏相杀,为了减轻半夏的毒性,往往在炮制加工中加入生姜以杀其毒,如雷公藤药用治风湿痹痛效果好,但毒性大,为了减毒,可配伍相杀的金钱草,以减轻毒性。
兑之,以上这些中医基础知识,对爱好祖国医学的人来说,是必须要掌握的。否则,连药方中有没有十九畏,十八反的禁忌用药都不知道,那就很遗憾了。
谢谢阅读!
你这纯是外行话!说明你不懂中医!不管中医、西医,搞错了都会要命的!青霉素是好药,你不做皮试或违规可以马上死人!中药也是同理!
其实各行各业都一样。为什么要你读书学习,要求你考证书,为的就是懂行不出错!!!
这就是中医,中药的基本常识,如果不知道这个就自己不能乱配药,中药十八反,十八畏,汤头歌。
中药讲究十八反,十九畏,只要看这两位中药是不是属于十八反,或是十九畏的配伍禁忌,就知道是不是相畏,相反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