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依赖自己家人的,这一点在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表现得尤为明显。但是,正常的孩子依赖心有,但不会太强的,他们很快就会适应新的环境。孩子信赖心理过强,给爸爸妈妈们造成很多不便,对孩子本身的发展也诸多不妥。
今天,就让我们盘点盘点那些依赖心过强的孩子的哪些表现吧!
1、孩子总是要抱着妈妈睡觉
孩子出生后就受到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妈妈和孩子一起吃饭,一起睡觉,形影不离。长大了一些,孩子有了独立的意识,想要自主完成一些事情的时候,孩子便会要求自己睡觉。
不过,依赖心理过强的孩子在长大了之后还总是想要和妈妈一起睡觉。他们会觉得一个人睡觉没有安全感。许多妈妈也会心疼孩子,想着等孩子长大了再说这件事。结果多半是,一晃孩子就五六岁了,但是依旧没有能一个人睡觉。
2、孩子只要一看到家人离开就会哭喊和大叫
许多孩子4岁左右就已经基本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爸爸妈妈可能平时上班比较忙,自己也能在家里安安静静的等他们下班。但是,对于依赖心理强的孩子来说,爸爸妈妈离开自己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只要家里有人要上班,他们就会开启哭喊模式,更有严重的还一哭二闹三上吊。这也让很多爸爸妈妈没有办法,甚至没有办法安心上班。
3、孩子缺乏独立意识,做什么事情都要家人陪伴
许多孩子在上了幼儿园之后,基本都可以独立完成
一
些简单的任务,比如自己倒水、自己上厕所、自己吃饭等等。但是,对于依赖心强的孩子来说,他们没有办法很好地照顾自己,许多基本的生活技能由于爸爸妈妈们的溺爱而没有学会。
因此,在生活中,这些孩子总是需要家人的帮助或者陪伴才能顺利地完成某项任务,很难“掌控”自己的生活。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之后很有可能还会过分的依赖家人,缺乏独立的意识,未来多半也很有可能向“啃老族”的方向去发展。
其实,孩子依赖父母这件事情,我们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在孩子小的时候,基本没有自理能力,这时候他们依赖父母是应该的,越依赖父母就越表明孩子很爱父母,父母一定也是把孩子照顾得非常好。但是孩子总会长大,不可能让爸爸妈妈照顾一辈子。因此,当孩子4岁左右,该学会独立的时候,仍然过度依赖父母,就需要爸爸妈妈开始重视起来,正确的引导孩子了。
面对依赖心强的孩子,这里有几个非常好的办法能让孩子减少对爸爸妈妈的依赖,希望能给各位爸爸妈妈们一些启发。
1、不要过分溺爱孩子
孩子太过于依赖,证明爸爸妈妈替孩子完成的任务太多了,孩子没有机会自己去动手实践。“既然有人帮我完成,那么也不用一定要学会了!”相信这是很多被溺爱的孩子内心的真实写照。
要想让孩子不过于依赖,首先爸爸妈妈就要停止溺爱。不能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让孩子独立地去完成一些工作。虽然刚开始很多生活技能孩子可能学得比较慢,但是在爸爸妈妈的耐心指导下,总有一天他们可以自己完成,也可以变得更加独立。
2、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爸爸妈妈们还有一种很常见的错误的行为就是担心孩子没什么阅历,所以经常越俎代庖的包办孩子的一切事情。很多时候,孩子没有自己选择,而是被爸爸妈妈“安排”做这件事或者那件事。
孩子总要走向社会,总要独立,对于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做选择。比如周末是去郊游还是去聚餐,这种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应该充分征求孩子的意见。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更加有主见,也就不会过分地依赖别人帮助自己做决定了。
3、给孩子创造更多的社交机会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除了爸爸妈妈,小伙伴们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很多孩子被爸爸妈妈保护得太严密,失去了很多社交的机会,这也严重地破坏了孩子的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
爸爸妈妈要有意识地让孩子接触更多的同龄小伙伴,让孩子体验到社交的乐趣。朋友也是孩子一笔宝贵的财富,朋友也可以在孩子难过的时候陪伴孩子。多让孩子去社交,多让孩子交朋友这样,孩子才不会再总是缠着父母不放了。
1、生活上的依赖。在生活上依赖于他人的孩子,生活管理能力较低。比如:“房间的打扫、衣物的换洗及整理。对这些生活基本问题,越来越多的孩子无能力自理,也缺少自理的意识。
2、学习上的依赖。现在有这样一种常见的现象:“灯光下,书桌旁,父母陪着孩子学习,催了又催,讲了又讲,最终不紧不慢的还是孩子。”
3、思维上的依赖。“妈妈这个题怎么做?爸爸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孩子不愿主动去想,不愿主动去解决,在生活中没有主见,遇到问题时无所适从。
4、行为后果的依赖。孩子在外做错事,父母帮着去解决,去赔礼道歉:打碎了个杯子,父母赶紧蹲下把碎片收拾起来;小朋友之间遇到矛盾,父母亲赶紧过去帮助解决或者赶紧把孩子领回家。这些现象中,孩子只是父母的跟随着,但用承担任何责任。
5、矛盾型的依恋关系。还有一种反抗型也叫矛盾型的依恋关系,妈妈要走的时候表现出极度的反抗,但是与妈妈在一起的时候双无法把妈妈作为自已的“安全基地”。这类孩子见到妈妈主寻求妈妈的接触,比如要妈妈抱抱,但刚被抱起来又挣扎着要下来。要他重新回去玩玩具似乎不太容易,他会不时地朝妈妈那里看。对于这类孩子,请在平时多多体察孩子需要,主动和孩子快乐的互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