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酥是蟾蜍表皮腺体的分泌物,白色乳状液体,有毒。干燥后可以入药。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蟾酥的功效与药用价值的知识,欢迎阅读。
蟾酥的功效与药用价值【中药名】蟾酥 chansu
【别名】蛤蟆酥、蛤蟆浆、蟾蜍眉脂。
【英文名】Bufonis Venenum。
【来源】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Cantor的'干燥分泌物。
【动物形态】体长约10厘米,粗壮,头宽大于长,吻圆,鼻孔近吻端,眼间距大。前肢长而粗壮,后肢短,左右跟部不相遇。皮肤极粗糙,头顶部两侧有大而长的耳后腺。体背布满大小不等的瘰疣。腹面庞大肤色随季节变化,且雌雄不同,前者色淡,后者黑绿色(生殖季节)。腹面有棕色细花纹。无声囊。
【产地分布】穴居于泥土中或栖息于石下及草丛中,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采收加工】夏、秋季捕捉,捕得后洗净,挤取耳后腺及皮肤腺白色浆液,将其置圆模型或玻璃板上晒干,即得蟾酥。
【药材性状】本品呈扁圆形团块状或片状,紫黑色或黄褐色,表面多光滑,断面角质状,有胶质光泽,气微腥,味麻辣,粉末易使人作嚏。新断面遇水易泛出白色乳浊液。其中,呈薄片状者为“片酥”,呈圆饼状者为“饼酥”,呈橡棋子状者为“棋子酥”。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心经。
【功效与作用】解毒止痛、开窍醒神。属开窍药。
【临床应用】用量0.015~0.03克,多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搀膏药内贴患处。用治痈疽疔毒、咽喉肿痛、中暑神昏、腹痛吐泻。 【主要成分】含强心甾体化合物、洋地黄毒苷元、沙门苷元等还含有吲哚类生物碱、甾醇类、肾上腺素及多种氨基酸。有洋地黄样强心、局部麻醉、抗炎显著兴奋呼吸和升压作用,具有抗肿瘤及抗白血病活性,大剂量服用可引起呼吸急促、肌肉痉挛等症状,最终导致麻痹而死亡。
【使用禁忌】有毒,孕妇慎用。外用时注意不可入目。
中药名: 蟾酥。
别 名: 癞蛤蟆,癞狮疼疱。
形态特征:
全形如蛙而较大,长一般l0cm左右,体粗壮,头短宽,吻端圆。头两侧有凸出的眼及圆形鼓膜。眼后有一对长圆形耳后腺。体背密布大小不等的圆形瘰粒。前肢具4趾,无蹼;后肢5趾,有蹼。腹面孔黄色,有棕色或黑色细花纹。无声囊。
生境与分布: 多穴居于石下、草丛或土洞内。全县各地均有分布。
药用部位: 肉(蟾干)、分泌物(蟾酥)入药。
性味功能:
肉:甘、辛、凉,有毒;解毒消肿、止痛、利尿。蟾酥:辛、温,有毒;解毒、止痛、开窍醒神。
主 治 肉:疔疮疖肿、多发性毛囊炎、慢性气管炎。咽喉肿痛、小便不利、水肿。蟾酥:痈疽疔疮、咽喉肿痛、中暑吐泻、腹痛神昏、手术麻醉。
应用参考:
1.下肢溃疡:取活蟾蜍头7只,焙研成粉。(为2日量),用白酒冲服,早晚空腹服,7天为1疗程。
2.风火牙痛:蟾酥0.03克,放存牙痛处或塞入蛀牙中,吐出流涎,不可咽下。
附注:蟾酥毒性较大,不可过量;一股作丸、散剂。
蟾蜍是一种极有药用价值的两栖动物。蟾蜍耳后腺分泌的白色浆液,中药材名蟾酥,其临床应用广泛。中医认为,蟾酥性温、味甘、辛,有毒,具有解毒、消肿、止痛、开窍、醒神的功效,主治痈肿、疮毒、咽喉肿、龋齿疼痛、小儿疳疾、心力衰竭等。近年来,研究发现蟾酥还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用于治疗胃癌、皮肤癌,并有抗病毒的作用。蟾蜍身上的表皮称蟾衣、蟾蜕,主要用于疮疡和小儿疳积,并能解破经(癌症)行水(退腹水),尤其对乙肝、肝腹水有很好的疗效,并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在民间常用于治疗阳痿,见效甚快。蟾头、舌、肝、胆等均可入药。蟾蜍去内脏后全体干燥入药名“干蟾”,味甘、辛、性凉、有小毒,具有除湿热、消肿解毒之功效,主治痈肿等症。其肉质细嫩鲜美,是一种经济价值相当高的药、食兼用动物。蟾蜍还是捕食害虫的农田卫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