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觉得,瘀是体内的垃圾,人人都会有,时刻会产生,就算这次把瘀祛除了,没多久身体还是会自己产生瘀,没什么大不了的。
殊不知,水滴石穿,聚沙成塔,再小的瘀堵,如果不引起注意,也会酿成大的悲剧。
艾灸化瘀散结效果不错, 特别是有良性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脂肪瘤等问题的患者朋友们。
一、“瘀”造百病 !
首先我们要明白,人体内的淤不全是“垃圾”!
体内垃圾是指对人体有不良影响的物质。内在毒素如:自由基、宿便、胆固醇、脂肪、尿酸、乳酸、水毒....而淤的形成与人的体质相关,
体肾阳虚弱、免疫力下降,导致寒邪入侵聚集成淤堵!
堵塞经络血管,造成气血不畅,形成淤堵。
轻者引发身体局部红肿、疼痛、出血等症状。
重者阻碍人体新陈代谢功能,诱发结节、囊肿、肌瘤的产生,如子宫肌瘤、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卵巢囊肿等。
在这个普遍“寒湿淤堵”的年代,大部分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结节、脂肪粒、囊肿,而他们中一小部分,又会发展成引发疾患的大问题,大部分人都需要祛淤堵。
中医常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的确,人体的气血经络就像一条条河流,只有运行通畅无阻,才能滋养全身脏腑,保证身体器官正常运作。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很多毛病都与“堵”、“淤”、“憋”有关。
及时疏通,避免人体堆积不必要的杂质和废物,才能给身心“减负”。
1、黏滞重浊的痰湿
一说到痰,人们可能立刻会想到咳嗽堵嗓子眼里的那种黏黏的物质,或者是我们平时吐出的口水。而中医上把痰分为两种:“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有形之痰”主要存在于肺部,即肺部和支气管分泌出来的黏液,也就是我们平常咳嗽吐出的痰涎,也称为“外痰”。
我们这里说的痰湿,实际上指的是“无形之痰”。它在人体各个组织、脏器、血液之内,是我们肉眼不能直接看到的。
痰湿是由于身体里的水液停滞不化了而导致痰和湿凝聚在一起,它有黏滞、重浊等特点。当人体脏腑阴阳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调,就容易形成痰湿。
体内痰湿过盛,就容易患冠心病、中风、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痰湿会造成瘀血,那么痰湿和瘀血一结合,就会产生如囊肿、肿块、乳核、炎性包块等,让人苦不堪言,如果不及时调理,就会演变成结节,更加那一去除。
2、凝黑失氧的瘀血
在《说文》中对“瘀”字的解释是“积血也”。
《急就篇》中为“瘀,积血之病也”。
中医认为“瘀”就是瘀血,我们在这里把瘀的范围扩大化了,只要瘀堵在体内的物质,我们都称之为瘀。
而所有无论是痰湿、湿热,或者是浊气,瘀堵的最后结果一定是产生瘀血。
《灵枢-脉度篇》说: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如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灌脏腑,外濡腠理。血液则起着滋濡脏腑组织的作用。
血液循行在我们身体的脉络之中,在气的推动下,循环不断地滋润着五脏六腑、皮肉筋骨,给我们的身体提供营养。
3、浓浊厚重的浊气
浊气,顾名思义,就是体内浓浊、厚重的废气。人以五谷杂粮为食,而肚子内浊气是五谷生化所产生的,所以每个人体内都有浊气。
特别是现在物质生活改善了,人们的食物种类非常丰富,我们的肠胃无力运化掉这么多的食物,多余的营养被当作残渣腐化酵解就会产生浊气。
浊气中饱含各种毒素,这种浊气如果不能排出体外,就会溶入血液,进入肝、肾脏,产生疾病,或者是停留在身体各处,给气血循环造成瘀堵。
当气滞血瘀越来越严重,在体内郁结成块,就变成了结节。唯一的治疗办法,就是把体内的浊气给排出来,没有了瘀堵血液的东西,身体的血液循环自然也就顺畅了。
4、潮腻的湿热
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东西,我们喝的水,经过脾胃的运化,肺的肃降,上下循环,水的精华便滋润了整个身体。
多余的水分会下输到膀胱,经过膀胱排泄出体外。
如果水上下循环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人体内有多余的水分排不出去,就会停留在身体的某处,产生湿。
所谓热,则是一种热象。
热是因为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者是因为体内的湿无法祛除而化成热,因此,湿与热经常是相生相伴的。
我们体内的湿热也是一个大的隐患,湿热停留在哪个部位哪个部位就会出现相应的麻烦。湿热体质的人往往有患糖尿病、高血压的危险,所以说,湿热不除,身体就不会 健康 。
艾灸可以起到疏风解表、清热利湿的作用。
平常饮食要注意少食油腻的食物或者甜食,控制胃纳入过多不好消化的食物,减轻胃的负担,帮助脾运化,这样湿热就可以祛除了。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了人体四淤:痰、血、浊、湿造成人体淤堵,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浊邪积聚,进而所变生的一种强烈致病物质,渐渐积累就会形成肌瘤,引发一系列的疼痛综合症。
所以,调理女人常见的疼痛乃至病症,要疏通,疏通就是化瘀,这就离不开调经,因为月经是女人清除瘀血的唯一途径,保持月经的正常,也是调理女人各种疾病的前提,包括美容驻颜,也要从调经开始,调经也是化瘀。
身体的结节、筋节、淤血块、寒湿垃圾通过艾灸可以轻松地将这些瘀堵化为水或气体,排出脏腑和体外!
二、艾灸化瘀,有四大优势
1、行气活血
做艾灸可促进身体气血运行,温通经脉,化解经脉淤血。
2、促进消化
天热有食欲不振的情况,艾灸可刺激身体穴位,通过穴位刺激加强消化系统的功能、促进浊气、痰淤、湿气排出。
3、温阳补肾
艾灸可阳化瘀血,增强体质,帮助体质不佳者养护身体。
4、化解淤堵
艾灸可帮助身体化淤,使淤堵的经脉重新畅通,预防或改善身体的各种结节问题。
三、灸通四穴,防全身结节
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气与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因此,中医学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七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多数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气血流通的不畅而逐渐形成的,因此通常采用的主要调理手段都是以理气行血为宗旨。
所以采用温灸施治的方法对经脉和腧穴进行调理,可直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确有针药所不及之功效。
1、阿是穴
哪里淤堵、哪里有结节、哪里痛,哪里就是阿是穴。
包括良性的乳腺结节处、甲状腺结节、子宫肌瘤、脂肪瘤等患处,都可以温灸,手持艾条温灸更佳。
2、期门
疏肝活血,并且方便自己艾灸,木质艾灸盒或艾条灸都可以。
3、血海
活血大穴,气滞血瘀体质、必灸,包括子宫肌瘤非常需要灸此穴,以活血散结。
4、三阴交
疏通肝脾肾经,疏肝、利湿、温肾,还调理妇科。
以上四个穴位是淤血体质、结节体质、淤堵体质,有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脂肪瘤等需要多灸的穴位,此外还可根据体质兼顾其它配穴:
如:湿气重配脾俞、中脘、阴陵泉;宫寒、体寒的配命门穴、子宫穴......
艾灸方法:木质艾灸盒灸或艾条悬灸,在一起的穴位可以覆盖性灸,可几个穴位同时灸,肢体每穴15-25分钟,躯干每穴30-40分钟,一周内休息1-3天,循序渐进。
如果容易上火,可以连灸三天后隔天再艾灸一次。
有良性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脂肪瘤的灸友,坚持艾灸,一定会有所收获!
分类: 健康/养生 >>保健常识解析:
第二掌骨体挠侧从远心端的头穴到近心端的足穴依次排列12穴,第五掌骨尺侧从远心端的头穴到近心端的生殖穴依次排列8穴,可以拇指端或指甲向掌骨体按掐为主要手法治疗相应脏器的疾患。现分别介绍如下。
1.手部第H掌骨挠侧全息穴位
(1)头穴
定位位于第二掌骨小头挠侧。
主治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急性结膜炎及头面、眼、耳、鼻、口、牙、脑等部位疾病。
(2)颈肩穴
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远端挠侧,头穴与上肢穴之间。
主治颈肩、甲状腺、咽喉、气管上段、食管上段等部位的疾病。
(3)上肢穴
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远心段桡侧,颈肩穴与心肺穴之间。
主治肩、上肢、肘、腕、手及食管中段的疾病。
(4)心肺穴
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远心段挠侧,头穴与脾胃穴连线的中点。
主治心、肺、胸、 *** 、气管下段、食管下段及背部疾病。
(5)肝胆穴
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中段挠侧,脾胃穴与心肺穴连线的中点。
主治肝胆疾病。
(6)脾胃穴
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中段桡侧,头穴与足穴连线的中点。
主治脾、胃及胰脏疾患。
(7)十二指肠穴
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中段桡侧,脾胃穴与肾穴之间。
主治十二指肠及结肠右曲部疾患。
(8)腰腹穴
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近心段挠侧,脾胃穴与肾穴之间。
主治腰扭伤、腰腿痛、大肠与小肠疾病。
(9)肾穴
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近心段桡侧,脾胃穴与足穴连线的中点。
主治肾、输尿管、大肠、小肠疾病。
(10)下腹穴
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近心段桡侧,肾穴与腿穴之间。
主治下腹部、骶尾部、子宫、膀胱、结肠、直肠、阑尾、卵巢、 *** 、睾丸、尿道、 *** 等部位疾病。
(11)腿穴
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近端挠侧,下腹穴与足穴之间。
主治臀部、股部、膝关节等下肢疾病。
(12)足穴
定位位于第二掌骨基底部桡侧,第一、二掌骨侧近拇指侧的交点处。
主治足、踝部疾病。
2.手部第五掌骨尺侧全息穴位
(1)头穴
定位位于第五掌骨小头尺侧。
主治头面部及眼、耳、鼻、口腔等疾病。
(2)颈肩穴
定位位于第五掌骨体远端尺侧,头穴与心肺穴之间。
主治肩周炎、肩部扭伤、落枕、颈椎病等。
(3)心肺穴
定位位于第五掌骨体远心段尺侧,头穴与脾胃穴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心、肺、气管及胸背部疾病。
(4)肝胆穴
定位位于第五掌骨体远心段尺侧,心肺穴与脾胃穴之间。
主治肝胆疾病。
(5)脾胃穴
定位位于第五掌骨体尺侧,头穴与生殖穴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脾、胃。肌肉疾病。
(6)肾穴
定位位于第五掌骨体近心段尺侧,脾胃穴与生殖穴连线之近脾胃穴1/3处。
主治遗尿,肾、膀胱及生殖系统疾病。
(7)脐周穴
定位位于第五掌骨体近心段尺侧,脾胃穴与生殖穴连线之近生殖穴1/3处。
主治结肠炎、小肠炎、腰扭伤等。
(8)生殖穴
定位位于第五掌骨基底部尺侧。
主治生殖系统疾病、肛周疾病,腰腿痛等。
图解 ekw/tcm/zybk/5/1/18/c/248474
其实大家不知道的是,我们的胳膊肘上也是有许多的重要穴位的哦,相信很多的朋友们在针灸的时候也是听说过曲池穴这个穴位的,其实曲池穴就是位于我们胳膊肘的,曲池穴的功效和作用也是比较多的哦,下面我们来看看吧。
【曲池穴的位置】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其实曲池穴就是在我们的手肘关节的弯曲处的哦,这个地方有个凹陷的位置就是曲池穴了。
准确位置:曲肘的时候,在肘部的横纹末梢。按压的时候酸痛。这个穴位可以按住、点按,也可以把手伸直用另外一只手进行局部摩擦,擦热擦红。
【取穴技巧】正坐,轻抬右臂,屈肘将手肘内弯,用另一手大拇指下压此处凹陷处即是。屈肘90度,肘横纹外侧端凹陷中。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之上部天之下部的水湿雾露,性温热,气血场范围巨大。
【运行规律】水湿雾露吸热蒸发上炎天部。
【功能作用】转化脾土之热,燥化大肠经湿热,提供天部阳热之气。
【曲池穴位的作用功效】
【主治病症】肠炎、腹部绞痛、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皮肤瘙痒、结膜炎、眼睑炎、荨麻疹、高血压,并且有时候我们出现了齿槽出血、甲状腺肿的症状也是需要通过针灸曲池穴来进行治疗的哦。
缓解治疗外感发热,咳嗽,气喘,腹痛,吐泻,齿痛,湿疹,痤疮,手臂肿痛,半身不遂,白癜风等。
曲池穴这个穴位对于帮助我们治疗和预防咳嗽,气喘,腹痛等等这些症状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并且我们如果出现了结膜炎、眼睑炎、荨麻疹、高血压这些症状,那么我们也是可以通过按揉或者针灸曲池穴来进行治疗的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