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转——
鸡头顶上红色的肉状物叫“冠”或“鸡冠”,冠就是帽子,这东西犹如鸡头上的帽子,所以叫鸡冠,那么,鸡嘴下面也宕了一对和鸡冠相似的东西,这个东西叫什么,是否有文字?这确实是一个有趣而很少有人问津的问题。
实际上这“劳什子”叫“胡”。
《说文解字》:“胡,牛也。从肉古声。”段玉裁注:玄应、司马贞引皆作“牛领”。自颐至颈下垂肥者也。引伸之,凡物皆曰胡,如老狼有胡,夷鸟 胡、龙垂、胡须是也。胡与侯音转最近,故《周礼》“立当前侯”。注曰:车辕前胡下垂柱地者。
中国是农业国,多牛,而北方最多的是黄牛,牛从嘴至胸前的喉部,有很明显下重的肉,“胡”最初就是指牛的喉、颈间下垂的肉,许多动物的喉下有下垂的肉,于是所有喉间下垂的肉一律叫作“胡”。而“胡”与“侯”的古音十分接近,于是“胡”也被讲或写作“侯”。古代中原人称北方少数民族或外国人称之“胡人”,也许就是他们喉下多垂肉的原故吧,今天人们把咽喉叫作喉咙,而吴方言则讲作“胡咙”;人身上有许多毛发,头顶上的称“发”,眼上者为“眉”或“眉毛”,嘴上鼻下者为“须”,而嘴下喉上者就是“胡子”,它就是长在胡上的毛的意思。
在畜类中当以黄牛的“胡”最大最明显,而在禽类中当以鹈鹕的“胡”最大最有特征。李明珍《本草纲目》卷四十七“鹈鹕”中讲:鹈鹕处处有之,水鸟也,似鹗而甚大,灰色如苍鹅,灰色如苍鹅。喙长尺余,直而且广,口中正赤,颔下胡大如数升囊。好群飞,沉水食鱼,亦能竭小水取鱼。
文中讲:“颔下胡大如数升囊”,翻成白话就是:下巴下的胡很大,象一只可以装几升水的大皮袋”。可见李时珍也是把禽鸟下巴下垂的肉叫作“胡”的,我想,鸡或者其他禽类下巴下宕的肉应该就叫“胡”。
这里再补充一点,鹈鹕有许多别名,仅李明珍《本草》中所列就有:犁鹕、 逃河、淘鹅等,我到认为:鹈鹕应该叫作“提胡”,因为它的下巴下提着很大很大的“胡”。
学名叫“肉裙”或“肉裾”。鸡形目鸟类(雄鸟)尤其突出的特征。是头颈部皮肤特化而成的角质结构。富含毛细血管,发情时充血,达到吸引异性的目的。
公鸡,是一种家禽,品种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飞;啼声能报晓。
公鸡是法国的国鸟 ,原因是由于它那英勇、顽强、好斗的性格。
公鸡的传说
话说雄鸡打鸣天下白,你知道公鸡为什么要打鸣吗?
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太阳是玉皇大帝的女儿,名叫彩枝,分管着人间的温暖和光明。
后来彩枝因为触犯了天条,被打入了阴曹地府。从此,天黑七年不知晓,地黑七年不知明,庄稼和山林里的树木都不能生长,人们分不清白天黑夜,就烧香许愿,求神拜佛,祈求菩萨保佑早日见到阳光。
菩萨知道后就决定让彩枝出来戴罪立功。他派鹅去通知彩枝,鹅来到阎王殿门外,大叫了三声,不见彩枝应答,由于害怕里面的阴森,就回去向菩萨报告。菩萨又派鸭子去叫,鸭子到了阎王殿门外,站在外面也大叫了三声,不见彩枝出来,也赶忙回去给给菩萨回报。菩萨又派公鸡去叫,公鸡到了阎王殿,站在门外接连大叫起来:“彩枝出来啊,彩枝出来啊!”声音特别的大,但除了空旷的回音外,根本没有任何回应。公鸡就往森罗殿里面走去,它边走边喊,一直走完了十二殿,喊完了十二殿,声音一直传到了东山背后。彩枝听见了叫声,想起自己犯了天条,又叫得这样急,怕遭到杀身之祸,只好红着一张脸慢慢从东山脚下爬了出来。公鸡见了,高兴地跑上去迎接她,并把菩萨要她戴罪立功的旨意告诉了她。从那以后,彩枝牢记自己违反天条的教训,每天早上都准时从东山出来,把光明和温暖重新带给了人间,而公鸡也会每天早上打鸣迎接彩枝的到来。
公鸡回到菩萨那里,报告了它去找彩枝的经过,菩萨说它胆大有功,赐给它一件大红袍和一把红木梳子,梳子上面还有两根漂亮的红绸带子。
公鸡傲娇的穿上五彩大红袍,但是不会用梳子,它把梳子背放到自己头上,梳子齿朝向天上,年深日久,梳子就长在了肉里面了。
从此,公鸡头上就有了鸡冠子,上冠是红木梳,下冠就是红木梳上的两根红绸带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