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晚并非“贵人语迟”
与同龄儿相比,有些孩子语言发育迟缓,有些则发音不清晰,对此不少家长认为,孩子说话有早有晚,老人们常说“贵人语迟”,没有必要过分关心,因而家长常常对这些孩子不予注意。事实上,孩子说话的早与晚,的确存在着个体差异,但更重要的是后天环境的影响。如果在家长给予了适当的教育和关心后,孩子的语言能力随长大而加强,则尽管可能比同龄孩子晚1--2个月,也属正常。但是,有些孩子说话时吐字不清,家长也未加注意,那就可能造成以后的语言障碍。
小儿的语言学习有一个基本过程,如1周岁以内孩子的发音一般是无意识或仅有简单的单音,1-3岁后就能比较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了。如果3岁时孩子的发音仍不清晰,甚至别人听不懂,那就有问题了。
造成孩子语言发育障碍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其一,孩子有先天性发育异常,例如软腭或舌系带过短,影响正常发音,这可通过早期发现和医疗处理矫正;
其二,后天环境不良,例如家长对孩子的语言教育差,孩子的不良语言习惯未被及时纠正,也会有语言发育迟缓和发音不清、口吃等问题出现。
并无先天畸形的孩子如果存在发音不清、口吃等问题,家长要及早着手进行纠正。因为越早纠正,越容易让孩子从小(开始学习语言时)便有一个发音清楚、条理性强、语法规范的基础。如果到孩子有一定语言能力,并形成习惯以后,再矫正错误就比较困难了。
纠正语言问题时,家长不要训斥或讥讽孩子,要耐心地做示范,也可让孩子听广播和电视里播音员的发音,并鼓励孩子模仿正确发音。发现孩子在模仿不良发音,如模仿口吃者及方言等时,要及时制止,并把正确的发音告诉孩子。否则,到学龄甚至成年后再矫正不正确发音,就很难成功了。
特别推荐:和宝宝轻松“对话”
您可能会觉得和孩子“对话”太难了,他连句子都说不清楚,怎么能“对话”呢?其实您应该把“对话”看成是交流,无论宝宝说话的能力怎样,只要您们之间能有交流就实现了互相之间的思想表达。您们之间可以是动作形态的交流、眼神的交流、言语形式交流等,但最轻松的交流形式还是——言语交流。
所以您需要学习一些方法和宝宝“轻松对话”。
※ 如何促进宝宝的言语交流能力?
1、促进宝宝言语交流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和他多说话,学习语言也和学习其他东西一样,最好在宝宝有所注意、有兴趣时进行。
2、可以用多种形式来训练宝的言语交流能力,但一定要灵活多变、讲究趣味、生动活泼,还应把这种训练穿插到日常生活和游戏之中。
3、结合生活事件和具体活动教孩子说话,例如,早上边起床边和他聊天。聊天也是一种很好的交流形式。
4、短小、内容浅显的儿歌容易激起宝宝的兴趣。父母可以多给孩子读儿歌,然后逐渐教孩子跟着学念。
5、睡觉前给宝宝多讲讲故事、看图画书,在看看讲讲中,与孩子对话、提问,让孩子模仿、复述。
6、创设孩子之间的游戏环境,让他们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对话,这种形式是学习讲话、提高语言交流能力最自然、最有效的方法。
※ 您可以和孩子玩的游戏
(1)耳语传话
您先在宝宝耳边说一个词汇,比如:孩子比较熟悉的“大高楼、塑料球”;孩子不熟悉的词汇“核战争”;四个字的词汇“儿童玩具、三维动画、科普教育、恐怖事件”;多个字词汇“中国的万里长城、昆明的茶花”,让宝宝传话给爸爸,看宝宝能否传对。
同样的游戏方式,您还可以尝试在宝宝耳边说一个简单的、有并列结构的句子,比如“我要吃苹果、香蕉,到商场买牛奶、蔬菜”;或者增加数字的句子,比如“天上有3只鸟、地上有2只小白兔”;或者增加空间方位名词的句子,比如“柜子上面是花瓶,桌子下面是皮球。”
【讲解】
培养亲子关系,让孩子养成认真听人说话的习惯,提高孩子的语言瞬时记忆力和理解能力。
(2)听音完成动作
妈妈说,宝宝做,并且提前准备好相关的物品充当道具。
A、拿毛巾帮洋娃娃洗脸(不是拿香皂,不是给小熊洗,是给娃娃洗脸);
B、拿盒子里的果冻给小熊(是盒子里的果冻,不是盘子里的果冻;果冻是给小熊,不是给洋娃娃);
C、拿茶几上面的书讲故事(不是床头的书)。
【讲解】
在这类游戏中,父母结合日常生活过程来设计就可以了。当孩子比较配合的时候,我们在给孩子下命令的时候想想用什么语句,才能收获好的效果。
(3)儿歌和动作——它们走路真奇怪!
您给孩子准备一些有应答形式的儿歌,让孩子配合您的儿歌完成动作,比如:
“小白兔,真可爱,两只耳朵竖起来,白兔走路真奇怪,白兔怎么走过来?”
“春天到,春天来,洞里的小蛇要起来,小蛇走路真奇怪,小蛇怎么走过来?”
“春天到,花儿开,美丽的蝴蝶飞过来,蝴蝶飞飞真可爱,宝宝也学着飞过来!”
父母每念完一句,就先引导孩子讨论一下这些小动物是怎样走路的,教宝宝模仿动物走路。然后您再反复练习儿歌的时候,您提问“白兔怎么走过来?”引导宝宝完成动作,您在一旁配音回答“白兔这样走过来!”反复几次以后,让孩子边做动作,边配音回答。
【讲解】
用儿歌的形式让孩子在游戏中产生应答,促进宝宝言语交流的兴趣。
延伸阅读——背离传统--让宝贝玩出天才 字词游戏
(4)听音拍手
您随意选择词组,要求宝宝听见能吃的东西就拍手。
香蕉、大象、青蛙、饼干、蝴蝶、奶油、小狗、面条;
桌子、铅笔、牛奶、台灯、果冻、苹果、橡皮、白纸;
可乐、哥哥、警察、果汁、医生、酱油、牛奶、工人。
【讲解】
完全凭借语言词汇就做出快速反应是比较难的,孩子对词汇可能有印象,但要回忆它是什么东西又需要一个思维过程。这样的训练方式促进了孩子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形象记忆,发展孩子言语的快速反应能力。父母在设计词组的时候,可以把同类词组安排在一起促进孩子的分类能力。
(5)过家家
准备过家家的玩具,如果能有其他小朋友参与就更好。您在玩的时候可以做这样的引导:“能把你的小锅借我一用下吗?”看孩子怎么回答。孩子可能会说:“这是我的,不给您玩!”也可能会痛快地答应您:“好吧!”
根据孩子的年龄,您准备一些孩子可以听懂的话,穿插在游戏中。游戏最终的目的不是让孩子回答问题,而是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孩子和孩子之间或是孩子和成人之间形成平等的交流关系。所以,这样的游戏最好是孩子之间玩耍比较好(具体参阅本书中“过家家”一节)。
【讲解】
创设游戏环境,让孩子在群体游戏中学会交际语言。
※ 致父母的话
当您走进宝宝的言语世界里,您会发现孩子是那么的可爱!
跟宝宝说话用什么语言好
宝宝说儿化语,是语言能力低的表现,是幼儿语言发育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宝宝喜欢说重叠的字音,或者用象声词代替事物的名称,是因为儿重的大脑发育尚不成熟,发音器官还缺乏锻炼的缘故。在线小调查
您平时用什么语言跟宝宝说话。
说儿语多些。如吃饼饼,睡觉觉。
般用规范的话言。如吃饼干、睡觉。
以前用儿化语,后来改用规范的语言了(请说明原因)。
您觉得跟宝宝说话是用儿化语好,还是用规范的语言好?说说您的理由。
在短期的网上调查中,编辑部收到来自中国景子网、摇篮网、丫丫家庭网的不少帖子+第一个调查题的统计结果如下:
36.5%的妈妈经常和宝宝说儿化语
58.1%的妈妈基本上使用标准语跟宝宝说话
5.4%的妈妈原先用儿化语,后来改为标准语了。
对于不同的语言跟宝宝交流,妈妈们也有着不同的观点:
妞妞妈:
该说什么说什么,开始就没当她是宝宝,这样教育非常有利,宝宝口齿清晰,理解力特别强。
专家点评:用成人标准语跟宝宝交流确实有助于宝宝语言、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但是成人型规范言语毕竟是适合成人的,使用规范言语和宝宝交流,会发生交流困难,宝宝听不懂成人话语的现象。
sjtyz:
其实,标准语言宝宝能听懂,太懂了。我家丫头一开始说话,都是直接说标准的了。
guoguoohao:
我老公喜欢用儿化语和叠词,他觉得那样亲切。
Laimashige:太小的宝宝接受能力不那么强,刚开始,只能是重复地说单音节字,好让他记忆。还有啊,妈妈有种天生的习惯,就是一对自己的宝宝说话,语气就嗲得不得了,这个,实在是没法控制啊!
专家点评:成人用儿化语和婴幼儿说话时,语速缓慢逦么始虻ァ⒍前镏び锥斫獬扇擞镅缘闹薪椤3扇嗽诟Ρλ祷笆保嶙远髡蕉铮魏胃改覆痪岸继烊换崾褂枚锔ΡΧ曰啊6页げ蛔跃醯馗姹Ρσ黄鹚刀铮蚴且蛭改溉衔Ρμ。徊昊虿焕斫庾约旱幕埃跃】赡艿赜谩胺狗埂⒌训选钡榷锢赐Ρ涣鳌?
宝宝说儿化语,是语言能力低的表现,是幼儿语言发育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宝宝喜欢说重叠的字音,或者用象声词代替事物的名称,是因为儿重的大脑发育尚不成熟,发音器官还缺乏锻炼的缘故。重复前一个音,属于同一音节,统一声调,不用费力,容易发出。如果发出不同的两、三个音节,发音器官的部位(舌、唇等)就要做相应的变化,这对于刚学说话的宝宝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
儿化语标准语
儿话语
1 和宝宝处在平等的基础上,给宝宝 种被尊重的感觉,有利于培养其自信。
2 更容易与其交流。
3 重点突出名词和动词,有利于宝宝将物体或动作和词语联系起来,对周围环境进行分化。同时也能增加其词汇量。
缺点:
1 用儿化语和宝宝说话,意味着宝宝必须建立两套语言符号系统,必然给其造成双重负担,耗费宝宝的精力。而且先前儿化语的掌握,对正规语言的学习将是一种阻碍。如此将拖延宝宝过渡到说完整话的时间。
2 经常说儿化语,对幼儿智力和性格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幼儿的大脑发育较快,求知欲很强,如果宝宝总是使用他们习惯的儿化语,就将习惯于无需多做努力的语言环境,语言潜能将得不到激发。
3 经常使用儿化语和宝宝交往,宝宝会发现成人与成人说话,和成人与自己说话不一样,这样会感知自己是个宝宝,产生自卑心理。
标准语
成人型标准语言:是指父母和年幼的宝宝说话时,用与成人说话一样的言语方式与其交流。
优点:
1 有利于宝宝的语言发展,使用规范语言的环境更容易帮助宝宝完成语法结构的学习。
2 有利于宝宝认知的发展:“因为……所以,虽然……但是”这样的句子中含有一定的逻辑意义。在规范的语言环境里,对其认知水平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3 有利于宝宝人际交往能力的发音。口齿清晰、言语表达清楚的宝宝才能与人很好地进行交往。
缺点:
有可能会让宝宝产生交流困难等司题。
跟宝宝说话用儿向语言
儿化语和成人型标准语,对宝宝来说,各有弊端。我们主张跟宝宝说话,用儿向语言。
什么是儿向语言?
所谓儿向语(儿童导向语言),是种专门说给幼儿听的语言。语言的内容和形式(所用的词句、语调、语速等)都需适应儿童的语言能力和认识能力,考虑宝宝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成人在了解宝宝当前的语言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在交谈中以略高于其水平的语法、语义和语言内容与其进行交谈。儿向语可以是对幼儿语言的重复、扩充和评价,是宝宝能理解或经解释能够理解的规范的语言形式,而不是儿化语。
儿向语是一种动态的话语,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语言能力的提高,儿向语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会随之改变。而且其与儿童言语发展水平相比带有“略前性”。如:当宝宝处于牙牙学语时,成人用电报式语句与之交谈,当宝宝会说话时,父母就可以使用较为复杂的语句,这种“略前性”带动了儿童言语从低级向高级水平的发展,语言表达从字到词到句子,话言的理解、表达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根据“儿向语”的“略前性”特征,给妈妈们一些建议:
尽量少用或不用儿化语,比如“吃饭饭”、“喝水水”等。
不能把完整语句拆散成单个词语方式来表达,比如,“梨,苹果,宝宝,这个,那个?”应直接使用规范的、完整的语句,比如“宝宝想吃梨还是苹果?”如果妈妈考虑到宝宝太小可能听不懂,可以多重复几遍,尽量保证使用的句式长度或难度略高于宝宝的理解能力。
规范言语,不要模仿宝宝说话。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有限的,比如他表达喝水的时候,可能会说“喝水水”。这些不规范的语言形式是宝宝语言能力尚未成熟造成的。如果妈妈在表达这些意思的时候也采用同样的方式,宝宝以为他的表达是正确的,将会对儿化语进行强化。
减少肢体言语表达形式,尽量使用口头言语来表达。在宝宝难以理解的时候再适当地辅以肢体动作。比如,宝宝要吃饼干,家长可以引导宝宝学说句子,宝宝说“饼饼”,家长可以启发宝宝说“这是饼干,宝宝要饼干。”
引导宝宝和陌生人说话
宝宝出生后,最熟悉的环境是自己的家,最熟悉的人是自己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所以如果有一天突然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遇见陌生的人,他会感到很不自然,很不安全,不是不敢开口与人说话,就是躲在爸爸妈妈的身后寻求保护。
这种害怕每个宝宝都可能遇到,只是有的宝宝适应能力比较快,也就是妈妈们所说的“胆子大”,有的适应能力比较慢“胆子小”而已。宝宝开始接触陌生环境时“胆子小”并不表明他性格孤僻,有恋母或恋父等性格。如果爸爸妈妈能够正确地引导宝宝多接触陌生环境,多与陌生人交往,宝宝同样可以变得更活泼、更可爱、更受欢迎。
给宝宝接触陌生环境和陌生人的机会,并帮助他逐渐适应。
一、在家里制造陌生环境
稍稍改变房间的布置。移动一下客厅的沙发,改变橱柜的方向,换一个卡通的窗帘……这些小小的改变都能带给宝宝陌生的感觉。
不定期邀请陌生人来家做客。对于出生不久的宝宝来说,除了家人,其他人都是陌生的,所以爸爸妈妈可以邀请自己的亲戚到家与宝宝混个眼熟,然后可以邀请朋友同事到家做客。当宝宝长大一点后,可以邀请一些小朋友和他玩。
给宝宝看照片和图画。爸爸妈妈有旅游的照片、朋友的照片,不妨拿出来给宝宝看看,让他认识照片里的陌生地方和陌生的人。也可以买一些图画给宝宝看。
培养宝宝独立能力。在家里父母要多给宝宝做事的机会,让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不仅可以让他表现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心,并能使他在学习做事情的过程中变得勇敢。
二、带宝宝走出家门
带宝宝融入人群。公园、广场、游乐场等都是年轻妈妈和宝宝们聚集的场所,因为这些地方都是轻松、愉快的地方,宝宝很容易交到朋友。妈妈可以经常带宝宝到这些地方玩,并融入其中。
把宝宝放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如托儿所、亲戚朋友家等,让宝宝与小朋友和大朋友单独相处一段时间。也许刚开始他会哭着要妈妈,但妈妈要相信宝宝天生就勇敢,过一会他就可以和朋友相处得很好。
安全提示
*妈妈对陌生人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并不是所有的陌生人都不能接触,但也不能放弃警惕。
*当发现宝宝有退缩行为时,不要拿他跟那些善交际的孩子比较,心急而粗暴对待,会使宝宝更加恐惧与人接触。尤其不能当着外人说“我这孩子就是胆小”,应鼓励宝宝千方百计克服所遇到的困难。
*当宝宝一个人在家里的时候,妈妈须告诉宝宝如果有陌生人敲门,应怎样与他们说话,并拒绝陌生人进家门或跟着陌生人离开家。
*如果妈妈与宝宝一起出门,鼓励宝宝放开他牵着你的手,但视线不要同时离开,更不要把宝宝单独留在陌生环境里。
宝宝的说话游戏训练
语言不仅能反映宝宝大脑发展状态和智力发展程度,还能使我们更加清晰的了解宝宝思维水平发展的情况。
父母都会期盼着自己的宝宝尽快学会说话,用稚嫩的语声叫出“爸爸”、“妈妈”。这可能是父母听到的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了。
宝宝开口说话看似简单,其实它需要一些基本的元素。我们先来解读一下宝宝说话的先期条件:
发声2~3个月的婴儿能发出各种a、o、u等元音声音,音调有高有低。宝宝无意识的呀呀声,是在告诉家长他们声音系统的成长与发展的进程。
听觉俗话说“十聋九哑”。可见,语言发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刺激因素就是听觉刺激。3~4个月宝宝能听辨声音的方向,就有了听觉选择性。
模仿 5~6个月有模仿性行为。宝宝在无意识地发出dada的声音时,父母要给他肯定的表示,鼓励孩子再次模仿家长的声音,反复积极的态度促使孩子对发声产生兴趣。
丰富的刺激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为孩子准备充足的图片、图书、实物等物品,刺激孩子词汇信息的摄入和积累。
兴趣认识熟悉的事物。当大人盖住眼前的实物时,宝宝会寻找。兴趣有益于促进宝宝的观察力、注意力。
只有当宝宝具备上述5项元素时,才会有语言的产生。当然,宝宝说话有早有晚,这和宝宝生长发育、遗传都有着有很大的关系。那些开口迟、说话少的宝宝,父母不要过于着急。
如何把握宝宝的语言关键期?
关键期是指宝宝在某一特定时间内自身掌握、学习某种能力的最好时机。错过关键期的培养,可能会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
语言发育的关键期是1.5~4岁。在孩子语言发展的3~4年期间, 9月~24个月是宝贝从发音、模仿、理解语词涵义的关键期,2~4岁是真正掌握言语、学会表达语言的发育关键期。此时学习语言效果最佳,习得的语言习惯最容易长期保持。
小贴士
*有目的、有计划的鼓励宝宝从发单音开始学习说话,切忌急躁急于求成。
*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多和宝宝交流,及时肯定孩子的进步。
*谨防宝宝因为着急说话而说不清楚、结巴、口吃等问题。出现这样的问题积极引导切忌斥责。
*培养宝宝倾听的能力,为思维性内部语言做好准备。
语言声音游戏
好听的声音(0~1岁)培养宝宝主动寻声,刺激听觉的发展。
玩法
<�br/>1.选择适合宝宝的歌曲、儿歌、音乐,在日常生活下让宝宝欣赏。
2.游戏:“声音在哪里”:2、3个月的宝宝家长可以拿声音玩具,如会唱歌的玩具熊在孩子左、右、上、下方分别发声,让宝宝主动转头寻声,刺激宝宝的听觉能力。
3.音乐小铃:将音乐小铃系在宝宝的一只脚上,摇动小脚发出声音引起宝宝的注意。之后将小铃换另一只脚或手上重复游戏。注意不要让宝宝太累。
猫猫狗狗大合唱(1~2岁)通过游戏鼓励宝宝积极主动地发音,感受和家长一起游戏的快乐。
玩法
1.认识图片:妈妈拿出猫和狗的图片告诉宝宝“这是猫猫”“这是狗狗”。请宝宝指一指,说一说叫什么。
2.当宝宝拿出猫的图片时妈妈“猫猫喵喵叫。”当宝宝拿出狗的图片时妈妈“狗狗汪汪叫。”请宝宝模仿。
3.妈妈出示图片宝宝根据图片学小动物叫。
4.游戏熟悉后可以丰富动物种类如青蛙、小猴子、老虎狮子、小鸟等。
谁藏起来啦(2~3岁) 发展宝宝的观察力、注意力。
玩法
1.出示爸爸、妈妈、宝宝的照片,让宝宝说出他们都是谁。
2.当着宝宝的面拿走一张照片“谁藏起来了?” “爸爸藏起来了。”“在哪呢?”将藏起来的照片拿出来。
3.给宝宝蒙住眼睛藏起照片“谁藏起来了?”“妈妈藏起来了。”“在哪呢?”将藏起来的照片拿出来。
4.请家长蒙起眼睛宝宝来藏。
5.可以利用家里的图片开展游戏如:动物、日用品等帮助孩子丰富和积累词汇
其实,只要我们多一点耐心,多动一些脑筋,孩子还是很懂道理的。我相信您也能做到!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课程《嗓音保健与训练》模块
教案
第一周(一、二节)
本周内容:①介绍嗓音保健与训练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进程以及学习嗓音保健与训练的重要性。
1、“嗓音保健与训练”的选修课主要目的是使常用嗓音工作的人们如教师、演员、播音员、售票员、推销员等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如何正常使用,运用,保健和治疗自己的嗓音,使嗓音在工作中不易出现问题,本课程要求掌握一些发声器官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如何使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治疗原则以及国内外专家所运用的嗓音保健与训练方法。
2、引言:
嗓音是人类表达语言的一个重要器官,嗓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语言的表达能力。特别是对歌唱演员、播音员、教师以及常用嗓音工作的人们如:售票员、推销员、公关人员等等都非常重要,美国有位著名的语言大师曾这样说过:“人的容貌和声音决定一生成功与否的关键。动人的谈吐远胜于厚重的化妆品粉饰的外貌,它能表现一个人美好真实的个性,它可以使一位平常的男子变得异常出众,可以使一位不太迷人的女士看上去很有魅力。”可见如何说话和用嗓对每个人来讲都非常重要。
做为靠嗓音工作的人往往都想有一付好的嗓音,谁都想自己有一个宏亮的,且不易疲劳的嗓子,如果是一位歌唱演员、话剧演员、配音演员、播音员更是如此,都想自己的歌唱能力,发音能力能够在健康的基础上不断的增强,发音的技巧能不断的进步,尽可能使嗓音不出现问题,可是光靠想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声音与发音的机能都是有物质基础的,要解决有物质基础的问题,就必须积极进行自然科学的研究,换句话说就是要从最根本上了解嗓子是如何会好和如何变坏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发音方法和如何去改进不良的讲话和歌唱的发音方法,也才能知道如何保护一个人的嗓子。
据美国国家嗓音言语中心的一份报告,大约7%的美国人患有各种嗓音疾病,通过调查在我们教师队伍中从事教学的就有25%左右的教师患有各种嗓音疾病,然而嗓音的疾病和重要性还未被我们大多数人所认识,正如美国著名的新闻记者兼评论家互尔特·唐耐特先生所说:“许多人只有当他们突然失去说话能力的时候,才会认识到嗓音的重要。”
有人这样说:“我活了几十年嗓子从来没有坏过”,还有人说:“某某名歌唱家从来就不问声带为何物,但他唱得很好,嗓子也没有坏过。”一个身体很健康的人,也常常会这样说:“我根本不知道我的肝藏在哪里,但我一直很健康的活到这么大的年纪了。”依他们的说法知其然就不必要求知其所以然了,可是我们要仔细地想,学问是靠什么进步。世界上自出生就一直很健康活到老的有多少人,天生就有好嗓子?天生就具有完全符合艺术要求的嗓子的人又有几个?
病人去就医如果能先知道医学常识固然很好,它可以给医生工作时带来许多方便,但如果没有医学常识也没有关系,只要他对医生有信心,一切按医生的吩咐去做,治疗工作还可以顺利进行。但是如果治病的医生若没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可就不行了,不用说没有科学基础不能推动学术研究,即眼前的工作也搞不好,没有应用科学来诊断,单靠个人的感情经验来应付百症,遇到比较复杂的病例,就会出差错,搞嗓音研究也是如此。
有人可能这样说:平时讲话注意点,歌唱演员用嗓子当心点,不要讲太多,不要唱太多,训练学生只须循序渐进可能就不会出毛病,事实证明这样说法是完全不正确的。斯坦利氏说:“用嗓子,学声乐,方法最为重要,如果发音方法有错误,即使用轻声来唱对嗓子也有害,方法正确,只要不超出能力范围,开怀畅唱则是很好的,对嗓音是有益的”。
那么做为一个经常用嗓子来工作的人如果有一天突然失去说话的能力,那么就要影响他(她)的事业和生活,有些人嗓音常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嗓子长期嘶哑,发声困难,嗓音耐久力差,音量比过去偏弱或嗓子出现水肿,慢性炎症,甚至长小结,息肉。这些人中有的经过系统学习,了解一些嗓音的结构和功能,获得了一些发声科学知识,但有相当部分的人尚缺乏对发声科学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因此普及和宣传嗓音的保健治疗和训练等知识,提高他们保护嗓子的自觉性是非常重要的。
3、思考题:学习“嗓音保健与训练”对常用嗓音来工作的人们有什么重要性。
第二周(三、四节)
内容:发声器官的基本构造及其作用。
第一章 嗓音
第一节 发声器官
人声是人体发声系统器官运动的产物,发声器官分四个部分:
1、呼吸器官:(发声的动力器官):包括肺、胸廓和横膈膜、呼吸肌肉、支气管和气管组成。图1、肺;2、胸。
2、振动器官:(声源器官)由喉咙及其肌肉、软骨和声带组成。图3、喉;4、声带;5、会厌
3、共鸣器官:(声腔器官)包括喉腔、咽腔、鼻腔、口腔和共鸣室。图6、咽。
4、咬字器官:(语言器官)包括:唇、齿、舌和腭等。图7、口。
第二节 发声器官的作用
1、呼吸器官(推动功能)作用:呼吸器官主要是肺。
2、振动器官(发声功能)作用:它是发声系统的重要器官。
3、共鸣器官(共鸣功能)作用:它是嗓音共鸣的一个重要因素。
4、咬子器官:起着咬字,吐字的作用。图8
思考题:①什么叫嗓音?②发声器官分为哪四个部分?
第三周(五、六节)
第三节 声带发音的机能状态
内容:1、介绍两种声带的发音法。
2、呼吸的种类
一、1、环甲肌拉紧声带的发音法:它是一种自然的发音方法,常常是把声带拉紧又拉长来发音,适用于低音时的说话和演唱。
2、甲披裂肌缩短声带的发音法:它是一种缩短声带的发音方法,适用于发高音时用。
二、呼吸的种类:
1、身心安静时的呼吸。
2、身体劳动或心情紧张,兴奋时的呼吸。
3、大声疾呼或歌唱时的呼吸,是一种有意识的强力呼吸。
思考题:①普通说话或歌唱低音时是运用哪一种发声法?
②呼吸的种类有哪几种?
第四周(七、八节)
1、复习上周内容:两种声带的发音法以及呼吸的种类。
本周内容:①三种呼吸方法的特点。
②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
1、三种呼吸方法的特点:
A、单靠膈膜的收缩与松驰。
B、操作时呼吸、吸气时胸部的吸气肌肉群用力缩使胸腔扩大,呼气时吸气肌肉松驰,呼气肌肉群则用力将胸腔压小。
C、歌唱时的呼吸,吸气肌肉群在呼气时皆用劲来控制呼气使其均匀。
2、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歌唱的呼吸方法是随着不同的手段而时刻在变换着,全面性的呼气方法可称为歌唱呼气的主要方法之一。
3、练习:课堂练习检查每位学生的三种呼吸方法。
思考题:①三种呼吸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②什么是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
第五周(九、十节)
复习上周内容:①三种呼吸的特点。
②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
本周内容:嗓音的几种常见问题。
①女声为什么与男声不同。
②声音发沙的原因。
一、女声为什么与男声不同:女子的喉器比男子小声带天生也比男子的短而细。故在同一紧张程序与同一呼气情形之下,女子所发的声音比男子的高而尖锐。
测量成人喉器记录:
长度 宽度 前后径 周围
男性 44公厘 43公厘 36公厘 136公厘
女性 36公厘 41公厘 26公厘 112公厘
二、声音发沙的原因?
1、声带机能受到某种损害,某些人有先天机能不全或幼年时患过剧烈的病如天花、麻疹、肺炎、白喉之类在患病过程中喉部常常发炎,因未经适当的治疗与保养,病后声带即有固定的伤痕。
2、平常患感冒引起。
3、过渡的用嗓子所引起。
思考题:①女声为什么与男声不同?
②声音发沙的原因是什么?
第六周(十一、十二节)
复习上周内容:①女声为什么与男声不同?
②声音发沙的原因?
本周内容:①怎样使声音明亮?
②论“真”“假”声问题。
一、怎样使声音明亮?
要有准确的发声法,音色的清脆明亮与否视声带相靠的情形而定。
结论:A、发音时声带的张力是靠拉紧声带的各肌肉的力量,加上呼气把声带牵张的力量来共同维持的。
B、发声时,两声带必须用力靠拢,呼气方能发挥最大效率,而音色也因之而能清脆明亮。
二、论“真”“假”声问题。
1、对“真”“假”声意见有分歧的原因:“真”“假”声在声音上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般人谈到 “真”“假”声往往议论纷纷意见不一。
2、论断声音的“真”“假”应当以发音原理为根据。
如果从发音原理来看问题,所谓“真”“假”的声音是怎么发出的,而一致承认“真”“假”声音音质音色所以不同,关键是在于发音原理上的有差别。
3、论断“真”“假”声的几个不同的方法。
①以声带被“拉长”或“缩短”作为论断“真”“假”的关键。
②以发音时声带是否被吹开作为论断“真”“假”声的关键。
③以声带的张力与发音情况相配合的程度为标准来论断“真”“假”声。
思考题:1、怎样使声音明亮?
2、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真”“假”声的?
第七周(十三、十四节)
第二章嗓音的保健
学习上周内容:1、怎样使声音明亮。
2、论“真”“假”声的问题。
本周教学内容:1、嗓音保健的意义。
2、怎样保护嗓子。
一、嗓音保健的意义:
世界上最名贵的东西莫过于人的声带。它不象琴弦吹管乐器上的簧片随时可以换新的,一旦受了严重的损害,可能永远成为废物,不但无法歌唱,即平时说话亦感困难,同时还有可能产生其它疾病影响健康。
二、怎样保护嗓子。
要保护好嗓子首先要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嗓音嘶哑,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发声方法不正确。
A、呼吸方法不正确。B、声带运动调节失调。C、共鸣运动不良。
2、过度使用嗓子。
A、急性创伤。
思考题:1、嗓音嘶哑的原因大致分为几种?
第八周(十五、十六节)嗓音保健
1、复习上周内容:①嗓音保健的意义(提问)
②怎样保护好嗓子。
2、本周内容: A、过度使用嗓子。
B、慢性创伤。
C、发声运动过度有以下一些原因(共计5点)
3、不重视全身健康。
嗓音的保健与身体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歌唱更是全身心的运动,演员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饱满和舒畅的精神状态。
为保持好全身心的健康应注意以下几点:
1、情感状态。时差反应
2、根据身体状况,个人爱好参加体育活动。
3、饮食卫生要安排得当。
4、必须少用或戒除烟酒。
5、不要滥用药物。
6、注意不要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
7、鼻部、口腔、劲部等手术必须慎重。
8、不可忽视妇女卫生的保健。
思考题:1、过度使用嗓音的原因是什么?
2、嗓音保健在身心健康方面应注意哪几方面问题?
第九周(十七、十八节)
复习上周内容:不重视全身健康。
本周内容:三、嗓音的急诊
嗓音急诊是指人的嗓音发生急性嘶哑,这类急性嘶哑喉病如治疗不及时不得当,常导致慢性嘶哑而影响嗓音质量,甚至形成严重嗓音疾病。
1、病因分析:嗓音急诊病因很多,临床所见大致可分为七大类:
①上呼吸道感染 ②过度用嗓 ③气候气温骤变
④月经期演讲或歌唱 ⑤全身过度疲劳 ⑥饮食不慎
⑦心理因素
2、嗓音急诊喉病分类:
①声门下喉炎最多37% ②声带粘膜下出血16%
③急性声带小结14% ④感染性喉炎14%
⑤非染性喉炎 ⑥单侧声带炎。
3、治疗原则:
1、发声休息。2、抗生素和激素结合治疗。
3、心理治疗。
思考题:1、嗓音急诊、临床所见大致分为哪几类请简述?
2、嗓音急诊喉病分类有几种?
3、治疗的原则是什么?
第十周(十九、二十节)
本周内容:嗓音保健的几个问题。
1、歌唱演员及常用嗓子工作的人用药必须慎重。
药是用来治病的,但有的药常常有一些副作用,对于经常用嗓子工作的人,特别是歌唱演员,某些药的副作用往往影响到他们的发声器官和神经活动,使演讲或表演受到妨碍。
根据药品产生副作用的不同可归纳为两类:
①急促性反应。 ①长期性反应。
2、嗜烟酒对嗓子的危害。
一般地说,偶尔少量的用烟、酒对嗓音的影响不太大,但长期的、过度的吸烟,饮酒对嗓音是有影响的。
3、锻炼会不会影响嗓音。
只要进行科学的锻炼,不但不会影响嗓音,相反还有利于嗓音。锻炼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①冷天在室外长跑,应注意采用正确的呼吸方法。
②在寒流袭击,尘土飞扬,空气污浊的环境不要锻炼。
③注意不要感冒。
4、青少年变声期与变声的保健。
变声期是指嗓音由童声转变为成人声,变声过程喉部发育迅速,发声功能相应改变,少数会产生变声障碍,歌唱跑调,出怪音,重度则明显沙哑,喉部检查可见声带充血,分泌物增多,有的发生声门后部闭合不全(即“变声金三角”)能否顺利渡过变声期应注意以下嗓音保健共计5大点。
5、演员及常用嗓音工作的人饮食六忌。
思考题:1、常用嗓音工作的人用药应注意什么?
2、如何做好青少年变声期的保健?
第十一周(二十一、二十二节)
复习上周内容:嗓音保健的几个问题。
本周内容:第三章嗓音的训练
1、介绍国内外嗓音专家训练方法。
2、介绍我国著名嗓音专家,男中音歌唱家——林俊卿博士。。
嗓音训练也是嗓音保健的一种重要因素,它对于纠正不良的发音,用嗓不当和增强嗓音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训练嗓音的方法很多种:
一、1、艺术院校,声乐教师教授声乐是一种。
2、国内外纠正不良发音的练声法有:
①咀嚼发声法;②推拳法;③重音法;④咽音练声法等。
这些方法都能在不同程序上纠正不良的发音,同时提高发声肌能,发声肌能的提高对嗓音保健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发声肌能提高了,说话与歌唱的能力就相应得以提高。声音的耐久力也就加强了,嗓音就不容易产生疲劳。
二、介绍我国著名嗓音专家,男中音歌唱家——林俊卿博士。
思考题:例举2—3种纠正不良发音方法的嗓音训练方法?
第十二周(二十三、二十四节)
复习上周内容:几种纠正不良发音法的方法。
本周内容:1、介绍林俊卿博士倡导的“咽音”练声法。
2、观看介绍林俊卿博士的专题电视片。
1、“咽音”这一名词是意派“美声”传统中就有的,约300至500年前,意大利人发明一种对发展歌唱发音能力特别有效的类似喊嗓的练声法。他们认为,这种练习发出的声音是咽部发出的。所以称它为“咽音”。“咽音”是一种超自然的发音法,它能帮助那些钻进“人类要发声说话或歌唱唯有靠喉肌拉动声带工作”这牛角尖里的喉科专家们,解决他们一向无法解决的嗓音保健问题。
A、简要介绍“咽音”的八个步骤。
B、示范“咽音”练声法的前四个步骤。
2、观看由中央台录制的介绍林俊卿博士的专题电视片。
思考题:①什么是“咽音”?②“咽音”练声法有几个步骤?
第十三周(二十五、二十六节)
本周内容:练习“咽音”练声法前二个步骤。
1、第一步骤:四个有关肌肉的发音的练习。
3、讲解示范。
4、学生练习,纠正。
思考题:简述“咽音”练声法的前两个步骤。
第十四周(二十七、二十八节)
复习上周内容:①“咽音”的第一、第二步骤。
②检查学生练习,掌握要领情况。
本周内容:学习“咽音”第三、四步骤。
第三步骤: “咽音”的练习。
第四步骤:用张小口的姿势发“咽音”的练习。
1、讲解示范。
2、学习练习,纠正。
练习题:练习“咽音”第三、四步骤,掌握要领。
第十五周(二十九、三十节)
本周内容:检查“咽音”练声法的一至四个步骤。
一、要求:①准确掌握要领,动作要对,发声要对。
②每个学生逐一检查,互相提出意见。
二、老师纠正、讲解、示范。
第十六周(三十一、三十二节)
本周内容:总复习
1、发声器官的基本构造及其作用。
2、两种声带的发音。
3、呼吸的种类及其特点。
4、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
5、女声为什么与男声不同。
6、声音发沙的原因。
7、怎样使声音明亮。
8、论“真”“假”声问题。
9、怎样保护嗓子。
10、嗓音的急诊。(分类)
①病因分析 ②嗓音急诊喉病分类 ③治疗原则
11、歌唱演员及常用嗓子工作的人用药必须慎重。
12、嗜烟酒对嗓子的危害。
13、锻炼会不会影响嗓音。
14、青少年变声期与变声的促健。
15、演员及常用嗓音工作的人饮食六忌。
16、国、内外训练的嗓音以及纠正不良发音方法的手段。
17、什么是“咽音”?
18、“咽音”练声法的步骤、要求等。
第十七周:自习
第十八周:考试
参考书:
①卡鲁索的发声方法——嗓音的科学培育
P·M·马腊费奥迪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4年
②歌唱发音的机能状态
林俊卿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57年
③冯葆富艺术嗓音医学论文集
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 1997年
④中国演艺科技(咽音专刊)
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 2001年
那下面的你一定看不懂,还是直接来问我吧,最下面有我吧的地址要唱高音只有一个方法,就是用丹田。为什么有些人用了丹田还是唱不到?
1,每个人音域不同,我曾听过,颈项较短较肥的人,多是男女高音,颈项较长较瘦的人,多是男女低音。这是因为喉结的关系,而有些是唱男女低音的人为何可以唱高音?后天的练习也是可以训练的。家族遗传好像也是有关系,你爸妈是男女高音,你注定是唱高音的,这是我去听讲座听来的。所以你可以研究一下。
2,不够气,不够力度。不是叫你全身用力,而是轻松运用丹田及身上的音腔,有四个,胸腔,鼻腔,喉腔及头腔。太紧绷会造成唱不到高音,因为你已锁紧喉咙。
真假音变换是需要长时间练习的。为什么有些人假音很小声,因为你的声音还没开,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声音才会开的,而且丹田力度也有管。低
低音的人能用真音唱到很高的音,但却不能用假音调更高的音。反而高音的人不能用真音唱很高的音,却能用假音调更高的音。
我的音乐老师说过,除了美声唱发,运用丹田唱流行歌,久后声音一定沙哑,张惠妹就是一个例子。唱歌最重要是运用丹田,而不是用喉咙乱喊乱叫,只有用丹田唱歌才是保护喉咙最佳方法。找了些资料让你参考,不过还没有跟准节拍不要用先,我不会害你的。
丹田唱歌其实是发声和"气"的运用
当你用丹田提劲发出的声音会叫"厚"叫"饱"!!这是因为发声源较深的因素
丹田就好像是引擎一样!你得藉由它把气力经由声带送到共鸣点....
所以唱歌时有点像是用"腹肌"唱歌!但并不是用真的肚子用力就好了!
是肚子的"深处"----即所谓丹田
但是去感觉那种使力的方式去熟悉它运用它!唱唱高音的东西就可以听
得出来是否有用到丹田!有用到的话声音会很扎实......
1、 共鸣原理及分类
...
美好的歌唱共鸣是歌唱者所共同追求的。要想获得它,就需要全面了解人体共鸣的相
互关系和作用,并付出艰辛的努力,通过刻苦的训练才能得到它。
<一> 共鸣的原理
共鸣——某物体因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这种声音又传播到其它物体上,引起其它物体
的共振的现象叫共鸣。
声音产生需要有振动体、媒介<空气及其它>和听声音耳膜。当物体被打击而产生振动
时,促使媒介产生了波纹,叫音波。这种音波由媒介传入人的耳膜成为声音。一个发音
体在振动发音时,它除了能发出一基音外,还能同时发出一些微小的泛音。例如:a弦振
动率是400,当它的微波传到某一个每秒振动440次的物体时,这一物体受到振动的影响
,才会引起共振,产生共鸣。
人体共鸣形成的过程是,从歌唱发声到利用人体内很多可以产生共鸣的空间,使气息冲
击声带而出现了基音。这个基音虽然很微弱,但是它一进入人体固有的共鸣空间之后,
就产生了不同形式的声波共振,于是出现优美、悦耳的歌声来。共鸣的使用能够扩大音
响效果,同时还可以美化声音。我们应充分利用人体构造的共鸣腔,努力控制歌唱发声
,逐步训练形成空间立体感的音响。歌唱发声的共鸣效果对于歌唱是十分重要的。
<二> 共鸣的分类
共鸣的分类:通常有三种分类的方法:从生理构造上进行分类;从共鸣结构能否调节上
进行分类;从共鸣运用性质上进行分类。
从生理构造上,可分为头腔共鸣、鼻腔共鸣及口腔共鸣。
头腔共鸣产生的生理结构位置是在鼻腔上方。窦部各空间有额窦、筛窦等。它们属于固
定空间,声波共振是无气息的共鸣。体积小,位置高,这种共鸣色彩明亮,集中而柔和
。演唱时要注意打开颌关节,减轻下颌重量,感觉骨室有轻微振动感,眉心处也有微振
感,这样歌声就集中明亮了。
头腔共鸣依靠鼻咽腔的咽壁力量与软腭,控制进入鼻腔的声音方向,使声音进入头腔,
形成共鸣。这种控制要细心体会,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还要注意的是,当运用民族唱法唱抒情高音的曲目时,声波只在鼻梁上端的鼻骨处振动
即可;如果运用美声唱法演唱大音量的戏剧性的歌曲时,声波需要在鼻梁及周围较大面
积的骨面上振动。有经验的歌唱家们为获得头腔共鸣的感受,常常善于把声音送到头腔
中去,认为——是真正的美好的歌唱,而且这种唱法,声音不会疲劳,永远年轻。如果
失去了头腔共鸣的支持作用,歌唱的寿命不但会缩短,而且声音是十分不悦耳的。
<2> 鼻腔共鸣及作用
鼻腔共鸣不是鼻音。是声波进入鼻腔后经过控制产生的共鸣效果。从生理结构上看,鼻
咽腔的上部是颅骨,下部是软腭,由鼻腔和鼻咽腔组成共鸣空间,体积大,共鸣振动在
鼻腔内而产生,是由无气息的固定空间形成共振的。
要获得良好的鼻腔共鸣 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软腭的运用:软腭即平时称为的小舌头。软腭是鼻咽腔的底,形成了穹形,有利于用咽
壁对声音推送。通过软腭的运用,促使鼻咽腔形状的变化及音色的变化。用哼唱练习,
便于使软腭中部产生振动,扩大鼻咽腔,同时还能使鼻咽腔下部也打开。
打开并控制颌关节:上下颌关节活动应张开小半寸,对于取得共鸣有好处。下颌轻轻下
移,感觉好像没有重量,声音就轻松自如了。还要记住,鼻咽腔既可以使声波进入鼻腔
共鸣的较大空间里去,又能不让气息进入这个空间中来。它起着声气离析的作用,能够
促使共鸣的色彩变化。
<3> 口腔共鸣及作用
口腔共鸣是可变共鸣腔。又是高音和低音的中间衔接区,是咬字清楚的部位。它的共鸣
区包括口腔、喉腔。通俗唱法多采用口腔共鸣。
根据共鸣结构可调节与否,共鸣也可划分为固定不变共鸣和可变共鸣
固定不变共鸣腔:它包括鼻腔和额窦、喋窦、筛窦、及窝音等。鼻包括外鼻和鼻腔。鼻
腔的容积比外鼻大,它的上壁是筛骨,下壁是硬腭,后面同鼻咽腔相通,鼻腔通向周围
的骨顶空腔有筛窦、頟窦、蝶窦。
这些共鸣腔具有稳定的固定空间,其体积和形状是无法进行调节的。
可变共鸣腔:它包括口腔、喉咽腔、鼻咽腔和口咽腔、喉腔、胸腔等。口腔的上前部是
硬腭,后部接到舌根和会厌咽腔。喉咽腔上部通口是咽部,下连食管,上部是舌根和会
厌<喉头肌可以主动调节>,与共鸣腔下部接喉口,通喉前延部位<声带位于喉室>。
鼻咽腔,它的前壁同鼻腔相通。下方以软腭为界,通向口咽。
口咽腔,上与鼻咽为界,同口腔相通。下通喉咽。
声道,在声带以上,同口、鼻、喉、咽腔相连,形成类似管状的口咽喇叭管。它的出口
在鼻腔、口腔。喇叭嘴是喉室。声带、声道是主要的共鸣腔体之一。
人体的固定共鸣腔、可变共鸣腔,经训练都会引起美好的共鸣反应。咽腔和口腔、胸腔
相连,它是重要的共鸣腔。胸腔在共鸣中也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除了人体歌唱发声系
统的全部空腔为歌唱共鸣发挥作用之外,共鸣在人体的骨骼中也会发生作用。人的声音
共鸣主要是腔体共鸣。人的上咽管的大小和容量是可以变化的。经过共鸣的作用可以增
大音量,变化音色。使声音发出泛音,得到美化,从而发出动听的声音来。
由于运用性质的不同,头部前方共鸣分为:上部共鸣和下部共鸣。一般称腭以上为“上
部共鸣”,腭以下称“下部共鸣”。
上部共鸣:包括鼻腔、鼻窦、上颔窦、额窦、蝶窦、和筛窦。
下部共鸣:包括口腔、咽腔、喉上部等处。
前面说过,凡是充满空气的地方都可以发生共鸣。然而头腔并不是充满空气的腔体,为
什么可以引起声音的共鸣呢?原来,它不是利用有空气的腔体作为传声的共鸣腔,而是
利用固体的骨组织的传导作用而加强声音的强度。声音的强度是构成声音响度的重要因
素之一,骨传导作用与高音相结合,声音自然增加响度,因此利用上部共鸣有助于声音
的扩大。
利用上部共鸣的道理,就是利用喉、咽、口的共振,经过头骨的传导,引起几个窦体的
共振,来加强声音的共鸣,我们称它为“骨传导”<不是气传导>。上部共鸣主要是借
助“骨传导”作用来实现的。在生活语言中,虽然意识不到它的共鸣作用,但在高声说
话或发某些音时,“骨传导”的共鸣作用也在参与扩大音响的行列。歌唱家所以强调要
把上部共鸣利用上,是因为它的共振作用较强,如果和下部共鸣联合起来,对于高低音
的音响以及歌唱中的情感配合,都有着积极作用。
应用上部共鸣,必须先造成下部共鸣强有力的声波。声波达到硬腭,利用硬腭的振动引
起鼻腔和头腔各窦的共振,这就是骨传导的作用。这样既增加音量,又可增加声音的力
度。按理说,气流到达口腔时,不能使气流通过鼻腔汇出国,必须使鼻腔中的气流折回
口腔,再从口腔喷出去,这样才能真正得到上部共鸣的音响。然而,咽腔是个三岔口,
当气流到达咽腔时,必然有一部分冲向鼻腔,一部分冲向口腔,要想把鼻腔中的气流折
回口腔是不容易的。这样,使用上部共鸣,便会形成全部的半鼻音。这种情况,在一些
歌唱演员中是常有的。当他们希望得到上部共鸣的帮助时,便把舌根降低,软腭放松,
有时还把鼻孔张大,这样,把气流引进鼻腔时,也就从鼻腔中泄出大部分。
使用上部共鸣,似乎半鼻音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民族唱法中,显然比美声唱法的鼻音
是要少些。 这是由于两种发音的口腔开度和肌肉松紧不同而引起的。`歌唱的发声,每
个韵母几乎都披上了鼻音的色彩,尤其遇到窄韵母i.u.yu时,这种现象就更显著。然而
听者要是不细分辨,就听不出鼻音的色彩,反而觉得声音饱满。
由于韵母发音有高低性质的不同,它对“骨传导”所起的强弱作用也不一样。一般说,
窄韵母i/u/yu显然比宽韵母a/o/e强,这点从实验上可以得到充分证明。为什么会有这样
的现象呢?这是因为发窄韵母时口腔比较窄<声位高>。当声波达到口腔时,不是很畅
快地流到口外,它要比发宽韵母的气流送得缓慢,这时腭部被鼓动的力量也就强些,因
而可使颅骨受到强烈的震动。不过我们应该注意,这类韵母最容易把声波引向鼻腔,也
誻最容易产生鼻音,而且发音时的口腔肌肉比较紧张。为了使它不带鼻音或少带鼻音,
发这类音时更应该注意口腔适当扩大。宽韵母a/o/e的口腔开度都比窄韵母i/u/yu为大,
从喉部发出的声波到达口腔时,没有窄韵母那么大的强度,而且很容易从口腔内部辐射
出动,所以震动颅骨的力量也就减弱了。因此对于头部共鸣来说,窄韵母比宽韵母更为
显著。这种情况告诉我们,能否引起上部共鸣,和气流压力的强弱很有关系。
从声音的高低来说,高音容易引起头部共鸣低音则容易引起胸部共鸣。
这是因为发高音时声带闭合较紧,气流的冲击力较强;发低音时声带闭合较紧,气流的冲击力较弱。低音歌唱家常是利用胸部共鸣,高音歌唱家则必须兼用头部共鸣。在这里我们应该注意,唱低音只能说是以下部共鸣为主,并不是说完全抛弃上部共鸣。当唱高
音的时候,如果得到上部共鸣的协作,发出的声音将是纯厚而清亮的。相反的,唱高音只能说上部共鸣起主要作用,要是缺少上部共鸣,声音的高度将会受到影响;然而下部共鸣也不应该完全不去利用,如果缺少下部共鸣,要得到高音的宽度是有困难的。我们对于歌唱的声音<不管是高音还是低音>,总是要求圆动听的。常听到一些女高音,虽然能唱到C4,的声音听起来却感到干燥刺耳,缺乏圆满的色彩,这就是上部共鸣和下部共鸣没有配合起来的结果。所以,共鸣的利用在唱高音或低音时应该分别主次,高音要以上部共鸣为主,下部共鸣为辅;低音要以下部共鸣为主,上部共鸣为辅。两者必须配合适当,才能发出宽厚而有力度的声音。我们听到一些歌声很美的高音歌唱家,当他歌唱时,如果用手抚摸头顶,可以感觉到剧烈的震动,同时用手抚摸胸廓,也会感到胸廓的骨骼发生震动。这说明高音不仅使用上部共鸣,下部共鸣也在起作用。有人强调上部共鸣的作用,而忽略了下部共鸣的协作关系因而得不到理想的高音。从广义上说,胸腔和头腔和骨组织都有传导声音的作用,但是它们的作用是不相等的。
胸腔的骨组织再加胸壁本身的震动,所引起的共鸣是很明显的;头腔的骨组织由于区域
不同,引起共振的强弱和清晰的程度不同。一般说,额窦部位的共鸣最强最清楚,这是
因为这个共鸣区受到喉腔、咽腔、口腔和鼻腔全部声波直接振荡的结果。我们要求歌者
要把声音提到头部上来,也就是希望提到额窦位置上来,使这部分的骨骼产生共鸣作用
。其次,头部共鸣作用比较大的部位还有枕骨。它是构成颅腔底部和后部的骨头,在头
部后面正下方。因为它的位置也是声波直冲的地方,所以这部分的共鸣腔的发声,除了
利用额部共鸣以外,当唱高音的时候,还兼用枕骨的共鸣作用,这就是我国戏曲界所讲
的所谓“脑后摘筋儿”。那么,怎样才能把这部分的共鸣使用上呢?有一种理论认为枕
骨的下面接连颈椎骨,当强有力的声波冲到喉腔之后,它会引起颈椎骨的振动,再由颈
椎骨往上传导,枕骨便发生振动。另外,声波到达口咽腔时, 引起很大的传导力量,
它从的后部直接影响枕骨的振动,而且这部分离“蝶窦”很近,因而它的共振作用也就
更加强了。在利用枕骨共鸣时,有一点应该注意,发声时必须颈部挺直<但不要僵硬>
。这样的姿态可使喉、咽腔扩大,气流畅通,造成强有力的气流柱,上升直达软腭的后
部,引起枕骨的振动,造成声音的力度。当我们把声音提上来的时候,会感到脑后发生
振动,这时上部和下部的共鸣则已经连在一起。
实验证明,光是喉腔的共鸣作用是不大的,声音不是很响的,音色的变化也不是很清楚
的。这是因为喉腔基本是软组织组成,在软的共鸣体中发声,声音首先被吸收一部分;
因为喉腔较小,共鸣作用不强;再因为喉腔没有显著的变化,音色变化不大。
以上各种情况说明,上部共鸣和下部共鸣的运用,有赖于强有力的气流,然后在良好的
喉,咽、口、鼻腔共鸣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所以我们要得到全部共鸣协作,要特别锻炼
呼气和挡气的作用。
怎样获得共鸣 (2)
2、共鸣与声区
依据音的高低变化和共鸣部位的不同运用,形成了三个声区:高声区、中声区和低声区
。
高声区<头声区>
发声偏重于头腔共鸣,有利于发挥高声区的技巧。在歌唱发声时感到前额和脸两颧部分
有振动的感觉。发出的声音有假声的特色。同时要注意在高声区演唱时,鼻咽腔和软腭
等处和肌肉的运动不可收缩过分,使音波没有流动的余地,影响了泛音音响效果。
中声区<混声区>
发声偏重于均匀的谐和共鸣,有利于发挥中声区技巧和特色。中声区是低声区和高声区
衔接的地方,既要把高声区音量同低声区音量调节控制均匀,又要保持声音的通畅和统
一。这个声区在声乐训练中占主要地位。中声区音乐柔和、松弛而又明亮。要提出注意
的是,喉、舌等肌肉在演唱时,如果收缩过分,也会产生声流堵塞,这时既隔开头腔共
鸣,又失去了胸腔共鸣的支持,就会出现错误的声音。
1低声区<胸声区>
发声偏重于胸腔共鸣,有利于发挥低音 区的歌唱技巧。在歌唱发声时明显感到胸腔有振
动感,声音自如,深厚并有深沉的感觉。必须提出注意的是,唱低音时,颈部肌肉、舌
肌如果收缩过分,就会失去中声和高声区的共鸣,出现沉闷和暗哑之声,对演唱效果影
响较大。
3、 换声区和解决换声的方法
我认为换声区每个人都存在。有人说,只要把声音唱到高位置上去,换声就不存在了,
这种说法的根据是不足的。要承认换声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从心理上对换声的现象不要
产生惧怕感,要想各种方法去解决它,并要创造性去研究它。
<一> 什么是换声区?在歌唱发声时,由低音向高音唱,或是从高音向低唱,突然出现
一种控制不住的“破裂卡壳”的声音,顿时感觉上下声音不统一,这种不愉快的声音便
是“换声”。
产生“换声”的原因是多种睥,其中主要原因应从生理方面来分析。由于两片声带在发
声运用时不均衡,其中一片声带不绷紧,杓状软骨的平衡作用失去了,就产生了破音。
或者,发“真声”时声带靠拢,由于喉肌用力声带“拉紧”。发“假声”时声带不靠拢
,喉肌不太用力,声带较为放松。在发声歌唱时这两种声音力量需要衔接得很好,才能
使声音统一起来。如果衔接不好,一刹间没有及时的把“共鸣量”调节好,立即就会出
现一种虚弱撕裂或是中断的声音。破音一般容易产生在高音极限音符上和临近音色变化
的音符上。高音一般产生在E2、F2、#F2。而“换声区”一般是包括三个半音的音程,
其中变化最大的音称为“换声点”。
因为每人嗓音的生理条件不一样,所以换声点的位置有所移动。
女高音:有一部分女高音换声不明确,但戏剧女高音换声困难。换声在#F上下;
女中音:这声部较复杂,音域广,音色变化大。一般有两个换声区。一个在F2上下。第
二从#C直到F2的范围之内。戏剧性和低女中音在E2、G2,抒情性的在降E上下;
男高音:大多数的换声区在#F、F2包括一部分在G2、降A2。
男中音:高的男中音换声在降E、E2、F2,低的男中音换声在D2、#C2。
<二> 解决换声的方法
<1> 采用“关闭唱法”解决换声
意大利“美声唱法”对解决换声的生理现象,是采用了母音变异的手法<即关闭唱法>
。在变异处加“o”、“OU”。例如:“妈”字是<a母音>,在正常的中声区唱a音,在
换声区加O音变<mao>,过了换声区再加<ou>音,就变成<mou>的母音。经过这样的
变化后,由换声所带来的虚音,逐渐出现了明亮的声音。在解决换声时,一定要掌握提
前做换声的准备工作。当从一个声区马上要转换到下一个声区时,立即需要利用共鸣在
不同声区变化的混合共鸣的方法,避免出现声区不统一,造成喉音和鼻音等不良现象。
例如:女高音从中声区向高声区转换时,一般情况下换声点在F2音高上。这时要向前一
个二度降E2音上<其它类推>移动,在降E音上稳定喉头,调正声带的变化。并利用母音
变异的手法,用弱音控制唱,以头腔共鸣为主来调节去歌唱,唱到F2时声音自然会突破
换声点,逐渐出现明亮的声音进入高声区,促使整个声区统一了<其它声部类推>。
关闭唱法是中声区用较亮的a,再进一步带入o使声音圆润,到换声区开始用y。男高音中
的声区a要多用,可以使声音明亮、圆润。男中低音o要多用,使声音浑厚,低沉。用a,
o,I母音训练,是统一声区的主要办法。
<2> 用“中东辙”字音解决换声的新方法
民族唱法采用“中东辙”的字韵来做歌唱发声练习,是解决换声和扩大音域, 见效最快
的手段之一。
\'衡量声乐教学的水准,一方面要求教学质量好,同时又要求学生的演唱水平提高的快。
在声乐教学中是存在许多矛盾的,我认为最难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扩大音域,达到声区统
一。这其中存在一个障碍,即如何解决人的“换声”阻力。“换声”是人的生理变化极
其复杂的表现,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喉头内部肌肉活动失调的现象。多年来,“美声唱
法”对“换声”的生理现象一直采用母音变异的手法来解决。通过这种变化,虽然在一
些声乐学生嗓音换声上起了作用,但是仍有部分学生解决得不彻底,音域扩展的慢。
我赞成咬字换声。我们汉字非常多,要从字的发音含义、性质去分析选用。那么,选用
什么样的字来解决换声最合适呢?采用鼻音类的字来解决“换声”,对扩大音域最有益
处。鼻音类包括四道辙<人辰辙、言前辙、江阳辙和中东辙>。这四道辙包括的字相当
多,集中采用“中东辙”的字来做练习,能得到最佳效果。在“中东辙”的字中,又是
重点选用“空、通、松、浓”四个字为主要训练用。这几个字属于鼻音类,此类字本身
就带有自然的鼻腔共鸣的因素,例如:“通”字,它是由“t和ong”拼成的,当唱“通
”字时,一开始由咬“t”很快进入“ong”音并有延长得到头空的感觉,声音自然进入
头腔共鸣中去。因为“ong”音本身带有头腔的自然共鸣因素,这样,在头腔里,ong产
生眲共鸣振响,给人以宽的感觉<指在音色上>。
“中东辙”的字,从生理上去分析,喉位自然下移,舌根不抬起,使口腔、咽腔的空间
增大,声音可以自由流通,不受阻碍,换声自然也容易解决。因而,“中东辙”的特点
是:中东舌居中,喉咙感觉松,出字半闭口,收字鼻出声。
<一> 共鸣同音高的关系
音高,指音的高度。物体由于振动发出了声音,振动越密则音越高,振动越疏音则越低
。这种疏密程度的变化称为音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然音域,歌唱的声音必须有高低
之分。从生理上去看,声音的高低是在歌唱发声时,声带振动频率所产生的快慢区别。
振动得快,声带开合的次数多,频率越高,则声音越高,反之就低。这种音的高低在歌
唱发声共鸣的运用中,要有所控制。
有时在音乐会结束后,你经常会听到各种演唱者的议论。评论最多的是"这位演员唱的音
真高","他的声音才真叫亮呢"等等。这便是人们对演唱最起码的评论。说明在演唱中人
们对音的高度是有要求的。但这,并不等于那种尖刺的声音就是正确的。在练习高音时
,有的人误认为用一股劲在那"喊"唱,就能把声音唱高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唱高音
必须要求正确地运用头腔共鸣。在气息的作用下,声带借助弹性力量很快开合,产生高
频率振动,但产生了高音。
从生理上分析,唱低音时声带拉长,边缘厚,弹性张力松弛,开合缓慢。我们有时去欣
赏大合唱演出,它总能给人以力量和向上感觉。如果缺少了低声部,整体合唱效果感觉
就没有分量了。只有高声部的[演唱,声音就显得单薄了。如果低声部能发挥作用,合唱
演唱效果立即就变了样,那种丰满深厚、富有魅力的声音立刻吸引人们去遐想。这种声
音来自于胸腔的振动。胸腔是低音的共鸣区,声音向下唱,喉头自然就要下降,靠近气管,声波在胸腔内产生了振动,运用这种共鸣就会出现了松、通、厚、浓的声音。因为音的高低是与共鸣起直接作用的。
<二> 共鸣同音量的关系
音量的强弱变化是歌唱的表现手法之一。音的强弱是由发音体振动时的振幅大小而决定
的。振幅大音就强,振幅小音就弱。<有人误认为强的声音是高音,弱的声音是低音,
其实是不同的>,还有的人在追求一种"响"的声音,误认为用这种强而响的声音去歌唱
效果好,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强弱是相对的,二者是因为对比而来的。因此在歌唱中,
要根据歌曲内容和处理的需要,做到既能强又可弱,这样的变化就比较自然。
在音乐的旋律中,常用强弱记号来表现音量的变化。如P、PP、PPP、f、ff、fff等。希
望演唱者对曲目要细心地研究作曲者标记的强弱对比及感情的表达记号。千万不要过分
追求大音量,这样会造成不好的效果。总之,这些共鸣音响效果的变化,需要我们运用
灵活多变自如的共鸣技巧,并采用统一的混合共鸣,使各共鸣空间振动音响起最大的谐
和作用,才能给人以丰满圆润的感觉。在强弱的声音技巧运用过程中,声音用的越轻巧
,保持歌唱的位置就越高。
<三> 共鸣同音色的关系
音色是声音的一种特性,是由于发音体的声音不同而产生的。音色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
的。从生理上看,每个人的声带构造不同,歌唱的声音也不一样。声带长厚,音色就厚
一些。声带短而薄,音色就明亮一些。
各种共鸣腔内的共鸣效果各有特色,可以唱出各种不同音色的歌声来,所以说,音色是
表现歌曲思想感情的主要技巧。掌握各种音色变化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在歌唱发声中,
要巧妙的运用各种共鸣的比例,并要按照各声区的要求进行调整,才能唱出动听的音色
。由于共鸣腔的范围很小,只要轻微一动,发出的音色立即就
回答者:苹果鱼_ - 魔法师 四级
有问题请来苹果鱼_吧
http://post.baidu.com/f?kw=%C6%BB%B9%FB%D3%E3%5F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