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经常性出血,首先需要观察出血的颜色和出血的量。如果血色为鲜红色,则可能出血的部位离肛门较近,比如痔疮,特别是内痔出血导致的
大便带血。如果大便带血且血量较大,则需要考虑是否因为溃疡性结肠炎等肠道疾病引起的大便带血。如果大便带血的颜色为暗红色或者黑色,则需要考虑是否因上
消化道出血导致的,比如肠溃疡、小肠息肉等等。由于导致大便带血的原因有很多,而且不同的疾病还会引起患者身体其他的症状,所以单纯的靠大便带血来判断病因是很困难的,患者最好能到正规的肛肠专科医院就医接受检查辩明病因,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消化道分为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以十二指肠为界分为上、下消化道。消化道的任何一个部位发生出血都可称之为消化道出血。但是,消化道出血量的多少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同。如果出血量较小,在5-10ml,肉眼看不见明显出血,但在镜下可看见,其大便潜血呈阳性;如果出血量在50-100ml,大便可呈柏油样;如果出血量在250-300左右,那往往就会有呕血的表现;若出血量再大超过1000ml可能就会出现休克,而出现心慌、头晕、出冷汗等循环衰竭表现。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但是常见的就是消化道溃疡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结肠一些粘膜病变等,还有一次性大量饮酒等也会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有些患者出血症状不明显,可能仅有些腹部不适,或仅有大便异常,但是查
粪便常规显示潜血阳性,这种情况下应该再多查几次潜血,如果都是阳性,应进一步检查,不要忽视。
出现大便出血的'时候,一般是什么情况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大便出血的原因,欢迎大家阅读。
大便出血是怎么回事
1、痔疮便血:
一般发生于排便后,呈喷射状流出,或在便后滴血,出血呈鲜红色,血液与粪便不相混合,出血量不等,可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疼痛。
2、肛裂便血:
便中带血或排便后出血,便血量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于粪便的表面,排便时或排便后肛门疼痛。
3、直肠息肉:
便中带血或排便后出血,一般便血量不多,不与粪便相混,血液附着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慢性者可混有黏液或脓液。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
4、细菌性痢疾:
便血的原因量较少,常与粪便相混,呈脓血样或脓血黏液样便,色鲜红,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左下腹压痛,并伴有腹痛、腹泻及恶心、呕吐。
5、直肠癌:
便血的原因多见于中老年人,便血间歇或反复发生,逐渐加重,有里急后重症状,粪便表面可混有黏液、脓液、血液,粪便成形但逐渐变细。患者晚期有体重减轻、贫血等表现。
6、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出血常为间歇性,便血量较少,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黏液,多伴有腹泻、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