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为后天之本,犹如我们的田地,没有了田地,就没有了食物的来源,人们就会受饥饿,所以,人体的脾胃虚,气血的来源就会不足,就会表现为气虚,气短乏力等症状,吃下食物,也会消化不掉,就表现为食欲不振!
心为君主,主宰神明,主人身一身气血,脾胃虚到一定程度,必然会累及心脏供血功能下降,就会表现心慌心悸,血藏神,心血虚,则神明外驰,意淫于外,心神不交,则阳气外张,阳不入阴,就会导致失眠多梦,神疲乏力!
操心太多,是心脾两虚的主要原因
中医人物,心主血,脾主运化和摄血,而且心和脾还与人的情志当中的过度思虑具有密切的关系。根据中医的五行理论,肝心脾肺肾归属于木火土金水,与情志的怒、喜、忧虑、悲伤、恐惧相关。其中脾主思虑,思虑过度,操心太多,就会导致脾虚。脾虚之后,运化失常,气血生化不足,就会引发心血亏虚,从而形成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心脾两虚,多会出现神色憔悴、精神焦虑紧张、心烦失眠、梦多、容易疲劳、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心悸气短等,这都提示着心脾两虚的状态。
出现这种情况,中药调理多使用归脾丸,也有中成药;归脾丸主要成分包括党参、黄芪、白术、当归、茯神、龙眼肉、酸枣仁、木香、大枣、生姜、远志、甘草等。
除了过度思虑之外,如果身体存在慢性失血,或者有慢性病长期不愈等,也会导致气血消耗,引发心脾两虚。
心、脾对人体的重要性?
中医里面讲心主血脉、藏神志;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其实,人这辈子,最大的财富,是你的心脾。
心与脾,人人都有。为什么说它们是财富?
试问:没有子女,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没有宽敞的房子和便捷的车子,人顶多孤独拮据、生活乏味。可是,人的心脾出了毛病,谁能受得了?
心虚了,我们会怎样?
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失眠。失眠——人过了35岁,是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心脾和失眠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要知道,脾运化水谷精微,上输心肺而成血液。心血充足、心阴不乏,则心神得养。心神安好,我们才会睡好。
当然,心脾两虚所出现的问题,不止这些。血不养心,除了失眠,还会让我们心慌心悸。头面没有的血液供养,我们就会眩晕。看脸色,发黄。脾虚,我们就腹胀、吃东西没食欲。由于脾主统血,所以我们血不归经,这就造成身体特别容易出血,表现为月经量提前、便血等等。另外,像神疲乏力、容易感冒等等,也和这个问题有关系。
总之,我们的脾,是化生气血的加工厂。它不好,全身别想好。我们的心,主我们的神志、思维、睡眠和情绪,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一摇,五脏六腑都晃三晃。别的不说,单单这失眠一件事,谁能受得了?
谁也受不了。所以说,心脾是我们最大的财富。心脾两虚,生命的根基动摇,无异于人财两空。
心脾两虚有3种异常症状
1.心虚症状
气虚不足,心虚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失眠,睡觉睡不踏实,记忆力减退,头晕,心慌,气短。这是因为中医认为心主血,藏神。所谓的神,其实主要就是人的大脑功能,在正常的情况下,心的气血充足,心神功能正常,就会睡得踏实,记忆力好,头脑清醒;心的气血亏虚,就会导致心神失养,而睡不好、记忆力差,甚至头晕昏沉。
2.脾虚症状
脾的主要功能是运化,所谓运化,就是将饮食物中的精华部分抽取出来,并且吸收进入人体。所以如果脾虚,就会食欲不振,不想吃饭,还会有腹泻、腹胀等消化功能异常的表现。另外,中医认为脾主四肢,脾主肌肉,所以脾虚还会出现四肢疲乏无力,稍微运动就觉得很累等症状。
3.气血不足的症状
心脾两虚,气虚不足,还会有女性月经量少、月经推迟甚至闭经的问题,还会有怀孕困难,面色萎黄,没有色泽,显老等症状出现。
、药养
归脾丸——具有健脾养心、益气补血的功效。该药适用于食少体倦、面色萎黄、健忘失眠、心悸及各种出血等症。临床应用于心肌炎恢复期因思虑过度,劳心伤脾所致的体倦少食,心悸怔忡,睡眠不佳者。
养心汤——源于《仁斋直指方论》,专门管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神思恍惚、心惊肉跳之症。简单说,典型表现就是心血亏虚而睡不好觉。看脉象,这类人细弱;看舌象,则舌淡苔白。女子、老年人,中老年人,以及因为思虑过多、压力过大而导致心血亏虚者,常有用到它的机会。
此种失眠,可用中医成方归脾汤治疗,归脾汤方歌:归脾参芪苓术甘,龙木远枣枣归姜,方用党参,茯苓,炒白术,炙甘草,为四君子汤,是补益脾气的基本方,又加黄芪,增强补气功能,龙眼肉,远志,酸枣仁,当归四味药入心,大补心血,补心虚,强心志,敛神气,固心元,木香调气机,大枣补益十二经气血,正是益气健脾,养血安神,补心益脾的良方,对于心脾两虚的失眠效果显著。
用量: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耆(炒)、龙眼肉、远志、酸枣仁(炒)、人参,木香,甘草(炙)。
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如果不想吃汤药,有中成药归脾丸可供选用,效果一样。
如果不能确定自己是否属于心脾两虚证,最好找中医大夫根据四诊辨证选用。
气与血是人体内的两大类基本物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气对人体有推动调控作用、温煦凉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及中介作用;血对人体有濡养作用及化神作用。
心血不足,脾气虚弱所致,临床以心悸失眠,纳差腹胀,便溏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证。心脾两虚证,广义包括心脾气虚,心脾阴虚,心脾气阴两虚等几种类型。由于心主血,脾主运化,所以临床的心脾两虚证以心血不足,脾气虚弱者为常见。本证常见于虚劳、心悸、怔忡、不寐、健忘、眩晕、血证,以及西医的神经官能症、贫血、心律失常、心肌炎等疾病。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统血,因此,心与脾之间的生理联系主要体现在血液的生成与运行两个方面。脾气足则血有化源,心所主之血自能充盈,神志活动才能正常;心主血脉与脾主统血相互协调,以维持血液在经脉之中正常运行。若因某种原因影响心脾上述任何一种生理功能,心脾两脏可相互影响而形成心脾两虚证。若因饮食不节、饥饱不调,损伤脾胃之气,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则血的化源匮乏,致心血不足;若因劳倦内伤,思虑过度,则劳伤心脾,耗血伤神,既使心血亏耗,心神失养,又易影响脾胃生化气血,而且使脾失统血之职,加重心脾两虚证。若因慢性失血,不仅使心血亏虚,神不守舍,而且日久气血皆亏,致脾气亦虚,运化无力,也可形成心脾两虚证。
心脾两虚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血不足及脾气虚弱两个方面。如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面色萎黄,脘腹胀满,饮食减少,大便失调,神倦乏力及月经过多,月经淋漓不尽,便血、皮下出血及各种出血现象,舌质淡嫩,苔白,脉细弱。心血不足,则心失所养,心神不宁,头目失养,肌肤失荣。脾气虚弱,运化失健,故脘腹胀满,饮食减少,大便失调,神倦乏力,脾虚不能统血,可见各种出血现象,常见者如月经过多、便血、皮下出血,气血不足,也可表现为经少,闭经。
心脾两虚证的治疗以补益心脾为大法,可选用归脾汤。但若以气虚为主,则病变多偏于脾虚,治宜补益脾气,方选参苓白术散等;若以血虚为主,病变部位多偏于心虚,治宜补养心血,方选养心汤、补心丹等。
心脾两虚,多是心脾气血虚证。是指由于心血不足、脾虚气弱而表现的心神失养,脾失健运、统血的虚弱证候。常见症状有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头晕健忘,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倦怠无力,面色萎黄等症状。心肝两虚,多是心肝血虚证。是由血液亏虚,心肝两脏失于濡养,功能减退所致的病证。常见症状有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眩晕耳鸣,面色无华,目涩且糊,爪甲不荣,肢体麻木,女子月经量少色淡或经闭等症状。
总结:心脾两虚和心肝两虚,都有心血虚的表现
不同点是:1.心脾两虚是心血不足的同时伴有脾胃虚弱的症状: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倦怠无力,面色萎黄。2.心肝两虚是心血不足的同时伴有肝血虚,目涩且糊,爪甲不荣,肢体麻木等目窍.筋脉失养的症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