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溶血性贫血的常见类型之一,治疗是多方面的。
(1)病因治疗应积极寻找病因,治疗原发病,感染所致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大多可治愈。而继发于卵巢囊肿、畸胎瘤等疾患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在手术切除肿瘤后,其相应的溶贫可治愈。继发于造血系统肿瘤的患者,在肿瘤治疗的同时,可加用强的松,多数患者需长期治疗。
(2)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这是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最常规的药物,也是首选药物。治疗机理是由于皮质激素可抑制体内巨噬细胞清除已附着抗体的红细胞,或可减少抗体与红细胞的结合,或抑制抗体的产生。一般在用药后4~5天,网状内皮系统清除受抗体或补体致敏红细胞的能力便会减退,患者血红蛋白即开始缓慢上升,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仍需继续服用,使血红蛋白在保持稳定后,再慢慢减量用药,至完全停药。撤除激素后约10%~16%的患者,能获长期缓解。而发生感染或未遵医嘱而自行减量或骤然停药,都会使溶血突然复发或加重。
(3)其他免疫治疗方法对治疗无效的或必须依赖大剂量激素维持者,或存在切脾禁忌者以及切脾无效者均可使用免疫治疗。包括环孢菌素、长春新碱、环磷酞胺等药物,大剂量使用丙种球蛋白亦是可选的治疗方法之一。治疗期间必须观察血常规,至少每周检查1次,应注意骨髓抑制、严重感染,以及肝肾功能的改变。
(4)手术治疗即脾脏切除术,此方法适用于原发性温抗体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年龄在4岁以上,激素治疗无效或依赖大剂量的患者,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或有明显的毒副作用者。在临床上,也有采用脾栓塞的方法来进行治疗,但这种方法的远期疗效不如脾切除术。
(5)血浆置换法对于急性溶血或严重溶血患者可采取血浆置换法治疗,即单采患者的血浆而输入新鲜血浆。在红细胞悬液输注方面,要根据患者病情来定夺,总的说来是“可输可不输的尽量不输”。确因血红蛋白过低,患者有相应的心、肺系统方面的症状时,予以输注洗涤红细胞。对于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来说,轻型时一般不影响劳动,但尤其要注意保暖,以防因机体因寒冷刺激而诱发贫血。当患者有明显溶血时,输血要慎重,因为,正常供血者的红细胞更易遭受冷抗体的损害,因此,均要求在保温下输注浓缩红细胞,以帮助患者克服组织缺氧状态。
溶血症往往发生在怀孕初期发生过先兆流产,或者怀第二胎的妈妈身上。如果以前有不明原因的死胎、流产、新生儿重度黄疸史的女性打算再要孩子的时候,应该和丈夫提前进行ABO血型检查,检测体内抗A抗B抗体的情况,这种检测叫IgG抗体效价测试。可以在大型的综合医院或是大型的血库可以进行。双方都需要抽血,检查结果一般在一个星期后可以拿到。治疗一般都是出生之后
1.药物治疗。
⑴西药。①血浆或白蛋白。②肾上腺皮质激素。③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尼可杀米,要及早用药。两药同用可提高疗效。④葡萄糖及碱性溶液。
⑵中药。
中药可以退黄,体外试验有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常用的方剂有:①三黄汤
黄芩4.5g,黄连1.5g,制大黄3g。②茵陈蒿汤
茵陈1.5g,栀子9g,制大黄3g,甘草1.5g。③消黄利胆冲剂
茵陈9g,桅子3g,大黄3g,茅根10g,金钱草6g,茯苓6g。以上三方可选其中之一,每日服1剂,分次在喂奶前服。
2.光疗。
3.换血输血。
⑴换血目的:换出血中已致敏红细胞及抗体,阻止进一步溶血;减少血清非结合胆红素浓度,预防发生胆红素脑病;纠正贫血,防止心力衰竭。
⑵换血指征:①产前已经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出生时有贫血、水肿、肝脾肿大及心力衰竭,脐血血红蛋白
<
120g/L。②脐血胆红素
>
59.84~68.4μmol/L
(3.5~4mg/dl),或生后6小时达102.6μmol/L(6mg/dl),12小时达205.2μmol/L
(13mg/dl);③生后胆红素已达307.8~342μmol/L(18~20mg/dl)、早产儿胆红素达273.6μmol/L(16mg/dl)者;④已有早期胆红素脑病症状者。
⑶血清选择:ABO溶血症用AB型血浆,加O型红细胞旌虾蟮难??h溶血症应有ABO同型(或O型),Rh阴性的肝素化血。血源应为3天内的新鲜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