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原因]
1.上消化道疾病
(1)食管疾病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癌、食管异物、食管裂孔疝、食管外伤等。
(2)胃十二指肠疾病
消化性溃疡、急性糜烂性胃炎、应激性溃疡、胃癌、胃粘膜脱垂症、胃动脉硬化等。
(3)肝胆道疾病
如肝硬化食管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出血性胆管炎、壶腹癌等。
(4)胰腺疾病
胰腺癌。
2.下消化道疾病
(1)小肠疾病
肠结核、局限性肠炎、小肠肿瘤、小肠血管瘤、meckel憩室炎或溃疡、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等。
(2)结肠疾病
急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性痢疾、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结肠癌、结肠息肉、结肠血吸虫病等。
(3)直肠疾病
直肠损伤、非特异性直肠炎、直肠癌等。
(4)肛管疾病
痔、肛裂、肛瘘等。
3.其他疾病
(1)急性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流行性出血热、重型肝炎、伤寒与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钩虫病等。
(2)血液病
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友病、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3)维生素缺乏症
维生素c缺乏症、维生素k缺乏症。
[临床表现]
消化道大出血时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失血性贫血与急性周围循环功能不全的症状。
便血的颜色取决于消化道出血部位的高低。上消化道出血时排出的多为暗红色血便,或呈柏油样黑便。下消化道出血时多为暗红色或鲜红色的血便。然而二者均可有例外。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如伴有肠蠕动加速时,可排出较鲜红的血便而不呈黑便。小肠出血时,如血液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可呈柏油样黑便;当小肠出血量多、排出较快时,则便血呈暗红色甚至呈较鲜红色的稀便。结肠与直肠出血时,由于血液停留于肠内时间较短,往往排出鲜红色或较鲜红的血便。
便血伴随下列症状,有提示诊断的意义:
1.伴发热者须注意急性传染病、恶性肠肿瘤、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局限性肠炎等。
2.伴急性腹痛者可见于急性胆管炎、膈疝、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套叠等。
3.伴皮肤粘膜出血者多注意血液病、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重型肝炎尿毒症等。
4.伴慢性上腹痛,但出血后疼痛减轻者见于消化性溃疡,疼痛无减轻者常见于胃癌。
5.伴里急后重者可见于痢疾、直肠炎、直肠癌等。
6.便血量少,血色鲜红,在便后滴下或射出,提示为直肠肛管疾病。
[家庭应急处理]
1.卧床休息,流质饮食或暂禁食。
2.可口服维生素k3
12mg,安络血2.5~5mg或云南白药0.3~0.6g,每日3次。
3.若为药物或酒精引起,应立即停用。
4.经上述紧急处理无效或出血量大者或上消化道大出血者,应急速送往医院进一步抢救。
-------------------------------------------------
不过也不要过于紧张,可能是如杠裂一般的外伤,去医院就医看看,让医生帮助确诊,多吃些水果蔬菜,如厕时不要看书报,一旦排完马上起来,不要老是坐着或蹲着,多喝水,经常清洗,注意卫生,心理上不要有什么负担。
祝你早日康复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类 别:外科 概 述: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普外)是因为溃疡基底部血管被侵蚀破裂所引起。多数为动脉出血。约20%-30%的溃疡病病人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出血。其临床表现取决于失血的量和速度。少量反复出血,表现为贫血,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出血量稍多(50-80ml)临床可出现柏油样便;大出血是指有明显胃肠道出血症状,即大量呕血和便血,血红蛋白降低,血压下降甚或出现休克者。引起大出血的溃疡病源,一般都位于胃小弯或十二指肠球部后壁。约5%-20%的大出血病例需手术治疗。 症状表现: 1.呕血或柏油样便,或两者同时出现。 2.短期内出血>400ml,可有循环系统代偿 现象;出血量〉800ml,即可出现休克。 3.上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 诊断依据: 1.有典型溃疡病史(10%-15%的病人可无); 2.呕血或柏油样便; 3.有回流代偿或休克表现; 4.上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 5.胃镜检查可发现出血源; 6.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有时可见造影剂从溃疡出血点处溢入消化道。 治 疗: 治疗原则 1.禁食,胃肠减压。 2.输血,输液。 3.应用止血剂。 4.手术治疗指征:有经非手术治疗24-48小时症状未改善或恶化;出血速度快,发生休克者(经6-8小时输血600-800ml,血压不能维持,红细胞压积急剧下降;反复多次出血者;疑有癌变者;年龄45岁以上,或有动脉硬化者。手术方式有包括溃疡在内的胃大部切除术;若溃疡切除困难,可行Bancroft手术,但须用丝线结扎出血点。 用药原则 1.出血量不多,可应用基本止血,制酸和抗炎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输血。 2.出血量大,以静脉应用止血药为主,包括新特药物,输血以纠正失血,防止并发症。 3.术后病人加强支援疗法(包括特需药物)和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预防常识: 临术上,约10%-15%的溃疡大出血病人,既往无溃疡病史,诊断较为困难,应与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以及胆道出血,应激性溃疡出血和胃癌出血等作鉴别。溃疡病大出血,绝大多数经内科治疗可止血,仅5%-20%的病人需手术。手术时要作胃十二指肠的全面检查,注意复合溃疡或多发溃疡的存在,尤其要注意贲门、胃底部有否病变,以免将出血病源遗漏而造成严重后果。来月经就是阴道会出现血,是每个女人每个月都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每个月月经出血量的多少也是每位女性关注的问题,有些女性发现自己来一次月经像血崩一样,量大得吓人,甚至有时候因为量太多导致晕过去。那么,月经大出血怎么办呢?
月经大出血怎么办一、月经量
正常妇女月经血量一般为50-80ml,以月经第2-3天的出血量最多。如果每日的失血量多于80ml,或月经量较自己以往明显增多,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者,称为月经量多。
以卫生巾的用量大概估计,正常的用量是平均一天换四五次,每个周期不超过两包(每包10片计)。假如用3包卫生巾还不够,而且差不多每片卫生巾都是湿透的,就属于月经量过多。
二、月经量多的原因
1、妇科疾病
(1)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为“功血”,即无器质性病变的月经失调,常表现为月经不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淋漓不尽,甚至不规则阴道流血,严重时会出现大出血等症状。
(2)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育龄女性常见的生殖器肿瘤,发病率很高。月经过多常见于肌间和粘膜下两种类型的子宫肌瘤。
(3)慢性盆腔炎
盆腔炎症是引起阴道异常出血的常见原因。炎症发生时,局部血管变得脆弱,行经时的出血不易凝止,往往引起经量增多和经期延长。
(4)子宫内膜异位症
简单来说,子宫内膜异位症就是本来长在子宫壁内层的组织出现在其他位置上。这些“异位”了的子宫内膜干扰生殖器官的各种正常功能,常常会伴经期延长、月经过多等症状。
2、血液病
月经和人体其他出血现象一样,同样受到自身凝血系统的调控。某些血液病影响凝血,也会导致月经失调和月经过多,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
3、避孕方式不当
(1)宫内节育器
节育环是普遍采用的避孕方式,它所带来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明显增多和经后淋漓出血等。
(2)避孕药物
如未按照说明书服用避孕药,或者漏服、错服,容易导致机体内的生殖激素水平紊乱,子宫内膜的发育受到影响而发生异常出血。
4、其他
气候及季节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情绪紧张、过度疲劳、饮食不当等,有时也会引起月经过多。
非经期流血原因1、功能性子宫出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它通常会有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等表现,主要是由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引起的。由于长期不规则出血,因此部分“功血”患者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现象。
一般来说,如果月经延迟了7天以上,建议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它是月经推迟现象,而应该观察月经的色、量与持续时间,一旦发现血量时多时少,淋漓不尽,腹痛等现象,就应提高警惕。
2、接触性出血
接触性出血是指女性在性生活后出现阴道出血的现象,接触性出血是种不正常的现象,一定要引起重视,一般来说,接触性出血与妇科疾病(如宫颈炎、阴道炎、宫颈糜烂、宫颈息肉、早期宫颈癌)有关,一旦出现接触性出血现象,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3、排卵期出血
排卵期出血一般发生在两次规律月经的中间,排卵期出血一般与雌激素分泌水平有关,女性排卵期间,雌激素水平会短暂下降,子宫内膜会因此而失去雌激素的支持,进入导致子宫内膜脱落,引起出血。排卵期出血一般量少而且时间较短,症状较轻也不用治疗,但如果出血量大,则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止血药来进行控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