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日常喝的酒主要成份就是乙醇。酒精就是乙醇,人体内若是具备乙醇脱氢酶,就能使乙醇分解成乙醛。乙醛再经过乙醛脱氢酶的分解,变成乙酸。乙酸对人体没有危害,然后又会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乙醇和乙醛对人体危害最大。在人体中,都存在乙醇脱氢酶,而且数量基本是相等的。但缺少乙醛脱氢酶的人就比较多。这种乙醛脱氢酶的缺少,使乙醛不能被完全分解为乙酸,而是以乙醛继续留在体内,使人喝酒后产生恶心欲吐、昏迷不适等醉酒症状。因此,不善饮酒,酒量在合理标准以下的人,即属于乙醛脱氢酶数量不足或完全缺乏的人。对于善饮酒的人,如果饮酒过多、过快,超过了乙醛脱氢酶的分解能力,也会发生醉酒。解酒方式蜂蜜水——酒后头痛
喝点蜂蜜水能有效减轻酒后头痛症状。美国国家头痛研究基金会的研究人员指出,这是因为蜂蜜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果糖,可以促进酒精的分解吸收,减轻头痛症状,尤其是红酒引起的头痛。另外蜂蜜还有催眠作用,能使人很快入睡,并且第二天起床后也不头痛。
人的酒量大小差别还是很大的,有的人就特别能喝称得上“海量”,有的人确是少喝就醉。这其中有什么道理呢?实际上一个人的酒量大小和很多因素有关,比如种族、遗传、性别、年龄、职业、生活习惯、身体健康状况等,有的人临时酒量大小还与喝酒的环境因素有关。
其中种族和遗传因素是酒量大小的决定因素。酒精在身体里代谢主要靠两种酶——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来完成,每个人体内这两种酶的含量都不同,所以就决定每个人的酒量大小也不一样。约1/3以上的黄种人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7中同工酶中起主要作用的乙醛脱氢酶2,从而对乙醇代谢能力低,而西方白种人则相反,一般来说黄种人没有白种人能喝酒。
就性别来说,男人比女人能喝,这是因为男人体内所含的上述两种酶比女人多。当然也有个体差异,有的男人不胜酒力,而有的女人却能豪饮。同种同性别的人,年龄和身体状况又类似,酒量大小就由遗传因素决定。
在我国,酒量大小就地域来说,北方人和高原上的人喝酒能力普遍比南方人要强,这与这地方的人的生活习惯等有关。一部分以体力劳动为主和高寒作业的人酒量大一些,此外,一个人临时酒量大小常与喝酒时是否空腹有关。
空腹喝酒,喝的速度再快点,就很容易喝醉,酒量就显得小,这是因为空腹喝酒时乙醇吸收的快,进入血液也快所以醉的就快。如果吃少量食物或者边吃边喝酒,那就醉的慢,酒量也显得大,这是因为吃的食物(比如高脂肪、高蛋白等)能妨碍乙醇的吸收。
年轻人,身体好,心情好,不是空腹喝酒,喝酒时再多喝水(喝水可以稀释血液中酒精的浓度还可以加速排泄)等,酒量就显得大。年龄大,身体差,心情不好等因素就会使酒量变小。
酒量还和酒的种类和个体有关系。有的人能喝白酒不喜欢喝啤酒,有的人啤酒酒量很大但一喝白酒就醉,有的人白酒啤酒可以混合一起喝,好酒能多喝一些劣质酒就会醉的快些。
喝酒时房间的空气对酒量的影响也很大,如果你喝酒的房间空气污浊、通风不好,或者房间里烧着煤炉围着煤炉喝酒,酒量就会明显降低。如果长时间在缺氧或者一氧化碳较多的房间里喝酒,可降低人的耐受力,从而加速酒精的中毒,严重的有可能造成煤气和酒精的复合中毒而危害生命。
所以,奉劝大家喝酒是好事,要合理,喝好酒少喝酒,美酒虽好可千万不要贪杯啊!
会啊,有不少人把白酒和啤酒掺着喝,其实这样是不好的。不仅仅是因为易醉。而且对身体损伤极大。
因为啤酒虽然是低酒精饮料,但是其中含有二氧化碳和大量水分,与白酒混喝,会加速酒精在全身的渗透作用,对肝脏、肠胃和肾脏等器官产生强烈的刺激和危害,影响消化酶的产生,使胃酸分泌减少,可导致胃痉挛、急性肠炎和引起出血、十二指肠炎等症状,对心血管的危害也相当严重。
发表在最近出版的《柳叶刀》杂志上的一项新的研究首次提出了有力证据,证明饮酒易导致痛风。研究称,啤酒引发痛风的可能性最大,烈性白酒次之,而葡萄酒基本上不存在。
白酒和啤酒是不同性质的酒。白酒是蒸馏酒,啤酒是发酵酒,因此两种酒的成分不一样。白酒除少量的杂醇油外,主要是乙醇,而啤酒中含有很多成分如二氧化碳、肽及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抗氧化物质如多酚类物质,有一些物质可以促进乙醇的吸收。所以白酒和啤酒混合饮用,更容易喝醉,而且最后得难受程度明显大于单喝一种酒的醉感,使醉感提前到来,引起头昏、恶心、呕吐等,甚至会引起其他中毒症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