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气的意思是:热带或亚热带山林中的湿热空气,从前认为是瘴疠的病原。
基础释义:
热带或亚热带山林中的湿热空气,从前认为是瘴疠的病原。
详细释义:
指南部、西南部地区山林间湿热蒸发能致病之气。 《后汉书·南蛮传》:“南州水土温暑,加有瘴气,致死者十必四五。” 南朝 宋 鲍照 《苦热行》:“瘴气昼熏体,菵露夜沾衣。” 公刘 《太阳的家乡》:“邻家有个孩子病了,显然是因为衣衫单薄,营养不良等外因诱发的疟疾,人们却议论纷纷,说他一定是遇到瘴气了。”
具体介绍:
瘴气是中国古代南方多种疾病的综称,可能包括疟疾、痢疾、脚气(维生素B1缺乏症)、沙虱病、中毒、喉科病、出血热、黄疸等。
《岭外代答》卷四《瘴》记载:“南方凡病皆谓之瘴。”有些病南北皆有,一些则具备南方特色,影响最大的为疟疾,尤其是恶性疟,几乎是瘴气的“总代表”。唐代《外台秘要》卷五《山瘴疟方一十九首》记载:“瘴与疟分作两名,其实一致,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岭南率称为瘴,江北总号为疟,此由方言不同,非是别有异病。
瘴气问题发展到元明清概念内涵扩大,在概念先行背景下,瘴气变得越来越具体,原本“气”不过是归纳性思维的一种泛指,但元明以后瘴气一词越来越具体,包罗万象,各种山林沼泽毒气、有害气体均可能被指为瘴气,甚至青藏高原上的高原反应也被称为“烟瘴”。
那时称高原反应为“瘴病”或“瘴气症”。唐朝沈佺期在《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诗中曾写道:“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中国自汉代开始,人们已经意识到高原(山)反应的存在。但是对其发病原因的认识始终没有突破“瘴气说”的局限,故而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
实际上,瘴气亦称瘴毒、瘴疠(中医名词),是指中国南方山林间湿热环境下因某种原因(如动植物腐败等)而产生的一种能致病的有毒气体。由瘴气引起的疾病被称为瘴气病或瘴病。
瘴病是多种疾病(流行病或部分热带病)的总称,多数情况下指疟疾,故又称其为瘴疟。古代中国,瘴气多流行于南方地区,其分布地区随着人为开发和自然环境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不同地区的瘴气所对应的疾病有可能不同,如青藏高原上的瘴气病实际就是高原反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