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是一种急、慢性气管支气管炎
咳、痰、喘、炎是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主征。下呼吸道感染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感染主要的是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多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引起,是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常见于寒冷季节。
中医论引起痰多的原因
第一,体质虚弱,中气不足,由于脾虚不运,可以使水湿停留,凝聚为痰。
第二,脾胃薄弱,宿滞逗留,损伤脾胃;或恣食生食、瓜果,中阳被伤;或因热病饮水过多,脾运不及等等都可以使水湿停留,聚集为痰。还有恣食肥甘,胃中浊气郁蒸,酿湿生热也可以化为痰浊。
第三,外感失治,或体弱屡患外感,肺气被伤,不能输津四布,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使水液停留,也可成痰,痰贮于肺,肺气不利,痰涌气道而发,必致咳嗽痰多。
中医认为,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关。肺主呼吸,调节宗气(元气)的出入和升降。如肺失肃降,就可出现咳喘、卧不平等症。在风邪或寒邪侵肺时,使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
扩展资料
随地吐痰的危害:
痰是呼吸道的分泌物,健康人一般是有痰的。但如果患有呼吸系疾病,受致病微生物感染后会产生大量的痰液。痰中有成千上万的病菌。
痰液可传播非典型肺炎、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霍乱、麻疹等。有人随地吐痰,其他人都有吸入致病菌染病的机会,因为痰中致病微生物会蒸发到空气中,健康人呼吸一些带有病菌的空气,很容易“中招”,痰是我们呼吸道排泄出来的废物,小小一口痰,细菌千千万,保持环境卫生不可以随地吐痰,但是绝不能强忍着咽下,因为痰里面含有大量的细菌,如果咽下去后有少部分细菌可能会被胃液杀死,但是绝大部分的细菌却仍然活着,它们会进入肠道从而引起肠道的疾病,而如果痰中带有结核杆菌则可能会引起肠结核病。这些细菌还有可能通过血液传播到肝、肾、脑膜等部位从而引起这些部位的疾病。
专家指出,有痰憋住不吐也会害人。痰在呼吸道如不及时排出,导致呼气不畅及呼吸困难,可能发展成肺气肿;咳嗽,反复咳嗽会使肺泡发生变化导致功能低下;有些病人的痰还具有抗原性,可引发过敏性哮喘。因此专家指出,有痰还是要“一吐为快”,但注意不要随地乱吐。吐痰,最好用纸巾包好,再把它扔到垃圾桶里。
痰是一种急、慢性气管支气管炎
咳、痰、喘、炎是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主征。下呼吸道感染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感染主要的是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多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引起,是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常见于寒冷季节。
中医论引起痰多的原因
第一,体质虚弱,中气不足,由于脾虚不运,可以使水湿停留,凝聚为痰。
第二,脾胃薄弱,宿滞逗留,损伤脾胃;或恣食生食、瓜果,中阳被伤;或因热病饮水过多,脾运不及等等都可以使水湿停留,聚集为痰。还有恣食肥甘,胃中浊气郁蒸,酿湿生热也可以化为痰浊。
第三,外感失治,或体弱屡患外感,肺气被伤,不能输津四布,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使水液停留,也可成痰,痰贮于肺,肺气不利,痰涌气道而发,必致咳嗽痰多。
中医认为,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关。肺主呼吸,调节宗气(元气)的出入和升降。如肺失肃降,就可出现咳喘、卧不平等症。在风邪或寒邪侵肺时,使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
/iknow-pic.cdn.bcebos.com/8d5494eef01f3a291a85b2c79425bc315c607c6d"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8d5494eef01f3a291a85b2c79425bc315c607c6d?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8d5494eef01f3a291a85b2c79425bc315c607c6d"/>
扩展资料
随地吐痰的危害:
痰是呼吸道的分泌物,健康人一般是有痰的。但如果患有呼吸系疾病,受致病微生物感染后会产生大量的痰液。痰中有成千上万的病菌。
痰液可传播非典型肺炎、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霍乱、麻疹等。有人随地吐痰,其他人都有吸入致病菌染病的机会,因为痰中致病微生物会蒸发到空气中,健康人呼吸一些带有病菌的空气,很容易“中招”,痰是我们呼吸道排泄出来的废物,小小一口痰,细菌千千万,保持环境卫生不可以随地吐痰,但是绝不能强忍着咽下,因为痰里面含有大量的细菌,如果咽下去后有少部分细菌可能会被胃液杀死,但是绝大部分的细菌却仍然活着,它们会进入肠道从而引起肠道的疾病,而如果痰中带有结核杆菌则可能会引起肠结核病。这些细菌还有可能通过血液传播到肝、肾、脑膜等部位从而引起这些部位的疾病。
专家指出,有痰憋住不吐也会害人。痰在呼吸道如不及时排出,导致呼气不畅及呼吸困难,可能发展成肺气肿;咳嗽,反复咳嗽会使肺泡发生变化导致功能低下;有些病人的痰还具有抗原性,可引发过敏性哮喘。因此专家指出,有痰还是要“一吐为快”,但注意不要随地乱吐。吐痰,最好用纸巾包好,再把它扔到垃圾桶里。
一提到“痰”,很多人都觉得很恶心,能吐出来的痰弃之如敝履,而吐不出来的痰更是卡在嗓子里不上不下,难受的很。通过痰,很多人能够发现自己的 健康 异常。比如开始觉得嗓子痒,但只是干咳的时候,人们可能觉得只是吃了风,受寒了。
但是开始出现咳痰时,可能表明寒症加重了,要尽早开始治疗风寒感冒或者咽喉问题了。时间长了,又出现了痰越来越多,逐渐浓稠,有人觉得这是病情加重,也有人觉得这是身体排毒。为此纠结不定。不妨来看看中医的说法。
01人体内的痰都是哪来的?
在西医看来,痰液是呼吸道的分泌物。在 健康 人的体内,痰并不会让人觉得不适。但是当人体受到 病原微生物入侵 ,或者出现 炎症 ,产生 炎症细胞 后,就会 刺激呼吸道开始大量的分泌液体 ,裹挟着这些异物、微生物、病原体以及一些坏死脱落的 黏膜上皮细胞 等,一起排出体外。
但是在中医看来,痰是一种 继发性的表现 ,是人体内水湿代谢障碍后产生的。人体内的痰也可以被分成“ 有形之痰 ”和“无形之痰”。今天我们主要讲的是有形之痰。
02中医将痰分为5种,该如何辩证,如何调理?不妨看下去
寒痰:色白清稀
当人体受到外感寒邪刺激,并且素有痰疾时,可能会导致人体受到寒气入侵后,和人体内的阳虚结合,最终产生 寒痰 。在 阳虚寒湿 、 脾肾阳虚 的人身上,很谈更多见。
【症候特点】
痰色白,质地清稀,舌象表现出舌苔白润,脉滞弦。患者可能出现 四肢冰冷 ,面黑清冷, 便溏 , 呕逆吐酸 等问题,并且容易就觉得关节冷痛,足膝酸软。
【调理方法】
既然是寒气入侵,就应该温通经脉,消散寒痰。可以选择生姜、茯苓、甘草等入药,制成“ 苓甘五味姜辛汤 ”。能够祛痰,止咳,对寒痰咳嗽有不错的效果。
热痰:痰色黄而稠,且吐而不畅
热痰多半是受到热性灼烧后产生,人体内的津液流失。比如平时喜欢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郁热的人也可能因此 灼烧津液 ,产生热痰。
【症候特点】
咳嗽的时候 喘气声粗 ,并且总觉得 口干唇燥 , 痰热扰心 。而且因为体内的津液消耗,很容易搅扰心神,觉得 心悸心慌 ,烦热, 失眠多梦 等。
【调理方法】
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比较常见的清热化痰的食材有雪梨、马蹄、枇杷等都能清热化痰。可以用 甘草 、 瓜蒌 、 黄芩 、 枳实 等入药,也能改善热痰。
湿痰:痰白量多或色黄易咳出
可以说不少人都有湿痰的问题,人体中气不足, 水湿运行不畅 ,聚成痰湿之症。而且人们的不当饮食,不节制的饮食都可能导致脾胃受损, 湿气聚集成痰 。
【症候特点】
痰液颜色发白,并且量多,粘稠。又或者出现黄色的痰液,但是很容易咳出去。而且患者可能觉得 头比较重,像是被裹住一样 ,恶心呕吐、胸闷腹胀。
【调理方法】
祛湿化痰、健脾。 外感湿邪 ,内有脾湿,更容易导致人体痰湿加重,导致嗓子有痰。这时,不仅要化痰,更重要的是祛湿。在中医上比较常用的方子是“ 二陈汤 ”。用陈皮加上半夏、茯苓、枳壳、牛膝、猪苓等药材一起煮, 治疗痰湿 , 化痰止咳 。
燥痰:痰少多咳,痰色白,难咳出
秋冬之际这种痰是比较多的。多半是受到 秋燥 的影响,秋燥入肺,导致肺肾阴亏、化燥生痰。
【症候特点】
咽干咳嗽 、 鼻子干燥 , 心烦不安 ,容易口渴。受到燥邪影响,人们的皮毛也易干燥, 咳嗽急促 , 少痰或者无痰 。如果有痰,大多是白色的,或者像是米一样粘稠的痰液,很难咳出来。
【调理方法】
润燥化痰,养阴补津 。想要改善燥痰,还是得滋补津液,从而缓解阴虚燥热的问题。这时可多用冬瓜、瓜蒌等,既能 调理燥痰 ,还能 清热止咳 。平时可以用冬瓜煮汤喝,对燥痰很有效果。
风痰:咳嗽多半在嗓子出现痰鸣
外感风邪后,导致生痰。或者人们因为内伤郁热,生出风痰。
典型的症状就是患者可能出现 眩晕头痛 、 咳痰多 ,并且可能在喉咙中出现痰鸣。观察舌象能够发现舌苔滞腻,脉弦滑。而且大多数这类人存在 肥胖 的问题。
【调理方法】
疏风化痰 。在这里比较推荐一个方子, 半夏白术天麻汤 。这个不仅能够平肝、熄风,还能帮助人们 化痰止咳 。坚持熬煮这个方子喝,对风痰有不错的效果。有的患者还可以额外加入一些健脾的方子,疗效更好。
不注重保养身体,体内的痰湿之气也会更重。受到不同的邪气影响,也会生出不同的“痰”。只有辩症清楚,才能对症进行调理。对照看看是什么原因诱发的痰多不适,也好及时调理身体,缓解不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