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也称为POS(Power on Suspend),这时除了通过CPU时钟控制器将CPU关闭之外,其他的部件仍然正常工作,这时的功耗一般在30W以下。(其实有些CPU降温软件就是利用这种工作原理)
S2--这时CPU处于停止运作状态,总线时钟也被关闭,但其余的设备仍然运转。
S3--这就是我们熟悉的STR(Suspend to RAM),这时的功耗不超过10W。
S4--也称为STD(Suspend to Disk),这时系统主电源关闭,硬盘存储S4前数据信息,所以S4是比S3更省电状态。
S5--这种状态是最干脆的,就是连电源在内的所有设备全部关闭,即关机(shutdown),功耗为0。
扩展资料
我们最常用到的是S3状态,即Suspend to RAM(挂起到内存)状态,简称STR。顾名思义,STR就是把系统进入STR前的工作状态数据都存放到内存中去。
在STR状态下,电源仍然继续为内存等最必要的设备供电,以确保数据不丢失,而其他设备均处于关闭状态,系统的耗电量极低。一旦我们按下Power按钮(主机电源开关),系统就被唤醒,马上从内存中读取数据并恢复到STR之前的工作状态。内存的读写速度极快,因此我们感到进入和离开STR状态所花费的时间不过是几秒钟而已。
而S4状态,即STD(挂起到硬盘)与STR的原理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数据是保存在硬盘中。由于硬盘的读写速度比内存要慢得多,因此用起来也就没有STR那么快了。STD的优点是只通过软件就能实现,比如Windows 2000就能在不支持STR的硬件上实现STD。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ACPI
肝脏从表面划分的左叶、右叶、方叶和尾叶没有真正反应其内部管道系统的构造特点,因此不适应肝脏外科进行部份肝切除的需要。CT医师对病灶的准确分段,对外科医师有很大的帮助。现在肝脏的分叶及分段尚没有1个统1的国际命名,但最经常使用的有2种方法:1:第1种方法是根据门静脉系统的散布,将肝脏分为5叶、6段。以不经常使用。2:第2种分叶分段方法是根据格利森系统的散布,将肝脏分为左、右两个半肝,再进1步分为8段(奎纳德分类):I段:尾状叶。Ⅱ段:相当于左外叶上段。Ⅲ段:左外叶下段。Ⅳ段左内叶。Ⅴ段:右前叶下段。Ⅵ段:右后叶下段。Ⅶ段:右后叶上段。Ⅷ段:右前叶上段。肝脏的分段主要是根据肝内的管道系统而命名。门静脉、肝动脉、肝胆管3者伴行包裹在同1Glisson鞘内,故称为Glisson系统或门脉系统。据门脉系统散布所作的肝脏分段,称为门脉肝段。肝静脉与门静脉呈插指状的关系,依照肝静脉引流区域所作的分段,称为静脉肝段。由于肝内胆管是与肝内门静脉伴行,故在肝胆管外科中均采取门脉肝段的命名。Couinaud根据门脉系统肝段按顺时针方向标以罗马数字从ⅠⅡⅢⅣⅤⅥⅧ,其中左内叶及尾状叶不再分段。肝脏分8个段,主要被肝静脉系统和门静脉系统分割。肝中静脉将肝分成左右两叶。肝右静脉分肝右叶为右前、右后两部份。肝左静脉分肝左叶为左内叶、左外叶。门静脉系统走行于肝段内。Ⅰ段为尾状叶,CT示在门、腔静脉之间,Ⅱ段(靠上)与Ⅲ段(靠下)构成左外叶,Ⅳ段为方叶,也是左内叶,Ⅴ段(靠下)与Ⅷ(靠上)段构成肝右前叶,
Ⅵ段(靠下)与Ⅶ段(靠上)构成肝右后叶。至于Ⅱ段与Ⅲ段、Ⅴ段与Ⅷ段、
Ⅵ段与Ⅶ段分界,粗略方法以肝内门静脉分支或肝门平面为分界标志,出现以上平面所显示的是靠上方的,Ⅱ段、Ⅶ段、Ⅷ段,以下层面就是Ⅲ段、Ⅴ段、Ⅵ段。Ⅴ段与Ⅵ段、Ⅶ段与Ⅷ段之间以肝右静脉分界。影象学上横断面上以肝静脉为界,2,3;5,8;6,7
的分界大约门静脉左右分支平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