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是人类,而是人类和微生物的结合体!这个结合体中,微生物与人体自身细胞的比例是9:1.人的一只手掌上就有100多万种
细菌!这是经常听到的说法,仔细想想会让人觉得恐怖,这足够我们生多少次病啊!但实际上我们却并不常因为手掌上的细菌而生病,这一部分要感谢良好的卫生条件,而另一部分原因是100多万种细菌中其实有许多是有益,或者至少无害的细菌.我们身体中90%的细胞是细菌,或者说细菌的数量是人体细胞数量的9倍.这些细菌对人类来说大部分都有特定的功能,是正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我们不是个体,而是一群生物的集合体.”哈佛大学的基因组学家布鲁斯·比伦说.这种集合体通常被叫做“超级有机体”(Superorganism).在200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时,科学家们发现人类的基因组只有2万个基因,比理论上要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需的基因数量少得多.相比之下,人体内的细菌携带有300万种基因.在几万年的演化过程中,人体已经把许多“业务”“外包”给了体内的微生物,比如肠道里的细菌可以分泌一些酶,帮助消化,另一些细菌可以抵抗病菌.这些细菌能够影响到人体的发育、生理、营养以及免疫系统的功能.然而现代的生活方式正在破坏体内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导致多种微生物成为了体内的“濒危物种”.人体内的这种“气候变化”要归咎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以及过分干净的生活环境——特别是用洗洁精消毒过的餐具,还有日常饮用的纯净水.对于有些细菌,只有当你失去它了,才知道它有多重要.幽门螺杆菌就是这样.这种细菌会引发胃溃疡和胃癌.在过去,幽门螺杆菌在家庭成员之间通过共用的床铺和餐具传播.但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孩子们从小就有自己的房间,使用的餐具也经过消毒,这让幽门螺杆菌失去了传播途径,从越来越多的孩子体内消失.人们还来不及像当年消灭结核菌那样庆祝,负面的影响就已经突显出来.食道疾病、过敏和哮喘的儿科病例逐年增加.儿童哮喘主要是由对吸入的异物过敏引起的.幽门螺杆菌可以帮助儿童预防哮喘,因为它们可以让免疫系统产生Th17细胞,这种免疫细胞控制着机体对进入身体的污染物和病菌的反应.纽约大学的微生物学家马丁·布拉瑟用防洪堤来比喻Th17细胞,“如果防洪堤足够高,那再怎么下雨也不会有洪水,但要是没有防洪提,雨水就很容易泛滥.如果体内有足够多的Th17细胞,那么对过敏原的耐受能力就比较强,不容易过敏.”其实从人类的祖先走出非洲的时候起,幽门螺杆菌就生活在人们的胃里了,还有许多其他的细菌也和我们是这样的“长期合作伙伴”.】
大肠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五部分。
(1)盲肠。大肠的起始部,长约6 ~ 8m,位于右髂窝内,其下端为盲端,左接回肠,向上续为升结肠,在回肠入口处的上、下方各有一个唇状黏膜皱襞,称回盲瓣,其功能为阻止大肠内容物逆流入回肠。
(2)阑尾。为一蚓状盲管,长约6 ~ 8cm,根部附于盲肠后内侧壁。阑尾根部在体表的投影,通常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 交界处,此点称麦氏点,急性阑尾炎时该处有明显压痛。
(3)结肠。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部。升结肠始于盲肠,乙状结肠始于左髂嵴高度,在第3 骶椎平面处与直肠相续。
(4)直肠。位于小骨盆腔内,长约10 ~ 14cm,直肠并不直,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上部称直肠骶曲,凸向后方,下部的称直肠会阴曲,凸向前方。直肠下段的肠腔膨大,称直肠壶腹,腔内有黏膜和平滑肌形成的2 ~ 3 个半月形皱襞,称直肠横襞,起承托粪便的作用。
(5)肛管。长约3 ~ 4cm,其上部内有6 ~ 10 条纵行的黏膜皱襞,称肛柱。相邻两肛柱下端连有半月形的黏膜皱襞,称肛瓣。
肛瓣与肛柱下端共同围成开口向上的袋状陷凹,称肛窦,肛瓣的边缘与肛柱的下端共同形成锯齿状的环状线,称为齿状线(或肛皮线),是黏膜和皮肤的分界线。
齿状线下方有宽约1cm 的环行区,光滑且有光泽,称肛梳(或痔环)。在肛柱黏膜下和肛梳皮下组织中含有丰富的静脉丛,当静脉回流受阻时可发生静脉曲张,形成痔。
齿状线是内、外痔的分界处。
消化管与体外环境直接相通,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外敌”不可避免地随饮食进入,消化管内靠哪些“武器”应对这些敌人呢?咽淋巴环是设在消化道上的第一道“火力网”,胃酸、消化酶以及潘氏细胞分泌的防御素和溶菌酶可称为第二道防线,而肠壁上大量的淋巴组织在接受消化管内病原微生物的抗原刺激后,产生和向消化腔分泌的免疫球蛋白则可算作第三类“御敌武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