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离合论》主题思想是讲解人体三阴三阳经的分布和承启关系,这里面岐伯最初说的一句话,需要特别注意,就是“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当然这一句与后面的经部分布的具体内容并无直接关系,但是却是一个敲门砖,搞不懂它的意思,总是遗憾,在日后谈论十二经的时候总会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感觉。
这里面有三个此条,三个意思:
1)圣人南面而立,这里面的内涵和背景知识很多,我只提到一点,这里讲的是一个姿势问题,反映了中国医学的思维是天人一统观,把人放在自然界中去看,而不是放在解剖教研室里去看,所以是“南面而立”,就是站立的姿势,同时强调要面向南。
2)前曰广明,这一句是呈启前文而来的,人体面向南方站立,前面的部分就称作“广明”,特别注意,这里没有涉及分别“阴阳”的概念,在这里不能够按前后分阴阳的,首先是对经文的多余发挥,其次是如此分阴阳有违于《内经》体系的背为阳胸腹为阴的原则,是错误的发挥。
3)后曰太冲,“前曰,后曰”在文法上是并列对等的,实际上“广明”和“太冲”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结构对等概念,这里是为了由“前后”引出“经部”的概念,“广明”是一个区域性命名概念,而“太冲”则是中医特有的人体结构性概念,在此部内走行的是“太冲脉”,亦即现在所说的“冲脉”。“太冲”是《内经》体系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个部位,在这里最先提及,是为明确其重要性。
4)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阴阳离合论》中的三阴三阳与十二经脉的关系,这两者之间是有密切联系而又有明确区别的概念。人体三阴三阳的分部与分布,在理论上是一个基础的大原则,在这个原则下,才有了比较完善的十二经脉系统。后世之人谙熟十二经脉,而疏于理解三阴三阳之离合,多少是有些舍本逐末啦!
1.中医学名词。经脉名称之一。是阴气发展的最后阶段,开始重新向阳的方面转化的过程。包括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厥阴肝经。参阅《素问.至真要大论》,又《阴阳离合论》。)2.中医学名词。经穴名。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主治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咳嗽胸闷等。参阅《铜人腧穴针灸图经》。)3.中医学名词。六经病之一。厥阴病为阴阳消长﹑邪正进退的重要关键,常出现寒热错杂的症候。上热下寒者,有消渴,胸脘部灼热疼痛,饥而不欲食,下利,吐蛔等证。厥热胜复者,可预测病情的进退,厥多热少为病进,厥少热多为病退。参阅汉张仲景《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