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常规:查看有无贫血、脾亢;
2、肝肾功能、电解质:判断肝炎是否处于活动期,有无低蛋白血症;
3、凝血功能:查看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情况;
4、病毒载量:查看是否处于活动期;
5、甲胎蛋白:协助早期发现肝癌;
6、彩超、CT:典型的肝硬化,可出现脾大、腹水、肝脏缩小,如酒精性肝硬化,肝脏相对偏大,肝裂增宽,周边不光滑,呈波浪状。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通过肝活组织学检查(肝穿)进行病理诊断是肝硬化诊断的“金指标”—即病理提示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实际上,临床诊断时,主要依靠病人的肝病病史、症状与体征、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B超、磁共振、胃镜)等,进行综合判断,得出诊断。只有诊断困难时,才考虑进行肝穿等特殊检查。当我们碰到这样一个病人,怀疑肝硬化,只要他具备以下特点,就可以诊断为肝硬化:查体:肝脏质地坚实或坚硬,边缘锐利不规则,表面不平有结节感肝病面容也有重要意义蜘蛛痣、肝掌、毛细血管扩张对诊断有参考意义。影像学检查:有门脉高压症—脾脏肿大、侧支循环开放(腹壁静脉曲张及食管静脉曲张)及腹水,其中,侧支循环开放是诊断门脉高压症的特征依据。生化检查:有低蛋白血症与高γ-球蛋白血症。有明确的病因依据: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或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史,长期酗酒史,药物中毒史,以及引起肝硬化的相关疾病史(如心力衰竭等)。
有些疾病的特点与肝硬化很相似,比如慢性肝炎、肝前性门脉高压症(门静脉血栓形成)、肝内窦前性门脉高压症(先天性肝纤维化、肝门脉硬化症)、肝后性门脉高压症(肝静脉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慢性肝小静脉闭塞症)、结核性腹膜炎、腹腔肿瘤以及淋巴瘤等,他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只要仔细鉴别,一般不难分辨。
1.一般常规检查肝硬化失代偿期血常规显示不同程度的贫血;脾功能亢进时白细胞与血小板均有减少。尿常规可有尿蛋白与管型;黄疸时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增加。消化道出血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或见黑粪。
2.肝功能检查肝功能失偿期肝硬化常有肝功能多项损害,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升高,若AST>ALT(AST/ALT>
3.0)提示肝细胞坏死严重;血清胆红素增高;如血浆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多,A/G比值减少甚至倒置;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且注射维生素K亦不能纠正;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标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单胺氧化酶(MAO)及脯氨酰羟化酶(PHO)等常显著升高;反映肝细胞储备功能的定量试验靛氰绿(ICG)试验,潴留率增高等。
3.腹水检查在无并发症时腹水为漏出液。若腹水具有渗出液特征时提示并发腹膜炎(一般为细菌性或结核性感染);若检出血性腹水应高度怀疑癌变。
4.影像学检查吞钡X线检查可显示食管下段静脉及胃底静脉曲张状况。
超声显像可显示肝脾实质,门静脉、脾静脉口径及发现腹水。肝脾CT检查和磁共振(MRI)对确定门静脉高压、了解肝左右叶比例、脂肪浸润、腹水及门静脉血栓形成等有更高的分辨率。放射性核索肝脾扫描可进行肝脾体外显像与功能分析。
门静脉造影与选择性肝动脉造影虽非常规检查方法,但对肝硬化的诊断和与原发性肝癌的鉴别有一定的价值。
5.纤维内镜可直视观察曲张静脉,鉴别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与部位,并可进行有关诊疗操作。
6.腹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肝脏表面,并准确地进行穿刺活检。
7.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若见有假小叶形成,可确定为肝硬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