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芎
川芎是一种活血行气止痛的中药。《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打肿痛,头痛,风湿痹痛等症。《日子华本草》则记载:川芎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
由以上记载可知,川芎的主要作用就是活血、行气、止痛,而化瘀作用较弱,特别是对于一些血气不畅引起的疼痛有较好的疗效,并且川芎还能补血,可以治疗血虚引起都头痛。
二、红花
红花是一种活血调经要药。《中国药典》记载:红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能,可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兴趣,症瘕痞块,跌打损伤,疮疡肿痛等症。《本草汇言》记载:红花,破血,活血,行血,调血之药也。少用则养血和血,多用则破血活血祛瘀。
由以上记载可知,红花的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瘀去则血活,则络通。单用红花的酒精浸液外敷,可治砸伤、扭伤等引起的皮下充血、肿胀等。而著名的方剂桃红四物汤及血府逐瘀汤皆活血祛瘀。
因此,对于活血化瘀的作用,川芎善活血止痛,红花善活血化瘀,化瘀作用红花更强。但是中药讲求的是辨证施治,联合用药,对于活血化瘀的应用一般都不会单独用川芎或者红花,比如川芎往往跟当归配伍使用,红花往往更桃仁配伍使用,这样都会使它们的功效发挥的更好。
中医活血化瘀很多,丹参,川芎,丹皮,红花,牛虻,地龙, 毒蝎。 蜂巢。银杏叶。马鞭草。
用一味或几味活血化瘀不好用,那中药有行血的,如桃仁,红花,苏木,有止血的:矛根,藕节,三七,地榆,棕榈,有养血的,如熟地,当归,川芎,白芍,赤芍,。一般虫类药通血脉,如虻虫,水蛭,丘蚓,斑蝥,全蝎,地鳖虫,等。有的治气中之血,有的治血中之气,如莪术,三棱,香附。
以上药物,根据病情,加加减减,就可活血化瘀了。如王清任的血腑逐瘀汤,少腑了逐瘀汤,都是名方。
当归、血藤、追骨枫、八角枫、三钱三、田三七等任取一种磨高度白酒搽患处都可以活血化淤。除此,到药店去买现成的红花油和活络油更方便适用。
活血化瘀的中药主要有三七、丹参、红花、桃仁、当归等。三七属于活血止血而不留瘀药物,能比较好的治疗外伤性出血;丹参可以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肿、安神,能治疗月经不调、血瘀引起的心痛、腹部疼痛,或者热病烦躁情况;红花也能比较好的活血通经,有祛瘀止痛的效果,改善外伤或者瘀血引起疼痛;当归和桃仁也有比较明显的活血化瘀止痛效果,可以治疗改善胸痛、闭经等瘀血阻滞引起的疾病。
多了,看咋用,对症才行
在中药理论中,凡是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能消散瘀血为主要功效,用于治疗瘀血病症的药物,都称为活血化瘀药。
中草药能活血化瘀的药有很多种,我给你建议这几种,活血化瘀的中药有川芎、延胡索、丹参、红花、莪术、三棱。
如果你有这方面病正,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吧。
比如丹参、川芎、黄芪、红花等,这些药物都有活血化瘀,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作用。
活血化瘀药很多,我讲一些比较常用的,田七,延胡索,红花,牛夕,桃仁,水蛭,泽兰,川芎,威灵仙等等
中医里有很多活血化瘀的中草药,首先要清楚什么叫活血化瘀。
活血化瘀:即用具有消散作用的或能攻逐体内瘀血的药物治疗瘀血病症的方法。通畅血脉、消散瘀滞、调经止痛。
就我所种的这味中草药费菜来说,它就具有活血化瘀功效。它的功效主治:活血、止血、宁心、利湿、消肿、解毒、治跌打损伤、咳血、吐血、便血、心悸、痈肿。这还只是我说的其中一种,能够活血化瘀的中草药有很多。
一、散寒活血化淤即用温热的药物配合活血化淤药物,以温经通络散寒化淤,.驱散阴寒凝滞之邪,使经脉舒通血活淤化。取“寒者热之”,“血得温则行”之义。寒为阴邪,最能收引经脉,凝滞气血而导致气血淤滞。这里的寒凝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寒客络,阳气受困;一是脾肾阳虚,阴寒内生。在临床应用散寒活血化淤治则时,应当分清温经通阳活血通脉和补阳益火活血化淤之法。常用药物:温经通阳如桂枝、附子、肉桂、吴茱萸、细辛、炮姜等;补阳壮火如淫羊藿、巴戟天、杜仲、胡芦巴、仙茅等;活血化淤常选性温的川芎、当归、红花、乳香、五灵脂、骨碎补、天仙藤、急性子、川续断等。方剂举例:当归四逆汤,阳和汤,右归饮合桃红四物汤等。适应证:温经通阳活血化淤运用于外寒客于脉络之血淤症,主要表现除有血淤表现外,另见局部苍白、发凉、疼痛得热则缓,舌淡或紫,苔白润,脉沉细或沉紧。常见于动脉的闭塞、狭窄、或痉挛性疾病,此类疾炳早期可以上述症状为主。补阳益火活血化淤法运用于除有上述表现外尚有腹胀便溏,腰膝发冷,小便频数或不利,阳痿遗精,脉沉细等,常见于动脉的狭窄或闭塞性疾病的后期,由于内外之寒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临床表现错杂,应分清主次,辨证论治,酌情配伍用药。二、祛湿活血化淤即用燥湿或渗湿的药物配合活血化淤药物,以祛除湿邪,促使血活淤化。湿为阴邪,其性黏滞,易阻气机而致脉络阻滞而血淤。湿邪有外侵或内生之分,病理过程中又有寒化和热化之别;且与脾之运化,肾之温煦有密切的关系。从四肢血管性疾病的特性来看,外湿多从热化,所以具体应用祛湿活血化淤时,又要区分清热利湿,健脾温肾利湿活血化淤。常用药物:清热利湿,如赤茯苓、车前子、淡竹叶、汉防己、泽泻等;健脾利湿,如茯苓、薏苡仁、苍术、白术、赤小豆等;温肾化湿,如益智仁、肉桂、桂枝、乌药、威灵仙、木瓜等;活血化淤兼渗利水湿者,如性寒凉之益母草、马鞭草、虎杖、半枝莲、穿山龙、木通、落得打等,性偏于温之泽兰、天仙藤等,性平之刘寄奴、王不留行等。方剂举例:五神汤,三妙丸加减,五苓散加减,苓桂术甘汤加减,萆?分清饮加减。适应证:清热利湿活血化淤法适用于湿热淤证,主要表现为除有血淤证象外,见患部肤红灼热、水肿或疮面湿烂,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常见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急性丹毒、血栓性浅静脉炎等疾病。健脾利湿活血化淤适用于脾虚湿淤证,主要表现为下肢水肿,全身倦怠,脘腹胀满,大便溏稀,舌苔白腻,脉濡缓等,见于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血栓形成恢复期。温肾利湿活血化淤适用于肾虚湿淤证。主要表现为患肢水肿,肤冷,全身畏寒,舌淡,苔白润或白腻,脉沉弱等。常见疾病有:糖尿病血管病中、晚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后期以及下肢静脉性疾病后期。由于内外湿互为,湿性重着,缠绵难祛,一所以临床要辨清主次,慎重配伍。湿聚火煎可以成痰,痰湿同类而有异,治疗上还应选用祛痰之剂,如温化寒痰的白芥子、半夏、白附子等;清化热痰的贝母、瓜蒌、瓦楞子、猫爪草、海藻、昆布以及行气消痰的莱菔子、薤白、橘红、陈皮等,配合应用,以增加疗效。三、理气活血化淤即用理气的药物,调畅气机,气行则血行,使血活淤化。气之为患,不外乎气滞、气虚、气逆三个方面。而四肢血管病症又以气滞、气虚多见。气为血帅,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所以气机不畅,郁滞不行则血行为之涩,而致血淤,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血行缓慢而成淤。反之,血为气母,气赖血载,血淤既成又致气滞,在病理上互为因果,相互影响,气血密切相关,决定了理气法在血管病症中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又由于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又主藏血,所以舒肝行气在四肢血管病症的治疗中更有重要的意义。综上所述,临床上具体应用时还须分辨行气和益气活血化淤二法的应用。常用药物:疏肝行气性偏凉如柴胡、川楝子、郁金等,性偏温之佛手、青皮、枳壳等;以及性平之香附、香橼等。益气如黄芪、党参、太子参、白术、山药、炙甘草等。方剂举例:血府逐淤汤加减,补阳还五汤加减。适应证:疏肝行气活血化淤适用于肝郁气滞血淤证,凡四肢血管病症均可酌情使用,尤宜于病情随情志刺激而变化,或患者忧郁不安者,益气活血化淤适用于气虚血淤证,主要现象为除有血淤证象外,可见病久体倦、纳差、气短、心悸舌淡、苔白、脉虚无力等症,常见于动脉狭窄、闭塞性病症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血栓性深静脉炎的后期,同时必须注意,行气太过易耗气,温燥之品能伤阴,临床应用宜慎重。四、清热活血化淤即用寒凉的药物配合活血化淤药物,清解热邪,以使络宁血活淤化。是“热者寒之”之义。“夫脉者,血之府也”,所以热邪侵入脉络多及血分;又有热之甚即为毒,热邪灼津伤阴,虚热内生。“血受热则煎熬成块”,阻滞脉道,而成血淤,由此可见,具体应用清热活血化淤法时,首先应分清虚实,和在气在血。从而推演出清热凉血,清热解毒和养阴清热活血化淤三法。常用药物:清热凉血如水牛角、赤芍、牡丹皮、紫草、生地、玄参、大青叶等;清热解毒如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千里光、土茯苓等;养阴清热如生地、玄参、天花粉、白芍、麦冬、沙参、地骨皮、知母、黄柏等。活血化淤如兼清热凉血之牡丹皮、紫草、丹参、赤芍、郁金、凌霄花、鬼箭羽等,兼清热解毒之红藤、虎杖、败酱草、金荞麦、落得打等。方剂举例:五味消毒饮合清营汤加减;四妙勇安汤加减。适应证:清热凉血活血化淤运用于血热血淤症,主要表现除有血淤证象外,可见皮肤发红,灼热,淤斑色红或紫,舌红绛,脉数等,常见于急性血栓性静脉炎,浅静脉炎,复发性丹毒,红斑性肢痛症等。清热解毒活血化淤运用于热毒淤滞症,主要表现如上述(除舌脉外),还可伴溃疡,苔黄厚,脉弦滑而数等,常见于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坏疽早期或合并感染时。养阴清热活血化淤法适用于阴虚血淤症,主要表现除有血淤证象外,且病程较长,局部发热恶凉恶热,或伴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常见于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后期,从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来看,清热活血之法常因病情中实热与虚热难分,热邪与热毒没有明显的界线而三法常相合而用,但又必须辨清主次轻重,相应而用。五、补血滋阴活血化淤法即用补血滋阴药物配合活血化淤药物,以增加血液使其充盈脉道,血活淤化。血液在脉道中流行,血量充沛则脉道充盈;血液虚少,阴津不足则脉道萎闭,继而成淤。所以应补血滋阴,增液盈脉,活血化淤。常用药物:补血滋阴药如生熟地、阿胶、首乌、枸杞子、龙眼肉等,活血兼补血者如鸡血藤、当归等。方剂举例:四物汤加减。适应证:血虚血淤症,主要表现为除有血淤证象外,多为久病体弱、头晕、面色萎黄或苍白、唇爪色淡、心悸、舌淡、脉细等。常见于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早期或后期。六、平肝潜阳活血化淤即用平肝潜阳药物配合活血化淤药物,以使阳潜血和,络通血活,而得到淤化之目的。肝阳升发太过血随气逆,并走于上,脉络壅塞,可致血淤。故应平肝潜阳,解除壅阻,以化血淤。常用药物:钩藤、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鳖甲、刺蒺藜、天麻、石决明等。活血化淤如性偏凉润之丹参、牡丹皮、玄参、赤芍、牛膝、郁金、凌霄花等。方剂举例:镇肝熄风汤加减。适应证:阳亢血淤症,主要表现除有血淤证象外,为头胀痛、眩晕、眼花、耳鸣、情绪易激动,并见腰痿足软,脉弦紧等。常见于多发性大动脉炎(胸腹主动脉型)及闭塞性动脉硬化症伴脑动脉硬化者。一、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药三七片
性状:本品为灰黄色至棕黄色的片或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灰黄色至棕黄色味苦而微甜。
适用病症:外伤出血,跌扑肿痛。
用法用量:口服。片剂一次2—6片,一日3次。
药性分析:方中用三七一味药,本品味甘微苦性温,入肝经血分,善止血,又能化瘀生新,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特点,对人体体内外各种出血,无论有无瘀滞,均可应用,尤以有瘀滞者为宜。
红花油
成份:丁香罗勒油、水杨酸甲酯、姜樟油、肉桂油、桂皮醛、柠檬醛、冰片。
性状:本品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气特异,味辛辣。
功能主治:驱风药。用于风湿骨痛,跌打扭伤,外感头痛,皮肤瘙痒。
云南白药气雾剂
性状:云南白药气雾剂为淡黄色至黄棕色的液体喷射时,有特异香气。云南白药气雾剂保险液为黄色至黄棕色的液体喷射时,有特异香气。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肌肉酸痛及风湿疼痛。
二、消肿止痛的中成药
跌打丸
本药是由当归、土鳖虫、川芎、血竭、乳香、没药、马钱子等药物配伍组成。加入蜂蜜炼制成丸。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因外伤所致的跌伤损伤、皮肤瘀血、红肿作痛、肌肉疼痛等症。每次一丸,日服二次。
七厘
是由血竭、红花、乳香、没药、儿茶等中药共同研细加工而成的散剂中药。具有活血、散瘀、止痛、消肿等功能。常用于外伤所致的瘀血肿痛、肌肉酸痛、闪腰岔气等症。每次服1克,每日二次水冲服或用白酒调成糊状敷患处。
回生第一丹
是由中药土鳖虫、麝香、当归、自然铜、血竭等中药共同配伍加工制成的。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能。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所致的皮肤瘀血。红肿、肌肉疼痛等症。每次服0.5~1克日服二次。孕妇忌服。
舒筋活血片
是由中药红花、鸡血藤、香附、五加皮、伸筋草等中药配伍研细加工而成的中药片剂。具有舒筋活血、通经活络、散瘀等功能。适应于筋骨扭伤所致的四肢拘紧、跌打瘀痛、筋骨痛疼等症。口服每次5片,日服三次。
三七伤药片
是由三七、红花、雪上一支蒿、接骨木等中药配制而成的中药片剂,具有良好的止血散瘀、消肿止痛功能。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所致的瘀血、肿痛、肌肉酸痛等症。并可治疗因外伤及内伤所致的多种出血症。口服每次3片,每日三次。
云南白药
是由三七、冰片、麝香、白及等中药组成。具有凉血、止血消肿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内外伤出血等症。治疗时根据病情或医嘱给药。
此外,还有一些中药如九分散、跌打活血散、吊筋药等。这些药对跌打损伤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根据病情选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