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hn病起病隐袭,早期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易被忽略。从有症状到确诊,一般平均1~3年。病程常为慢性、反复发作性。多见于青年,女略多于男。
1.常见症状
(1)全身表现:体重下降,日渐消瘦为最常见症状。约1/3病人有低热或中等发热,不伴发冷,此时常为活动性病变或有并发症出现。
(2)腹痛:为最多见的症状,间歇性发作。轻者仅有肠鸣和腹部不适,重者可为严重的绞痛。进食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常易引起腹痛发作。结肠病变常出现腹泻和腹痛,腹痛可在排便或排气后得到缓解。病变侵犯回肠末端可出现持续性腹痛,这是由于内脏或腹膜层的神经末梢受到病变刺激引起的。病变侵犯胃和十二指肠时,腹痛与消化性溃疡相似,并常伴有幽门和十二指肠梗阻。病变侵犯回盲部时。疼痛常发生在脐周,以后局限于右下腹部。有些病例既往无任何明显症状,突然发生腹痛,与急性阑尾炎或肠穿孔相似,成为本病的第1个症状,因此常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或肠穿孔,开腹时才发现为Crohn病。病变侵犯空肠,可表现为上腹痛,发展为肉芽肿性脓肿和广泛的肠系膜损害时,常以背痛为主诉而被误诊为骨骼或肾脏病变。
(3)排便改变:大部分病人有腹泻,多为间歇性发作,大便次数与病变范围有关。每天2~3次至10余次,甚至达数十次。为软便或稀便,多不含脓血或黏液。广泛弥漫性小肠病变可有水样便或脂肪便。腹泻的发作常与进食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有关。情绪激动或紧张也可诱发腹泻,但与精神性腹泻不同,夜间可因排便感而觉醒。那些远端结肠受累的患者可出现便急、里急后重或是便秘、排便困难等症状。
(4)恶心和呕吐:病变侵犯胃和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或形成肠管狭窄引起部分肠梗阻时,则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5)营养缺乏:肠道的广泛病变可引起吸收面积减少,菌群失调,以致发生腹泻,加以厌食,食物摄入量减少,因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的程度与病变的范围和部位有密切关系。表现为:贫血、低蛋白血症、维生素缺乏、电解质紊乱等。由于钙缺乏,可见骨质疏松,四肢躯干疼痛。幼年及青春期前的病人可因营养不良而出现生长迟缓,成熟期延迟。手术治疗后可好转。
(6)与妇女妊娠的关系:妊娠可使病情加重或恶化。如在妊娠期发生本病,对胎儿和母亲都将造成威胁,易发生死胎、流产、早产、胎儿畸形等。
(7)胃肠道外表现:本病可伴发多发性关节炎,当病变减轻或手术切除后,关节症状消失。皮肤可出现荨麻疹、多形性红斑、结节性红斑等。此外,可出现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角膜溃疡、角膜炎。还可发生脂肪肝、淀粉样变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
(8)肛门和直肠周围病变:肛门周围或直肠周围脓肿。窦道和瘘管是Crohn病较常见的表现。Crohn等报道,瘘管的发生率为14.2%,也有人报道发生率可达81%。直肠和肛门周围感染可发展成直肠脓肿、直肠阴道瘘。肛门周围和臀部可有广泛溃疡和肉芽肿性病变。个别病人肛门瘘管是本病的第1个征象。
(9)常见体征:病变侵犯的部位不同,其体征亦各异。在病变的部位可触及肿块,局部有压痛。以右下腹部肿块较为多见,形状为腊肠样,边界不清,比较固定。有肠梗阻时常有腹胀,可看到肠型和触及扩张的肠管。肛门周围可见溃疡、窦道或瘘管,个别病例有杵状指、肝掌、结节性红斑(多发生于胫前)。偶有肝脾肿大。
2.病情活动分级由于本病病情差异很大,目前国际上采用病情活动指数对病情活动进行分级。常用以下2种计算积分的方法:
(1)美国Crohn病协作组Best和Singbton提出的根据病情的8个变量计数Crohn病的活动指数(Crohn’sdiseaseactivityindex,CDAI),其计算方法为:
①稀便次数(7天内的总数)×2。
②腹痛(0=无,1=轻,2=中,3=重),(7天内的总数)×5。
③全身健康(0=好,1=较差,2=差,3=很差,4=非常差),(7天内的总数)×7。
④下列几种情况(每个1分):A.关节痛/关节炎B.虹膜炎/葡萄膜(色素膜)炎C.结节红斑/坏疽性脓皮病/口疮性溃疡D.肛裂/肛瘘/脓肿E.其他瘘管F.过去1周内体温>38℃。(总分之和)×20。
⑤腹泻要服地芬诺酯(苯乙哌啶)/阿片类(0=无,1=有)×30。
⑥腹块(0=无,2=可疑,5=肯定)×10。
⑦血球压积,男:(47-压积)×6或女:(42-压积)×6。
⑧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百分数×1。CDAI小于150为静止期,大于150为活动期,大于450为极严重。此计算法复杂。
(2)Watkinson和Truelove以国际胃肠病学会的名义对炎症性肠病的活动性作了进一步探讨,提出另一种计算积分方法,按照他们研究组织英文全称(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theStudyofIBD)的缩写称为IOIBD法。其计算方法采取10个变数的总和,每个数为1分,来计算本病的活动指数,0或1以下为静止期,1以上为活动期。10个变数如下:
①腹痛②腹泻≥6次/d或有黏液便③肛周并发症④瘘管⑤其他并发症⑥腹块⑦消瘦或体重减轻⑧体温>38℃⑨腹部压痛⑩血红蛋白<100g/L,IOIBD和CDAI之间在统计学上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好,方法简单。
克罗恩病可以说不为大家所感觉到,大家能感觉到的多数是腹泻腹胀的感觉,但一般大家会认为可能是普通的拉肚子。其实克罗恩病已经开始慢慢的入侵到你们的身体了。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克罗恩的病症以便大家能够提早发现(1) 最常见的征象为伴有腹痛的慢性腹泻,发热,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右下腹包块或腹胀。然而,许多患者最初以"急腹症"出现,酷似急性阑尾炎或肠梗阻。约1/3病例有肛周疾病史,特别是肛裂和肛瘘,有时成为最突出甚或是最初的主诉。在儿童患者中,肠外表现往往较胃肠道症状更明显,可出现关节炎,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发育迟缓症状,而不见腹痛或腹泻表现。
(2) 克罗恩病最常见的病理类型:(1)炎症型,以右下腹疼痛和压痛为特征;(2)由肠狭窄引起的复发性部分肠梗阻,可有严重绞痛,腹胀,便秘和呕吐;(3)弥漫性空肠回肠炎,伴有炎症和梗阻,可导致营养不良和慢性衰竭;(4)腹部瘘管和脓肿,往往在晚期发生,常引起发热,腹部痛性包块及全身性消瘦。
(3) 常与肠道疾病的活动性呈平行的合并症且可能有反映肠道炎症的急性免疫学或微生物学的伴随现象:周围性关节炎,巩膜外层炎,口疮样口炎,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这些症状可见于1/3以上因炎症性肠病而住院的患者。
★中国生物修复研究所 咨询电话:010-68486829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1号★
您经常感觉想吃,但吃一点就胃部饱胀吗?您经常嗳气、烧心、腹胀吗?如果是的话,您就有可能患有我们下面要谈到的一种综合症——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道的一组非常常见的症候群,包括嗳气、上腹部或胸部胀闷,或烧灼样疼痛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不限于某一单个器官或疾病的过程,可有多种病因,而且这些症状往往不能与病理变化联系起来,一般胃镜和X线检查只发现有“慢性胃炎”或“十二指肠球炎”,而无其它器质性病变。
功能性消化不良多见上腹部和胸骨后胀闷、疼痛、嗳气、腹胀和肠鸣。进食后往往可使胀闷或疼痛加重。此外,还有厌食、恶心、排便不畅以及焦虑或抑郁等神经系统症候群。但通过各种检查,却找不到消化性溃疡或肿瘤等器质性病变。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诱因很多,其中精神因素作为发病诱因比较常见。精神紧张或抑郁状态下,胃的运动与分泌减弱,甚至可能停止,在抑郁,灰心时,肠蠕动呈抑制状态,焦虑或抑郁的心理状态可引起体内某些激素分泌的改变和植物神经功能改变,从而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
出现以下情况者可以考虑为功能性消化不良——
1.有上述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
2.内镜检查正常或排除了慢性胃炎活动期(如出血、糜烂)以及溃疡、肿瘤等器质性病变;
3.实验室、B超检查或X线检查排除了肝、胆、胰等脏器的器质性病变;
4.追踪随访2~5年,并经2次以上胃镜复查,未发现新的器质性病变。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饮食中应避免油腻及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及睡前进食过量;可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加强体育锻炼;要特别注意保持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心境。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应以中医中药为主,根据病人不同的情况进行辨证施治。并可以配合针灸、按摩、太极拳等辅助疗法。症状较重者,可配合服用吗叮啉或普瑞博思(西沙比利)、莫沙比利。
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中医药治疗效果理想。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在辩证施治的基础上加一些可以调节、增强胃动力的中药,疗效不错。欲索取胡医生的这个中医经验方者,请看方法。
相关内容:胃肠道胀气
胃 下 垂
--------------------------------------------------------------------------------
胃下垂是指人在站立时,胃的位置偏低,胃的下缘垂坠于盆腔,胃小弯弧线的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约在肚脐水平线上)以下。
胃下垂多见子体型瘦长、体质虚弱、腹壁松驰、腹肌薄弱者。产生的原由,主要是由于悬吊、固定胃位置的肌肉和韧带松驰无力以及腹部压力下降,使胃整个位置降低、胃蠕动减弱。妇女产后,腹压突然下降,或瘦长体型、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长期从事站立工作或卧床少动的人,容易患此病。
轻度胃下垂患者一般无不适感觉,下垂明显者常见腹都不适、饱胀重坠感,每于餐后、站立或劳累后症状加重,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嗳气、消化不良、便秘等现象。胃下垂严重时,可同时伴有肝、肾、结肠等内脏下垂的现象。
诊断胃下垂最好的方法是X线钡餐造影,可显示无张力型胃:胃体呈垂直状,蠕动无力,胃内滞留液较多,胃小弯弧线最低点在髂嵴连线以下;超声波检查可见胃的下缘下移入盆腔(小腹部位),胃电图描记检查可见胃电波幅值无论在餐前还是在餐后都低于正常。
胃下垂的治疗,要以功能锻炼和饮食调养为主。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着重对腹肌进行锻炼;没有体育器械者,可采取仰卧起坐的简便方法,每日做三至五次,每次做累为止。饮食要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而富于营养的食物,餐后应卧床休息45分钟至1小时,以减轻胃的负担;减少站立时间,避免过度劳累。腹胀、恶心明显者,可服用吗丁啉、莫沙比利、维生素B6以促进胃蠕动、增加胃的张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者,以多酶片、酵母片助消化。
胃下垂在中医属于虚证,脾气虚衰是根本的原因。治疗以扶脾健胃为主,辅以体育锻炼和饮食调养。中医治疗如下:
a. 脾胃虚弱,脾气下陷:由于素体脾胃虚弱或饮食不节、过度劳累等引起脾气虚衰,中气下陷,治疗以补中益气丸健脾补气升提。中医饮食疗法:请浏览脾虚证的饮食治疗。
b. 脾虚气滞:若脾胃不和,升降失常,导致气机不畅,表现为胃脘胀满、嗳气后舒适,以健脾丸加香砂养胃丸健脾理气和胃。中医饮食疗法:请浏览脾虚证的饮食治疗和气滞证的饮食治疗。
c. 脾虚水停:脾气虚不能正常运化水湿,湿聚为饮,水饮停留胃脘,可见胃脘痞胀、感觉胃中有水液晃荡、肠鸣作响,治以苓桂术甘汤健脾化饮。请浏览脾虚证的饮食治疗和脾胃寒湿证的饮食治疗。
胃黏膜脱垂症
--------------------------------------------------------------------------------
胃粘膜脱垂症是由于胃幽门处的粘膜过于松弛、肥厚、冗长,在胃蠕动收缩的同时,将该处的粘膜推送挤压,使其脱离原来的位置而垂入十二指肠引起的。胃粘膜脱垂入十二指肠,就导致这部分粘膜被幽门括约肌紧紧地约束住了(嵌顿),从而使局部充血、水肿、糜烂而产生相应的症状。
胃粘膜脱垂症的主要症状是上腹部疼痛,多在饭后发生,常呈阵发性。疼痛有两个特点,一是右侧卧位时,由于重力原因,疼痛加重;二是疼痛没有明显的周期性和节律性,这一点有别于消化性溃疡。此外还常伴有上腹部胀满不适、嗳气、烧心等;严重时可出现暂时的幽门梗阻现象,表现为恶心呕吐。
X线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是诊断胃粘膜脱垂症的最重要的依据。在右侧卧位检查时,最易发现。典型的X线表现为十二指肠球部基底部有凹面的充盈缺损,呈菜花样;胃镜检查对本病的诊断也有一定的帮助。
西药治疗常用解痉止痛药物,如巅茄片、阿托品、普鲁本辛等,可缓解症状;如合并幽门梗阻、反复出血或怀疑癌变而保守治疗无效时,可以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胃粘膜脱垂症在中医也属于胃脘痛,其病因病机和辨证治疗请参考“慢性胃炎”的有关部分。
胃 柿 石 症
--------------------------------------------------------------------------------
大家经常听说胆结石、肾结石,那么,听说过胃结石吗?大量进食柿子、黑枣,或精神障碍,嗜食毛发、麻、丝等,都容易患胃结石。下面,我们介绍胃结石中最多见的一种——胃柿石。
人在空腹时一次性大量食入柿子后(这里的柿子是指做柿饼的那种柿子,而不是西红柿),由于柿子中的鞣质与胃酸作用,很容易形成不溶于水、不能够被消化的块状物,即胃柿结石。胃柿石长期停留于胃中,既不能被消化,又因为体积大于幽门括约肌扩张松驰时的直径,而不能被排入肠中,因此会刺激胃粘膜,引起炎症、糜烂、溃疡,并引起胃功能紊乱,这种病症,就叫做胃柿石症。
本病在产柿地区和柿熟季节的发病率较高。未成熟柿子的鞣质含量较高,因此食入不成熟柿子更容易患胃柿石症。
胃柿石的发病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型在大量吃柿子后半个小时就可出现症状,上腹部有沉坠感,胀满、恶心呕吐,呕吐物中有碎柿块,也可呕血;在柿石的刺激下,还可产生慢性胃炎、胃溃疡和胃功能紊乱。病程超过六个月才为慢性型,慢性型的症状与溃疡或慢性胃炎相似,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上腹疼痛、反酸烧心等。柿石较大的病人,在上腹部可摸到肿块。
胃柿石的并发症是胃柿石压迫胃壁使胃壁坏死及穿孔,也可因排入肠道内而发生肠梗阻。
若有一次性食入大量柿于的历史,在食后一段时间(一年以内)出现胃部症状的患者,需要做X线腹部透视或平片检查,如胃内有柿石,可发现柿石的阴影(柿石密度较高,不易透过X线),胃镜下可看到(我要看图)暗褐色可移动的柿石,并可发现伴有的炎症和溃疡;部分病人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胃液分析,胃游离酸常比正常人偏高。
治疗上,可用5%苏打水洗胃,能逐渐溶解柿石,柿石溶小后,可自动从幽门排出;也可用胃镜的活检钳或网套,将柿石钳碎或取出;用以上方法无效,或出现并发症时,可考虑手术取石治疗。
中医认为胃柿石症是由于饮食不节,贪食柿子,导致宿食内停,食滞于胃,从而引起胃纳失常,升降失调。若症见胃脘胀满疼痛、纳食不香、嗳气吞酸、恶心呕吐或腹泻,呕吐物或大便有不消化的酸腐味道,治疗用枳实导滞丸、保和丸或山楂丸来消食导滞;中医饮食疗法:请浏览食积食滞证的饮食治疗。如属慢性型,由于食积、气滞日久,造成血运不通畅,瘀血停于胃,引起胃部刺痛、痛处固定而拒按,舌质暗紫等,则以枳实导滞丸加三棱、莪术、桃仁、红花、生山楂以消食导滞、活血化积;中医饮食疗法:请浏览血瘀胃络证的饮食治疗。胃柿石伴有慢性胃炎或胃溃疡者,治疗上可参考前面“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急性胃扩张
--------------------------------------------------------------------------------
每当节假日,各医院急诊室总是可以见到因为暴饮暴食而发生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其中有一种比较危重,那就是——急性胃扩张。
急性胃扩张是指胃及十二指肠内有大量内容物不能排出,使胃及十二指肠极度膨胀,而出现反复呕吐、失水及电解质紊乱,甚至导致死亡。
本病的发病诱因主要是暴饮和暴食,而胃及肠壁神经肌肉麻痹和肠梗阻,是本病的根本病因。由于胃肠壁神经肌肉麻痹,不能将饱餐后的饭食和胃肠分泌的消化液及时向下蠕动推送,造成胃过度扩张,并将小肠向下推移,使肠系膜上动脉对十二指肠产生机械性压迫从而产生肠梗阻。当胃内容物积存过多时,便发生呕吐,但此后由于胃肠消化液继续分泌,胃内容物逐渐积满,于是又发生呕吐,就这样反复呕吐,胃液大量丧失,引起脱水、电解质丢失,甚至休克、死亡。
发病初期常表现为上腹部持续性饱胀和疼痛,继之出现呕吐,逐渐加重,发作频繁,呕吐后腹胀不能减轻,排便排气停止,伴口渴、神情淡漠、呼吸急促,甚至嗜睡、昏迷;胃壁穿孔时,出现剧烈腹痛。腹部外观高度膨胀,上腹部尤为明显,胃部有振水音。
因大量呕吐,钾、钠和氯离子丢失过多,化验检查可发现低钾、低氯和低钠;腹部立位X线透视或平片,可见一个大的胃泡,井有一宽大的液平面,胃的阴影明显扩大,胃排空明显迟缓甚至完全潴留。
怀疑本病应立即住院治疗。首先采用内科治疗,禁食禁水,进行胃肠减压,补充液体和电解质,内科治疗无效或产生并发症时,应及时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措施。
中医认为本病属于急危重症,是由于胃气不降,上则呕吐、下则大便不通、小便短少,故也称为“关格”证。原因是暴饮暴食,严重损伤了脾胃功能,使胃不能受纳和下降,脾不能运化水湿,导致痰饮停胃、升降失常。治疗必须在西医内、外科的治疗和监护基础上,配合中医治疗。因禁食禁水,中药不能口服,可熬制汤药汁100毫升保留灌肠,肠粘膜吸收中药成份后所起的治疗效果也很好。一般以小陷胸汤合半夏泻心汤加甘遂、葶苈子来祛痰逐饮、调节升降;虚弱明显者,可加西洋参或高丽参。
肠炎
--------------------------------------------------------------------------------
十二指肠炎有两种,一种是独立的疾病,称之为原发性十二指肠炎;另一种是由于其它疾病,如克罗恩病侵犯十二指肠粘膜,或寄生虫病波及十二指肠等引起的,叫继发性十二指肠炎。两者的症状是相同的。
刺激性食物、药物、饮酒等因素均可引起原发性十二指肠炎,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多合并十二指肠炎。
临床症状可出现上腹疼痛、泛酸、嗳气、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甚至呕血和黑便;症状可与十二指肠溃疡相似:空腹胃痛,进食或制酸药物可缓解症状。
胃镜检查可确诊本病,胃镜下可见(我要看图)十二指肠粘膜粗糙、颗粒感、充血、水肿等现象。
原发性十二指肠炎的中医,西医治疗与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相同,继发性十二指肠炎主要是治疗原发病。
急性胃肠炎
--------------------------------------------------------------------------------
急性胃肠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急性胃肠道疾病,特点是有明显的饮食不当病史,发病突然而恢复也较快,常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本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是饮食不当。第一,因饮食不卫生,进食被致病细菌或病毒污染过的食物,或是进食有毒的食物,一般称为“食物中毒”。第二,由于大量饮酒或服入某些药物,如水杨酸钠、氯化铵、奎宁、碘剂、金霉素、毛地黄等,直接刺激胃粘膜甚至肠粘膜,造成急性胃肠炎,叫做“化学物质所致的急性胃(肠)炎”。第三,由于冷热刺激,或暴饮暴食,使胃功能紊乱、胃的容受量突然增大,胃肠粘膜受到损害,节日后该种类型的急性胃肠炎最多见,称为“物理因素所致的急性胃肠炎”。
本病发病急,最初表现为上腹不适、疼痛;继则恶心、呕吐,往往伴有腹泻和腹痛,食欲明显减退,甚至见到或闻到食物气味后即会恶心;如果反复大量呕吐和腹泻,可出现口渴、口干、皮肤干燥、目眶塌陷、血压偏低等脱水现象,严重时可导致休克。
详细地了解病史,对急性胃肠炎的诊断十分重要。有进食污染食物,或暴饮暴食、酗酒、进食生冷或有毒食物的历史,加上发病急骤,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者,就可初步诊断为急性胃肠炎。
本病治疗比较容易,预后也好。发病后需卧床休息,当日禁食禁水,一般从第二日开始就可食半流质饮食了,遂步恢复普通饮食。腹痛明显的可用巅茄片、莨菪等解痉止痛;进食污染食物所致胃肠道感染者可输用庆大霉素、诺氟沙星或口服金双歧或丽珠肠乐;食入有毒食物需催吐或洗胃,及时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和休克。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外感寒湿之邪,引起脾为寒湿所困,脾气不升,胃气不降,清浊相干,扰乱肠胃,引起上吐下泻;或由于饮食不洁。误进腐馊变质食物,或贪凉饮冷,进食生冷瓜果以及暴饮暴食、贪杯饮酒等,导致脾胃损伤,清浊混淆,升降失常,以致吐泻。治疗以散寒燥湿,芳香化浊,调节升降为主,可口服藿香正气软胶囊;也可服用中药汤剂(参看中药治疗急性胃肠炎)中医饮食疗法:请浏览脾胃寒湿证的饮食治疗。还可用马齿苋30克,水煎服,每日二次;热毒较重,以腹泻为主者,用葛根20克、黄芩15克、黄连10克、甘草6克、焦楂炭15克煎水,分3次服;或半复泻心汤加减,也可用成药葛根芩连片;症状不重,以呕吐为主者,用紫苏叶、黄连各6克煎水,分3次服;还可以配合针刺内关、足三里等穴位,有止呕、止泻及止痛的功效。
相关网页:中药治疗急性胃肠炎 夏秋季节 预防菌痢
克罗恩病(克隆氏病)
--------------------------------------------------------------------------------
因为本病于1932年由Crohn等人最早描述,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克罗恩病(以前叫克隆氏病)。过去曾名“局限性肠炎”、“肉芽肿性肠炎”。本病多见于年青人,病变可发生于消化道(自口腔至肛门)的任何部位,但以末段回肠和右半结肠最多见。
克罗恩病的发病原因至今不明,目前认为,可能与感染、遗传、免疫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精神刺激、饮食因素和不卫生习惯可诱发病情加重。病理特点是肉芽肿性炎症病变,合并纤维化与溃疡,在消化道中产生溃疡、粘膜呈铺路石子状和肠道狭窄。
由于消化道任何部位都可发生克罗恩病,因此症状各不相同。主要的症状有腹痛、腹泻、发热、消瘦、贫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部肿块、肠梗阻、瘘管形成等,伴有营养不良、贫血、关节炎、虹膜炎和肝病等。
X线检查和内窥镜检查可以确诊本病。请看肠镜图象
治疗上,胡医生认为,需要综合调理。中西医结合治疗我认为是可行的。但光靠药物治疗还不行,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勇敢面对疾病,积极配合医生。只有医患携手合作,才能共同战胜病魔。
2.少渣、无刺激、富于营养饮食;忌烟、酒茶、咖啡、生冷及调味剂。
3.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受寒;保持心情舒畅;适当参加运动较和缓的体育锻炼,如太极拳;可以增加辅助的理疗治疗,如按摩仪、电疗等疗法;对治疗效果不急于求成,保持平常心。
4.病情变化、症状加重时及时去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5.西医治疗及用药,遵从专科医生,不要擅自停用或增加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维生素,适当输血及白蛋白、脂肪乳、氨基酸等;腹痛明显可于饭前服巅茄片、复方苯乙哌啶片以止痛;腹痛腹泻常因肠道伴有炎症,可适当使用甲硝唑、氟哌酸等抗菌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卡介苗和放射治疗均有一定疗效。在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并发症时,如小肠梗阻、反复出血等,需手术治疗。
6.中医治疗根据不同的症状,抓住病证的本质,利用多种疗法综合治疗,如口服中药,配合针灸、耳穴针疗、中药贴敷、点穴按摩、辨证用食等,效果佳。
吸收不良综合征
--------------------------------------------------------------------------------
小肠是吸收各种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营养物质、尤其是脂肪不能被小肠充分吸收,从而导致腹泻、营养不良、体重减轻等,就叫做吸收不良综合征。
病因主要有:胆汁或胰液分泌不足、小肠内细菌过度繁殖、小肠运动障碍、小肠血循环或淋巴循环障碍、小肠本身的病变以及小肠粘膜丧失等。
腹泻和腹痛是本病最主要的症状。腹泻一般多为“脂肪泻”,脂肪泻的特点是大便量多、色淡棕或黄色、灰色,便不成形,味恶臭,表面有油腻状的光泽或如泡沫状,因便中含大量脂肪,因此大便常可漂浮在便盆表面。由于吸收不足,导致营养不良,常见体重减轻、倦怠乏力。
化验检查,如粪脂排出量二十四小时大于6克、脂肪吸收率小于90%,就可初步诊断为吸收不良综合征。
针对本病的病因,进行病因治疗,最为有效。比如,因细菌性肠道炎症引发本病者,用抗菌素治疗,病因消失,吸收不良自然得到纠正。饮食方面,以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易消化,少渣而无刺激的食品为主。乳糜泻患者给无麸质饮食(乳糜泻是吸收不良综合征的一种,主要是因麦类,如小麦、大麦、黑麦、燕麦中的麸质,俗称“面筋”引致)。如果无法去除病因,则需静脉补充热量、必需氨基酸、电解质、维生素等营养要素以维持需要。止泻剂可使用复方樟脑酊,每次4毫升,每日三次;止泻宁每次5毫克,每日两至三次;普鲁本辛每次30毫克,每日两至三次。
本病按中医辨证可分三型。
a. 饮食积滞型:由于饮食不节、暴食贪食、或多食油腻、不易消化食品,造成饮食积滞、气机紊乱、升降失调,产生腹胀痛、腹泻、大便恶臭,以保和丸、山楂丸消食导滞;中医饮食疗法:请浏览食积食滞证的饮食治疗。
b. 脾胃虚弱型:由于素体脾虚,或过度劳累、饮食不节而致脾胃虚弱,运化失常,产生泄泻、疲乏、腹胀、食欲不振,治疗以参苓白术散健脾补气,益胃止泻;中医饮食疗法:请浏览脾虚证的饮食治疗。
c. 寒湿伤中型:因气候潮湿、坐卧湿处,或涉水淋雨,导致寒湿伤中,阻遏脾阳,脾胃升降失常,清浊混杂而下,产生泄泻、大便清稀而次数较多,腹凉喜暖,以胃苓汤温中利湿;中医饮食疗法:请浏览脾胃寒湿证的饮食治疗。
根据我的临床观察和实践,吸收不良综合征在中医主要表现为脾胃虚弱、虚实夹杂,升降失常,服中药效果理想。欲索取胡医生的这个中医经验方者,请看方法。
肠易激综合征
--------------------------------------------------------------------------------
肠易激综合征(IBS),也叫结肠激惹综合征。过去曾叫“痉挛性结肠”、“过敏性结肠”和“结肠神经官能症”。特点是常有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多见于20一50岁的女性。发病诱因是精神过于紧张、激动,工作生活过于劳累。痢疾和食物中毒之后、滥用泻药或灌肠,引起结肠活动失去规律、蠕动节律紊乱和痉挛,是本病的内在机制。饮酒、生冷或刺激性食物可加重病情。虽然常有发作症状,但检查结肠并无器质性病变。
腹痛多位于左下腹部,腹痛时即有便意,腹泻多为水样便或糊样便,常在早、晚餐后发生,也可以表现为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常伴有腹胀、肠鸣、嗳气、排气增多,全身症状有失眠、心悸、气短、手足出汗、头晕、月经紊乱等。
如果大便化验排除了肠道细菌感染,X线钡剂灌肠造影和纤维结肠镜检查未发现肠道器质性病变,就可以诊断为本病。
安定情绪、消除精神紧张对本病的治疗很有帮助。精神紧张时,可服用舒乐安定片1—2毫克,腹泻者少食纤维素较多的粗质蔬菜和水果,便秘者则可增加;腹泻的药物治疗,可服用可待因、阿托品、苯乙呱啶等,便秘可使用镇静解痉剂如舒乐安定、654-2等,避免使用泻剂,严重时可用生理盐水500—1000毫升洗肠。
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比较好的效果。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由情志因素引起的,情志不畅,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气克脾,肝脾失调,引起升降失调,产生胸胁胀闷,食少嗳气,抑郁恼怒时即腹痛腹泻,我在临床上经常以加减痛泄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效果理想。请看临床验案-肠易激综合征。欲索取胡医生的中医经验方者,请看方法。情志不畅,还可引起气机郁滞,通降失常,大肠传导失职,糟粕内停,产生便秘、嗳气,腹胀等,治疗以六磨汤顺气行滞。由于脾虚气滞是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因此中医饮食疗法请浏览脾虚证的饮食治疗和气滞证的饮食治疗。
中医针灸疗法对大肠有很好的双向调节作用,取大肠俞、足三里穴,施用强刺激,对腹泻有效,弱刺激,对便秘有效。
相关网页:临床验案-肠易激综合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