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知策略——增加儿童情绪的认知能力;
——父母多与儿童进行情感对话。有研究发现,母亲在讨论家庭成员的情绪上所花时间越多,孩子的观点采择能力越好,学前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也会越好;如果父母对孩子是情绪误导性教导,孩子会对情绪有扭曲的理解,容易对他人容易有误解、敌意,认为别人对他不公平、不怀好意,成年后对世界的理解也会消极。
——避免过度鼓励儿童竞争。有研究表明,高度竞争性的儿童表现较少的同理心。在竞争情境及获胜的欲望下,代表着牺牲他人以满足自己,在此情境的潜移默化下,儿童所学习的不是关心,为别人着想,而是“唯我独尊”。
Teamwork makes the dream work, but a vision becomes a nightmare when the leader has a big dream and a bad team.——John Maxwell
(2)行为策略——增进儿童情绪表现的适当性;
行为策略指从观察具体行为开始,运用行为主义理论的增强及减弱作用,以改善不良行为,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儿童对成人情绪事件的模仿,以及成人对儿童情绪的反馈,对儿童情绪管理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3)情感策略——增进儿童情绪的感受能力。指塑造出一种安全、温馨、平和及完全被接纳的心理情境,使身处其中的儿童较自由、开放地进入同伴的情感世界,认识及理解自己的情绪感受,才能被接纳、表达自己的感受,使某些原本正常的情绪感受不因压抑而变质,为某些不愉快的情绪感受找寻正当的出路。
(4)案例:幼儿园里的“情绪角”——难过静一静,开心会分享;绘本《情绪吸尘器》,坏情绪在吸尘器里面;“情绪大转盘”,里面有情绪调节办法/策略;制作“情绪图画书”,接纳负面情绪。
2、如何帮助儿童情绪健康发展?
(1)以愉快、喜悦的情绪感染儿童(家庭/班级氛围);
(2)以平等、宽容的心态对待儿童(以入园焦虑为例);
(3)以积极、鼓励的言语引导儿童;
(4)做孩子情绪的接纳者、拥抱者、管理者。
(5)鼓励孩子多从事运动,增强游戏趣味性和挑战性,为幼儿创造更多机会与他人合作和竞争,体验情绪的变化并积极调整,丰富孩子情绪体验,形成阳光积极心态。
导语:心理学家戈尔曼说:“情感决定着我们潜能的发展程度,决定着我们的人生成就。”这句话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情感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因此,要使幼儿从小就能发展起良好的情感,并避免心理障碍的发生,家长、老师就必须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情绪氛围,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能以身作则给孩子一个优秀的示范,并扶助孩子控制调节不良的情绪的产生。
怎样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一、给幼儿建立起合理的生活常规
给幼儿制订科学合理的生活作息表,内容要丰富并要考虑动静交替,让之养成良好的常规和行为习惯。注意不要轻易破坏常规,行为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要持之以恒,让幼儿为人处世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当幼儿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情绪相对也能稳定的发展。
新学期开学已半个多月,可婷婷、圆圆、安妮的情绪一直不稳定,每天来园时都会哭闹,他们在一天活动当中情绪也相当不稳,明明玩得兴高采烈的,可当老师要求结束当前的活动时,他们都会表现出不愿意或是哭闹着:要回家或是要找爸爸妈妈。后来笔者分析发现,主要的原因是开学到现在班上的各种活动和时间安排大部分没有规律,最开始的这个做法是考虑到孩子新入园,对一切都不熟悉,因此不想把时间、活动规定得太严格,都是根据孩子的兴趣特点来进行,可是没考虑到这样做法的另一缺点,就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完成了一个活动却不知下一个要做的是什么。同时也从家长那了解到这几个孩子平时在家里都是非常有规律的,什么时间做些什么都已养成了规律。于是笔者便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一个“幼儿一日活动安排表”,并在没有很特殊的情况下都严格的执行。时间表一出,几天后便发现婷婷他们几个的情绪明显有了好转,而且其他孩子的活动效率也更高了。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自我服务意识
让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自我服务。幼儿只有学会了关心、爱护自己才能学会关心、爱护别人,才能懂得别人为其所付出的一切。因此要让幼儿参与一切有关并力所能及的劳动活动,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自我服务能力和意识以及责任感。如小班的幼儿,要求他们在成人的提醒下完成放书包中班的孩子要自觉、独立地完成以上一些简单的任务外,还可以要求幼儿帮忙整理床铺等大班的幼儿,已能主动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了,所以要培养他们的时间观念和合作精神,如将全班幼儿分成几小组,每一小组负责一个区域的清洁劳动等,这样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教学案例:早上7:40,凯文两眼泪汪汪的由妈妈牵过来,在笔者了解情况时,没想到凯文竟然动手打他妈妈,嘴里还不停地说:“都怪你。”而他妈妈也笑着顺从:“是,是,怪妈妈……”经过一番的劝说凯文终于平静下来。原来是妈妈忘了给凯文带象棋,下午有国际象棋课,出门了妈妈才想起来,没想到妈妈一说忘了带象棋了,凯文就开始发脾气,怨妈妈没给他准备好。
分析:现在的生活、物质条件太优越了,而且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家长对孩子也越来越没有原则,失去了自我,盲目地顺从,造成了孩子任性、自我为中心、经受不起任何的不顺意。
措施:
(1)坚持让凯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自己放好书包,喝水、穿脱衣服、挂毛巾、擦自己的桌椅等简单的任务。
(2)每天来、离园或餐前、餐后时有意识地让凯文整理图书、分餐等一些为别人服务的活动。
(3)给家长教育经验的建议:做事要有原则,孩子的事情让孩子做,家长可以提醒、指引,但不可代劳。
(4)抓住教育的机会:如凯文在劳动中觉得累时,让他得到安慰和鼓励当他帮助了别的孩子时让大家感谢他。
效果:经过半个多学期的锻炼和培养,凯文的娇气和任性慢慢改掉了,情绪也稳定了,家长也常反应凯文越来越懂事了,也知道关心家长了。
三、为幼儿创设一个安详、和谐的环境气氛
陈鹤琴先生说:“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情绪极易受环境影响,良好和睦的环境氛围有利于孩子较稳定情绪的形成,能给教育带来“细雨润无声”的效果。这就要求班级老师教育要达成一致,交谈和颜悦色、轻声细语,互相尊重、和睦相处,而且还要注意交谈时的场合和内容。教师与幼儿之间要保持良好师幼关系,教室的环境和玩具的投放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如小班的教室应有娃娃家、简单的建构区等,中大班的教室角区相应要复杂些,如较有创意的表演区、创意画廊等。幼儿可在教师设计好的角色游戏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教学案例1:早上来园时,悦悦来到教室门口就把妈妈往外推,不让妈妈进教室,从家长那了解到:悦悦认为妈妈今天穿的衣服不漂亮不让妈妈进教室。妈妈还反映说,悦悦昨晚在家里跟她说,要她每天都穿得漂亮一些,说老师都夸紫斓妈妈漂亮却没有夸她妈妈。这让笔者想起了前一天的事情,班上两位老师在讨论最近流行的`服饰时,突然说紫斓妈妈穿着很有品味,衣服很漂亮,没想到让悦悦听到了,同时认为老师觉得自己的妈妈不漂亮。
这一案例,说明了成人对孩子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即便是一个表情或是一句简单的话语,都有可能是孩子情绪波动的根源。此后,笔者要求班上的老师在言行等各方向都要注意,另一方面及时开展了一个“我的妈妈”的谈话活动,让所有的孩子都来谈谈自己的妈妈,同时老师都给予所有的妈妈肯定和赞美,让孩子们都觉得自己妈妈是最美的。之后,经常听到孩子们之间赞美妈妈的交流,悦悦也是其中一个。
教学案例2:可心是班中个子比较矮小的女孩子,情绪相对比较“稳定”,“大喜大悲”的情境绝不会发生在她身上,同时她的话也比较少,跟家长沟通也找不到确切的原因。但笔者却发现可心很喜欢到表演区里活动,而且在角色的扮演中,她能滔滔不断地说个不停。于是笔者将表演区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材料、道具,丰富表演区里的各项内容,还经常参与到其表演中。从中笔者发现,可心其实是一个很有心思,创造力也挺强的孩子,于是经常将她的“创意”表演带给小朋友们分享,而且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她的表演中。慢慢地发现,可心的述说对象由角色中的人物转移到现实中的人。
四、加强幼儿体能训练
体能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消除人体内多余的能量。成人都知道,在面临压力和心烦意乱时最好就是去打一场球、爬爬山等,这样人就会平静、畅顺下来,体内的不良情绪在这运动的过程得到了释放。而幼儿的体能训练除了帮助消除幼儿体内多余的能量外,更重要的是激发幼儿广泛的兴趣,从而培养其勇敢、坚强、不怕苦的意志品质。
书豪是本学新转园来的一个瘦弱、文静的男孩,智力非常高,唯一不足就是胆子小。早上来园时情绪不太好,跟他打招呼时,声音低沉的回应一下便坐座位上了。从他妈妈那得知,昨天下午放学后在小区里玩,由于不敢爬大型玩具上的攀登网而被小朋友取笑了。上午组织活动时临时想要用一支粉笔,可当时班上没有,笔者让他帮到隔壁班罗老师那借一支,他出去了一会就回来了,可是没借到粉笔。笔者问他:“罗老师那有粉笔吗?”他低头不回答,班上一下叽叽喳喳地说:“老师,他肯定是不敢去借……”平时班中的女孩对他说得最多的就是:“我们女孩都不怕……”(言意之下就是比不上女孩子)书豪妈妈是全职妈妈,爸爸工作非常忙,书豪所有事情是妈妈一个人操办,同时妈妈是一个非常小心谨慎的人,经常“灌输”很多安全知识给书豪,使得书豪做事也是小心翼翼的,久而久之变成了胆小怕事了,缺乏了男子汉的气概。
老师了解到书豪的情况后,就有针对性地开始了一系列的体能活动,加强他的体能锻炼,如“凳子真好玩”“过小桥不要怕”等,同时让书豪的优点在班上扩大的“亮”起来,经常以他的优点作为小朋友学习的榜样,如上课非常专心、发言先举手、绘画非常棒……开始书豪拒绝参加体能活动,经过老师的鼓励和帮助,慢慢地胆量越来越大了,并从中得到了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于是在他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
五、教师理解、包容幼儿的情绪,教会其正确表达情绪的方法
情绪是人人都有的,但是否能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来向外界表达对于幼儿来说,是具有一定的困难的。因此,教师要用理解和包容的心态,去对待发生在每个幼儿身上的事情。幼儿表现好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幼儿淘气、捣乱时要心平气和地了解事情的缘由,给予正确的教导和指引,让所有的幼儿都能感受到老师那母亲般的爱,有爱伴随着成长的孩子情绪一定会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