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美食有艾叶鸡蛋、艾叶糍粑、芦苇粽子、蒿子粑粑、五彩糯米饭各种有特殊寓意的食物。
三月三,是个重要的节日,民间有很多饮食习俗。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起源于中华民族原始社会的原始制度,其中以壮族、苗族、瑶族为典型。
在汉族,农历三月初三又称“上巳节”,相传是黄帝轩辕的诞辰。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人们大多会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等。
在湖南地区的三月初三,有荠菜煮鸡蛋的习俗。南宁的三月三有着吃发糕的习俗。江南一带的汉族民间的三月三有着吃蒿子粑粑的习俗,吃蒿子粑粑的习俗是为的是纪念死者,同时祝愿人人健康长寿,不为邪灵所侵。,同安人农历三月初三吃薄饼也是传统习俗之一。壮族称粽子为“粽粑,是壮族“三月三”特制的传统食品,也是用来祭祀拜祖的食品。
回答于 2022-04-30
每年农历的三月三是中国的上巳节,女儿节,也是广西壮族的歌圩节。你知道三月三有什么特殊美食可以吃的吗?下面是我整理的三月三节日的十种特色美食,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三月三相关内容推荐↓↓↓
壮族三月三的由来和习俗
三月三节日传说都有哪些
三月三有什么风俗活动
广西三月三传统风俗有哪些
三月三十种特色美食
1、鸡屎藤
农历三月三吃鸡屎藤,是广西北海本地人的一种传统习俗,我们将叶与大米混合研磨成粉,再做成一片片的鸡丝藤面,用这种面做成的鸡丝藤粿仔汤,味道清香甜美,是本地人喜爱的特色小吃。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诞辰,北海人以此纪念这位伟人。
农历三月初三,在侨乡江门家家户户都有吃“鸡矢藤”饼的习俗。先将其叶子洗净,与糯米一同磨碎,拌入煮溶的糖水,搓成粉团,压成饼状。部分还会在饼面印有“福、禄、寿”等吉祥字。用鸡矢藤叶做出的饼甘凉可口,别有风味,食后清热解毒。
2、荠菜煮鸡蛋
民谚曰:“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三月三,荠菜煮鸡蛋。”春天正是采食荠菜的季节。春食荠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汉族在这日有吃地(荠)菜煮鸡蛋的习俗。
因荠菜的谐音是“聚财”,故此,老百姓又根据民间 传说 ,于三月初三这一天,在祭祖的时候,借助祖先的神灵和财气,人们会将新鲜荠菜洗净后捆扎成一小束,放入鸡蛋、红枣、风球,再配两三片生姜,煮上一大锅,全家都吃上一碗,食之既可交发财运,又可防治头痛头昏病,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民间特有的食疗习俗。据说可以去风湿、清火,腰腿不痛,而且还可预防春瘟。
饮食鸡蛋
3、五色糯米饭
黑、红、黄、白、紫——五色糯米饭是壮族地区的传统美食,因糯米饭呈多种色彩而得名,又称“乌饭”。壮家人把五色糯米饭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
传说古时候壮家村寨有个青年叫特侬,外出干活总是带着糯米饭。而山上的猴子总是把糯米饭抢去。有一次,特侬随手扯了枫叶驱赶猴子,却发现自己掐枫叶的手被染上了黑色。他灵机一动,回家后把枫叶浸泡到糯米饭里蒸煮,制成了黑色糯米饭。猴子看见一大团黑乎乎的东西,以为是毒物不敢碰。特侬吃了黑色糯米饭,口不干不燥也不腻倦,反而觉得浑身是力。后来,壮家人都学着特侬做黑色糯米饭,后又逐渐用黄栀子、红蓝草等做成了黄色、红色、紫色糯米饭。
4、蒿子粑
三月三吃蒿子粑,与传统习俗有关。三月初三古称“上巳节”,民间又称为“鬼节”。传说这一天,人的魂魄容易被东游西荡的鬼迷惑,朴实憨厚的乡民们认为,必须吃这种带有野味的蒿子粑,才能把人的魂儿“粑”(粘)住,不为邪恶所侵,人才能健康,不生病。这种美好心愿代代相传,使这种千年旧俗延续至今,演变成祈求康泰的地方特色风俗。
做蒿子粑的蒿子,是青蒿的俗名,又名香蒿、花蒿,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能食用的野生天然植物。春天,轻风和煦、万物复苏。据医书介绍,蒿子有清热、泻火、利湿、解暑、平肝、安神等功效。看来,蒿子粑“粑魂”虽是传说,祛病健身之言却是不虚。
5、薄饼
农历三月初三吃薄饼,是同安人的传统习俗之一。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其子郑经继承父业,继续抗清,多次出兵攻打闽南一带,因清军顽抗造成百姓伤亡惨重。在郑军反攻下,清军投降,郑军进入城内,老百姓一边迎郑军,一边制作薄饼祭祀死难的亲友。后来民众就用薄饼在农历三月初三日祭祀祖宗。
做薄饼单是馅就足够忙活好长时间,但是更关键的是需要薄饼皮做支撑。薄饼皮不但要薄更要劲道,这样包着馅料就不容易破裂。吃时将馅料放在薄饼皮上,卷成竹筒状,非常味香可口。因为质量好的薄饼皮很Q,所以也有很多人喜欢单吃薄饼皮。
6、春饼
三月初三,上巳日也有一种食俗,就是吃“春饼”,把面赶成薄薄的饼,把鸡蛋煮熟剥去皮,捣碎,有的人家还加进去蒜泥,把薄饼卷起来吃,有的地方暖得早,已经有了小葱,用春饼卷小葱吃。
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春饼来历 故事 :相传宋朝年间,一个书生名叫陈皓,有一位贤慧的妻子叫阿玉,两人感情深厚,情投意合。陈皓专心致志读书,但常忘记了吃饭。这可急坏了阿玉,她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做春饼这个办法,春饼既能当饭,又能当菜。陈皓边读书边吃春饼,餐餐吃得香,读书的劲头更足了。不久,陈皓赴京赶考,阿玉又制作春饼并用油炸,给丈夫当干粮。结果,陈皓得中状元,高兴得把妻子做的春饼干粮,送给考官品尝。考官一吃,赞不绝口,顿时写诗 作文 ,称之为“春卷”。
7、艾叶糍粑
清明 前后,是艾草生长茂盛且最为鲜嫩的时节,由于农历三月三与 清明节 靠近,艾叶糍粑也成了“三月三”必吃的美食。
将采摘回来的艾叶洗净,煮过以后剁碎,与糯米粉、黄糖混合后舂匀,捏成一个个墨绿色的扁圆形糍粑。最后用芭蕉叶垫底,放进蒸笼蒸熟,即成软绵香甜的艾糍,艾糍里面的馅可咸可甜。
8、乌米饭
畲族,家家都做乌米饭,全家共餐,馈赠亲友,欢度“乌饭节”。传说,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率起义军抗击官军围剿,以乌稔果充饥而军威大振,于三月三这天突围成功,连战连捷。畲民为纪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乌米饭,集会对歌。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梧州也有吃乌米饭的习俗。
乌米饭驱邪扶正,健身暖胃,加上独有的枫香味、乌黑油亮的颜色,再配以炒香并捣碎了的花生米及腊肠等配料一起蒸煮,吃起来味道相当美味,是一道深受市民青睐的传统美食。
9、壮粽
宁明壮粽是用糯米、猪肉等煮制成的一种大粽粑,是壮族“三月三”特制的传统食品。
壮家粽子起源于宋代,叫“风莫”。它是一种特大的粽粑。大年夜,姑娘们便把煮熟的“风莫”从铁锅里捞出来,以备正月食用。正月十五,出嫁姑娘都要回娘家吃风莫饭,父母打开风莫,分给全家人。儿女须将风莫吃完,以示孝敬父母,祈求父母高寿。
10、水菊粑
每年农历三月三,在安庆太湖县、潜山一带,有吃水菊粑的习俗。水菊又名鼠曲草,清明菜、寒食菜、粑菜,四五月开细小的头状花。在我国的华中、华东、华南及西南各省的原野、田坎、路旁均有生长。春季可以采摘嫩茎叶洗净,拌入糯米面中,蒸熟或者油炸食用,西南各省称作“清明粑”。
三月三为何要吃地菜煮鸡蛋
每当农历三月三,孝感人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地菜即荠菜,在路边或野地里随处可见,它不仅是营养丰富,而且还能治疗多种疾病,民间不仅有“阳春三月三,地菜当灵丹”的 谚语 ,还流传着“春食地菜赛仙丹”的说法。
地菜在三月的农村随处可见、随处可采,如果你有一份雅致的心情,可带上小铲子,趁着风和日丽的天气去田间,挖一些地菜回来。那些长得翠绿翠绿的,有白白的根须,还没有开出小白花的,就是极好的地菜了。在菜市场上,也有地菜出售。祖国医学认为:地菜味甘、性凉,归肝、脾、肾经,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
地菜食用 方法 很多,可拌、可炒、可烩,还可用来做馅或做汤,均色泽诱人、味道鲜美是一道药食同源的美味佳蔬。用地菜来煮鸡蛋是最常见的一种吃法。每到三月三这天,人们会将新鲜地菜洗净后捆扎成一小束,放入鸡蛋、红枣、风球,再配两三片生姜,煮上一大锅,全家都吃上一碗,据说可以去风湿、清火,腰腿不痛,而且还可预防春瘟呢!
我记得每年的三月三,妈妈都会早早起床用新鲜的地菜花为全家煮上一锅鸡蛋,地菜的清香总能够将懒床的我从睡眠中唤醒。妈妈对我们说三月三吃鸡蛋一年都不会头痛。
三月三有什么寓意
壮族,多于三月三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
歌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人民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它是以对歌为主体的民俗活动。三月三歌墟是在农历三月三举行的节日歌会。为了弘扬优秀的民族 文化 传统,满足广大壮族群众的热切愿望,198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每年农历三月三为壮族歌节,并在南宁、柳州、桂林等地举行歌节盛会。传统节日从此焕发了青春,更受到壮族人民的喜爱。如果你在三月三时来广西旅游,你就有机会一睹三月三歌墟的盛况。
农历三月三的壮乡,山山寨寨到处都是歌的海洋。人们如过节一般精心打扮,男女青年心怀喜悦向歌墟涌去,河边、山谷、林子都是天然的舞台。春天的大地,万木复苏,嫩草茸茸,初绽的野花,或白、或紫、或红,争芳斗艳。这美丽的春色唤起人们的美好情感,欢乐的歌声在空中回响。
三月三节日的十种特色美食相关 文章 :
★ 三月三节日的传统美食
★ 2022广西壮族三月三放假安排
★ 广西三月三有什么美食
★ 农历三月三吃什么
★ 广西壮族三月三传统美食有哪些
★ 壮族三月三的由来和习俗
★ 河池特色小吃
★ 南方清明节传统食物
★ 清明节传统食物有哪些
var _hmt = _hmt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6732713c8049618d4dd9c9b08bf57682"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1、桃罐头:在民间传说中,三月三是王母娘娘的生日,在我国的神话中,王母是女仙之首,掌管罚恶、预警灾厉的长生女神,她拥有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还有让人吃了延年益寿的蟠桃,而且还能赐福、赐子、化险消灾。只不过,在人间,三月三桃花刚开,还不是桃子成熟的季节,因此人们就会吃桃罐头来讨个吉利,希望自己能平平安安,桃花运等好运不断。2、荠菜煮鸡蛋:相传有一天,华佗采药时遇上大雨,到一位老人家里躲雨,发现老人被头疼病折磨得厉害,于是在老人家菜地旁拔了几颗荠菜和鸡蛋一起煮,老人吃了以后头不痛了,而这天刚好是三月三。后来,这种吃法在民间就传开了,用荠菜煮鸡蛋就成了三月三的习俗之一,希望自己和家人平平安安,身体健康,不生病。
3、彩色糯米饭:三月三是广西壮族山歌节,彩色糯米饭是主要的美食。将枫香叶、苏木、密蒙花、紫蓝草用热水煮开至出色,滤掉枝叶,放糯米浸泡6小时左右上色,把染好色的糯米蒸熟即可。吃彩色糯米饭,有人丁兴旺,身体健壮的寓意。
4、鸡屎藤糖水:在广西和海南等地,有着吃鸡屎藤糖水的习俗。鸡屎藤是一种草本植物,当叶子被揉碎时能闻到一股类似鸡屎的味道,所以叫鸡屎藤。用新鲜的鸡屎藤榨成汁,然后再放到锅里烧开,煮开后,绿色的汁水会变成黑色,再和米粉一起和成面团,揉搓成条再切段,蒸熟后再煮成糖水食用即可。
5、蒿子粑粑:在安徽六安,三月初三是鬼节,相传这天晚上会出现鬼火和鬼魂,必须要吃蒿子粑粑这种带有粘性的美食,取粘住灵魂、不会被勾走之意。蒿子粑粑是将采好的蒿子去掉老叶洗净后,揉出汁水,再加上糯米粉和炒好的咸肉,用手按成一个个巴掌大的饼,蒸熟或煎熟即可。
6、乌米饭:畲族家家都做乌米饭,全家共餐,馈赠亲友,欢度“乌饭节”。传说,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率起义军抗击官军围剿,以乌稔果充饥而军威大振,于三月三这天突围成功,连战连捷。畲民为纪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乌米饭,集会对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