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天麻的产区分布广,自然地理条件、栽培时间和方法等都不尽相同。收获时间应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栽培时间和方法等来确定,总的原则是:要在天麻停止生长或经过休眠将恢复生长前,既不影响天麻品质,又不会产生冻害,还有利于栽培。我国东北地区,天麻年生长时间短;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就停止生长,西南地区,天麻年生长周期长,通常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才停生长;而低海拔引种地区,天麻年生铃周期长,收获更需延迟一些。即使同一地区,也应根据海拔高度,当年气候变化以及天麻的长势不同,灵活掌握采收期。过早收获,天麻尚在继续生长,不仅降低产量,而且影响产品质量,过迟采收,易遭受凉害及地下害虫、鼠类的为害。在逆境条件下,蜜环菌会发生反消化,吸取天麻作为营养因而影响质量。
收获时间的确定应因地制宜,不能一概而论。在我国北方,气温下降较早,天麻在10月下旬就开始休眠,而冬季严寒易使天麻受冻,故应在11月上旬收获并及时予以防冻贮藏或加工,我国南方及低海拔地区,冬季降较迟,又不十分寒冷,天麻进入休眠的时间晚,可在11月下旬至12月收获,也可以在翌年3月下旬前收获,用作种麻的就可随收随种。
天麻从种植到收获的时间是: 自然季节冬种11月至次年1月,生长期9~11个月可收获;春栽2月至5月,生长期6~8个月可收获。
天麻对心血管的作用:天麻对冠状动脉、外周血管有一定程度的扩张作用, 天麻注射液可使家兔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增加, 心肌耗氧量下降.天麻素有促进心肌细胞能量代谢, 特别是在缺氧情况下获得能量的作用.另外尚有抗炎免疫作用。
扩展资料
1、镇痛作用:用天麻制出的天麻注射液,对三叉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头痛、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炎等,有明显的镇痛效果。近年来,经一些医疗单位1000多例患者的临床试用,有效率达90%。
2、镇静作用:有的医疗单位用合成天麻素(天麻甙)治疗神经衰弱和神经衰弱综合症病人,有效率分别为89.44%和86.87%。且能抑制咖啡因所致的中枢兴奋作用,还有加强戊巴比妥纳的睡眠时间效应。
3、抗惊厥作用:天麻对面神经抽搐、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癫痫等的一定疗效。还有缓解平滑肌痉挛,缓解心绞痛、胆绞痛的作用。
4、降低血压作用:天麻能治疗高血压。久服可平肝益气、利腰膝、强筋骨,还可增加外周及冠状动脉血流量,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5、明目、增智作用:天麻尚有明目和显著增强记忆力的作用。天麻对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保护和调节作用,能增强视神经的分辨能力,目前已用作高空飞行人员的脑保健食品或脑保健药物。日本用天麻注射液治疗老年痴呆症,有效率达81%。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麻
不管冬栽、春栽或夏播天麻,都应在休眠期收获。深秋季节随着气温的下降,天麻块茎表面颜色加深,由幼嫩时白黄色转变为淡黄色,顶部呈现有明显的顶芽,白麻和箭麻已能清楚区分。箭麻体大,顶端生长有“鹦哥嘴”形的红色花茎芽;白麻、米麻顶部仅是一个生长锥。当块茎已不再继续生长,体积大小已基本定型时,意味着即将进入休眠期,便是收获的适宜时期。
自然条件下室外栽培的天麻,一般都是边收边栽。收获期分为冬、春两季。冬收在封冻之前,春收在解冻之后。可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决定。采收过早,天麻与新生麻连接较紧,新生麻内含物不充实,水分含量大,干湿比大,成品质量差;收获过晚,天气寒冷,易造成种麻受冻。春收应在刚解冻之后,块茎顶芽萌动之前,即未解除休眠之前。如延迟收获,箭麻开始抽薹,消耗大量营养,产量降低。
对无性繁殖的天麻,栽后一般一年收获;用米麻栽培的栽后两年收获;白麻栽培的当年收获。对有性繁殖的,若菌材较小,播后半年收获;若菌材较大,可在播种后一年半收获。若是采用室内栽培或是室内外移动栽培,收获期根据室内温度而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