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ǔ shé
2 英文参考fractur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西医·骨折所谓骨折,顾名思义,就是指骨头或骨头的结构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也时有发生。病人常为一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骨折发生后,离医院较近者,可直接送医院或叫救护车,离医院比较远的病人,必须进行简单的处理,以防在送医院途中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3.1 骨折的病因发生骨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种情况:
(1)直接暴力
暴力直接作用于骨骼某一部位而致该部骨折,则往往使受伤部位发生骨折,常伴有不同程度软组织破坏。如车轮撞击小腿,于撞击处发生胫腓骨骨干骨折。
(2)间接暴力
间接暴力作用时通过纵向传导、杠杆作用或扭转作用使远处发生骨折,如从高处跌下足部着地时,躯干因重力关系急剧向前屈曲,胸腰脊柱交界处椎体受折刀力的作用而发生压缩性骨折(传导作用)。
(3)积累性劳损
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致使肢体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如远距离行军易致第二、三跖骨及腓骨下1/3骨干骨折。
3.2 骨折的临床表现休克:对于多发性骨折、骨盆骨折、股骨骨折、脊柱骨折及严重的开放性骨。患者常因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大量出血、剧烈疼痛或并发内脏损伤等而引起休克。
发热:骨折处有大量内出血,血肿吸收时,体温略有升高,但一般不超过,开放性骨折体温升高时,应考虑感染的可能。
3.3 骨折的并发症3.3.1 早期并发症(1)休克:严重损伤,骨折引起大出血或重要器官损伤所致。
(2)脂肪栓塞综合征:发生于成人,是由于骨折处髓腔内血肿张力过大破坏,脂肪滴进入破裂的静脉窦内,可引起肺、脑脂肪栓塞。
(3)重要内脏器官损伤:①肝、脾破裂。②胸肺损伤。③膀胱和尿道损伤。④直肠损伤。
(4)重要周围组织损伤:
①重要血管损伤:常见的如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近侧骨折端易造成肱动脉损伤,胫骨上段骨折易造成胫前或胫后动脉损伤,股骨髁上骨折,远侧骨折端可致腘动脉损伤。
②周围神经损伤:特别是在神经与骨紧密相邻的部位,如肱骨中、下1/3交界处骨折极易损伤紧贴肱骨行走的桡神经,腓骨颈骨折易致腓总神经损伤。
③脊髓损伤:为脊柱骨折和脱位的严重并发症,多见于脊柱颈段和胸腰段,可出现截瘫。
(5)骨筋膜室综合征:即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候群。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常由损伤骨折的血肿和组织水肿使其室内内容物体积增加或外包扎过紧、局部压迫使骨筋膜室容积减小而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所致。
3.3.2 晚期并发症(l)坠积性肺炎:多发生于因骨折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特别是年老体弱和伴有慢性病的思者,有时可因此而危及患者生命,应鼓励患者及早下床活动。
(2)褥疮:严重骨折后患者长期卧床不起,身体骨突起处受压,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易形成褥疮。常见部位有骶骨部、髋部、足跟部。
(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多见于骨盆骨折或下肢骨折,下肢长时间制动,静脉血回流缓慢,加之损伤所致血液高凝状态,易发生血栓形成。应加强活动锻炼,预防其发生。
(4)感染:开放性骨折特别是污染较重或伴有较严重的软组织损伤者,若清创不彻底,坏死组织残留或软组织覆盖不佳,可能发生感染。处理不当可致化脓性骨髓炎。
(5)损伤性骨化:又称骨化性肌炎。由于关节扭伤、脱位或关节附近骨折,骨膜剥离形成骨膜下血肿,处理不当使血肿扩大,机化并在关节附近软组织内广泛骨化,造成严重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特别多见于肘关节。
(6)损伤性关节炎:关节内骨折,关节面遭到破坏,又未能准确复位,骨愈合后使关节面不平整,长期磨损易引起损伤件关节炎,致使关节活动时出现疼痛。
(7)关节僵硬:患肢长时间因定,静脉和淋巴回流不畅,关节周围组织中浆液纤维性渗出和纤维蛋白沉积,发生纤维粘连,并伴有关节变和周围肌挛缩,致使关节活动障碍。这是骨折和关节损伤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及时拆除固定和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是预防和治疗关节僵硬的有效方法。
(8)急性骨萎缩:即损伤所致关节附近的疼痛性骨质疏松,亦称反射 *** 感神经性骨营养不良。好发于手、足骨折后,典型症状是疼痛和血管舒缩紊乱。
(9)缺血性骨坏死:骨折使某一骨折端的血液供应被破坏,而发生该骨折端缺血性坏死。常见的有腕舟状骨骨折后近侧骨折端缺血性坏死。
(10)缺血性肌挛缩:多为骨筋膜室综合征处理不当的严重后果,是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可由骨折和软组织损伤所致,也常因骨折处理不当造成,特别是外固定过紧。一日发生则难以治疗,常致严重残疾。典型的畸形是爪形手和爪形足。
3.4 骨折的诊断3.4.1 诊断要点1.外伤史[1]。
2.疼痛、肿胀、淤血、功能障碍[1]。
3.专有体征 畸形、反常活动、骨摩擦音或骨摩擦感[1]。
4.X线检查可以帮助明确诊断[1]。
5.注意有无合并神经、血管损伤及其他脏器损伤[1]。
6.注意除外病理性骨折[1]。
3.4.2 典型临床表现休克:对于多发性骨折、骨盆骨折、股骨骨折、脊柱骨折及严重的开放性骨。患者常因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大量出血、剧烈疼痛或并发内脏损伤等而引起休克。
发热:骨折处有大量内出血,血肿吸收时,体温略有升高,但一般不超过,开放性骨折体温升高时,应考虑感染的可能。
3.4.3 骨折的专有体征(1)畸形:骨折段移位可使患肢外形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缩短。
(2)异常活动:正常情况下肢体不能活动的部位,骨折后出现不正常的活动。
(3)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后,两骨折端相互摩擦时,可产生骨擦音或骨擦感。
以上三种体征只要发现其中之一,即可确诊,但未见此三种体征者,也不能排除骨折的可能,如嵌插骨折、裂缝骨折。
3.4.4 检查X线检查对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凡疑为骨折者应常规进行X线拍片检查,可显临床上难以发现的不完全性骨折、深部的骨折、关节内骨折和小的撕脱性骨折等,即使临床上已表现为明显骨折者,X线拍片检查也是必要的,可以帮助了解骨折的类型和具体情况,对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X线摄片应包括正、侧位,并须包括邻近关节,有时须加摄斜位、切线位或健侧相应部位的x光片。仔细阅读x光片后应辨明以下几点:
(1)骨折是损伤性或病理性。
(2)骨折是否移位,如何移位。
(3)骨折对位对线是否满意,是否需要整复。
(4)骨折是新鲜的还是陈旧的。
(5)有否邻近关节或骨伤损伤。
3.5 骨折的鉴别诊断依据骨折的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无需鉴别。但临床上需注意骨折的发生是属于单纯性骨折还是由于患者本身原有疾疾所导致的病理性骨折,在患者原有疾病而导致骨骼异常的情况下,轻微的力量便可造成骨折,较在这种情况下发生较为频繁,需严格地观察和诊断。
3.6 骨折的治疗3.6.1 治疗原则(1)复位: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1]。
(2)固定:可以选择石膏、夹板、牵引等外固定;部分病例需要手术内固定,包括接骨板、髓内钉、螺钉等[1]。
(3)功能锻炼:合理的功能锻炼有利于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避免肌肉萎缩、关节僵硬[1]。
3.6.2 现场急救现场急救时,用清洁敷料包扎伤口后,将骨折部位临时固定,迅速转送至三级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1]。特别需要注意,开放骨折暴露在外时,一定不要将骨折断端送回伤口内,避免进一步污染[1]。
(1)如有皮肤伤口及出血者,要清除可见的污物,然后用干净的棉花或毛巾等加压扎。
(2)四肢开放性骨折(骨折断端经伤口暴露出来)有出血时,不能滥用绳索或电线捆扎肢休。可用宽布条、橡皮胶管在伤口的上方捆扎。捆扎不要太紧,以不出血为度,并且要隔1小时放松 1~2分钟。上肢捆扎止血带应在上臂的上1/3处,以避免损伤桡神经。
(3)上肢骨折可用木板或木根、硬纸板进行固定,然后用绷带或绳索悬吊于脖子上。下肢骨折可用木板或木根捆扎固定,也可将双下肢捆绑在一起以达固定目的。
(4)骨盆骨折,用宽布条扎住骨盆,病人仰卧,膝关节半屈位,膝下垫一枕头或衣物,以稳定身体,减少晃动。
(5)通过以上处置后,可搬运病人送医院。搬运病人动作要轻,使受伤肢体避免弯屈、扭转。搬运胸腰椎骨折患者,须由23人,同时托头、肩、臀和下肢,把病人平托起来放在担架或木板上。搬运颈椎骨折病人时,要有1人牵引固定头部,其他人抬躯干上担架,然后在颈头两侧用棉衣等固定。搬运下肢骨折病人时,可由1人托住伤肢,其他人抬躯干上担架。上肢骨折者多可自己行走,如需搬运时,方法同下肢骨折病人。病人经应急处理和送医院治疗段时间后,需要回家康复,家庭成员除应注意患用药、营养饮食外,着重加强护理,协助早期功能锻炼。
3.6.3 复位时局部麻醉用药将注射针于骨折处皮肤浸润后,逐步刺入深处,当进入骨折血肿后,可抽出暗红色血液,然后缓慢将1%普鲁卡因或0.5%利多卡因10ml注入血肿[1]。
3.6.4 药物治疗3.6.4.1 对症止痛除外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疼痛程度给予吗啡(5~15mg,皮下注射或口服)、哌替啶(50mg,肌内注射)、对乙酰氨基酚(0.3~0.6g,一日3次)、双氯芬酸钠(25~50mg,一日3次)、布洛芬(0.2g,一日3次)、吲哚美辛(50mg,直肠给药,一日1次)等[1]。
3.6.4.2 抗菌抗破伤风治疗开放性骨折在清创的同时给予抗菌药物、破伤风抗毒素治疗[1]。
3.6.4.3 抗休克治疗骨盆骨折或多发骨折可以造成失血性休克,需要抗休克治疗[1]。参见低血容量性休克条。
3.6.4.4 预防深静脉血栓髋部骨折患者,在入院后应该预防深静脉血栓(根据病情选择低分子量肝素注射液皮下注射)[1]。
3.6.5 家庭用药(1)鱼肝油丸2丸,每日3次口服。
(2)钙片4片,每日3次口服。
(3)沈阳红药2片,每日3次口服。
(4)跌打丸1丸,每日2次口服。或用合骨丸1丸,每日2次口服。
(5)七厘散用黄酒调成糊状敷于骨折处,每日一换。上药可联合服用或任选几种服用。
3.6.6 营养和饮食骨折的病人由于疼痛,卧床不活动,消化功能不好,可引起身体代谢的变化,最明显的是蛋白质的负平衡(即蛋白质的消耗大于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外伤所致的失血也是体内营养的损失。骨折的愈合、软组织的修复,都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供应,如果饮食调节不好,营养跟不上,不仅影响病人对骨折、软组织损伤的耐受力,而且还会影响骨骼和伤口的愈合及病体的康复。骨折病人需要吃些易消化、富有营养、清淡的食物,宜采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要多食用些动物的肝、肚、排骨汤、鸡、蛋、鱼肉及豆制品、牛奶,并且多吃些蔬菜、水果等。
3.6.7 家庭护理(1)骨折病人大多活动不便或需要长期卧床,生活上需要照顾,对身体的恢复考虑较多,因此需要家人耐心细致周到的护理,家人有什么不愉快之事,不要在病人面前表观出来,以免引起病人的误会。经常同病人谈谈,多加安慰,使其感到家庭的温暖、亲切,增强康复的信心。
(2)皮肤的护理,对长期卧床、特别是对石膏固定和截瘫的病人尤为重要。石膏固定的病人,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单需要平整无皱折。截瘫的病人应每2小时翻身一次,并用50%的酒精或滑石粉 *** 受压部位,以预防褥疮的发生。
(3)便盆的使用。卧床的病人大小便需在床上用便盆来接,使用便盆时,用枕头垫高上身;如果需长期卧床可将床边开洞口,大便时便盆放在洞孔下,臀部下方垫一小油布或塑料布,自洞口上缘下垂于便盆,保持洞口及其周围清洁。
(4)预防垂足,注意保持伤肢功能位置,床上应备支被架,防止局部受压,预防垂足。
3.6.8 康复措施(1)加强功能锻炼。长期卧床的病人,如不适当的活动常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强直,肢体末端肿胀。因此,应将伤肢保持在适当的功能位置,在床上活动,如做大腿肌肉收缩,足趾和踝关节运动。也可将房梁上或床头、墙上拴一绳索活动上身和上肢,并尽力让病人自己梳洗、吃饭,手中可握握力圈、健身球、健身棒锻炼,以达到活动的目的。
(2)在不影响骨折固定愈合的情况下,病人可扶持他人或借助双拐的力量,早期下床,早活动,晚持重,活动量由小到大逐渐进行,切忌急躁。
3.7 骨折的预防部分病人是可以避免发生骨折的,这需要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以安全第一,时刻注意就能减少骨折发生。儿童走路不稳,容易摔倒,尤其不能到高处玩耍,要教育和看好儿童,避免摔伤。少年玩耍较多,好奇心强,家长及老师要做好教育工作,不要爬墙上树。中青年在工作及骑车时要精力集中,事事处处要注意安全。老年人手脚活动不便,雪雨天及夜晚尽量不外出。外出时要有人挽扶或持拐杖,夜晚外出要有照明工具。上街最好不骑自行车,不要到拥挤的公共场所。
4 中医·骨折骨折(fracture[2])为病名[3]。是指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受到破坏所引起的,以疼痛、肿胀、青紫、功能障碍、畸形及骨擦音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见《外台秘要》卷二十九。骨折又名折骨、折伤、伤折、折疡[3]。
4.1 病因病机骨折的因外力、肌肉拉力或骨病导致[3]。
4.2 骨折的症状一般有截断、碎断或斜断[3]。伤部可有瘀血、肿痛、错位、畸形、骨声、轴心叩击痛、异常活动及功能障碍等[3]。如因骨本身患结核、骨髓炎及骨瘤等病变,每遇轻度外力碰撞而发生骨折的称病理性骨折[3]。
4.3 骨折的中医治疗治宜视伤情采用手法整复或切开复位,夹缚固定[3]。
初期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服七厘散、复元活血汤、云南白药等;外敷栀乳散[3]。
肿消痛减后宜接骨续筋,服正骨紫金丹、接骨丸、跌打丸等;外贴接骨膏[3]。
后期恢复时宜培补肝肾,舒筋通络[3]。内服补肾壮筋汤、舒筋活血汤、小活络丹等;外用海桐皮汤、五加皮汤或损伤洗方外洗,并配合功能锻炼[3]。
病理性骨折应同时治疗原发病[3]。
手法整复或手术切开整复可参见不同部位之单纯骨折或复杂骨折。
外敷方药:
(1)罗汉松根500克,续断、小接骨丹各3060克,75%酒精15毫升,松节油5毫升,仙人掌适量。将上药捣碎混合成糊状,外敷患处0.5厘米厚,57天更换1次。
(2)黄柏、续断各30克,大黄、血竭、龙骨各18克,红花、元胡、牛膝各15克。将上药研成末用蜜或开水调成糊状敷于骨折处,隔日一换。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4.4 关于附骨痈、附骨痰及骨瘤4.4.1 附骨痈4.4.1.1 病因病机附骨痈是由邪气深入,结于骨而发[4]。《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二:“附骨痈,亦由体盛热而当风取凉,风冷入于肌肉,与热气相搏,伏结近骨成痈。其状无头,但肿痛而阔,其皮薄泽,谓之附骨痈也。”
4.4.1.2 症状初起病势急骤,全身不适、倦怠,继而寒战、高热、汗出而热不减,食少、苔黄腻、质红,脉滑数,甚则恶心呕吐,患处疼痛如锥,色红、肿胀、焮热、拒按,活动受限等[4]。类似急性化脓性骨髓炎[4]。
4.4.1.3 治法初期脓未成者,以消为主,宜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方选仙方活命饮合黄连解毒汤,或五味消毒饮等,局部外贴金黄散,或双柏散;若脓已成而未溃,应以托为主,宜托里透脓,方选托里消毒饮加减,局部切开排脓,或采用其他方法施治[4]。
4.4.2 附骨痰附骨痰为流痰病的一种[5]。
4.4.2.1 病因病机多为先天不足,三阴亏损,或有所伤,致使气血凝滞所致[5]。
4.4.2.2 症状多发于小儿,常见于大腿内侧或外侧处[5]。初起全身寒热间作、食少、困倦、无力、面黄、形体消瘦,腰痛腿酸,朝轻暮重,甚则午后潮热,进而患处漫肿,皮色不变,久而破溃,脓呈清稀或夹有败絮样物,淋漓不断,疮口难敛[5]。相当于腰椎结核或大转子滑囊结核,形成脓液流注于大腿内侧或外侧的冷脓肿[5]。
4.4.3 骨瘤4.4.3.1 病因病机骨瘤因肾气不足,寒湿夹痰侵袭骨骼,以致气血凝聚于骨所致[6]。
4.4.3.2 症状好发于长管骨的干骺端[6]。良性者症状多不明显,发展缓慢[6]。恶性者病初隐痛,继则难忍,入夜尤甚,生长较速,肿块推之不移,坚硬如石,与骨相连,皮色紫褐,表面静脉怒张,常伴有低热、消瘦、神疲、食欲不振等[6]。
4.4.3.3 治疗治宜补益肾气、散肿破坚为主,内服肾气丸,外贴阳和解凝膏,必要时可用手术治疗[6]。
5你好啊镇痛药的镇痛的强度,与剂量是成正比的,随着用量的递增,镇痛的效果增加。从等效剂量来讲,吗啡10毫克,相当于哌替啶(杜冷丁)100毫克,相当于二氢埃托啡0.04毫克等等,但是,吗啡的毒性小,当人体对镇痛药产生了耐受性的时候,吗啡可以逐渐的增大计量,最终每日可以使用到上千毫克,别的药物就不行了,剂量增加到大约初次用量的十倍的时候,人就开始中毒了。
所以,由于镇痛药的特殊原理和效应,还是吗啡更好,现在全世界的医生都在推荐使用吗啡的。
所有的镇痛药,都是国家管制的药物,但是,对于真正需要的患者,在医院还是很容易得到的,国家有这方面的相关政策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