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胆胃不和 症状在口
口苦、口臭、磨牙这三个症状,其中最典型的表现或者叫高强阳性信息是口苦。一提到苦,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一个脏腑——胆,因为胆“其味在苦”,在经脉、脏腑当中出现的症状里面只要见到口苦这一条,基本马上就可以诊断为胆腑的问题,或者至少跟胆腑有着密切的关系。口苦的根本原因是胆气上逆,症状的表现部位在口腔。
胆怎么能影响到口腔呢?胆并不会直接导致口苦,这其中携裹着一个脏腑,就是胃。中医里面所说的胃,概念是比较宽泛的,既包含了大肠小肠,也包含了食道口腔。《黄帝内经》认为“大肠,小肠皆属于胃” 。胃是人体整个消化系统的一个统称。因为胆把胆汁释放到十二指肠来参与代谢、参与消化吸收,所以当胆功能出现异常的时候,会导致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胃,引起胃的反流症,这就是“胆胃不和”。这时候不管是胃里的气体,还是胃里的实际的内容物,都会向上刺激到食道黏膜,甚至影响到口腔,出现口腔里的症状。因为是胆的问题引起了胃呕逆的情况,所以患者往往会有恶心,呕吐,嗳气吞酸等等这种类型的表现。在这些所有的症状表现当中,口苦症就是一个典型的、可以立刻就能用作诊断的高强阳性的信息。
这时候是胆和胃同时出问题导致在口腔里出现症状。再反过来看,口臭和磨牙这两个问题都在口腔之内,而且口臭这一症状是胃火向上反应的表现,磨牙症状同样也与胃火有关,这两个表现也具备高强阳性的信息。所以以后只要口气比较重,嘴巴里面有因食物没有消化而酸腐的味道,再加上晚上睡觉磨牙,就可以判断有胃火。
胃气上逆以及胃火上炎会导致口气比较重,磨牙,甚至有些人还会出现口腔溃疡,牙龈糜烂,牙周炎等等。这种问题属于胃的问题和胆的问题共同作用造成的,这就是胆胃不和。胃气向上逆是因为胆在底下做了一个始作俑者。胆的问题向上反映到口腔也必然经过胃,才能够到达口腔。所以把口苦、口臭、磨牙这三个症状联合起来看,是胆气和胃气上逆且胃中有热而出现的症状。
02
胆胃荥穴 降逆泻热
有个针对这组症状的小处方,由三个穴位组成。刚才我们说了病因一个在胆,一个在胃,都是向上的逆症,是一种热证。治疗时要选择有降逆、泄热作用的穴位。我们首选的是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阳胆经的两个荥穴。荥穴,有泻热的作用,可以泻经脉之热,并且通过经脉的热,泻相应所联系的脏腑的热。
刺激荥穴,要采用强刺激的方法。补充一下,如果想让一个穴位发挥“泻”的作用,往往刺激量比较强,微微超出人体承受的范围;如果治疗时希望起到“补”的作用,那么需要用一些比较轻柔的、缓和的、持久的、渗透的方法。荥穴强刺激泻热,可采用掐按法。如果手上没太大的力气,可以找一个火柴棍,把火柴棍的尾部在地上稍微磨一下,磨得圆润一点,然后再点扎穴位。专业的操作工具当中有一种叫做按摩棒,非常细,可以拿来点按穴位。在古代有一种圆利针,它的头部是圆的,可以点按穴位起到一个强刺激的作用。
足阳明胃经的荥穴,叫做内庭穴,位于足二趾和足三趾之间的趾缝的纹端。庭,口也;内,入也,就是入口的事,在口腔里面的事。比如说食欲亢进、口气重、磨牙、口臭,这些问题都可以用内庭穴来进行刺激,还有口腔溃疡或牙周炎,以及齿龈糜烂,都可以用这个方法。具体方法是把手的拇指和食指立起来,拇指尖端放在二趾和三趾趾缝之间的纹端,食指放在对侧的位置,这个位置也叫做里内庭,是一个经外奇穴,跟内庭有相通的作用。所以这个操作实际上刺激到了两个穴位。掐内庭要用力,出现非常强烈的刺痛感,或者酸痛感放射的感觉,才能起到作用。
足少阳胆经的荥穴是侠溪穴,在足部四五趾缝之间的纹端。侠溪的含义就是一个狭小的一条溪水,这个名字形容的是一个水流的状态。侠溪有泄胆腑之热的作用,能祛除口苦。
这两个穴位,一个对应着口臭,一个对应着口苦,这两个症状有时候分不开,那么就同时用这两个穴位来操作。一天当中可以多做几次。有人问掐多长时间?既然说了是强刺激,一次至少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也是可以的。可以做几十秒钟后休息一会儿,再做几十秒钟,再休息一会儿,反复进行。给荥穴持续的强刺激,泻热的作用才能发挥出来。
03
症状严重 尺泽拍痧
如果症状比较重,这两个穴位是不够的,还要再加上另外一个穴位,手太阴肺经的尺泽穴。尺泽穴是合穴,合穴专门泻内腑之热,《黄帝内经》指出“合治内腑”。足经走向是从头走足,内庭和侠溪可以把上逆的症状往下引。但是人体上部的火、上部的热,可以通过人体上部的尺泽穴从近端来抑制。尺泽穴是一个抑酸效果特别好的穴位,能够抑制胃酸向上逆。它对应的部位就在胃的上口。尺泽拍击出痧可以治疗反酸。具体操作方法是把四个手指并拢,放在肘窝之内,用力拍击,直到拍击得微微出痧。可以左右两个尺泽穴交替做,一天拍击一个让它出痧。也可以在一天内把两边的尺泽穴同时拍出痧,第二天痧退后,再重复拍击。如果今天这边出痧比较重,那么就等到第二天再做另外一侧,左右交替来刺激尺泽穴。穴位拍击出痧也是一个强刺激泻热的方法。
两个荥穴用掐按的方式,一个合穴用拍击出痧的方式,这三个穴位的组合,坚持做一个星期到两个星期,口苦、口臭、磨牙的症状能减轻殆尽。
中国中医
微信号:satcm01
全国产经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1.腹胀胃痛按下脘-- 在胃和小肠的相接处,位于肚脐上2寸,所对应的是人的小肠,食物从这经过,需要由它控制食物的消化吸收,所以说它对胃里的食物引起的消化不良、胃溃疡、胃炎、胃扩张的缓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口臭严重按劳宫、内庭-- 用拇指肚揉劳宫、内庭穴按3 5分钟,每天灵活掌握次数,能很好地缓解症状。金津、玉液两个穴位在口腔里,按摩不方便,如果口臭比较严重,可以在按摩劳宫、内庭后用三棱针对金津、玉液两个穴位针刺放血。
3.感冒腹痛按神阙-- 肚脐的中间,即我们常说的肚脐眼。按摩此穴位对感冒、腹痛、泄泻、脱肛、水肿、虚脱等效果较好。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右手掌心置于肚脐,左手重叠于右手背,顺时针方向摩50 100次;换左手在下,逆时针方向摩50 100次,以腹部发热为宜。
4.久咳不愈按合谷穴-- 俗称“虎口穴”,对久咳不愈者有一定的疗效。虎口中间的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指压时,用对侧拇指按在穴位上,朝小指方向均匀地用力,每次按摩10分钟。
5.健肾固精按丹田穴-- 丹田位于肚脐下一寸至二寸处,相当于石门穴位置。方法是将手搓热后,用右手中间三指在该处旋转按摩50至60次。能健肾固精,并改善胃肠功能。
6.眼睛干涩按攒竹穴-- 位于眉头内侧,对于视力保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对头疼,口眼斜也有治疗的作用。双手手指指腹向内,外分别按揉攒竹穴30圈,可以很好的缓解眼睛疲劳。
7.膝盖疼痛按内外膝眼穴-- 膝盖的下面有两个凹陷处,外侧的部位称为是外膝眼穴,内侧的部位称为是内膝眼穴。这两个穴位可以用吹风机吹,但是要避免烫伤。
8.月经不调按三阴交-- 三经汇聚在这个地方。一个穴位,和脾经、肝经、肾经都有密切的联系。但是不管是肝脏、脾脏、肾脏,都是跟血液相关的。按摩三阴交穴能够较好地补血养血,强身健体,防治女性气血亏损,月经不调。
9.疏肝利胆按肝俞穴- 采取正坐的方式,肝俞穴应该从低头时最高隆起处那块骨头算起,第九个突起下方左右各两横指宽的位置就是肝俞穴。通过按摩刺激肝俞穴或者对肝俞穴进行刮痧,可以有效促进肝脏的 健康 。
10.虚火牙痛按太溪穴-- 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太溪穴也是治疗虚火牙痛的穴位,尤其是酉时(下午5—7点)发作或加重的牙痛,通常比较对症。
11.湿气重就按阴陵泉—— 操作时可以把拇指指腹放在穴位上,稍微用力点按,点按5分钟左右即可。也可以直接用拇指按照顺时针方向在穴位上按揉2分钟,力度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12.肺病就按陶道穴—— 陶道穴不仅可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刺激陶道能够显著地改善肺功能。用拇指的指腹按在陶道穴上,这时会感到按压处有明显的酸痛感,逐渐用力深按,保持2-3秒后松开,休息3秒后再按,一按一松为一个循环,重复3-5分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