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牙齿咬合因素
咬合关系不协调被认为是磨牙症的一个主要因素,包括错牙合、缺牙、牙齿缺损或过长、单侧咀嚼等。正中牙合或侧向牙合早接触是最常见的磨牙症始动因素。在换牙期,大部分儿童由于咬合关系不协调,接触高点致使上下牙齿不能很好地吻合,于是患者常会出现一种下意识的意念,想使多数的牙齿紧密接触,在熟睡中这种白天的意念就会变成咀嚼肌痉挛和收缩而引发夜间磨牙。
2.神经因素
研究认为,夜磨牙症是睡眠障碍中的一种表现,它的出现和睡眠中的轻度觉醒异常有关。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化学方面的研究显示,磨牙症的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信息传递的介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异常改变有关。
3.精神心理因素
精神紧张是导致磨牙症的原因之一,情绪紧张、过度疲劳、思想有压力或儿童白天玩得过于兴奋或过度紧张等往往会造成晚上不能平静入睡,即入睡后虽然大脑皮质的大部分处于抑制状态,但仍有一部分处于兴奋状态,致使咀嚼肌收缩而发生磨牙。磨牙症患者常有焦虑、心理不成熟等特征,且焦虑程度越高,磨牙症的发生频率越高。
4.全身因素
肠道寄生虫感染、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不平衡、过敏性疾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尿酸增多症、甲亢、膀胱应激症等都有可能引起磨牙症。当儿童积食、消化不良,使胃肠道内的细菌所分泌的毒素吸收后刺激到大脑皮层,使其兴奋或抑制过程失调,造成夜磨牙。
5.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儿童期的磨牙症往往持续存在,遗传因素不可忽视。
临床表现
夜磨牙主要表现为睡眠中牙齿的研磨或叩击,有时伴有声音。白天磨牙主要表现为在注意力集中时不自觉地将牙咬紧,但没有上下牙磨动的现象。
长期磨牙会导致牙齿异常磨损,严重磨损则可导致牙齿对冷热酸甜的过敏、牙齿酸痛、牙齿松动、牙周组织损伤、牙尖折断、牙髓炎等。夜间磨牙可产生巨大的咬合力,从而使颞下颌关节承担了过大的负荷,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由于用力过度,磨牙症患者常表现有咀嚼肌疲劳、压痛、功能异常及肌肉紧张性疼痛。临床常见到患者咬肌、翼外肌、二腹肌区疼痛,有时出现咬肌肥大,甚至还伴有颈、背等部位的肌痛。部分人伴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和晨起时的头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