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具体应用时,凡属实热的病证应泻宜针;凡属虚寒的病证应补宜灸。但又不能完全以补泻来分针灸,而是针亦有补泻,灸亦有补泻,要在方法上运用技巧。
灸疗原则大致如下:
凡病属虚寒者多取背部俞穴灸之;凡病实热者多取四肢穴道灸之;凡病在上部者,肩髃、曲池、郄门、外关、内关、合谷皆可用;凡病在下部者,环跳、阳陵泉、太冲、足三里、三阴交皆可用。
预防一切传染病,灸中脘、关元、足三里,经常灸更佳;凡病属全身者,可取大椎、风门、身柱、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
对症调养
1、呼吸系统疾病
【感冒】风门、大椎、太阳、尺泽、合谷、外关、足三里。专灸风门、足三里可预防流感。
【气管炎】风门、大杼、身柱、膈俞、肾俞、肺俞、中府、膻中、中脘、尺泽、丰隆。
【支气管哮喘】风门、身柱、肺俞、灵台、脾俞、肾俞、天突、中脘、中府、膻中、尺泽、内关、足三里。三伏天灸大椎穴。
【肺炎】风门、心俞、肺俞、尺泽、孔最、足三里。
【肺化脓症】大椎、肺俞、孔最、足三里。
【肺结核】体温正常者:肺俞、胃俞、中脘、列缺、足三里。体温略高者:大杼、身柱、曲池、尺泽,此病亦早灸长灸。
【肺癌】肺俞、膏盲、中府、孔最、足三里。
【胸膜炎】肩井、风门、至阳、膈俞、肝俞、期门、中脘、支沟、郄门、阳陵泉、外丘。
2、常见症状及杂病
【头痛】头维、上星、百会、风池、天柱、风门、合谷、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申脉,根据头痛部位适当选穴。
【偏头痛】风池、头维、通天(灸良效)、太阳、列缺、阳陵泉、丘墟,取患侧穴。
【发热】风池、大杼、大椎、曲池、三间、后溪、足三里
【盗汗】百会、肝俞、阴郄穴、后溪。
【呕吐】身柱、上脘、内关、足三里。
【水肿】肾俞、三焦俞、膀胱俞、中脘、关元、水分、阴陵泉、三阴交。
【腹水】肾俞、三焦俞、水道、中脘、水分、关元、阴陵泉、足三里、水泉、公孙、太白。
【腹痛】 1、上腹部:上脘、中脘、梁门、梁丘、足三里。2、下腹部:天枢、关元、内关、公孙。
【哮喘】大椎、肺俞、膻中、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
【咯血】肺俞、曲池、尺泽、三阳络、郄门、血海。
【衄血】大椎、上星、迎香、手三里、尺泽、温溜、孔最、合谷、少商。
【心悸】内关、膻中、心俞、足三里。
【腰背痛】大杼、肝俞、肾俞、次髎、委中、承山。
【脚跟痛】仆参、水泉、申脉、照海、局部灸。
【便秘】左腹结、天枢、神门、支沟、大肠俞、足三里。
【便血(肠出血)】天枢、温溜、合谷、大肠俞、秩边、阳陵泉、承山、梁丘。
【休克】百会、神阙、大陵、足三里、人中。
【惊厥】大椎、曲池、阳陵泉、足三里、手足十二井。
【失语】哑门、廉泉、天突、内关、通里、合谷。
【疟疾】大椎、间使、足三里、后溪。
【身体虚弱】大椎、中脘、关元、足三里。
【中毒】筑宾灸能下胎毒、药毒。水毒取肾俞,食物中毒取大肠俞。
【输血输液反应】百会、大椎、曲池、足三里。
【血沉速率快】大椎、阳陵泉、膈俞。
3、循环系统疾病
【高血压】百会(轻灸)、风池、人迎、肝俞、肾俞、曲池、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风门。
【中风预防】
1)风池、天柱、肩井、手三里、神门、阳陵泉、风市、足三里,凡八穴,左右两侧灸,隔2日一次。
2)膝眼灸,灸疗时间稍长,建议60分钟以上。
3)百会、肩井、大椎、曲池、手三里、间使、足三里,七穴同用,双侧灸。
4)足三里、绝骨。
以上任选一方。
【动脉硬化】大杼、大椎、肾俞、阳陵泉、足三里
【心功能亢进】心俞、膻中、巨阙、郄门、内关、阴郄、神门、足三里。
【冠心病】厥阴俞、神道、心俞、天宗、膻中、巨阙、曲池、郄门、大陵、太渊、三阴交、太溪。心绞痛发作时,灸郄门、内关、膻中。
【心律失常】同冠心病。
【风湿性心脏病】心俞、灵台、肝俞、巨阙、郄门、小海、神门、足三里。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俞、脾俞、肾俞、郄门、内关、中脘、足三里。
【无脉症】心俞、曲池、尺泽、内关、通里、太渊、列缺。
4、血液系统疾病
【贫血】膈俞、脾俞、中脘、足三里、绝骨。
【白血病】膈俞、脾俞、中脘、足三里、绝骨,心俞、大椎、血海。
【紫癜】风门、膈俞、中脘、曲池、风市、足三里、筑宾。
【白细胞减少症】大椎、膈俞、脾俞、足三里、关元。
5、消化系统疾病
【口腔炎】颊车、地仓、下关、曲池、合谷、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
【下牙痛】颊车、大迎、下关、温溜、合谷、三间。
【齿龈痛】手三里、曲池、厥阴俞。
【食管痉挛】膻中、巨阙、中脘、内关、膈俞、至阳、足三里、内廷。
【急性胃肠炎】中脘、梁门、水分、大肠俞、温溜、内关、梁丘、足三里。
【慢性胃肠炎】上脘、中脘、梁门、脾俞、偏历、足三里。
【胃溃疡】中脘、肝俞、脾俞、胃俞、梁丘、阳陵泉。
【胃酸过多症】中脘、不容、巨阙、膏盲、胃仓、阳陵泉、中封、地机。
【胃痉挛】中脘、梁门、章门、巨阙、肝俞、胃俞、梁丘、足三里、内廷。
【胃扩张】上脘、中脘、气海、至阳、膈俞、脾俞、胃俞、足三里。
【胃下垂】百会、中脘、大横、气海、胃俞、上巨虚、足三里。
【十二指溃疡】中脘、肝俞、脾俞、胃俞、梁丘、阳陵泉,胃仓、滑肉门。
【肠绞痛】天枢、神阙(膈盐灸)、气海、大巨、大肠俞、足三里。
【阑尾炎】下脘、气海、大巨、大肠俞、温溜、梁丘、阑尾穴、合谷、上巨虚,急性者宜多灸。
【肠梗阻】中脘、气海、天枢、命门、大肠俞、肾俞、阳池、足三里。
【肠道蛔虫症(蛔厥)急救】膈盐灸神阙数十至百壮。
【胆道蛔虫症】胆俞、日月、期门、阳陵泉。
【胆结石】日月、期门、梁门、至阳、天宗、胆俞、阳陵泉、外丘、丘墟、光明,用右侧穴治疗。
【胆囊炎】日月、期门、梁门、至阳、天宗、胆俞、阳陵泉、外丘、丘墟、光明,用双侧穴位。
【肝脏疾患】期门、中脘、膈俞、肝俞、胆俞、至阳、阳陵泉、蠡沟、曲泉、外丘、中都、中封、太冲。
【黄疸型肝炎】期门、中脘、膈俞、肝俞、胆俞、至阳、阳陵泉、蠡沟、曲泉、外丘、中都、中封、太冲、脾俞。
【肝功能异常】至阳、膈俞、胆俞、中脘、阳陵泉,灸法有良效。
【食欲缺乏、消化不良】中脘、天枢、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
【细菌性痢疾】气海、上巨虚、天枢。发热加合谷、曲池;湿重加阴陵泉。据统计,治愈率90%以上。
可酌情配:梁丘、昆仑、足三里、大肠俞、次髎、大椎。
【结肠炎(慢性腹泻、鸡鸣泄)】中脘、天枢、脾俞、肾俞、大肠俞、足三里。
【开刀后腹胀】足三里、内廷、公孙。
【结肠炎】天枢、足三里。良效。
【脱岗】百会、命门、次髎、秩边、长强、承山、合谷。
【腹膜炎】中脘、水分、天枢、气海、水道、脾俞、肾俞、大肠俞、足三里、三阴交。
【食管癌】膈俞、膻中、中脘、内关、足三里。
【胃癌】胃俞、中脘、梁门、足三里、筑宾。
【肝硬化】至阳、肝俞、期门、上脘、水分、阴陵泉、三阴交。
【原发性肝癌】至阳、肝俞、期门、上脘、水分、阴陵泉、三阴交、丘墟、阳陵泉。
6、神经系统疾病
【中风(脑出血)】病初发艾条灸百会5-10分钟,使血管收缩,足三里、三阴交各用艾灸仪灸20-30分钟,降低血压,防止出血。
【偏瘫(中风后遗症)】
天柱、心俞、肝俞、肾俞、曲池。
上肢瘫:曲池、合谷、臑(nao)俞、手三里、阳池。
下肢瘫:秩边、环跳、足三里、阳陵泉、绝骨、三阴交。
【癔症(脏燥病)】
抑郁性(不语)膻中、内关。必要时刺人中。
兴奋性(狂躁):膻中、内关、神门、足三里、太冲。
内服方:甘麦大枣汤加味:小麦30克,大枣10枚,甘草、远志10克,炒枣仁、牡蛎各15克,水煎服,连服数10剂,有良效。
【神经衰弱】百会、风池、大椎、心俞、肝俞、肾俞、中脘、曲池、神门、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
【失眠】心俞、肾俞、神门、足三里、三阴交。
【嗜眠】百会、风池、神门、足三里、太冲。
【精神分裂症】风府、大椎、身柱、心俞、神门、大陵、足三里。
【癫痫】百会、风府、陶道、心俞、肝俞、鸠尾、后溪、间使、太冲、丰隆、身柱,甚效。
【舞蹈病】曲池、手三里、合谷、风池、大椎、风市、阳陵泉、足三里、绝骨、太冲。
【三叉神经痛】上支痛:阳白、太阳、悬颅、颊车、列缺、赞竹。中支痛:上关、下关、听会、颧髎、合谷。下支痛:颊车、翳风、大迎、合谷、侠溪。
【咽喉麻痹(吞咽困难)】天突、廉泉、手三里、鱼际、少商、身柱、照海。
【肋间神经痛】膻中、巨阙、期门、章门、膈俞、胆俞、至阳、少海、郄门、阳陵泉、支沟、丘墟、地机。
【桡神经痛】肩髃、曲池、手三里、偏历、合谷、四渎。
【正中神经痛】曲池、郄门、内关、劳宫。
【腰神经痛】肾俞、命门、次髎、十七椎下、委中、太溪。
【股神经痛】环跳、居髎、伏兔、风市、血海、阴陵泉。
【坐骨神经痛】肾俞、大肠俞、次髎、环跳、秩边、殷门、委中、阳陵泉、三阴交、绝骨,病灶段夹脊灸。
【脊髓炎】大椎、大杼、身柱、筋缩、肾俞、阳关、次髎、中极、阳陵泉、三阴交、绝骨,病灶段夹脊穴。
【颜面神经麻痹】太阳、阳白、颊车、地仓、睛明(针)、翳风、听会、风池、合谷、内廷,膈姜灸法效佳。
【尺神经麻痹】少海、支正、通里、神门。
【上肢神经麻痹及肌肉萎缩】风池、天柱、大椎、肩髃、曲池、合谷、外关、尺泽。
【指间肌萎缩】八邪。
【下肢神经麻痹及肌肉萎缩】环跳、髀关、殷门、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承山、绝骨。
【呼吸肌麻痹】风池、天柱、大椎、肺俞、膈俞、天突、膻中、孔最、内关、足三里。
【膈肌痉挛(呃逆)】膈俞、天突、足三里、三阴交、行间。
【腓肠肌痉挛】委中、合阳、承山。
【多发性神经根炎】夹脊穴每次选4——6点交替施灸,上下肢取曲池、外关、足三里、阳陵泉、绝骨、解溪、八风、八邪。
7、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急、慢性肾炎】三焦俞、盲俞、肾俞、命门、中脘、水分、中极、阴陵泉、三阴交、复溜、水泉、太溪。
【肾病综合症】肾俞、命门、太溪、京门,随症选穴。
【肾盂肾炎】三焦俞、肾俞、膀胱俞、京门、中极、关元、飞扬、三阴交、水泉。
【肾结核】脾俞、肾俞、京门、中脘、水分、足三里。
【肾萎缩】三焦俞、盲俞、肾俞、命门、中脘、水分、中极、阴陵泉、三阴交、复溜、水泉、太溪、关元。
【膀胱结核】膀胱俞、此类、中极、委中、飞扬、水道。
【膀胱炎及尿道炎】肾俞、膀胱俞、次髎、气海、水道、中极、阴陵泉、三阴交、金门。
【遗尿症(夜尿)】肾俞、关元、中极、尺泽、足三里、三阴交。
【尿血】命门、神门、血海、三阴交、水泉。
【尿频、尿失禁】肾俞、关元、大赫、中极、尺泽、三阴交、曲泉。
【尿潴留(癃闭)】三焦俞、足三里、阴陵泉、肾俞、关元、大赫、中极、尺泽、三阴交、曲泉。
【阳痿症】肾俞、命门、次髎、中脘、关元、中极、足三里、太溪。
【遗精、早泄】心俞、肾俞、志室、命门、次髎、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缩阳症】急灸关元1小时。
【男性不育症】长灸关元、肾俞、三阴交。精子发育不良可用艾灸仪经常温灸双侧睾丸。
8、新陈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
【糖尿病】脾俞、三焦俞、膏盲俞、肾俞、中脘、水泉、气海、阳池、足三里、三阴交、胃脘下俞。
【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池、风门、肾俞人迎、天突、手三里、足三里、阴陵泉。
【甲状腺功能减退】风池、风门、肾俞人迎、天突、手三里、足三里、阴陵泉,长期施灸。
9、运动系统疾病
【肩关节】肩髃、秉风、天宗、肩贞、曲池、条口、肩内陵。
【肘关节】曲池、天井、尺泽、手三里、小海、合谷。
【膝关节】内膝眼、外膝眼、足三里、阳陵泉、委中、梁丘。
【踝关节】足三里、昆仑、太溪、解溪、丘墟。
【肩周炎(肩凝症、五十肩、楼肩风)】天髎、臑俞、天宗、秉风、肩髃、曲池、条口、四渎、外关,臂膀不能绕向后背者,针斜刺三角肌的前缘肌中。
【脚气】足三里、解溪、绝骨、三阴交、八邪。
【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关节附近及局部施灸,为必灸之点。
【落枕】天柱、肩井、落枕穴,灸患侧。
【腕关节综合症】阳池、阳溪、大陵、外关、合谷、曲池、列缺。
10、地方病
【大骨节病】
1)全身治疗:大椎、大杼、肾俞、中脘、足三里。
2)局部治疗:取穴同各种关节炎,局部穴位施灸。
【地方性甲状腺肿】肩井、天柱、风池、曲池、合谷、足三里,局部治疗。
11、外科及皮肤科疾病
【胸腹手术后疼痛】内关、孔最、合谷、足三里、阳陵泉、梁丘、三阴交、内廷,亦可用背部俞穴。
【手术后头痛】百会、风池、大椎、头维、合谷、太冲、申脉。
【上肢手术后疼痛】大椎、肩髃、曲池、合谷、外关。
【下肢手术后疼痛】肾俞、次髎、环跳、足三里、阳陵泉。
【手术后伤口愈合迟缓和疼痛】隔附子饼局部灸或艾灸仪灸。
【头面疖】灵台、手三里、合谷、养老,局部灸60分钟。
【上肢疖】曲池、手三里、合谷。
【下肢疖】足三里、阳陵泉、筑宾,局部。
【乳腺炎(乳痈)】肩井、天宗、膻中、足三里,未溃者隔蒜灸疮头,已溃久不收口隔附子饼灸疮口。
【蜂窝组织炎(痈疽)】肩井、风门、委中,疮头隔蒜灸。
【颈淋巴结核(瘰疬)】百劳、肘尖、少海、支沟、阳辅、手三里、曲池、肩井、孔最、风门。
【丹毒】夺命灸(在肩髃与曲池连线中央的略下附近有硬结状的地方,以手指触诊即得),局部灸。
【冻疮】上肢灸曲池和局部,下肢灸足三里和局部。
【骨结核】大杼、膏盲、大椎、足三里及局部灸。
【下肢溃疡】三阴交隔面饼艾绒掺雄黄施灸,治小腿溃烂久不收口,兼用药粉撒布疮面。
外用方:神效臁疮膏:轻粉、乳香各5克,冰片、没药、松香、樟丹各3克。官粉、红粉、血竭花各2克,银珠1克,以上共研细面。香油调敷。
【腱鞘炎】灸局部。
【痔疮】孔最、二白、次髎、秩边、长强(针)、承山。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阳陵泉、太渊、足三里、冲阳(轻灸)、太冲、中封。
【狂犬咬伤】伤处膈蒜灸,可以解毒。
【蛇咬伤】伤处膈蒜灸,可以解毒。
【蜂蝎蛰伤】局部灸可以止痛。
【鸡眼】在病灶局部的中心艾条灸,以知痛为度,长期施灸可以脱落。
【扭伤】局部和对应点灸(在对侧或病灶最痛点相应处)。
【下颌关节综合症】下关、听会、颊车、手三里、合谷。
【荨麻疹】风门、身柱、肩髃、血海、足三里、阳交。
【湿疹】肩髃、曲池、阴陵泉。
【阴囊湿疹或多汗】肾俞、三阴交、阴陵泉、太冲。
【神经性皮炎】艾掺雄黄灸局部,艾条灸,星状散布,勿过多,多灸良效。
【圆形脱发】局部隔姜灸,肾俞、肝俞、足三里、外关、阳陵泉。
【青年座疮】曲池、合谷、肝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
【麻风】小海、手三里、曲池、鱼际、承山、丰隆、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然谷、梁丘、涌泉、公孙。
【一切阴疽流注】灸膈俞及局部,灸后反应风热恶寒,体温略增无妨,此病亦长灸。
【一切痈疽】灵台、膈俞局部灸,在病灶之本经取穴针刺。久不收口者用附子饼局部灸。
【橡皮腿】阳陵泉、足三里、绝骨、三阴交、阴陵泉,局部穴位。
【疝气】大敦、太冲、三阴交。
【一切头面疮】曲池、外关。
【一切皮肤病】膈俞、曲池、血海。
【溺水】隔盐重灸神阙,有回阳之功。
【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肘劳)】用非化脓灸压痛处,直接灸散开多点,多次灸即愈。
12、妇产科疾病
【子宫位置异常】中脘、气海、阳池、肾俞、气海、三阴交、大敦。
【子宫痉挛】中脘、气海、大巨、次髎、阳池、三阴交、阴陵泉。
【子宫附件炎】中脘、气海、大巨、次髎、阳池、三阴交、阴陵泉、归来。
【月经不调】肝俞、肾俞、次髎、关元、归来、三阴交、太冲,
【痛经】气海、归来、命门、次髎、秩边、中都、地机、三阴交、水泉。
【功能性子宫出血】膈俞、肝俞、脾俞、次髎、血海、隐白、大敦(单灸隐白、大敦或选一穴。)
【绝经期综合症】肾俞、次髎、关元、足三里、三阴交有良效。
【不孕症】关元、子宫、命门、次髎、肾俞、三阴交、地机、长期施灸。
【子宫脱垂】百会、关元、气海俞、三阴交。
【阴缩:两乳及前阴收缩】神阙、关元、中极、会阴、行间。重灸关元良效。
【乳房痛】肩井、足三里、膻中、天宗。
【乳汁不足】膻中、乳根、中脘、阳池、内关、少泽。
【乳汁过多】足临泣、光明、肩井、天宗、脾俞。
【妊娠呕吐】膈俞、上脘、中脘、阳池、内关。
【胎位不正】产前一个月艾灸仪温和灸至阴穴连续多次,每次30分钟有奇效。艾条灸至阳亦佳。
【预防小产】隔盐灸神阙。
【习惯性流产】关元、肝俞、脾俞、命门,提前施灸、超过流产期。
【临产宫缩异常痛】肾俞、次髎、阴陵泉、公孙。
【难产(滞产)】合谷、支沟、三阴交、至阴。
【胎盘滞留】气海、合谷、三阴交。
【胎死腹中】合谷、三阴交(针)、至阴。
【产后出血】血海、大敦。
【白带多】气海俞、次髎、大巨、关元、中极、地机、三阴交。
【子宫癌】大椎、肾俞、次髎、关元、归来、筑宾、三阴交,要长期直接施灸。
13、儿科疾病
【吐乳】身柱、上脘、内关、足三里。
【支气管肺炎】身柱、肺俞、肩井、膻中、曲池、孔最、手三里、太渊、丰隆。
【气管炎】风门、肺俞、尺泽、太渊。
【哮喘】身柱、灵台。
【肺门淋巴结核】风门、身柱、膏盲、灵台、肺俞、中脘、孔最。
【百日咳】风门、身柱、肺俞、尺泽。
内服药方:天冬、麦冬、半夏、杏仁、百部、瓜蒌仁、川贝母各10克,橘红6克,用5——6日良效。
【下痢】天枢、大肠俞、合谷、三阴交。阴交。
【腹泻】身柱、大肠俞、天枢、足三里。
【水泄】大肠俞、水分、天枢、足三里。
【消化不良】肺俞、胃俞、中脘、天枢、内廷。
【营养不良、发育迟缓】身柱、大杼、中脘、足三里(少灸),直接灸身柱穴良效。要坚持长灸,能改变儿童体质由弱变强。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急性期:大椎、风门、身柱、命门、曲池、合谷。
上肢麻痹:大椎、曲垣、肩禺、曲池、尺泽、支沟、内关、手三里、合谷。
腹肌麻痹:前面局部施灸,后面在相对部位取背部穴。
下肢麻痹:肾俞、次髎、殷门、秩边、承扶、髀关、伏兔、环跳、足三里、委中、承山、阴陵泉、阳陵泉、三阴交、解溪、昆仑、太溪、太冲。在患侧选穴,适当选穴,交替使用。
【小儿夜啼】身柱、中脘、足三里。
【流涎】脾俞、中脘、合谷。
【新生儿破伤风】然谷、神阙。
【拘偻病】身柱、大杼、肾俞、中脘、上巨虚、绝骨。
【流行性腮腺炎(痄腮)】角孙,直接灸或艾灸仪灸均可,灸患侧,双侧病灸双侧。每日一次,1——3次痊愈。又:翳风、颊车、角孙、手三里、外关。
【新生儿窒息】神阙、内关。
【尿闭】关元、中极、阴陵泉。
身柱之灸:三伏天灸,可促进儿童发育,治疗感冒、呕乳、消化不良、下痢、百日咳、小儿疳症。宜坚持灸,但不宜取穴过多。
14、五官科疾病
【麦粒肿(目疮)】天柱、风池、身柱、肝俞、阳白、太阳、曲池、合谷、内廷、足临泣,此病频发,可连续施灸。
【结膜炎】心俞、肝俞、瞳子髎、攒竹、曲池、足三里、足临泣,局部用针,远处用灸。
【眼睑炎】风门、身柱、脾俞、曲池、足三里、陷谷,局部穴位放血,远端穴位施灸。
【角膜炎】天柱、肝俞、肾俞、足三里、光明。
【眼底出血】风池、肝俞、膈俞、合谷、光明、太冲。
【视网膜炎】风池、肝俞、膈俞、合谷、光明、太冲。
【视力模糊】太阳、风池、天柱、肝俞、合谷、养老、足三里、光明。
【夜盲症】肝俞、合谷、足三里、光明。
【视神经炎及萎缩】睛明、球后、承泣、风池、肝俞、光明、足临泣,局部针,远端灸。
【近视】太阳、阳白、风池、肝俞、足三里、光明。
【上眼睑下垂】陷谷。或三阴交。
【鼻炎】上星、迎香、风池、风门、曲池、手三里、合谷。或肺俞。
【额窦炎】上星、迎香、风池、风门、曲池、手三里、合谷。或肺俞。
【中耳炎】听宫、听会、翳风、肾俞、完骨、少海、中渚、太溪。
【耳鸣】听宫、听会、翳风、肾俞、完骨、少海、中渚、太溪
【耳源性眩晕(梅尼埃征)】风池、肾俞、翳风、听会、间使、足三里。发病时头顶皮麻木不仁,单灸百会穴奇效。
【耳中痛】听会、翳风、太溪、四渎、瘛脉、角孙。
【咽喉炎】大杼、风门、大椎、翳风、人迎、尺泽、列缺、少商(放血),速效。
【腭扁桃体炎】风门、大杼、大椎、尺泽、孔最、列缺、少商(放血)、太溪、照海。
【瘊子】用软面将瘊子围起,多灸自落。
【黑痣】在局部用非化脓灸,多灸自落。
15、早老性痴呆
【早老性痴呆】大椎、肾俞、关元、足三里。从40岁以后即可施灸,有防早衰的作用。
提起手上三个穴位一分钟治头疼,大家都知道,有人问手上各穴位的作用及缘由有哪些呢?,另外,还有人想问头痛按手上的哪个穴位,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头痛怎样找手上穴位治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手上各穴位的作用及缘由有哪些呢?,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手上三个穴位一分钟治头疼1、手上三个穴位一分钟治头疼:手上各穴位的作用及缘由有哪些呢?
鱼际穴:鱼际穴处于人们常说的大鱼际之处,即大拇指与手腕的连接之处;经常它,能缓解**咽喉之病、感冒引起的咳嗽、扁桃体发炎、头疼头晕等病症;鱼际穴与呼吸密切相关,如果发现大鱼际,那得就当心,因为这说明此处血液供应不足,这是一些呼吸疾病的反应。鱼际穴的方用另一只手点按,也可在此处刮痧。
劳宫穴:
手臂内侧中间线是心包经的位置,劳宫穴属心包经,将五指握拳,中指对应之处便是劳宫穴位置;劳宫穴的功能是散热燥湿,主治中暑、心脏劳累等病症;有的人心脏不好,突然要晕倒时,或者中暑时,劳宫穴,顿时给心脏补充了血,就会慢慢恢复。当然,如果是昏厥,不仅需劳宫穴,还要人中穴。
头痛怎样找手上穴位**阳谷穴:
阳谷穴属小肠经,它的位置在小指连线与手腕横纹之处;阳谷穴的主要功能是阳气,主治头面病证症,如牙疼、头痛、眼睛发红、耳鸣、耳聋、舌下腺囊肿等病症,阳谷穴可点打、艾炙,高血压的人经常阳谷穴也很有好处,能降低血压。
合谷穴:
合谷穴估计没学过中医的知道,它很有句,属大肠经,它的位置在大拇指与食指间肉较多的位置,合谷穴别名虎口;合谷穴的作用太多了,凡是头面部的疾病都可合谷穴,减少病症,如头痛、目赤、流鼻血、牙疼、中风、耳聋耳鸣,经常按按它,自有好处。
十宣穴:
十宣穴很少有人知道,它是经外奇穴,它的位置在十个手指尖上,离指甲约0.1寸的距离。经常十宣穴对高血压、失眠、中暑、手指麻木很有好处;“十指连心”,十宣穴下面神经众多。十宣穴要逐个,或者用十个手指尖敲打桌面。
2、手上三个穴位一分钟治头疼:头痛按手上的哪个穴位
1.整个头部疼痛头疼点在手上的反射区。
选穴:合谷穴手上哪个部位治头疼。
如果你的整个头部都一跳一跳地疼痛,那么合谷穴能帮助你。而且由于头痛与肩部血流不畅有关,所以配合肩井穴的,效果会更好。偏头痛手上哪个部位。
位置:合谷穴在手背上,手指张开的时候,拇指和食指之间褶皱靠近拇指一侧,拇指轴关节手指一方。
要点:将拇指的指肚放在另一只手的合谷穴上,沿着拇指的骨头边缘按
压,你会觉得很舒服,但又稍微觉得有点疼,没关系,你可以再加点力气按压。头痛在手上的反射区。
3、手上三个穴位一分钟治头疼:头痛怎样找手上穴位**
可以列缺试试
4、手上三个穴位一分钟治头疼:按哪个什么穴位么可以去缓解偏头痛?
阿是穴。首先偏头痛,肯定有痛点,这个痛点在中医上讲叫做阿是穴,没有固定的穴位,疼痛点即是穴位所在。将双手的十个指尖,放在头部最痛的地方也是阿是穴,像梳头那样进行飞快的,每次梳摩个次左右,每天三次,早、中、晚各做1次,即可达到止痛得出目的。
揉太阳穴。每天早晨醒来后和晚上临睡前,用双手中指或者食指按着太阳穴,顺着揉10圈,再倒着揉10圈,如此反复,接连数日,偏头痛可大大的减轻症状。手上按哪里能缓解头痛。
按合谷穴。合谷穴又叫虎口穴。偏头痛发作时,可将双手浸没于热水之中坚持浸泡半个小时左右,便可使手部血管扩张,脑部血液相应减少,这时按合谷穴,左右手交替进行,从而使偏头痛逐渐减轻。
捏印堂穴。位于眉心处,可以用拇指和食指反复。手上哪个部位治头疼图片。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取双耳交线中点处。用手掌轻轻叩击,有通经活络之效,缓解头部胀痛很是有效果。
阳白穴。位于瞳孔正上方,眉骨上一寸。按压阳白,清头明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偏头痛。
神庭穴。位于发际线正中向上0.5寸微微凹陷处,长按神庭可以调节神经系统,有效缓解头痛,可以提神醒脑对**偏头痛有一定得效果。头疼手上哪个部位图解。
以上就是与手上各穴位的作用及缘由有哪些呢?相关内容,是关于手上各穴位的作用及缘由有哪些呢?的分享。看完手上三个穴位一分钟治头疼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因为手镯戴左手会让左手手腕受累。
在中医上,在人的左手手腕处有一个穴位叫做“神门穴”,人手部的运动肌腱都是从这个穴位通过,所以如果佩戴手镯的会让自己的左手手腕受累,如果严重的话会导致手腕里的肌腱和韧带受损,甚至会造成肌肉萎缩和肌腱劳损。在医学上有一个病症叫做“腕管综合征”,就是因为左手的神门穴受到压迫而造成的。
手镯戴右手的好处
手镯戴在右手是个性戴法。现代女性注重内外兼修之美,自立、自信、自强、自爱,会毫不吝啬的张扬魅力与个性。因为有手镯,女人的玉臂才会显得灵动而美丽,女人味十足。大多数的人都是“右撇子”,因而手镯戴在右手,才有更多展示的机会,而且我们的右手腕有多个适宜摩擦按摩的神经元,长期佩戴手镯,可以大大缓解身体疲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