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是儿科常见病,一般以发烧、咳嗽、流鼻涕等症状居多。但是临床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小儿出现了反复感冒的情况,有好几位朋友就和我说过:“我的孩子已经是第几次在医院里过年了”。当时并未重视,等自己有了孩子之后,才感到父母内心的焦急与无奈。回想几年以来,每当走过医院儿科门诊时,甚至有时在晚上八九点,也会看到“人山人海”的情景,心里总难以平静。
这几年遇到很多感冒后遗症状,如持续鼻炎、咳嗽好不了、哮喘反复、消化系统功能减退、感冒反反复复老是不利索、反复感冒引起的容易过敏等等。在几年的学习和实践中,我总结了点滴经验,与大家分享,如果能使各位宝贝及家长受益,便得尝所望了。我平时主要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调理:
1、艾灸身柱穴
我几乎给每一个小孩都配合艾灸此穴。身柱灸是小儿保健灸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在日本,身柱穴被誉为 “小儿百病之灸点” 。身柱,含有全身之柱之意。它有通阳理气、祛风退热、清心宁志、降逆止嗽的功效。《 养生 一言草》说:“小儿每月灸身柱、天枢,可保无病”。常为宝宝艾灸身柱穴,可以预防和治疗感冒、咳嗽、哮喘等病症,并能明显提高小儿的免疫力,使宝宝不生病或者少生病。
取穴方法:身柱穴在背部,脊柱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时首先定大椎穴,低头时颈项部最突出的棘突就是大椎穴,再往下数3个椎体即为第3胸椎棘突,其下方凹陷处就是身柱穴。
艾灸方法:用艾条温和灸。由于宝宝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灼热的程度,因此家长可将食中二指置于身柱穴两侧,通过用手指感知艾灸的温度来调整艾条与皮肤之间的距离。一般每次艾灸10 15分钟,几个月的小孩则每次艾灸5 10分钟就行了,开始时每天灸一次或者隔日灸1次,灸治1个月后,每周灸1次或每月灸1 2次即可。一般可在出生后3 6个月开始施灸,但也要根据儿童具体体质决定,体质较差的,可早灸、多灸,体质强健、营养又好的,可晚灸、少灸。
2、小儿推拿
我一般是告诉小儿父母需要取的穴位和操作方法,让父母回家自己做。
基本处方: 捏脊3 5遍,摩腹200圈(顺时针100,逆时针100),补脾经500次,揉板门200次,顺运内八卦300次,清补肺经200次。
刚开始建议每天一次,逐步增加间隔。等小儿体质较为稳定之后,可以仅用捏脊和摩腹就行了。
3、耳穴压豆
如果是四五岁以上的小孩,我经常会配合耳穴压豆。耳穴压豆的主要穴位是脾、胃、气管、肺、肾、肾上腺等。效果好,还方便,尤其是脾胃肾穴,能健脾和胃,补肾,也是必不可少的穴位。《幼科发挥·肺所生病》曰: “饮入于胃,脾为传化,水谷之精气为荣,悍气为卫,周流一身,昼夜不息。虚者不能运化精悍之气以成荣卫。” 因此在治疗儿童反复感冒咳嗽后期,必须调理脾胃。脾胃气血不足,那么饮食物无法化生人体营养,导致人体免疫力等各方面下降,导致反复感冒。若脾胃气血足,气血周流一身,就不容易感冒。
4、饮食不可过于厚味
我们常说人生平淡才是真,其实脏腑也是一样的,淡味最有益于五脏六腑。遇到反复感冒的孩子,我每每询问其喂养情况,听得最多的就是“离了肉没法吃”。这样顿顿吃动物蛋白,脾胃如何能受得了?现在的家长都担心孩子营养不良,殊不知除了考虑食物本身含有的营养素之外,还需考虑人体是否有能力消化吸收啊。
如果按照以上的方法坚持调理,相信孩子的体质会越来越好,感冒会越来越少。上面的方法也适用于小儿哮喘缓解期的调理。
#大家 健康 超能团# @大家 健康
1身柱
身柱穴是儿童治百病的穴位。
身柱穴在背部第三胸椎(肩背正中央最高脊椎骨下第三个椎骨)棘突下,取穴时,使孩子自然正坐平肩,略向前低头,在第三胸椎下陷中取之。
身柱灸之可通阳理气、祛风退热、清心宁神、降逆止咳和调理脾胃、促进疲劳恢复的作用,是临床健全神经系统、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和小儿诸症的灸治主穴。
对于后背经常冷、痛,后背单薄,经常容易伤风感冒,容易见风流泪,就单一个身柱穴,每次10来分钟,可以解决他的问题。
常用于:
婴儿消化不良、吐乳、
小儿泄泻、腹胀、食欲不振、
精神委靡、夜不安神、夜啼、
感冒、支气管炎、百日咳
肺炎、肺结核、哮喘、
惊风、发育不良等。
小孩艾灸常见的穴位有哪些
2
神阙
神阙就是肚脐眼,是循行于人体前面正中线任脉上的重要穴位,是人的神气出入的门户。艾灸神阙可以调理一切虚损,虚弱的症状。对于先天后天不足的孩子,艾灸神阙是非常有效舒适的保健方法。
小孩要保持肚脐不要受凉,肚脐受凉会引起腹痛。因为这里是生命的原动力。
给孩子灸肚脐,尤其是脾胃不好的小孩,你摸上去他肚脐这边有许多咕噜的、不清爽,还有就是肚脐这边就一层皮,底下是没有肉肉的。这就是脾特别虚的孩子,我们经常保暖肚脐经常灸一灸。
古代对于夜尿、神气弱、怕黑、容易受到惊吓的孩子可以将盐放在肚脐里垫上姜片,用艾去灸。还有些拉肚子、便秘、疳积的小孩都可以用灸肚脐的方法。我们现在可以悬灸肚脐,来对上述这些问题进行治疗保健。
3
公孙
公孙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为足太阴脾经的络穴,别走阳明。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脾为后天之母,此穴是脾经联络各脏的穴位,艾灸此穴有健脾益胃、通调冲脉、消积化痞,去湿温阳改善虚寒,虚弱的体质。
它是八脉交会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络穴。现在的孩子容易吃的太多,太杂,造成脾的气容易瘀滞,一个星期1-2次灸公孙穴,使得脾经的气血比较充盈,补益脾胃,消积化脾的作用比较好。
尤其是那些不爱吃饭的小孩或者吃完容易腹胀、好咳嗽的孩子,家长可以灸也可以用手去推这个穴位,从脚趾往脚跟的方向去推,去搓的热热的。
这个穴位对改善孩子脾虚、食积有非常好的作用。
艾灸有个好处,穴位不用特别精确,它本身就是灸一片区域,只要不离开经络,叫“离穴不离经”,它都起作用。并且公孙穴是个大穴,是个非常重要的穴位。
小孩艾灸常见的穴位有哪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