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96年,明代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的《本草纲目》出版。李时珍深入民间广泛调查研究,向劳动人民学习,并亲身实践,采药尝药,进行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收集了大量药物和药方,批判地继承了十六世纪以前我国医药学上的成果。《本草纲目》共五十二卷,一百九十多万字,载有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附图一千一百二十六幅,载方一万一千零九十六个,内容十分丰富,是我国古代医药学的经典著作,也是世界科技史上的重要典籍,被译成多种文字广泛流传,在世界上也有很大影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发挥了"人定胜天"的思想,他说人可以"窥天地之奥秘而达造化之权"。李时珍还在我国最早指出人脑是全身的主宰:"脑为元神之府"
公元1642年,明末吴有性(吴又可,约公元1561-1661年间)著成《温疫论》,创立温病(传染病)学说。他在细菌学出现之前坚持唯物主义的病因论,对温病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公元1746年清代叶桂(叶天士,公元1667-1746年)著的《温热论》,公元1789年清代吴塘(吴鞠通,公元1736-1820年)著《温病条辨》,对温病的发病原理和辨证(症)施治加以补充和阐发,使温病学说更趋完整和系统。温病学说的形成,在我国医学的发展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现代临床证明,温病学说对治疗一些传染病如乙型脑炎等很有实用价值。
公元1759年,清代赵学敏(?-公元1803年)与民间"铃医"(走方郎中)赵柏云(生卒年代不详)合作写成《串雅》。这是医学史上一部罕见的适合广大群众需要的很有实用价值的著作。赵学敏非常重视铃医,认为铃医接近群众,能解决群众的问题,"谁谓小道不有可观者欤!"他强调用药应贯彻"贱"、"验"、"便"的原则。公元1765年,赵学敏还著有《本草纲目拾遗》,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作了补充和订正。
《本草纲目拾遗》,古代中医药学著作。赵学敏编著于(公元1765年,清乾隆30年)。该书是在《本草纲目》刊行100余年之后编著的。其目的是拾《本草纲目》之遗。全书共10卷,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收载的有716种。本草纲目拾遗中在第十卷-虫部中记载了一款中药,看后让人脊背发凉,汗毛倒竖。
原文在图片应该可以看到,目前没有翻译版的,我试着翻译一下:陈所安今见录:近来有一伙 *** 的奸徒,经常聚集在等待下葬的停柩周围。他们暗中给寄户塞钱勾搭(寄户,就是给需要下葬的人家提供棺木暂存并看守的人)。一旦有未满七天的棺木来到此地放置,他们就相互勾结,趁着夜色撬开棺木,偷取尸体上生出来的人蚜。然后卖给术士和一些江湖游医。他们用来 *** 夹棍刑后的创伤,还可以治疗跌打损伤,医好疟疾等。
我起先不知道什么是人蚜,就问了一个博学多识的唐博士。
唐博士家有一老仆人叫来升,曾经见过。他说:人死后7天以后,全身皮肉腐烂如浆,生气扩散,慢慢酝酿出人蚜。形状像九龙虫,比它略小。通体鲜红如血,异常光滑,男女死后均会产生。但是入药更好的是男性尸体。取人蚜的 *** 是用钻头在棺木和尸体头上个钻开一大洞,并在洞口涂抹香精,内部的人蚜闻到香气就会从空洞中爬出。人蚜有甲但不能飞,只需用手压住放入小瓶,然后加入烧酒浸泡,在阴阳瓦(阴阳瓦就是乡下瓦房上常用的瓦片,上部为阳,反面为阴)上用小火慢慢焙干。
九龙虫
作者考证:人死后血肉腐烂生虫,有蛆和蚜。有人说二者同时生成,有人说二者可以互相转变。还有人说贫穷的人死后主要生蛆,而富贵人家主要变成人蚜。但是我没有深考,留待后来牛逼的人去考证吧。
文中所提到蛆也是人死后产生,也是一味中药。
从死尸身体上去窃取人蚜,想想都是异常恐怖,但是不知道真正的疗效怎么样,现在应该没有这味中药了吧。
就算效果奇佳,估计也没有人敢来一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