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释义
1)液门。液,液体也,经水也。门,出入的门户。该穴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在此散热冷降化为地部经水。本穴物质为关冲穴传来的凉湿水气,凉湿水气至此之后则快速散热冷却,冷却后的水湿归降地部,故名。
2)三焦经荥穴。荥,极小的水流也。本穴物质为关冲穴传来的凉湿水气,至本穴后散热冷降为地部经水,所生之水量极小,故为三焦经荥穴。
3)本穴属水。属水,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关冲穴传来的凉湿水气,在本穴的变化为散热冷降,表现出水的润下特征,故其属水。
功能作用
降浊升清。
治法
寒则点刺出血或先泻后补,热则补之。
定位
在手背部,当第4、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
有来自尺动脉的指背动脉,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手背支。
主治
1. 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喉痹等头面五官疾患;
2. 热病,疟疾;
3. 手臂痛。
二马穴
穴位:二马(上马、二人上马)
位置:手背四、五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点状穴。
【二马穴的准确位置图】
二马穴(又叫做上马、二人上马)位于小儿手背无名指和小指掌指关节后的凹陷中。通常易拇指指端或揉或掐,被称为揉上马或者掐上马。其中揉上马可以滋阴补肾,顺气散结,利水通淋,为小儿补肾滋阴的重要推拿手法。
二马主治:先天不足、气虚喘嗽、脱肛、疝气、小便闭塞或不利、虚火牙痛、瘫痪、脑炎后遗症等。
作用:大补元气、健脑补髓、滋阴补肾、利水通淋。本穴为补肾滋阴之要法。用于一切虚证。
操作:
用拇指或中指端揉,如右图,约揉100~300次。
以拇指甲掐,称掐二马,如中图,约掐3~5次。
主治:小便赤涩,惊风,抽搐,虚喘,牙痛等。
据说可以治孩子的遗尿。二马穴可以补肾中水火,如小儿发育迟缓,精神不振,筋骨萎缩,可揉二马,多揉久揉。
此穴对老人也同样有效,老人常柔此穴,可改善眼腿酸痛、眼花头晕等,使精神倍增。
在手背部。气门也叫液门穴,液门穴在手背部,小指与无名指之间,当屈指的时候,屈指关节叫跖趾关节。
跖趾关节在前方第四和第五指,也就是小指和无名指之间,这个位置即为液门穴。
平常我们生病后吃的消炎药大多都含抗生素,而抗生素是一种寒性的药,经常服用会对我们的 健康 产生很大的危害。所以想要消炎的话,不妨平时灸一灸我们身上的四大“消炎穴 ” 。
人体自带四个很重要的消炎穴: 照海、商丘、丘墟、液门.
1、肾经上的照海穴
照海穴的位置在足部内踝尖正下方凹陷处, 是告别咽痛和失眠的强肾降火妙穴 ,对主持人、播音员、歌唱演员、教师、公司领导、肩周炎、失眠患者都很适用,灸照海穴,可立即缓解胸闷、嗓子干痛、声音嘶哑、慢性咽炎等症状,对肩周炎、失眠有辅助作用。
2、脾经上的商丘穴
该穴正好对应于足底反射区中的 下身淋巴反射区 ,因此可以治疗各种炎症。
为什么灸这个穴能消除炎症呢?这是因为脾是管运血的,它能把新鲜血液运到病灶上去,脏东西被清走后,炎症自然也就消除了。
脾经上的穴位都是帮助血液循环的,都能把新鲜血液引到病灶去,所以 商丘穴可以消除下身的各种炎症 ,主治疾病:
1.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肠炎,消化不良,便秘,痔疮,黄疸。
2.运动系统疾病:腓肠肌痉挛,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脚气;
3.其它:小儿惊厥,百日咳,水肿。如患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等,一定要多揉揉商丘穴,把气血引下来。
3、胆经上的丘墟
位于足外踝骨的前缘,足底反射区的 上身淋巴反射区 ,它是胆经的原穴。
丘墟穴专门治疗各种上火之症,也就是西医所说的发炎症状,比如牙痛发炎、眼睛红肿发炎、嗓子发炎、咽喉肿痛,头痛和乳房痛的炎症,跟它就更有关系了。
4.三焦经上的液门穴
三焦经是少阳相火循行的经脉,少阳经五行属火,而液门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荥穴,荥穴五行也属火,《难经》云:荥主身热。意思是说荥穴能清热泻火。
在生活中,我们熬夜太多时会出现眼睛干涩,眼结膜发红;饮食过于辛辣时,有时会出现口干,口腔溃疡,口中异味。
感冒时出现咽喉疼痛,扁桃体发炎;天气炎热时,皮肤上会生疖肿,生疮;吃了辣椒,有时小便也辣痛辣痛的,大便出血;有些人天生就有心跳快,房性或室性早搏的疾病;大发脾气时会气血会往上涌,严重时会出现脑溢血中风等疾病。
其实这都是上火的表现,是身体局部经络不通畅,不通则痛,不通则病。从西医的角度讲,是与炎症有关。
以上四个穴位,均可长期保健艾灸,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