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海穴主要是位于肚脐的正下方,大概往下1厘米的位置。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生津益气,对于一些脾胃比较虚寒的人,艾灸此处能够缓解病情,增补气血。如果经常感觉自己十分疲惫、没精力,还常常口渴,上厕所还脱肛等现象,那么可以在此处常艾灸。
2、太溪穴
太溪穴主要是位于我们的脚踝偏内的一侧,再稍微往上挪一点就是这个穴位的位置。在此处艾灸能够补血养阴,特别是一些女性气血不足、虚弱,可常艾灸此处,对于一些痛经的女性,可以将艾灸贴贴于腹部,能够更快缓解疼痛,类似于艾格格之类的艾灸贴效果都是不错的。
3、合阳穴
合阳穴主要是在我们的小腿中间,位于膝盖正对的后面再往下一点的位置。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帮助缓解颈部、腿部、腰部等地方的酸软疼痛。
4、大陵穴
大陵穴主要是位于我们手腕横纹的中心处,在此处艾灸能够促进心脏血液流通,从而带动血液促进肠胃功能的发挥,可以达到健脾的效果。
5、商丘穴和太渊穴
商丘穴位于我们脚踝前面的凹陷处,太渊穴位于我们手腕掌侧,将这两个穴位联合起来进行艾灸,对于肺部、脾胃都有很好调节作用,一些经常肠胃不适、腹泻的人也可以多艾灸这两个部位。
这五个穴位都是比较有用的,对于一些想自己亲手进行艾灸的可以参考一下这些穴位,对于没时间、没精力、没技术的人想享受艾灸的,也可以采用贴艾灸贴的方式,即使是上班、出差、做家务等等,只需花一分钟的时间贴上,就可以在避免干扰正常的工作时间还能够享受艾灸带来的调理效果。
一、感冒 发烧 头晕 头痛艾灸灸贴大椎穴,多喝温水,保持足够的睡眠。
孩子贴敷时请加上温控贴,并配合“推天河水”手法:用食指与中指并拢由下往上;“退六腑”手法:用食指与中指并拢由上往下。推拿时手指可沾酒精或清水,有助保护孩子皮肤,推拿更顺滑,每只手持续推拿300-500下,用力适中,此方法用于小儿退烧效果显著。
二、咳嗽 肺结核 咽喉炎 扁桃体炎 鼻炎 痰湿等呼吸道系统问题
艾灸灸贴敷穴位:肺腧穴、天突穴、丰隆穴
孩子体型小,贴肺腧穴一个艾灸灸就可以覆盖
大人贴肺腧穴需要左右分别贴,可每天轮换着贴敷。
喉咙有痰时,请加贴丰隆穴,祛痰效果显著。
三、肩周炎 手麻 手痛
艾灸灸贴敷穴位:肩井穴、阿是穴(痛点)
肩井穴位置:乳头与肩膀的交汇点
也可直接贴痛点上,平时可多多按摩 “二间穴”
四、腰肌劳损 腰椎间盘突出
艾灸灸贴敷穴位:命门、委中、承山
命门穴的位置:肚脐眼正对方,腰部凹陷处。
命门穴或腰部痛点需要每天贴,其余穴位每天轮换贴。请放松心态,坚持使用,疗效与用量成正比。
五、坐骨神经痛
艾灸灸贴敷穴位:命门、环跳、承山
尽可能4个穴位每天都要贴到,贵在坚持,早贴早好!
调理过程中,如果出现疼痛加重的现象,请不要放弃,这是药效在起作用,等到将淤堵经脉畅通,疼痛自然消除。
六、失眠多梦
艾灸灸贴敷穴位:大椎穴、涌泉穴
失眠很多都是由颈椎不舒服引起的,也有工作压力大、思想包袱重等原因引起的一种亚健康。可通过艾灸灸贴大椎穴、涌泉穴,配合按摩神门穴、安眠穴、三阴交,睡前用艾灸灸药包泡脚,也可将药包放枕边,都可起到安神助眠的效果。
七、胃寒胃胀 胃痛 胃出血 脾胃虚弱等
艾灸灸贴敷穴位:中腕穴、神阙穴、足三里
神阙穴即肚脐眼哦。
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少喝酒,不吃冰冷、生冷、辛辣食物。
八、风湿性关节炎 滑膜炎 肌键炎
艾灸灸贴敷穴位:阿是穴(即痛点)
哪里痛贴哪里,尽可能避免痛肢负重。
九、尿频 尿急 尿不尽
艾灸灸贴敷穴位:关元穴、肾俞穴
十、牙痛 三叉神经痛 面瘫等
艾灸灸贴敷穴位:颊车穴、神阙穴、合谷穴
左边牙痛贴右边,右边牙痛贴左边,配合按压合谷穴。
十一、拉肚子 腹痛 肛脱 美容
艾灸灸贴敷穴位:神阙穴(即肚脐)
艾灸灸对付拉肚子,几乎都是一贴见效,百试百灵。
十二、艾灸灸助长高
艾灸灸贴敷穴位:身柱穴
[身柱穴] 是人体的 “顶梁柱” ,要想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能健康健康不出问题,一定要艾灸身柱穴,该穴为“小儿百病之灸点”,是强身健体、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还可以助长身高的大穴。
十三、痔疮
艾灸灸贴敷穴位:长强穴、承山穴
艾灸灸帮您灸除难言之隐!!
艾灸灸贴长强穴时,可以将胶布反方向粘在内裤上,效果非常好,记得坚持使用哦。
十四、宫寒痛经 子宫肌瘤 阴道炎 各种妇科疾病
艾灸灸贴敷穴位:关元穴、八髎穴、三阴交
艾灸灸帮您驱除寒邪,做个清爽温暖的小女神。记得坚持按疗程使用,用过的艾灸灸药包泡脚,泡脚的水位最好没过三阴交。
十五、脑梗 胸闷
艾灸灸贴敷穴位:大椎穴、足三里、涌泉穴
温馨提醒:此类病症请及时去医院治疗,艾灸灸只能作为配合辅助调理。
十六、小叶增生 乳腺结节 丰胸等
艾灸灸贴敷穴位:关元穴、膻中穴、乳根穴、肝腧穴、阿是穴(痛点)
蔓洁艾灸灸,温经通络,小叶增生如同寒冰遇火,渐渐融化!
十七、滋阴壮阳
艾灸灸贴敷穴位:命门、肾腧、关元
艾灸灸是您最贴心的护理专家,可以让您腰板直直的,精气神足足的,生活幸福,家庭美满。
艾灸灸是全身通用型理疗贴,所以可以调理的病症远远不止以上这些,具体问题灵活应用,希望您通过艾灸灸的温度,驱除体内多余的湿气、寒气、病气和所有不良之气。艾灸灸促进血液循环,畅通全身经脉,达到通不痛的理想效果。
艾灸灸受益者,也是推广者。期待与您结缘
艾灸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疾病,更是养生抗衰的好 方法 。那么艾灸的穴位顺序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养生的相关穴位,快来看看吧!艾灸养生穴位
1.灸神阙穴
神阙(肚脐)属任脉经.又名脐中。艾灸神阙穴,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实验性关节炎大白鼠的神阙穴,其炎症区坏死程度及细胞浸润明显减轻,隔盐灸正常小白鼠的神阙穴,其杀伤细胞活性,在24小时内迅速升高,72小时至120小时复原,若间日连续灸,则活性升高可维持更长的时间。
神阙穴多采用隔盐灸,还有一种叫做神阙灸脐法的保健灸法,其法是,先以生五灵脂24克、生青盐15克、乳香3克、没药3克、夜明砂6克(微炒)、木通9克、干葱头6克、麝香少许,研成细末备用(以上诸药在中药店有售)。施灸时取面粉适量,用水调和作圈置于脐周。取药末6克,另用槐树皮剪成圆币形,将脐上的药末盖好,每岁一壮,灸治一次换一次药末,每月可灸1次,午时灸为宜,多用于身体虚弱者,并可强健脾胃功能,预防疾病。
灸神阙还能治泄泻、便血及病后大便不通。据《窦材灸法》载:“肠癖下血,久不止,此饮食冷物,损大肠气也,灸神阙穴三百壮虚劳人及病后大艾灸神阙穴,对泄泻、绕脐腹痛、脱肛、中风脱证、角弓反张、产后尿潴留、慢性腹泻、皮肤瘙痒、荨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用。
2.灸气海穴
气海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灸气海有延年益寿、养生保健的作用。据们《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五载,柳公度年八十余,步履轻便,当有人问其养生之术时,他说:“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作喜怒,气海常温耳。”灸气海能生发和培补元气,滋荣百脉,益肾固精,保健强身,解除疲劳等。据《窦材灸法》记载:“上消病,日饮水三至五升,及心肺壅热,又吃冷物,伤肺肾之气……春灸气海,秋灸关元三百壮,口生津液。”认为灸气海能预防治疗糖尿病。日本代田文志(现代日本针灸学家)认为用艾灸气海可预防阑尾炎,可以灸20~3O壮。
现代研究认为:艾灸气海穴可防治下腹部疼痛、大便不通、泄痢不止,遗尿、遗精、阳 痿、滑精,闭经、崩漏、带下、子宫脱垂,中风脱证、脘腹胀痛、气喘、疝气,失眠、神经衰弱、肠炎等。
3.灸关元穴
关元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该穴为小肠之“募穴”,足三阴经、任脉之会,一身元气之所在。别名“丹田”。《难经·六十六难》集注中杨玄操说:“丹田者,人之根本也,精神之所藏,五气之根元,太子之府也。”中医学认为,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艾灸关元,能治积冷,男子疝气,梦遗淋浊,女子瘕聚,经产带下,诸虚百损。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关元可使血液动力学改变,对心肌具有正变力性作用,从而使得每博指数(SI)和左心室搏做功指数(LVSWI)稳定增加。艾灸关元还可改变动脉血氧运输量,有增加利用氧的作用,能增加机体代偿能力,防止缺氧加重和延缓休克的发展。艾灸关元可防治遗尿、尿频,隆闭、少腹胀痛,脱肛、疝气、遗精,白浊、早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恶露不尽、不孕,中风脱证、虚劳赢瘦等。
4.灸大椎穴
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一玫瑰花环形成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艾灸此穴,可用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引起的项强不适、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
大椎穴还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艾灸穴位的顺序
古代著作中关于艾灸的顺序都有详细的论述,被后人誉为“药王”的孙思邈在其著作《千金方》中就清楚地记载着:艾灸应当遵循先阳后阴,先左后右,向上后下的原则。中国古代先民多以农耕为作,脸朝黄土背朝天,因此,中医将背部、上身归之于阳腹部、下身归之于阴。在阴阳学说中,头为阳、足为阴左为阳、右为阴。
所以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施行灸疗的顺序,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先灸左侧,后灸右侧。中医讲究辩证施治,有些疾病的调理灸疗顺序也不是一成不变,可以先缓解症状,比如先灸阿是穴和其他重点穴位等。总之是以人为本,患者舒适为宜。
据《内经·灵柩》记载:古人又将一天分为春夏秋冬四个时期,早晨为春、日中为夏、日落为秋、半夜为冬。一般来说,晚9点到凌晨3点是一天的冬季,叫日冬凌晨3点到上午9点是一天的春季,叫日春上午9点到下午3点是一天的夏季,叫日夏下午3点到晚上9点是一天的秋季,叫日秋。
早晨人的精气神开始生发,病易人体日中人的精气神最旺,能战胜病邪。所以在一天中灸疗的最佳时间,是在午时(中午11~1点)前后。这段时间人体与自然的阳气逐渐转旺,并在正午的时候达到顶点,此时疗效最好所以古人讲"三伏灸",冬病夏治就是这个道理。而清晨卯时、辰时(上午5~9点)与傍晚酉时(下午5-7点)、戌时(下午7-9点),人体与自然均处于阴阳之气交接的时候,此时灸疗,效果会因环境气温偏低稍有降低。
所以,药物加穴位,再加上一个较为恰当的治疗时机,三者完美地结合,才能让灸疗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夏天艾灸注意事项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防火。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要注意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5、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7、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8、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9、防止晕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1. 四大养生穴位艾灸顺序
2. 艾灸四大养生穴位
3. 艾灸四穴养生法
4. 艾灸十大养生穴
5. 艾灸养生穴位
6. 艾灸熏穴位的方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