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络养生艾灸

中医经络养生艾灸,第1张

一年四季每个时间段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不同时节应该采用不同的养生方式.而冬季艾灸无疑是非常好的养生保健方式了。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中医经络艾灸养生的 方法 ,希望对你有用!

艾灸基础介绍

1、艾灸的热量有何作用?

艾灸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烟雾,这种烟雾凝聚在一个空间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有治疗作用的近红外线,最多可达10mm,能够激发人体自身的“免疫激活素”。这种免疫激活素具有免疫和调节的作用,它能够有效的调节荷尔蒙和性激素的分泌,能够增强女性卵巢的功能,消除和改善痛经、闭经、性冷淡、不孕症等也能够有效的消除男性的阳痿、遗精、早泄等疾病。

2、为什么长期做艾灸调理呢?

养生不是养一时,是养一生!最好的方法是坚持,最好的疗效需要坚持才可以获得。现代人不可能拒绝现代高科技带来的便利,冷空调、反季节食品、电脑等让人与自然规律不在和谐,也让自然得到破坏,人们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机体就会抵抗力下降,病邪就会乘机侵入,由于长期缺乏运动、工作压力、饮食不均衡和熬夜等问题,导致我们体内代谢缓慢,排毒不畅,随之就会影响到我们身体的平衡状态,导致免疫力低下,从而使亚健康转到疾病。后悔莫及,所以说,我们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最好的医生是自己,从现在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体,用心养护,健康长寿不在是一种奢望!

3、近视眼可否艾灸调理?

近视的艾灸治疗艾灸治疗近视,可以达到调理肝肾治疗眼睛的目的。这种中医治疗近视的原理是以滋补肝肾,养血明目为主。中医治疗近视的艾灸治疗部位位以眼周围穴位为主。具体方法是座位或卧位,用艾灸睛明、鱼腰、瞳子髎、四白、肝肾腧穴、凤池和大椎穴每穴艾灸3-5分钟。感觉微热或周围皮肤潮红,每天艾灸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视力会有明显提高。注意治疗期间,不要过度用眼,免得疗效不佳。

艾灸的好处

1、调和阴阳。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2、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4、温阳补虚,补中益气。

5、回阳救逆。

6、防病保健,强身益寿。

艾灸疗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所取穴位不同,灸法不同,刺激程度不同或施灸所用材料不同,因而功效也不同因此,临床应用时应当视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穴位和操作方法。如果自己在家艾灸时要注意以下五大原则,避免伤害身体。

艾灸养生原则

1、艾绒质量

选择质量好的艾绒。劣质艾绒,生硬不团聚,燃烧时火力暴躁,易使患者感觉灼痛,甚至熏烤时石粒脱落,灼伤皮肤。

2、环境通风

环境应保持通风,避免艾烟过浓,伤害人体。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特别是哮喘病人慎用艾灸。

3、施灸部位

施灸的部位,妊娠期妇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颜面五官、阴部、有大血管分布的部位不宜直接灸头部、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不可多灸。

4、避免烫伤

施灸时应及时调整灸火与皮肤间的距离。有些患者局部寒气大,初灸时,对艾火的忍耐力强,常常不知不觉将艾火靠近皮肤,结果将皮肤灼痛。实际上,以灸至皮肤发红为度,每次灸10—15分钟为宜。

5、注意次数

体质壮、病情轻、病程短者,灸治1—2次即可体质差、病情重、病程长者,可灸数月乃至1年以上。初灸时,每日1次长期灸治者,3次后改为2—3天1次。

中医经络养生穴位

六大口诀,远离疼痛

经之所过,病之所治。中医发展这么多年,已从各大经络通过的位置找出十个关键大穴,称为十总穴,而这十总穴不仅简单易记且疗效明显,常用的程度堪称中医的吃饭穴。

本文进一步归纳其中最实用的六大穴位,并提供记诵口诀,只要背起来、记住位置,你就能随时缓解疼痛。

面口合谷收

合谷绝对是所有穴道的首选,合谷穴不仅是临床常用穴,更是治痛要穴。

它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道,主要治疗头面五官的痛症:头痛、眼睛痛、牙痛、喉咙肿痛,所以口诀叫「面口合谷收」。陈玉升说,头痛按合谷穴是最常见的,临床上遇到牙痛的患者,针刺合谷上方效果也非常明显,所以拔牙时怕痛的话也可以自己一边按。

有学者进一步统计古书文献中合谷穴的适应症,发现合谷不仅能缓解头面部痛症,还能治疗身体许多不同部位的疼痛,象是上肢痛、腰痛、肚子痛等。

更有研究发现,针刺合谷穴可以增加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降低对痛觉的敏感性,所以临床上遇到怕痛的患者,也可以针合谷穴抑制疼痛。

合谷穴附近有二间、三间、阳溪、偏历等穴,旁边的第二掌骨侧更被喻为人体缩影,可以倒映全身从头到脚的问题,是个重要的穴区。所以真的忘记穴位时,只要记得,不管哪里痛都可以按虎口附近,愈靠近头部的疼痛就按愈上方、靠近下肢就按下方,左侧按左手、右侧按右手就对了。

合谷穴位置:打开虎口,合谷穴在第一掌骨跟的二掌骨间,两条筋的中间。

最简单的找法就是把手指并拢平放在桌上,往最高的点压下去,用力稍偏向食指,若痠麻胀痛的感觉愈明显,就代表压的位置愈正确。

肚腹三里留

位于足阳明胃经,是调理肠胃功能的保健要穴,举凡所有肠胃问题,胃痛、胃痉挛、胀气、消化不良、十二指肠溃疡、便秘、肚子痛等症状都可以按,所以有「肚腹三里留」这样的口诀。

足三里还有另一个意思,就是按了以后一天可以走三里路。足三里能缓解膝腿疼痛,对于下肢容易疲劳、没办法走路的人,按压后可以让双腿变得比较有力。

足三里位置:眼下方三吋(四指幅宽)的位置。

妇科三阴交

一篇发表在《疼痛治疗的护理(Pain ManagementNursing)》期刊的 文章 ,回顾了1996~2011年以「指压」(acupressure)和「疼痛」(pain)做为关键字的文献,其中提到经痛与产痛的文章几乎都是按压三阴交,相较作者归纳的其他痛症,都未看见如此明确的交集,可见「妇科三阴交」的口诀确实名不虚传。

三阴交指的是三条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处,它主要调理下焦,也就是肚脐以下的部位,其中对治疗妇科疾病特别有效,所以经痛、产痛、更年期综合症……等皆可按压。

该穴有刺激子宫收缩的效果,怀孕期间最好避免按压。

三阴交位置:脚踝内侧最高点往上三吋(四指幅宽)的地方。

腰背委中求

搬重物、坐姿不良皆易导致腰痠背痛,所以无论劳力工作者或办公室内的静态工作者多少都有腰部筋膜、肌肉、韧带、

椎间小关节、关节囊等部位扭挫损伤。

经过足太阳膀胱经的委中穴,口诀是:「腰背委中求」,它主要治疗腰、脊、背痛、坐骨神经痛及背侧下肢活动不便等症状。

委中穴位置:位在大腿后侧,膝窝中央两条筋之间的位置。

内关心胸胃

位于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穴与心脏关系密切,能够防治心血管疾病,舒缓心绞痛、心律不整……。

此外,内关穴是联络三焦经的络穴,所以它能调节三焦气机、活血止痛同时它又与奇经八脉中分布于胸腹的阴维脉交会,因此可治胸中诸疾,如咳嗽、气喘、呕吐、胃痛等症状,是故有「内关心胸胃」的口诀。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陈玉升也提到,疼痛有时候是情绪、压力所致,且疼痛是很主观的症状,如果无法得到及时的缓解,容易焦躁不安,使负面情绪加重疼痛程度,形成恶性循环。

按压内关穴能够达到宁心安神的效果。内关能刺激副交感神经,让心跳趋于稳定,所以紧张的时候可以按,疼痛时揉捏它也能安神止痛。

内关穴位置:手用力握拳,前臂内侧会有两条筋浮起来,在两筋之间,手腕横纹上两吋(三指幅宽)的位置。

外伤阳陵泉

有关筋骨的东西都可以找足少阳胆经上的阳陵泉。所以象是关节炎、五十肩、运动伤害、扭挫伤、落枕……等症状都可以按,这就是「外伤阳陵泉」的由来。

临床上也会搭配旁边的足三里一起扎,通常一下针,筋立刻就松开,筋拉到的时候可以同时按压阳陵泉与足三里。

阳陵泉位置:小腿外侧,腓骨小头下方凹陷处。

头颈部疼痛找合谷,肠胃不适捏足三里,妇科症状压三阴交,腰痠背痛按委中穴,心血管问题寻内关,筋骨痠痛找阳陵泉。

牢记「面口合谷收,肚腹三里留,妇科三阴交,腰背委中求,内关心胸胃,外伤阳陵泉。」六句口诀,让你无论面临何种疼痛,都能一次找到相应穴位,缓解不适。

冬季适合艾灸的人群

一、脾肾亏虚,阳气不足者。很多人,尤其是女性在冬季会表现出面色淡白,精神萎靡,懒言懒语,嗜睡喜卧,畏寒肢冷,倦怠乏力,腰酸腿软,小便清长。这些均是脾肾亏虚,阳气不足的表现。

人之阴阳与生俱来,需要通过后天的水谷精华不断补充,才能维持长久。有这方面表现的朋友,尤其是现代白领,要好好抓住冬季,做下艾灸,补充阳气,为来年的好身体打下基础!

二、阴阳失调,久寒侵体的人群

艾灸疗法的产生,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所谓艾灸,就是通过烟熏火灼把艾草的药力通过穴位经络带到人体的病痛之处,借其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艾灸具有调和阴阳、温经驱寒、温阳补气等治病养生功效。诸如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等骨关节痛症以及妇科痛经、宫寒还有哮喘、慢性胃肠炎等因阴阳失调,久寒侵体引起的症状,在冬季艾灸,可以得到最佳的驱寒补阳之功!冬季补阳灸两穴,精神抖擞人乐观,手脚暖和胃口开!两穴即是命门穴和足三里穴。

命门,又名督脉之穴,位于背后第二腰椎棘突之下与脐相对。命,人之根本也门,出入的门户也,其气与肾通。命门之火就是人体阳气,从临床看,命门火衰的病与肾阳不足证多属一致。本穴因其位处腰背的正中部位,内连脊骨,故艾灸命门穴可强肾固本,温肾壮阳,强腰膝固肾气。艾灸命门穴又疏通督脉上的气滞点,加强与任脉的联系,促进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运行。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五输穴之一。足部被称为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且往往寒由脚生,阳气不足时足部常明显地表现为脚部怕冷。足三里穴位改善足部怕冷症状,另一方面,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而足三里是阳明经的合穴,是人体经气深入合于脏腑的部位,故调补足三里,是养生保健,保暖护阳的要穴。

针灸 是传统 中医 里的一种 治疗方法 ,对于很多 疾病 有非常突出的治疗效果,那么常用的针灸 穴位 有哪些呢?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有关资料,希望您喜欢。

常用针灸穴位

1. 尺泽

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① 咳嗽 、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 性病 证②肘臂挛痛③急性吐泻、 中暑 、小儿惊风等急症。

操作: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2. 孔最

定位: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主治:①咯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肘臂挛痛。

操作: 直刺0.5~1寸。

3. 列缺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 自然 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头痛、齿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操作:向上斜刺0.5~0.8寸。

4. 鱼际

定位: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病证②小儿疳积。

操作:直刺0.5~0.8寸。小儿疳积可用割治法。

5.少商

    井穴定位: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①咽喉肿痛、鼻衄、高热等肺系实热证②昏迷、癫狂。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6.商阳

定位: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②热病、昏迷。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7.合谷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法:以一手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主治:①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②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③经闭、滞产等 妇 产科 病证。

操作:直刺0.5~1寸,针刺时手呈半握拳状。孕妇不宜针。

8.手三里

定位: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主治:①手臂无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② 腹痛 , 腹泻 ③齿痛,颊肿。

操作:直刺0.8~1.2寸。

9.曲池

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①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②热病③高 血压 ④癫狂⑤腹痛、吐泻等肠胃病证⑥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病证⑦瘾疹、 湿疹 、瘰疬等皮、 外科 疾患。

操作:直刺0.5~1寸。

10.肩髃

定位: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①肩臂挛痛、上肢不遂等肩、上肢病证②瘾疹。

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 肩周炎 宜向肩关节直刺,上肢不遂宜向三角肌方向斜刺。

11.迎香

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

主治:① 鼻塞 、鼽衄、口歪等局部病证②胆道蛔虫症。

操作:略向内上方斜刺或平刺0.3~0.5寸。

12.地仓

定位:口角旁约0.4寸,上直对瞳孔。

主治:口角歪斜、流涎、三叉 神经 痛等面局部病证。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向颊车穴透刺。

13.下关

定位: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宜闭口取穴。

主治:①牙关不利、三叉 神经痛 、齿痛、口眼歪斜等面口病证②耳聋、 耳鸣 、聤耳等耳疾。

操作:直刺0.5~1寸。留针时不可做张口动作,以免折针。

14.头维

定位:当额角发际上 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

主治:头痛、目眩、目痛等头目病证。

操作:平刺0.5~1寸。

15.天枢

定位:脐中旁开2寸。

主治:①腹痛、腹胀、 便秘 、腹泻、痢疾等胃肠病证② 月经不调 、 痛经 等 妇科 疾患。

操作:直刺1~1.5寸。《千金》:孕妇不可灸。

16.梁丘

定位:屈膝,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2寸。

主治:①急性胃病②膝肿痛、下肢不遂等下肢病证③乳痈、乳痛等乳疾。

操作:直刺1~1.2寸。

17.犊鼻

定位:屈膝,在髌韧带外侧凹陷中。又名外膝眼。

主治:膝痛、屈伸不利、下肢麻痹等下肢、膝关节疾患。

搡作:向后内斜刺0.5~1寸。

18.足三里

定位: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主治:① 胃痛 、呕吐、噎膈、腹胀、腹泻、痢疾、便秘等胃肠病证②下肢痿痹③癫狂等神志病④乳痈、肠痈等外科疾患⑤虚劳诸证,为强壮 保健 要穴。

操作:直刺1~2寸。强壮保健常用温灸法。

19.条口

定位:上巨虚穴下2寸。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8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主治:①下肢痿痹,转筋②肩臂痛③脘腹疼痛。

操作:直刺1~1.5寸。

20.丰隆

定位: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中指)处。

主治:①头痛,眩晕②癫狂③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④下肢痿痹⑤腹胀,便秘。

操作:直刺1~1.5寸。

21.内庭

定位:足背第2、3趾间缝纹端。

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鼻衄等五官热性病证②热病③吐酸、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胃病证④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

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

22.公孙

定位: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等脾胃肠腑病证②心烦失眠、狂证等神志病证③逆气里急、气上冲心(奔豚气)等冲脉病证。

操作: 直刺0.6~1.2寸。

23.三阴交

定位: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主治:①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诸证②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等妇产科病证③遗精、阳痿、遗尿等生殖 泌尿 系统疾患④心悸,失眠,高血压⑤下肢痿痹⑥阴虚诸证。

操作:直刺1~1.5寸。孕妇禁针。

24.地机

定位: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主治:①痛经、崩漏、月经不调等 妇科病 证②腹痛、腹泻等脾胃病证③小便不利、水肿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

操作:直刺1~2寸。

25.阴陵泉

定位: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

主治:①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②膝痛。

操作:直刺1~2寸。

26.血海

定位:屈膝,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简便取穴法: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第2~5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斜置,拇指尖下是穴。对侧取法仿此。

主治: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妇科病证②瘾疹、湿疹、丹毒等血热性 皮肤病 。

操作:直刺1~1.5寸。

27.通里

定位:腕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主治:①心悸、怔忡等心病②舌强不语,暴喑③腕臂痛。

操作:直刺0.3~0.5寸。不宜深刺,以免伤及血管和神经。留针时,不可做屈腕动作。

28.神门

定位: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主治:①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健忘、失眠、痴呆、癫狂痫等心与神志病证②高血压③胸胁痛。

操作:直刺0.3~0.5寸。

29.后溪

定位: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主治:①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痛证②耳聋,目赤③癫狂痫④疟疾。

操作:直刺0.5~1寸。 治手指挛痛可透刺合谷穴。

30.天宗

定位: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约当肩胛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的上1/3折点处取穴。

主治:①肩胛疼痛、肩背部损伤等局部病证②气喘。

操作:直刺或斜刺0.5~1寸。遇到阻力不可强行进针。

31.听宫

定位: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主治:①耳鸣、耳聋、聤耳等耳疾②齿痛。

操作:张口,直刺1~1.5寸。留针时应保持一定的张口姿势。

32.攒竹

定位: 眉头凹陷中,约在目内眦直上。

主治: ①头痛,眉棱骨痛②眼睑 动、眼睑下垂、口眼歪斜、目视不明、流泪、目赤肿痛等目部病证③呃逆。

操作: 可向眉中或向眼眶内缘平刺或斜刺0.5~0.8寸。禁灸。

33.天柱

定位: 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哑门穴),旁开1.3寸,当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主治: ①后头痛、项强、肩背腰痛等痹证②鼻塞 ③癫狂痫④热病。

操作: 直刺或斜刺0.5~0.8寸,不可向内上方深刺,以免伤及延髓。

34.肺俞

定位: 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①咳嗽、气喘、咯血等肺疾②骨蒸潮热、盗汗等阴虚病证。

操作: 斜刺0.5~0.8寸。

35.膈俞

定位: 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①呕吐、呃逆、气喘、吐血等上逆之证② 贫血 ③瘾疹,皮肤 瘙痒 ④潮热,盗汗。

操作: 斜刺0.5~0.8寸。

36.胃俞

定位: 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等胃疾。

操作: 斜刺0.5~0.8寸。

37.肾俞

定位: 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① 头晕 、耳鸣、耳聋、腰酸痛等 肾虚 病证②遗尿、遗精、阳痿、早泄、不育等生殖泌尿系疾患③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等妇科病证。

操作: 直刺0.5~1寸。

38.大肠俞

定位: 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①腰腿痛②腹胀、腹泻、便秘等胃肠病证。

操作: 直刺0.8~1.2寸。

39.次髎

定位: 第2骶后孔中,约当髂后上棘下与后正中线之间。

主治: ①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等妇科病证②小便不利③遗精④疝气⑤腰骶痛,下肢痿痹。

操作: 直刺1~1.5寸。

40.委中

定位: 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主治: ①腰背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②腹痛,急性吐泻③小便不利,遗尿④ 丹毒。

操作: 直刺1~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针刺不宜过快、过强、过深,以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41.秩边

定位: 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主治: ①腰骶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②小便不利③便秘,痔疾④阴痛。

操作: 直刺1.5~2寸。

42.承山

定位: 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处,约在委中穴与昆仑穴之间中点。

主治: ①腰腿拘急、疼痛②痔疾,便秘。

操作: 直刺1~2寸。不宜做过强的刺激,以免引起腓肠肌痉挛。

43.昆仑

定位: 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 ①后头痛、项强、腰骶疼痛、足踝肿痛等痛证② 癫痫 ③滞产。

操作: 直刺0.5~0.8寸。孕妇禁用,经期慎用。

44.申脉

定位: 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主治: ①头痛,眩晕②癫狂痫证、失眠等神志疾患③腰腿酸痛。

操作: 直刺0.3~0.5寸。

45.至阴

定位: 足小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寸。

主治: ①胎位不正,滞产②头痛,目痛③鼻塞,鼻衄。

操作:浅刺0.1寸。胎位不正用灸法。

46.涌泉

定位: 足趾跖屈时,约当足底(去趾)前1/3凹陷处。

主治: ①昏厥、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疗,及癫狂痫、失眠等神志病患②头痛,头晕,目眩③咯血、咽喉肿痛、喉痹等肺系病证④大便难,小便不利⑤奔豚气 ⑥足心热。

操作: 直刺0.5~0.8寸。临床常用灸法或药物贴敷。

47.太溪

定位: 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凹陷处。

主治: ①头痛、目眩、失眠、健忘、遗精、阳痿等肾虚证②咽喉肿痛、齿痛、耳鸣、耳聋等阴虚性五官病证③咳嗽、气喘、咯血、胸痛等肺部疾患④消渴,小便频数,便秘⑤月经不调⑥腰脊痛,下肢厥冷。

操作: 直刺0.5~0.8寸。

48.照海

定位: 内踝高点正下缘凹陷处。

主治: ①失眠、癫痫等精神、神志疾患②咽喉干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疾患③月经不调、带下、阴挺等妇科病证④小便频数,癃闭。

操作: 直刺0.5~0.8寸

49.内关

定位: 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 ①心痛、胸闷、心动过速或过缓等心疾②胃痛、呕吐、呃逆等胃腑病证③中风④失眠、郁证、癫狂痫等神志病证⑤眩晕症,如晕车、晕船、耳源性眩晕⑥肘臂挛痛。

操作: 直刺0.5~1寸。

50.大陵

定位: 腕横纹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 ①心痛,心悸,胸胁满痛②胃痛、呕吐、口臭等胃腑病证③喜笑悲恐、癫狂痫等神志疾患④臂、手挛痛。

操作: 直刺0.3~0.5寸。

51中冲

定位: 中指尖端的中央。

主治: 中风昏迷、舌强不语、中暑、昏厥、小儿惊风等急症。

操作: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52.外关

定位: 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主治: ①热病②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头面五官病证③瘰疬④胁肋痛⑤上肢痿痹不遂。

操作: 直刺0.5~1寸。

53.支沟

定位: 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主治: ①便秘②耳鸣,耳聋③暴喑④瘰疬⑤胁肋疼痛⑥热病。

操作: 直刺0.5~1寸。

54.翳风

定位: 乳突前下方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 ①耳鸣、耳聋等耳疾②口眼歪斜、面风、牙关紧闭、颊肿等面、口病证⑧瘰疬。

操作: 直刺0.5~1寸。

55.风池

定位: 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

主治: ①中风、癫痫、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等内风所致的病证② 感冒 、鼻塞、鼽衄、目赤肿痛、口眼歪斜等外风所致的病证③颈项强痛。

操作: 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8~1.2寸,或平刺透风府穴。深部中间为延髓,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与深度。

56.肩井

定位: 肩上,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

主治: ①颈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②难产、乳痈、乳汁不下、乳癖等妇产科及乳房疾患③瘰疬。

操作: 直刺0.5~0.8寸。内有肺尖,慎不可深刺孕妇禁针。

57.环跳

定位: 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

主治: ①腰胯疼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等腰腿疾患②风疹。

操作: 直刺2~3寸。

58.阳陵泉

定位: 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主治: ①黄疸、胁痛、口苦、呕吐、吞酸等肝胆犯胃病证②膝肿痛、下肢痿痹及麻木等下肢、膝关节疾患③小儿惊风。

操作: 直刺1~1.5寸。

59.悬钟

定位: 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

主治: ①痴呆、中风等髓海不足疾患②颈项强痛,胸胁满痛,下肢痿痹。

操作: 直刺0.5~0.8寸。

60.行间 荥穴

定位: 足背,当第1、2趾间的趾蹼缘上方纹头处。

主治: ①中风、癫痫、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口歪等肝经风热所致的头目病证②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等妇科经带病证③阴中痛、疝气④遗尿、癃闭、五淋等泌尿系病证⑤胸胁满痛。

操作: 直刺0.5~0.8寸。

61.太冲

定位: 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主治: ①中风、癫狂痫、小儿惊风、头痛、眩晕、耳鸣、目赤肿痛、口歪、咽痛等肝经风热病证②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等妇科经带病证③黄疸、胁痛、腹胀、呕逆等肝胃病证④癃闭,遗尿⑤下肢痿痹,足跗肿痛。

操作: 直刺0.5~0.8寸。

62.期门

定位: 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 ①胸胁胀痛、呕吐、吞酸、呃逆、腹胀、腹泻等肝胃病证②奔豚气③乳痈。

操作: 斜刺或半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脏。

63.腰阳关

定位: 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髂嵴相平。

主治: ①腰骶疼痛,下肢痿痹②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妇科病证③遗精、阳痿等 男科 病证。

操作: 向上斜刺0.5~1寸。多用灸法。

64.命门

定位: 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 ①腰脊强痛,下肢痿痹②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经闭、不孕等妇科病证③遗精、阳痿、精冷不育、小便频数等男性肾阳不足性病证④小腹冷痛,腹泻。

操作: 向上斜刺0.5~1寸。多用灸法。

65.大椎

定位: 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 ①热病、疟疾、恶寒发热、咳嗽、气喘等外感病证②骨蒸潮热③癫狂痫证、小儿惊风等神志病证④项强,脊痛⑤风疹, 痤疮 。

操作: 向上斜刺0.5~1寸。

66.百会

定位: 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或当头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主治: ①痴呆、中风、失语、瘈疭、失眠、健忘、癫狂痫证、癔病等神志病证②头风、头痛、眩晕、耳鸣等头面病证④ 脱肛 、阴挺、胃下垂、肾下垂等气失固摄而毁的下陷性病证。

操作: 平刺0.5~0.8寸升阳举陷可用灸法。(灸法壮数不能太多,头顶皮薄)

67.神庭

定位: 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主治: ①癫狂痫、失眠、惊悸②头痛、目眩、目赤、目翳、鼻渊、鼻衄等头面五官病证③失眠、惊悸等神志病证。

操作: 平刺0.5~0.8寸。

68.水沟

定位: 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

主治: ①昏迷、晕厥、中风、中暑、休克、 呼吸 衰竭等急危重症,为急救要穴之一②癔病、癫狂痫证、急慢惊风等神志病证③鼻塞、鼻衄、面肿、口歪、齿痛、牙关紧闭等面鼻口部病证③闪挫腰痛。

操作: 向上斜刺0.3~0.5寸,强刺激或指甲掐按。

69.中极

定位: 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

主治: ①遗尿、小便不利、癃闭等泌尿系病证②遗精、阳痿、不育等男科病证③月经不调、崩漏、阴挺、阴痒、不孕、 产后 恶露不尽、带下等妇科病证。

操作: 直刺1~1.5寸孕妇慎用。

70.关元

定位: 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主治: ①中风脱证、虚劳冷惫、羸瘦无力等元气虚损病证②少腹疼痛,疝气③腹泻、痢疾、脱肛、便血等肠腑病证④五淋、尿血、尿闭、尿频等泌尿系病证⑤遗精、阳痿、早泄、白浊等男科病证⑥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恶露不尽、胞衣不下等妇科病证。

操作: 直刺1~1.5寸多用灸法。孕妇慎用。

71.气海

定位: 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主治: ①虚脱、形体羸瘦、脏气衰惫、乏力等气虚病证②水谷不化、绕脐疼痛、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腑病证③小便不利,遗尿④遗精,阳痿,疝气⑤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等妇科病证。

操作: 直刺1~1.5寸多用灸法。孕妇慎用。

72.神阙

定位: 脐窝中央。

主治: ①虚脱、中风脱证等元阳暴脱②腹痛、腹胀、腹泻、痢疾、便秘、脱肛等肠腑病证③水肿,小便不利。

操作: 一般不针,多用艾条灸或艾炷隔盐灸法。

73.中脘

定位: 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或脐中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 ①胃痛、腹胀、纳呆、呕吐、吞酸、呃逆、小儿疳积等脾胃病证②黄疸②癫狂,脏躁。

操作: 直刺1~1.5寸。

74.膻中

定位: 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或两乳头连线与前正中线的交点处。

主治: ①咳嗽、气喘、胸闷、心痛、噎膈、呃逆等胸中气机不畅的病证②产后乳少、乳痈、乳癖等胸乳病证。

操作: 平刺0.3~0.5寸。

75.四神聪

定位: 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4穴。

主治: ①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等神志病证②目疾。

操作: 平刺0.5~0.8寸。

76.印堂

定位: 在额部,当两眉头的中间。

主治: ①痴呆、痫证、失眠、健忘等神志病证②头痛,眩晕③鼻衄,鼻渊④小儿惊风,产后血晕,子痫。

操作: 提捏局部皮肤,平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77.太阳

定位: 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处。

主治: ①头痛②目疾③面瘫。

操作: 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

78.定喘

定位: 在背上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主治: ① 哮喘 ,咳嗽②肩背痛,落枕。操作: 直刺0.5~0.8寸。

79.夹脊

定位: 在背腰部,当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左右共34穴。

主治: 适应范围较广,其中上胸部的穴位治疗心肺、上肢疾病下胸部的穴位治疗胃肠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病。

操作: 直刺0.3~0.5寸,或用梅花针叩刺。

80.十宣

定位: 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指寸),左右共10穴。

主治: ①昏迷②癫痫③高热,咽喉肿痛④手指麻木。

操作: 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hy/8241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2
下一篇2023-06-22

随机推荐

  • 韩雅红参凝时系列紧致效果如何

    可以,补出健康好肤色,用起来十分的舒适,适合任何肤质使用,上脸也不会感到油腻,保湿滋养肌肤,同时有很好的抗初老功效,提高肌肤免疫力,适合所有肤质使用,采用温和配方。 该款保质期(年)3,是否为特殊用途化妆品否,产品产地1,功效补水,适合肤质

    2023-12-14
    43500
  • 混合性皮肤

    妮维雅的东东建议干性肌肤使用,因为妮维雅都油油的,儿童霜更是达不到护肤效果,相宜本草的东东我倒是在用,效果不错,我建议你用用相宜本草的四倍蚕丝系列的东东,挺好用的,适合混合型肌肤,价格也比较适中。希望你满意。鲜奶的可以,其实雅漾有给12岁以

    2023-12-14
    30500
  • 卡姿兰和珀莱雅粉底液哪个好,珀莱雅粉底液遮瑕效果怎么样

    卡姿兰和珀莱雅地位差不多,它们生产的产品许多都“撞款”了,比如粉底液,两个品牌都有生产,那卡姿兰和珀莱雅粉底液哪个好?有些人买了粉底液后,发现遮瑕能力比较弱,脸部瑕疵问题比较多就不适合用,珀莱雅粉底液遮瑕效果怎么样?卡姿兰和珀莱雅粉底液其实

    2023-12-14
    30400
  • 自然堂面膜哪个系列最好用

    比较推荐:自然堂雪润深澈皙白精华面膜、自然堂喜马拉雅面膜、自然堂美白淡斑两部曲面膜、自然堂弹嫩两部曲面膜。1、自然堂雪润深澈皙白精华面膜这款补水面膜在做活动的时候,一片的价格还不到十块钱,面膜纸是比较厚重的,可以储存更为丰富的精华液,让肌肤

    2023-12-14
    22000
  • 求推荐一款平价的卸妆水。

    作为学生党,我当然用了不少卸妆油啊,话说我刚开始用的是卸妆水,当然对于每一个爱化妆的妹子,终极选择一般都是卸妆油或者卸妆膏,因为卸妆水真的拉扯皮肤还卸不干净,我也用了不少款卸妆油,下面就以我的感受给你推荐五款好用平价卸妆油:RNW卸妆油AK

    2023-12-14
    21300
  • 护肤品哪个牌子好用推荐 护肤品的正确使用顺序方法

    现在很多女生都很注重皮肤的护理,而现在市面上护肤品的品牌也是越来越多,我们在选择护肤品的时候要选择好的且适合自己的,因此我们在这里就要先了解一下护肤品哪个牌子好用推荐?护肤品的正确使用顺序方法?护肤品哪个牌子好用推荐一、珀莱雅水动力

    2023-12-14
    21700
  • 高夫男士护肤品有什么功效

     可以控油保湿、祛痘消印以及收缩毛孔。高夫是一款驰名的男士护肤品牌,它名下的护肤产品类型有很多,在选购时可以根据自身皮肤所需来挑选。高夫男士护肤品的功效也比较强大,对于面部痘痘、粉刺、毛孔粗大等问题也能帮助解决。另外在面部皮肤水油平衡方面,

    2023-12-14
    27800
  • 施华洛世奇手链掉色吗 日常保养很重要

    施华洛世奇的手链有很多女生都有买过,她家每年都会出几款爆款手链,戴起来非常漂亮,那么,这么美的手链佩戴的时间长了之后会掉色吗?施华洛世奇手链掉色吗根据调查的结果显示,施华洛世奇手链的确存在褪色情况。 由于它是合金,不易褪色,会出现褪

    2023-12-14
    19600
  • 鼎盛的罗马帝国为什么只“昙花一现”了500年呢

    古罗马帝国衰亡之谜,自然不止一个谜底。例如,古罗马人崇尚武力,对科技的重视远不及古希腊人。又如,两次大瘟疫的沉重打击。第一次,是发生在165-180年间的“黑死病”,即后来所说的鼠疫,导致罗马本土约1/3的人魂归天堂。第二次,是发生在206

    2023-12-13
    276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