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介绍
霍山山脉在安徽省西部,与豫鄂皖边境的大别山相接,主峰白马尖海拔1 774米。县以山为名,霍山县境内西南的大别山和霍山山脉,由西南向东北贯穿全境,地势南高北低。西南一东北走向的霍山与西北—东南走向的大别山呈剧烈转折,习称“霍山弧”。佛子岭水库以上“霍山弧”内的东淠河上游,为现时霍山黄芽主要产区。
“霍山弧”沿霍山县西北、西、南、东南部边境构成了山岭相连的一道道屏障,形成外围比中部腹地高,仅佛子岭水库大坝一带为一狭长的峡谷水口。“霍山弧”内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区,山高、坡陡、谷深,冬季寒冷,茶树稀少。海拔400一800米的支脉、山肩,生态环境宜茶,高档霍山黄芽多出产在这一带。东淠河上游低山河谷盆地,坡积、残积物较厚,土地肥沃,又有佛子岭、磨子潭水库调节气候,是霍山黄芽(也是霍山茶叶)重要产区。霍山县地跨北纬31度—31度31分,东经115度55分-116度43分。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区,四季分明,冷热适中,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大。
气温 年平均气温15.1℃, 7月份平均气温27.87℃,1月份平均气温2摄氏度 ,酷暑和严寒较少,持续时间也不长。≧0℃的持续天数336天,年积温4700℃。最高气温随海拔升高递减率比通常要大,尤其是夏季可达0.7一0.8℃/100米,山区夏季温凉。山地800米以下常有显著逆温。≧35℃的高温天气,城关有23天,但垂直递减率大,500米以上山地几乎没有高温天气出现。
光照 年辐射总量平均488.18千焦/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达2 000一2 200小时,年日照率47%(历史上最多53%,最少40%)。
降水 常年降水量1 100-1 600毫米,一般海拔升高100米,平均降水量增加60一70毫米,山里降水比山外多。春夏季降水约占全年的70%,秋冬季较少。
湿度 常年相对湿度80%,全年≧80%的日数200天左右,低湿干燥天气较少。
雾日 全年累计24-33天左右,里山比外山多。据县气象局观测,海拔500米的大化坪镇百家山(正宗黄芽产地)年降水量1 818毫米,年平均雾日达181天。
土壤 广泛分布在中、低山区和高丘陵地带的是黄棕壤,多呈酸性、弱酸性反应(pH5一6.5),粗骨性黄棕壤占96.84%。成土母质为多种岩石风化的残积、坡积物,土壤处于幼年发育阶段,具有“粗骨”和“薄层”性特点(属砾质土大类型,土层多小于30厘米),通透性良好,保肥性差,适种性广。据1984年县土壤普查测定,各种养分平均含量:有机质2.5%,全氮0.12%,速效磷11毫克/千克,速效钾86毫克/千克。
霍山黄芽主产于霍县海拔600米以上山区金竹坪、金鸡山、金家湾、乌米尖、磨子潭等地,这里山高云雾大、雨水充沛、空气相对湿度大、漫射光多、昼夜温差大、土壤疏松、土质肥沃、PH值5.5左右,林茶并茂,生态条件良好,极适茶树生长。
采制工艺
黄芽鲜叶细嫩,因山高地寒,开采期一般在谷雨前3-5天,采摘标准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黄芽要求鲜叶新鲜度好,采回鲜叶应薄摊散失表面水分,一般上午采下午制,下午采当晚制完。 霍山黄芽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
黄芽制造分杀青、初烘、摊放、复烘、足烘五道工序。
杀青:用口径60-70厘米的平锅,两锅或三锅砌成一灶,两口锅分生锅和熟锅,三口锅分里锅(生锅)、中锅和外锅(熟锅)。以木炭为燃料。生锅温度较高,鲜叶下锅能听到有炒芝麻的响声为度,每锅投叶量100克左右。杀青用芦花帚或高粱帚炒制,生锅快炒透炒,叶子要捞净抖开,用力宜轻,不伤毫芽。熟锅继续完成杀青,要与生锅配合得当,防止“上锅催下锅,下锅等上锅”。至杀青适度,即起锅摊凉。
初烘和摊放:初烘用烘笼烘焙,火温100oC左右,每烘摊放5-6锅杀青叶,烘时勤翻匀摊,至五、六成干时,二烘并为一烘继续烘焙,约七成干时下烘。摊放1-2天,使其回潮黄变,剔除片杂后复烘。
复烘:将黄变后的茶叶继续烘焙,以蒸发水分,抑制黄变,温度视黄变程度而定,黄变程度不足,温度宜低,黄变适度时温度则要高。一般控制火温在90oC左右,烘至八、九成干为止。然后再任其回潮1-2天,以促使进一步黄变。
足烘:温度100-120oC,以增进茶香,翻烘要勤、轻、匀,烘至足干,趁热装筒封盖。
品质特点
黄芽外形条直微展、匀齐成朵、形似雀舌、嫩绿披毫,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醇浓厚回甘,汤色黄绿清澈明亮,叶底嫩黄明亮。其制作工艺包括杀青(生锅、熟锅)、毛火、摊放、足火、拣剔复火等五道工序。
黄芽的保健作用
(一) 常喝黄芽有益于降脂减肥。
黄芽可以促进人体脂肪代谢和降低血脂。
黄芽为不发酵自然茶,保留了鲜叶中的天然物质,富含氨基酸,茶多酚,维生素、脂肪酸等多种有益成分。茶多酚可以清除动脉血管壁上胆固醇的蓄积,同时抑制细胞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摄取,从而达到血脂,预防和缓冲动脉硬化的目的。
此外,黄芽中富有的各种芳香族化合物,也能溶脂解脂肪,化浊去腻,防止脂肪积滞体内,而维生素B1,C和咖啡因能促进胃分泌,有助消化与消脂。因此黄芽可增加体液、营养和热量的新陈代谢,强化微血管循环,减低指肪沉积体内,从而达到较好的瘦身效果。
(二) 常喝黄芽有助于抗御辐射。
电脑辐射不仅危害我们的健康,而且影响到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经常使用电脑者可饮用黄芽茶,补充特异性植物营养素,消除因电脑辐射引起的黑眼圈。黄芽所含有的浓缩茶多酚,能抑制自由基对皮肤支持纤维造成破坏,是目前一致公认最有效的抗自由基因子。黄芽含有防辐射的有效成分,实验证明主要是茶多酚类化合物、脂多糖、维生素C、维生素E及部分氨基酸。其作用机理也是针对辐射引起量自由基并导致过氧化毒害而产生的解毒作用,茶多酚类化合物可以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因而达到抗辐射效果,起着一种辐射保护剂的作用。
(三) 常喝黄芽能护齿明目。
牙组织的基本成份是氟、磷、石灰质,它使牙齿光滑坚硬,耐酸耐磨。黄芽茶叶含氟量较高,每公斤含氟约75-100毫克。因此,常饮茶能摄取足够的氟,以满足人体对氟的需求,对护牙坚齿是有好处的。而且茶水还可防龋齿。因人机体的抗龋能力与牙体硬组织内含氟元素的多少有关。常饮黄芽茶或用茶漱口,是防治龋齿的有效方法。
(四) 常有益于长寿、抗衰老。
黄芽能让女人更美丽,那是毋庸置疑的!黄芽中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其中的类黄酮,更有效地增加了维生素C的抗氧化功效。两者的结合中,对维持皮肤美白,年轻可说是有珍品的效果。
如果从茶叶提取茶多酚制成药物,那是很理想的抗衰老剂,但是,现在还做不到人人依赖茶多酚永葆青春,只能每天喝几杯绿茶延年益寿。
(五) 常喝黄芽可以益思提神
黄芽含适量的咖啡碱,茶儿素的存在,使它的弊端不在体内发挥,而适量刺激骨胳肌,加速骨胳肌的收缩有兴奋中枢神经之功。加上茶叶中的挥发油清香芬芳,饮之令人心旷神怡,即有提神醒脑之效。在紧张工作、劳动之余,饮黄芽茶一杯可以振奋精神、解除疲乏;在办公时饮黄芽茶一杯可以提高功效。
(六) 常喝霍山黄芽可增强免疫力
人体具有其自身的免疫功能以抵抗外来微生物的侵袭,保持机体的健康。这种免疫防御系统是通过免疫蛋白体的形成以识别入侵人体的病原,然后由人体中的白血球和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和巨噬细胞来行使围歼任务。饮茶可以提高人体中的白血球队和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活性以及促进脾脏细胞中白细胞间素的形成,因则增强了人体的免疫功能。
(七) 常喝霍山黄芽可消臭、助消化,改善肠胃
黄芽茶叶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消除口臭有如下四方面的作用:①清除口腔中的口臭物质—甲基硫醇;②与口腔细菌作用的基质—氨基酸相结合;③对口腔中细菌有杀菌和制菌作用;④纯化口腔唾液中的酶类。
饮黄芽茶一方面可以消除口臭,另一方面可以有助于消化。这是因为茶叶中含有芳香物质,这类物质不但能刺激胃液分泌,有助于消化吸收,而且能消除胃中积垢,减轻口干、口臭等症状。
作为碱性饮料,黄芽中的矿物质能中和酸性食物,保持人体体液的正常酸碱度(呈微碱性),从而帮助人们远离“亚健康”、“富贵病”。加上黄芽中的鞣质具有摄制细菌的作用,咖啡碱又能增强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因此常饮黄芽茶,还能拥有强健的肠胃功能。
(八) 生津止渴、消热解暑
据《茶谱》记载:“人饮真茶能止渴”。《日用本草》中记载:茶能“除烦止渴”。在孙大缓著《茶谱外集》中:“夫其涤烦疗渴,换骨轻身,茶茗之利,其功若神。”饮茶可以解渴,人所共知。盛夏酷暑,一杯绿茶顿感满口生津。除了茶汤为人体补充水分外,还因为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游离糖、氨基酸、维生素C和皂甙化合物与口腔中的唾液反应,使口腔得以湿润,产生清凉感觉,也起到明显止渴的效果。
茶叶还是一种清热消火的饮料。我国著名古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从中医学角度而言,茶叶,特别是绿茶,是一种清火的凉性食品。
黄芽冲泡法
茶兹于水,水籍于器,汤咸于火。茶、水、器、火是泡茶的必要条件。要想泡好一杯茶,还须具备冲泡技艺。冲泡技艺包括对所泡茶叶的了解,对泡茶所需水温、时间的掌握,以及冲泡的手法、程序。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冲泡方法,下面就霍山黄芽的冲泡方法简介如下:
1、备器:冲泡黄芽宜用无色透明玻璃杯,以便更好地欣赏茶叶在水中上下翻飞、翩翩起舞的仙姿,观赏黄芽汤色、茸毫。此外还须备有水壶、茗炉、杯托等。
2、择水:陆羽《茶经》云:山水上,江水中,井水正点。泡茶用水以泉水、溪水、雪水、雨水为上,其次则为江河水。若用自来水,需静置24小时,以使氯气挥发掉。冲泡黄芽,要选择清轻甘活的软水。
3、候汤:活水还须活火煎,烧水要用武火急煮。冲泡黄芽的水温宜在80度左右,即古人所谓的蟹眼汤。
4、洁杯:清洁茶杯。
5、投茶:茶与水的用量比例适中,泡出来的茶就清香宜人。冲泡黄芽,茶叶与水的比例大致为1:50,即每杯投茶叶2克左右,冲水100毫升。
6、浸润:候蟹眼乍起、松风欲鸣之时,采用回旋注水法,轻轻地将水沿杯子周边旋转着冲入,注水量约占杯容量的1/4-1/3。浸润时间20-60秒,目的使黄芽吸水膨胀,便于内含物的析出。
7、冲泡:提高水壶,让水由高处向下冲去,并利用手腕的力量,将水壶由上向下反复提举三次,这一动作被称之为凤凰三点头。注入杯约七成左右,意为七分茶,三分情。凤凰三点头的作用,一是让杯中的茶叶在水的冲激下上下翻滚,促使茶叶中的有效成份迅速浸出;二是对宾客表示敬意,三点头象征着谦逊、真诚,如同行鞠躬礼。
8、品饮:品饮之前,先赏茶汤,观色、闻香、赏形,然后趁热品啜茶汤的滋味。黄芽形似雀舌、嫩绿披毫,清香持久,滋味鲜醇浓厚、回甘,汤色黄绿、清澈明亮。第一泡品茶之鲜醇和清香;第二泡茶香最浓,滋味最佳,要充分体验茶汤甘泽润喉、齿颊留香、回味无穷的特征;第三泡时茶味已淡,香气亦减。三泡之后,一般不再饮了。
冬季去温暖的地方是三亚旅游好!地理位置
三亚,全市面积1919.21平方公里,地处海南岛最南端,位于北纬18°09′34〃——18°37′27〃、东经108°56′30〃——109°48′28〃之间。是中国唯一的国际性热带滨海度假胜地。三亚北靠高山,南临大海,地势自北向南逐渐倾斜,形成一个狭长状的多角形。境内有大小港湾19个。有大小岛屿40个,主要岛屿10个,面积最大的岛屿西瑁岛和东瑁岛,目前西瑁岛和蜈支洲岛已开发成为著名的旅游景区。
自然环境
三亚地理环境极为独特,三面环山,形成怀抱之势,山、海、河三种美景自然融合,众多山头也提供了眺望大海、河湾和城市景观的制高点。海水清澈、能见度高,水温适中,全年适合游泳,到三亚看海上日出日落,绝对的美不胜收;三亚市区有东、西两条河流穿过而过,两岸自然生长的红树林绿影婆娑,四季常青,生机盎然,是著名的白鹭栖息之地。美丽的自然风光,优良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三亚人居、旅游、度假的美丽天堂。
气候特征
三亚的气候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5.4ºC,七月平均最高气温28.3ºC,一月平均最低20.7ºC气温,全年日照时间约2.563小时。
三亚市全年月平均气温候表
平均气温 (摄氏度)月份 1月20.8 2月21.0 3月21 4月24.8 5月27.3 6月28 反正冬暖夏凉啦!!!冬天可以随便游泳.
【着装】
春天( 3 — 5月中旬)温度在18 — 32度,平均20度,穿短袖衬衣和棉质衣裙。
夏天( 5月下旬至9月中旬)炎热且有些潮湿。平均温度摄氏26 · 33度,湿度亦会上升至90%。最高温度36度,宜穿短袖衬衣及丝棉衣裙。而因5月至11月乃台风季节,故应带备雨具。海南有句民俗叫(牛头下雨牛尾晒)就是说海南不怕下雨,更少连绵不绝让人心烦雨季。海南的公众场所多有冷气,常出入及活动期间也应备薄外套。酒店一般在大堂设有雨伞供客人免费使用。
秋天 (9月下旬至12月上旬)温度及湿度下跌,温度为摄氏20 — 30度,平均25度,湿度约80%。天气晴朗及较干爽。宜穿短袖T侐、衬衣、毛衣及轻便外衣。
冬天 (12月中旬至翌年2月下旬)温度由摄氏24-28度,平均温度27度,湿度约73%。天气清凉。是旅游客人海滨活动的绝佳选择,而且特别有助于人们的健康
三亚的由来
“三亚”因三亚河(古名临川水)有三亚东西二河至此会合,成“丫”字形,故取名“三亚”。三亚历史悠久,在明代《正德琼台志》已有“三亚村”、“三亚里”的记载。三亚人文物部门在1992年对三亚落笔洞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人类活动遗迹,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旧石器文化分布最南部的一处遗址。一万年前,一支古人类的重要系脉就在三亚发迹,中国科学院命名为“三亚人”。
三亚历史
三亚市是古崖州的历史建制沿革,自西汉开疆海南后,历代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朝,崖城镇便一直作为临振县、临振郡、振州、崖州、珠崖军、吉阳军,崖州直隶州的行政首府治所。崖城镇堪称“两千年建置史,八朝州郡治所”之地。
·公元1912年,崖州改为崖县
·1950年5月崖县解放,成立县人民政府
·1954年10月中共崖县县委、县政府及直属机关从崖城搬到三亚
·1958年与保亭、陵水及万宁兴隆、牛漏合并为崖县(大县)
·1984年5月19日经中国国务院批准撤销崖县设立三亚市(县级)
·1987年9月26日,中国国务院批准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
三亚:久远的历史足音
三亚,中国南海之滨风光绮丽的旅游城市。它聚集了阳光、海水、沙滩、气候、森林、动物、温泉、岩洞、风情、田园等十大风景资源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三亚地处祖国边陲,北面环山,南面临海,是个山河海相汇交融的城市,陆地总面积191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2.4万人。辖区设置两区、五镇和五个国营农场,两区是河东、河西工委, 五镇是崖城、天涯、凤凰、田独、海棠湾镇,五个国营农场是南田、南新、立才、南岛、南滨农场,是一个黎、苗、回、汉多民族聚居和文化多元化、风俗个性化的地区。
三亚从一个滨海小渔镇迅速成长为中国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和世界旅游目的地,从本土城市向移民城市发展,从区域城市向国际都市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和世界人民共同拥有的大花园。“让世界了解三亚,让三亚走向世界”已成为三亚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与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三亚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已经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等一块块“金字招牌”,佐证了三亚的历史巨变。
三亚的历史溯源
三亚古称崖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人杰地灵。1992年10月及次年11月两次,在三亚荔枝沟境内的落笔洞(距三亚市区约15公里三亚学院前)里,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万年前的三亚人遗址,是目前已知海南岛最早的人类居住遗址,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旧石器文化分布最南的一处遗址,它把海南人类历史提前了二至三千年。该遗址的发现,证明了曾经有一支古人类在这里的热带雨林中繁衍生息,落笔洞也成为目前发现的海南最早的人类活动的始点。
据专家介绍,远在一万年前,“三亚落笔洞人”主要从事狩猎、捕捞和采集等生产活动,过着原始的穴居生活,繁衍生息,在蛮荒时代创造出海南岛的远古文化。这也说明海南岛远古文化与大陆远古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落笔洞人类史前文化遗址的发现,给三亚的历史文化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说明,三亚在一万年以前,就有海南的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史前文化,这也有力地证明:三亚的早期开发时间,不亚于国内其他地区,“三亚人”是开发海南岛的伟大先驱。此外, 海棠湾沿海一带还发现了古波斯人的墓葬群,更可证明三亚历史文化积淀是何其丰厚且多元化。
早在西汉元封元年(前110),三亚市就序列于中国版图。因其远离帝京、孤悬海外,自古以来三亚一直被称为“穷荒绝岛”、“鬼门关”、“天涯海角”,但溯自隋、唐以来1400年间,它与中原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联系从未中断。它曾是隋朝谯国冼太夫人的“汤沐邑”唐朝大和尚鉴真漂流登岸和传道讲经之地唐、宋两代曾有7位名相、名臣被贬到三亚。中原衣冠人物之南来,客观上在当地起了敷扬教化的作用,留下了诸多历史悠久的人文胜迹,沉淀了三亚灿烂的历史文化基础。据历史考究,延及宋、元、明朝时期,三亚的经济得于初步发展,棉纺业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黄道婆早年向本地黎族妇女学纺织技术的故事就是历史的见证。这一时期,崖州大地还涌现出了“琼州三星”之一的岭南巨儒钟芳。
三亚,地处北纬18℃,位于中国海南岛最南端,是地球上迷人的风景地带。久负盛名的阳光与大海,缤纷神秘的海底世界,雄浑的108米海上观音,清新自然的生态环境、浓郁的热带风情……一个向世界出口阳光与空气的地方,一个世界上最有希望的旅游目的地。碧海蓝天、椰风醉人,三亚妖动人;明星荟萃、佳丽如云,三亚风采曼妙。美丽三亚,浪漫天涯,永远的热带度假天堂。
三亚市区
椰风海韵
海滩假日
三亚市环境极为独特,集山、海、河自然美景于一体,构成三亚市独特的自然景观。
三亚市三面环山,北有抱坡岭,东有大会岭,虎岭和海拔393米的高岭,南有南边岭形成环之势,山岭绵延起伏、层次分明;同时,山脉的延伸将市区分成若干青山围成的空间,为城市不同地区提供了各具特色的空间景观环境。海上回望,群山如绿色屏障,辉映出三亚市的妩媚多资。众多山头也提供了眺望大海、河湾和城市景观的制高点。
三亚面临南海,海湾众多,众多海湾各有佳景。大东海,小东海,三亚湾,亚龙湾与三亚市民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海上的东、西二岛仿佛是南海的一张大门,为宽阔的海面增加层次感,海雾飘过,两岛掩其中,凭添了几分神秘感。漫步沙滩,作为三亚市标志的鹿回头隐约可见。
三亚市有东、西地条河穿过市区,二条河交叉南汇于南边海,北汇于中岛端,自然岸线曲折多变,上游水网纵横交错,两岸自然生长的红树林绿影婆娑,时有水鸟飞过,鱼跃锦鳞,景致优美,生机盎然。
三亚市区座落在这样一种幽美的以山、、河为特点的自然环境这中,城市的建设注意城市与自然景观环境、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山--海--河--城”巧妙组合,浑然一体,构成了三亚市区独特的环境。
根据修编的三亚市总体规划,三亚市总体布局结构为带状城镇群布局;市区总体布局为“两轴五个功能区”。
两轴:
1、滨海轴---三亚湾的滨海地区。这一地区由3个部分组成:三亚河口旅游码头、中部的城市滨海中心区和海坡度假中心。这是展现滨海旅游城市风貌的重点地区。
2、中心轴---从滨海中心区沿月川路向北延伸形成城市行政办公居住区。月川路是中心轴骨架,两旁将建设全市重要旅游服务设施、金融、商业、文化娱乐和居住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