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疗法是一种借助热力和外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子在皮肤上面,造成局部充血或瘀血以达到通畅气血,泄热除毒的一种治疗方法。有行气消肿、活血祛寒的作用。拔罐应根据病情选择经络上的穴位或病区,如治疗感冒头痛、结膜炎,可拔太阳穴;治疗支气管炎可拔背部肺俞穴或肩胛间区。而治疗腹痛、腹泻、胃痛,可拔天枢、中脘、气海、脾俞、胃俞或足三里。
拔罐所使用的工具非常简单,竹罐、陶罐、玻璃罐、杯子、药瓶,只要其口光滑,边缘平整即可以,操作方法只要用镊子或手捏住燃烧着的一块或一团酒精棉,点燃后迅速丢入罐内,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即可吸住,火立即熄灭。
拔罐疗法看来温和,也有所禁忌:全身枯瘦,身体失去弹力者,不宜拔罐;血管多的部位及心尖搏动处不宜拔罐;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均不宜拔罐;水肿患者宜慎用;月经期或出血性疾病患者,不宜作刺血拔罐。
以下介绍几种肠胃病常见病症的拔罐疗法:
慢性胃炎
[取穴]大椎、上脘、脾俞、身柱、胃、俞、中脘。
[做法]取大椎、上脘、脾俞及身柱、胃俞、中脘两组穴位三个为一组,每穴施行闪罐15~20下,然后留罐15分钟,隔日治疗1次。本法适于各种慢性胃炎。
十二指肠炎
[取穴]脾俞、胃俞、中脘、关元、天枢、足三里。
[做法]以闪火法拔罐,留罐10~15分钟,隔日1次。7次为1疗程。
胃、十二指肠溃疡
[取穴]脾俞、中脘、气海、足三里。
[配穴]胃中有振水声者配阳陵泉;兼食滞腹胀、腹泻者配天枢。
[做法]采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胃下垂
[取穴]脾俞、中脘、气海、足三里、阳陵泉、天枢。
[做法]患者侧卧,采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5分钟,2~3日为1次,10次为1疗程。
别没事乱拔。只有身体进去湿气寒邪才需要拔罐去除。也就是觉得肩胛骨 腰背疼痛了 才拔。多长时间拔罐一次。是要根据你的身体状况,来确定间隔时间。中医治病原则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说的是:急病急治,慢病慢治。拔罐是泄法,不宜多做。前一次拔罐部位罐印未消退之前,不宜再在原处技罐。慢性疾病或病情和缓的,不必天天拔,以隔1~2天或3~5天拔一次为宜,5~10次为1疗程,疗程之间可休息2~3天。
拔罐是传统中医理疗的技法,2016年新的中医药法颁布以后纳入到了专长中医师范围,不是所有体质都适合于拔罐疗法,要根据中医辩证论治,我们在临床中应用罐法中是分补法与泄发的。相比其他季节,夏季感冒发作率比较高。在夏季拔罐有利于祛除湿气,降低感冒的几率。此外,夏季容易中暑,此时拔罐可以降低中暑的风险。而拔罐恰好具有舒筋活络、活血行气、散寒祛湿和消肿止痛等功效,能够调节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从而起到消除湿气、增强体质的目的。因此,体内湿气重的的话,拔罐是有用的。
在现代人们掌握利用抽气等法产生负压等方法之前,多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所以,所以拔罐又称为拔火罐。拔火罐属于一种保健疗法,主要是通过火焰燃烧空气后,利用罐体内的真空负压作用,吸附于皮肤表面,再通过负压作用,把皮下肌肉脂肪紧紧地拔起,从而达到温经通络,活血止痛等功效。
是不是所有人都有湿气?气乃无形之物,湿之为病乃因正气虚,祛湿之法为补正气,补正气要健脾胃,滋肾补阳。拔火罐若用于健脾胃,补肾壮阳,也可以认为能祛湿。拔火罐靠火热之气在罐中形成高压将体内多余湿寒之气排出,以达到祛湿散寒效果!有很多人有不舒服会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