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颓子科沙棘属,多年生落叶果树,灌木或小乔木。又名醋柳、酸刺,亦是药用植物。学名Hippophae spp。
种类起源与分布
中国是沙棘起源中心,有4种、5个亚种,在沙棘产区均有分布。远在8世纪后半叶,藏医药典《四部医典》中就有沙棘的记载。1688~1689年传入西方国家。20世纪中叶后许多国家对沙棘的利用进行了广泛研究。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沙棘的营养成分和医药效果开展了研究,其后各主产省(自治区)相继成立专门机构,并在全国范围协调进行沙棘的开发利用。
沙棘在欧、亚两洲分布很广,亚洲主要有中国、蒙古、印度、伊朗、尼泊尔、锡金、不丹等;欧洲主要有苏联、罗马尼亚、德国、波兰、保加利亚、意大利、希腊、芬兰等。中国主要分布于西藏、青海、甘肃、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贵州、山西、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自治区),面积共约67万公顷。
特征与特性
树高1~5米,最高可达10米。枝灰色,具刺,幼枝密被白色或褐色鳞片。冬芽小,黄褐色,卵形或近圆形,着生于叶腋,有芽鳞数片。叶互生或近对生;条形或近条状披针形,长3~7厘米,宽0.4~1.2厘米,先端钝尖,全缘,幼叶具银白色鳞片;叶柄长1~1.5厘米。短总状花序;花小,单性,淡黄色,先叶开放;雌雄异株;雄花序轴常脱落,雄蕊4,离生,花丝短;雌花在雄花后开放,具短梗,花被筒囊状,先端2裂,雌蕊1。果实核果状,近球形或卵圆形,橙黄色或橘红色,果径0.5~1厘米。每果有种子1粒,褐色,卵圆形,骨质,有光泽,长约4~6毫米。
沙棘根系主要分布在30~40厘米土层内,垂直根能伸入土壤深层达3米以上,侧根发达,萌蘖力强,可以萌生新的植株,形成新一代沙棘。根系具有菌根,与短状固氮细菌共生,固氮能力很强。
沙棘栽植当年生长缓慢,第二年以后生长迅速,第三年开始结果。芽分叶芽和花芽,均着生于1年生枝的叶腋。翌年春,叶芽萌发为发育枝,强旺的发育枝可分生副梢,而其枝顶常具刺,故无顶芽。花芽为混合芽,翌年春抽生短枝开花结果,无叶,枝顶具刺,结果后果枝枯死,或枝顶发生带叶小枝,叶腋可形成花芽,下年继续结果。隐芽潜伏于多年生枝上,寿命长,萌发力强。骨干枝寿命8~12年,有时可达15~20年。老株死亡,即在其侧傍由根蘖长出新株。
3月至4月开花,8月至9月果实成熟,成熟后不易脱落,挂在树上可到第二年3月。
沙棘是喜光的阳性树种,多野生于河漫滩、河谷阶地、山麓、丘陵河谷以及草原边缘和沙丘间低地。耐旱耐湿较抗寒。10~12℃时种子发芽,开花授粉,17~20℃枝条旺盛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在pH值5.5~7之间生长良好。但以土层深厚、排水佳良的沙壤土最为适宜,土壤过于粘重生长不良。
种类和品种
沙棘属的4个种是:①沙棘(H.rh-amnoides L.)。分布于华北、西北。本种的原亚种中国不产。②肋果沙棘(H.neurocarpa S.W.Liu et T.N.He)。分布于西藏、青海、四川、甘肃。③西藏沙棘(H.thibetana Schechtend)。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西藏。④柳叶沙棘(H.salicifolia D.Don.)。分布于西藏南部。
中国产的5个亚种是:①中国沙棘(H.rhamnoi-des L.subsp.sinensis Rousi)。主要分布于河北、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等地。②云南沙棘(H.rhamnoides L.subsp.yunnanensis Rou-si)。分布于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西藏拉萨以东地区。③中亚沙棘(H.rhamnoides L.subsp.tunke-stanica Rousi)。分布于新疆。④蒙古沙棘(H.rham-noides L.subsp.mongolica Rousi)。分布于新疆伊犁、策勒、尼勒克等地。⑤江孜沙棘(H.rhamnoides L.subsp.gyantsensis Rousi)。分布于西藏。
中国各地沙棘全为野生,起源于实生或丛内根蘖自然繁殖,形成众多生态地理型,个体间的特征特性有明显差异。近年来,已初选出一批优良单系,但尚未形成品种。苏联已有许多沙棘品种通过鉴定。
栽培技术要点
繁殖用实生、分株、扦插等方法。营造沙棘林可采用直播、飞机播种或育苗栽植,春、夏、秋均可进行。扦插是在母株上选1~1.5厘米粗的当年生枝或用1厘米粗的根,剪成20~30厘米长,于春、秋在圃地扦插,亦可用嫩枝扦插。利用沙棘根蘖能力强的特点进行分株繁殖是最常用的方法。通常平茬后每公顷可产根蘖苗15万株左右。
栽植距离肥沃地宜稀,瘠薄地宜稍密。造林株行距一般为1×1.5米,种植园为1.5~2米×3~4米。栽植时要配置雄株,雌雄株比为10∶1。
栽后第一至第二年任其自然生长,仅对单干植株稍加短截,促使萌发分枝和形成低矮的多干植株,第四年树冠即可定形。以后每两年进行一次疏剪,剪除过密、干枯和不结果的枝条,改善树体光照条件。树势衰弱后进行更新。结果后每年要进行施肥。
果实充分成熟后即可采收。由于沙棘有刺,采摘很不方便,多采用剪取结果小枝,但不可砍树、砍大枝。亦可用机械采收或冻果震落法,即在果实冻结后,树下铺塑料薄膜,用木棒敲击株丛将果实打落,然后收集。
害虫有金龟子、蝼蛄、金针虫等苗圃害虫,宜于播种前土壤施药防治;蚜虫、叶蝉、天幕毛虫、舞毒蛾、象鼻虫、顶梢卷叶蛾、巢蛾、尺蠖等为害花、芽、叶片,可喷杀虫剂防治;天牛、介壳虫等为害枝干,人工捕杀或喷药防治;沙棘蝇、蛀果蛾等为害果实,喷药防治。病害有叶斑病,果实内生真菌病、疮痂病、镰刀菌凋萎病等,喷杀菌剂防治。
经济价值
沙棘果实、根、茎、叶含100多种化学成分,是一种食用和药用植物。果实营养丰富,含10种维生素,尤以维生素C含量高,每100克鲜果含量高达1294毫克;含有机酸和单糖类11种,氨基酸20种,脂肪酸7种,脂类30种,多酚类和黄酮类16种,微量元素9种。可加工制成果汁、糖浆、果酒、果酱、果冻、沙棘晶等多种产品,亦作为食品辅料。沙棘油具有很高的医用价值,对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慢性气管炎、胃溃疡、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有疗效。沙棘渣是多种食品添加剂。沙棘群落有很好的防风固沙、防冲护沟护坡的生态效益。树皮含单宁,可提取栲胶。叶、果艳丽,可供观赏。
在西北荒原上有一种植物,它的果实味酸而微甜,叶似柳叶,老百姓叫它“酸柳”,因它浑身上下长满了刺,又称它“黑刺”,其实它的大名叫沙棘。沙棘是胡颓子科沙棘属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一般高3~5米,枝灰白色,叶条形至线状披针形,两面都有银白色的腺鳞。春天,淡黄色的小花先叶开放。花后叶芽萌动,盛夏便是满树的浓绿。金秋,球形或卵形的小果,黄色或桔黄色,掩映在绿叶丛中。
小小的沙棘果,不过豌豆粒大,却含有VC、VE、VA等多种维生素。其中VC的含量是猕猴桃的2~8倍、桔子的20倍、苹果的400~800倍。昔日名不见经传的野果,如今已制成果酱、果酒、果汁,走进超级市场。药学家们对沙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发现它的叶和果中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和血脂,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功能。现在,沙棘冲剂已列为心血管病患者的辅助治疗药物和保健药物。前苏联宇航员服用沙棘制剂后大大减轻了失重反应,我国运动员服用沙棘制剂后,肺活量增加4.2%,血色素增加4.35%,心率下降4.36%。此外,沙棘果皮、果肉、种仁里所含的沙棘油治疗烧伤、烫伤、冻伤和各种溃疡效果甚佳。
沙棘的适应性极强。在砾石山坡或沙地上,它呈灌木状,有些枝条也变为棘刺,叶上的毛被增厚以减少水分蒸发。在水肥条件好的地方,它也能长成俊秀的乔木。西藏伯桑错湖区有一棵沙棘树,高17米,胸径近70厘米,绿荫如盖,堪称沙棘之王。
沙棘的根系发达,根深3~5米,根幅6~10米,纤维根密集成网,能封固沙丘,抵挡洪水或暴雨。它的根上有许多根瘤,固氮能力比起豆科植物毫不逊色。一亩沙棘林固氮相当于五十亩尿素,好像一座小小的化肥厂。沙棘枝条舒展,果实色黄而密集,欧洲一些国家将它作为城市园林的景观树种,法国用沙棘叶为病畜祛病扶壮,罗马尼亚用于制作护肤化妆品。
沙棘作为水土保持、固沙造林的优良树种和具有广阔开发利用前景的药用植物和经济植物正在荒原上茁壮成长,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