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行为却常常与父母的希望背道而驰,绝大部分的孩子,无法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控制好自己的脾气。稍有不顺,就会又哭又闹,甚至大发雷霆。情绪管理的失控让父母总是感到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正确应对。
第一、心智发育不成熟
孩子还在不断地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中,无论是身体的生长,还是心智的成长。他们对于很多事情的判断,还缺乏基本的能力,也还没有掌握足够的技巧。
从根本上而言,孩子还是一个以感性思维为主的小家伙。他们不会过多去考虑自己的行为对于他人或者环境的影响,只要他们觉得需要宣泄自己的情绪,就会毫无掩饰地表露出来。
相较于他们的理性思维而言,感性思维总是占据着上风,所以,该哭就哭,该笑就笑,这是孩子本性的自然流露而已。
第二、表达还有障碍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十分欠缺,他们对于心中希望的东西,还不能用合适的语言去表达诉求。尤其是对于一些相对复杂的需求,或者说需要一些复杂表达才能说清楚的东西。对于孩子来说,词汇量的欠缺就容易造成词不达意,引起他人的误解。或者语法的明显错误,造成他人的困惑。这是孩子在交流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
因此也就造成了自己的需求无法得到及时满足而造成情绪的失控。甚至会出现交流越多,意思表达越是混乱的状态,最终导致了精神上的急躁,只能用哭闹来宣泄。
第三、感到被忽视
孩子总是脆弱的,这是身体条件的限制所决定的,技能的不足很容易让孩子产生不安全感,所以,他们经常需要得到父母的安慰和保护。
他们也会用各种方法去表达这种诉求,只是有些表达的方式相对隐晦,而父母不可能时时刻刻围着孩子转悠,当孩子感觉被忽视的时候,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就会降低。
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诉求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就很容易关不住情绪的闸门,让泪水喷涌而出。第一、正视孩子的需求
孩子对于生活的需求,其实非常简单,对于孩子的需求,家长一定要给予正面的回应,比如有时候,孩子找家长聊天,只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所以,家长千万不要敷衍,千万不要因为忙于家务而忽略了孩子的需求。
只有及时的回应,才能让孩子感到被重视和爱护,才能让孩子的心理产生足够的满足感和安全感。他们也就不会容易产生悲观的情绪,导致情绪失控的可能性就会明显减少。
第二、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当孩子就不适当的方式表达需求和情绪的时候,家长首先还是要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表达,千万不要予以严厉的呵斥和指责。
这样,只会火上浇油,让孩子情绪更加恶劣。当孩子平静下来以后,家长可以耐心地去询问孩子的需求,告知孩子正确的表达方式,然后针对孩子的需求和遇到的困难,告诉孩子可以有更好的方式去解决。
让孩子感知到父母的爱护和关心,并且逐渐学会正确处置问题的方式方法,尽量减少耍脾气来达成目标的行为。第三、训练孩子管理自己
情绪管理,只是孩子进行自我管理的一部分,这些技能的获得,不是单一的,而是与其他自我管理密切相关。所以,父母应当把孩子的情绪管理纳入自我管理这个大范围中去考量。
当孩子该自己吃饭的时候,就要让孩子慢慢学会自己吃饭,然后就是根据孩子的能力,逐渐安排孩子掌握一些必要的生活技能,自己穿衣、上厕所等等。
甚至可以帮着父母整理家务。通过综合能力的训练,逐渐让孩子建立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情绪管理的控制打下基础。
第四、帮助孩子认知情绪
孩子对于情绪的表达,其实都是随性而发,他们完全在乎自己内心的感受去表达自己的情绪,不会在意他人的感受以及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
对此,父母应当从小对孩子进行情绪的认知教育,需要告诉孩子去了解不同的情绪产生的原因,各种情绪对于事情的解决的重要性。以此让孩子了解到,大哭大闹乱发脾气对于事情的解决。
宝宝哭闹可以是生理性的原因,也可以是病理性的原因。生理性的原因,像捂热、寒冷、宝宝大小便或宝宝缺乏安全感,寻求大人的安慰。另外一些病理性的原因,像佝偻病,孩子会有多汗、易醒、易惊、夜起,孩子也容易哭闹、烦躁、神经兴奋性高。胃肠道功能紊乱,像宝宝因为积食、受凉或者食物过敏等原因,以及胃肠道的感染导致的宝宝肠胀气、肠痉挛、肠绞痛也会导致宝宝哭闹不止。有过敏体质的宝宝,因为湿疹、皮肤瘙痒或者因为食物过敏导致的胃肠道的症状,也会出现腹痛不适,导致宝宝也会有哭闹。中耳炎的孩子因为耳朵疼、泌尿性感染的孩子尿尿疼,呼吸道感染会有鼻塞、咳嗽、喘息这些症状,因为疾病等不适也会导致宝宝老是哭闹。遇到宝宝老是哭闹,如果除外生理性的原因,需要到医院去看医生明确病因,对因治疗。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