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低于零下9度时不建议户外运动。
这个时候如果仍在室外长跑,会导致血液循环、身体代谢速度变慢,不仅达不到理想的锻炼效果,还可能因受凉发生冻伤、肌肉扭伤、岔气、抽筋等问题发生。
很多运动专家也都不建议在冬季的早晨进行跑步锻炼,也是因为冬季早晨气温较低,容易发生一系列的问题,而得不偿失。
湿度过高不适宜跑步
湿度反应了空气的干燥程度,其对人体的影响直接体现在排汗、体热散发和水及盐分的代谢方面。
当空气湿度过大时,人体内的松果腺体分泌出的松果激素量较大,使得人体内甲状腺素及肾上腺素的浓度相对降低,细胞会产生“惰性”,外在则表现为无精打采、萎靡不振、烦恼郁闷。显然,这样的消极情绪是不适宜跑步的。
与31℃相符的湿度应该在40%以下,但当湿度达到70%时,同样的31℃会让人感觉像38℃。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随着空气湿度增大,环境中的水汽趋于饱和、气压降低,在抑制人体散热功能发挥的同时也会影响人体正常排汗,从而使得跑者积压体温过高、调节机能无法发挥作用,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影响跑步耐力。
室外温度达到35度不宜在外活动。夏季阳光照耀强度高,对人的皮肤、眼睛都有伤害,所以夏季的中午尽可能少出门。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按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依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相关部门制定发布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