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能"睡得好"这一话题那是老生常谈了,睡觉睡得轻松,可是你真的能睡着吗?你有多久没有倒头就睡了?或者是经常醒于凌晨的3.4点钟,辗转反侧等日出?一些人群一到凌晨就醒,醒了以后又无法再睡!这是身体哪里出现了问题?可能是 五脏六腑 整体运作出现了问题 。
那么我们来看看失眠与我们的五脏都有哪些关系?它一共分为五种失眠类型。
第一种:胆气虚型
现在的人尤其喜欢晚睡,一到晚上精神饱满,毫无睡意,如果长时间在凌晨1点没有进入深度睡眠,天长日久, 胆脏 气血就会不足,胆气一旦不足,以后你就算想睡,都会睡不着。
第二种:心肾不交型
心肾不交与胆气虚有关系,胆气虚是它的上游,晚上不睡,等到
白日睡到太晚,阳气无法及时进入你体内,等阳气升上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这时就会 心火上亢 ,所以有的人说怎么越到晚上越精神,恶性循环,以后越睡越晚,白天起的也就越来越晚。时间一长还会引发心悸等问题。
第三种:肝郁化火型
有没有人晚上失眠,第二天起来心情特别的不好,看谁都不顺眼,特别想发脾气。这就是 肝郁化火 ,因为肝气主升,肝气一旦不足,无法升起,体内阳气就会不足,憋在下焦就容易产生邪火!
第四种 : 心脾两虚型
肝火下不去,憋在体内,内扰 脾胃 ,所以睡不好觉,熬夜的小伙伴第二天不仅脾气暴躁,而且还特别的没胃口,食欲不振,就是这个原因导致的。脾胃是吸收后天食物之精华的,长时间失眠,脾胃不和,就容易造成气血亏虚,最终就导致了心脾两虚。
第五种 : 痰热内扰型
心火浇肾水,心火下不来,肾水无处化泄, 痰湿 就找上你了。
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告诉大家,我们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作息规律,白天跟着太阳起床,晚上归于月色而眠,五脏如环无端,睡觉是关乎于五脏的运化,五脏六腑不 健康 就会导致失眠,而长期失眠又会导致阳气亏虚,所以长期失眠的人 五脏六腑皆虚, 日积月累身体的免疫能力就会下降,带给我们身体的伤害就是毁灭性的。
那么长期失眠还会给你造成哪些危害?
1. 神经衰弱
失眠患者的交感神经常兴奋于夜晚,等到了第二天神经系统难以兴奋,就会出现思维迟缓,大脑皮层功能失调,记忆力减退,头痛,头晕以及神经衰弱等症状。
2. 免疫力下降
长期失眠熬夜,病原体趁虚而入,我们的免疫系统功能受损,身体就会处在亚 健康 状态。肠胃炎,过敏,感冒等疾病就会找上门。
3. 易发胖
熬夜人群更容易食用重口味、高糖食品,加之运动量少,更易引发,肥胖而肥胖也是三高问题的罪魁祸首因素之一。
4. 视力下降
熬夜时,睫状肌得不到充足的休息,会产生眼干,眼涩等症,长时期的不到改善会导致视力模糊,眼压过高等情况的发生。
失眠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现代最常见的失眠分类法可分为三种类型。(一)起始失眠
又称入睡困难型失眠。特点为夜晚精力充沛,思维奔逸,上床后辗转难眠,毫无困意,直至后半夜才因极度疲劳而勉强入睡。这种类型人占失眠么大多数,通常是“猫头鹰型人”,以青壮年多见。
(二)间断失眠
又称熟睡困难型失眠。特点为睡眠程度不深,夜间常被惊醒,醒后久久无法再眠。这种类型人通常更为焦虑痛苦。常见于体弱有慢性病及个性特殊的人。
(三)终点失眠
又称睡眠早醒型失眠。特点是早早醒来,后半夜一醒即再难入睡。白天精神状态差,常常打盹,至下午精神才好转,常见于动脉硬化病人及年迈的老人。由于各人睡眠规律与类型的不同,因此诊断失眠还应参照睡眠质量标准。有的老年人素来醒得很早,醒后十分精神,白无不觉疲劳,尽管少眠不属失眠范围。
很显然张朝阳的情况属于第二类——间断失眠。
现代实验研究将睡眠按深度分为四期:
Ⅰ入睡期;Ⅱ浅睡期;Ⅲ中等深度睡眠期;Ⅳ深度睡眠期。
Ⅰ、Ⅱ期易被唤醒,Ⅲ、Ⅳ期处于熟睡状态。
睡眠又可分为两种;即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开始入睡是慢波睡眠,大约持续90分钟左右,然后转入快波睡眠持续15~30分钟,睡眠过程是这两种状态交替进行的,二者交替一次,即称一个睡眠周期。一夜大约有四、五个周期。慢快波睡眠期的正常比例是保证睡眠顺利进行的条件。
张朝阳同学描述的情况明显属于慢快波睡眠气比例已经严重失常。
那么病因是什么呢?
中医认为失眠的基本病机是“脏腑不和,阴阳失交”。具体分析起来原因很多,约有以下四类:
(一)起居失常
生活不规律,劳逸失度,工作任务紧时就长期开夜车,造成晨昏颠倒破坏了睡眠——觉醒节律,使自主神经系统紊乱是造成失眠常见的原因。
(二)心理因素
中医称此类因素为情志过极,白天过度紧张或整日忧心忡忡,恼怒、恐惧、抑郁都能造成大脑皮层兴奋抑制失常,以致夜晚失眠。临睡前大怒大喜或激动悲伤亦可造成大脑局部兴奋灶强烈而持久的兴奋,引起失眠。因心理因素导致失眠者,亦占相当部分。
(三)身体因素
来自身体内部的生理、病理刺激,会影响正常的睡眠,如过饥、过饱、大渴大饮、腑实便秘、疼痛、搔痒、呼吸障碍等。
(四)环境因素
不良的卧室环境,也能引起失眠,如噪音、空气污染、蚊蝇骚扰、强光刺激、大寒大暑以及地域时差的变化等。
结合张朝阳同学的工作情况和工作单位近期的发展状况来说,在他的生活中以上四种因素都会存在。既然都聊到这里了,那给张朝阳同学普及一下失眠的防治方法吧。
防治失眠,自古至今方法很多,可概括为病因防治、心理防治、体育防治、食物防治、药物防治、气息调整防治、针灸按摩几方面,概括介绍如下:
(一)病因防治
对于身体因素、起居失常、环境因素等造成的失眠,宜采用病因疗法,即消除失眠诱因。对身患各种疾病从而影响安眠的病人,应当首先治疗原发病,再纠正继发性失眠。
(二)心理防治
平素宜加强精神修养,遇事乐观超脱,不过分追求能力以外的名利,是避免情志过极造成失眠的良方。青年人则应学会贺驭自己情感,放松思想;老年人则要学会培养对生活的浓厚兴趣,每天对生活内容作出紧凑的安排,防止白天萎靡不振。心理治疗常用的方法有自我暗示法。即上床前放松精神,建立自信心,并对自己说:“今晚我一定能睡着”。躺好后默念:“我头沉了,我疲劳了;我肩沉了,我很累了;我臂沉了,工作完成了;我腿沉了,我要睡了”。长期进行这朴的自我训练,可以形成良好条件反射,乃至上床就着。
(三)体育防治
《老老恒言》中说:“盖行则身劳,劳则思息,动极而反于静,亦有其理”。体育锻炼不仅改善体质,加强心肺功能,使大脑得到更多新鲜血液,而且有助于增强交感——副交感神经的功能稳定性,对防治失眠有良好作用。一般在睡前2小时左右可选择一些适宜项目进行锻炼,以身体发热微汗出为度。
(四)药物防治
安眠药治疗失眠应用面最广,但一般说,不到不得已时不宜使用,或尽量少用。安眠药一经服用往往产生依赖性、成瘾性,对肝、脑以及造血系统还有不良作用,易发生药物中毒反应,安眠药还打乱了睡眠周期节律,影响脑力恢复。所以安眠药偶尔服、短期用较好,对于中老年人以及失眠不严重的人宜选中成药为佳。
(五)食物防治
失眠者可适当服用一些有益睡眠的食物,如蜂蜜、桂圆、牛奶、大枣、木耳等,还可配合药膳保健。药膳种类很多,可根据人的体质和症状辨证选膳。常用药膳有:茯苓饼、银耳羹、百合粥、莲子粥、山药牛奶羹、黄酒核桃泥、芝麻糖、土豆蜜膏等。此外,玫瑰烤羊心、猪脊骨汤效果亦好。
(六)气息调整按摩法
失眠者可于睡前摆卧功姿势,然后行放松功。调节呼吸,全身放松,排除杂念,可帮助入静安眠。失眠者亦可躺在床上进行穴位按摩,如按揉双侧内关穴、神门穴、足三里穴及三阴交穴,左右交替揉搓涌泉穴等都有助于催眠。在气功按摩过程中要尽量作到心平气和,思想放松,如此效果才好。
张朝阳同学,有病就赶紧去治疗吧。放下名利,放下焦虑,可以多活几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