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虎杖:
苦寒,归肝胆肺经。
功能:活血止痛,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泻下通便。
主治:(1)用于经闭、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证。
(2)用于湿热黄主治:疸、淋浊带下等证。
(3)用于水火烫伤、疮痈肿毒、毒蛇咬伤等。
(4)用于肺热咳嗽、热结便秘。
6、鸡血藤:
苦甘温,归肝经。
功能:行血补血,舒经活络。
主治:(1)用于月经不调、经行不畅、痛经、闭经等证。
(2)用于风湿痹痛、关节酸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等证。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7、益母草:
苦辛微寒,归肝心肾经。
功能:活血调经,利水消肿。
主治:(1)妇女血分瘀热,闭经、痛经,产后瘀阻腹痛。也治外伤瘀肿作痛。
(2)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近年用治肾炎水肿。
(3)可治疮毒、乳痈。多外用,或内服。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8、泽兰:
苦辛微温,归肝脾经。功能:活血调经,祛瘀消痈,利水消肿。
主治:(1)妇科经产瘀血病证的常用药。
(2)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及疮痈肿毒。
(3)水肿、腹水。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9、月季花:
甘淡微苦平,归肝经。
功能:活血调经,疏肝解郁,消肿解毒。
主治:(1)肝血郁滞之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及胸胁胀痛。
(2)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痈疽肿毒,瘰疬。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10、凌霄花:
辛微寒,归肝心包经。
功能:破瘀通经,凉血止血。
主治:(1)血瘀经闭、症瘕积聚及跌打损伤,可与当归、红花、赤芍等同用。
(2)风疹、皮癣、皮肤瘙痒、痤疮。
(3)便血、崩漏。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11、刘寄奴:
味辛微苦,性温,归心肝脾经。
功能:破瘀通经,止血消肿,消食化积。
主治:(1)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尽,症瘕。
(2)跌打损伤。金疮出血。风湿痹痛。便血。尿血。痈疮肿毒。
(3)食积腹痛。泄泻痢疾。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12、王不留行:
苦平,归肝胃经。
功能: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
主治:(1)血瘀经闭,痛经,难产。
(2)产后乳汁不下,乳痈肿痛。
(3)热淋,血淋,石淋。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药物功效比较:
1、益母草、泽兰
均能活血调经,祛瘀消痈,利水消肿,常用于妇科经产血瘀病症及跌打损伤,水肿等证。
益母草辛散苦泄之力较强,性寒又能清热解毒,其活血,解毒,利水作用均强于泽兰。
2、红花、桃仁、泽兰
共同点:1)活血通经:血瘀经闭、痛经、产后淤滞腹痛。二药为伍,相互促进、活血通经、祛
瘀生新、消肿止痛力增强。
2)消肿止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
红花消肿止痛力强。多用可破血,少用则养血,有出血倾向者不宜多用。
桃仁破血祛瘀力强。润肠通便:肠燥便秘。
泽兰利水消肿:产后水肿、浮肿、腹水。
三、活血疗伤药
本类药物善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止血生肌敛疮。故主要适用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骨折筋损,金疮出血等伤科疾患。也可用于其他一般血瘀病证。
因肝主筋、肾主骨,使用本类药物治骨折筋损之证时,还须配伍补肝肾强筋骨之品,以促进骨折伤损的愈合复原。
1、血竭:
性味甘咸平,入心肝脾经。
功能:内服活血散瘀,定痛,外用止血生肌,敛疮。
主治:(1)淤血经闭、痛经,产后瘀阻。
(2)症瘕痞块,胸腹刺痛。
(3)跌打损伤,淤血肿痛。
(4)外伤出血,溃疡不敛。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2、苏木:
甘咸微辛平,归心肝脾经。
功能:活血疗伤止痛,祛瘀通经。
主治:(1)适用于血滞经闭,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2)胸痹绞痛,胃脘刺痛。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3、骨碎补:
苦性温,归肝肾经。
功能:活血止痛续伤,补肾强骨。
主治:(1)肾虚腰痛。足膝痿弱。耳聋。牙痛。久泄。遗尿。
(2)跌打骨折及斑秃。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4、马钱子:
苦性寒,大毒,归肝脾经。
功能:散结消肿,通络止痛,强筋,解毒。
主治:(1)风湿痹痛。肌肤麻木。肢体瘫痪。跌打损伤。
(2)骨折肿痛。痈疽疮毒。顽癣等。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5、自然铜:
辛平,归肝经。
功能:散瘀止痛,接骨疗伤。
主治:跌打损伤,筋伤骨折,淤血肿痛。可与当归、红花、赤芍、蛰虫等药同用。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6、土鳖虫:
味寒咸,小毒,归肝经。
功能:破瘀血,续筋骨。用于筋骨折伤,瘀血经闭,症瘕痞块。
主治:(1)治疗血瘀经闭、产后淤滞腹痛需配伍大黄、桃仁。症瘕积聚需配伍柴胡、鳖甲。
(2)跌打损伤、筋伤骨折,外伤常用。可调酒内服,也可外敷(研末).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药物功效比较:
苏木、骨碎补
均可治疗跌打损伤、骨折筋伤、淤滞肿痛。
苏木祛瘀通经:妇科血瘀经闭、痛经、产后淤滞腹痛。
骨碎补补肾强骨:肾虚腰痛脚弱、耳聋耳鸣。二药可配合使用。
四、破血消症药
本类药物药性强烈,能破血逐瘀而消症积。尤以虫类药占多,主治痹血程度较重的症瘕积聚为其特点,亦可用于血瘀经闭、瘀肿疼痛、偏瘫等症。主要功效破血、消瘀、攻坚。
应用时常配行气破气药以加强祛瘀消症之效,或配攻下药以攻逐瘀血。本类药物药性峻猛,且大多有毒,易耗血、动血,耗气、伤阴,所以凡出血证,阴血亏虚、气虚体弱及孕妇,当忌用或慎用。
1、莪术:
苦辛温,归肝脾经。
功能:破血祛瘀,消积止痛。
主治:(1)血祛瘀,妇女闭经,或痰湿淤血凝结而成的症瘕癖块。
(2)适于饮食失调,脘腹涨满疼痛之证。适当配伍,虚证、实证均可。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2、三棱:
苦辛平,归肝脾经。
功能: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主治:(1)症瘕积聚及气滞血瘀引起的闭经。
(2)适于食积气滞,脘腹胀痛,可与消食行气药同用。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3、水蛭:
咸苦平,有小毒,归肝经。
功能:破血逐瘀消症。
主治:(1)伤寒蓄血发狂,少腹满痛,伍破血药。
(2)淤血坚结,症瘕痞块,配软坚散结药。
(3)淤血不去,新血不生,干血成痨,腹满消瘦等症。
(4)跌打损伤,淤血肿痛。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4、虻虫:
味苦性微寒,有毒。常与水蛭同用
功能:破血逐瘀、消症通经。“能攻真气运行不到之血”
主治:(1)瘀滞闭经者,可用本品配水蛭、桃仁、红花、川芎、三棱、莪术、当归、赤芍等
(2)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可配丹皮、骨碎补、续断、乳香、没药等同用。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药物功效比较:
1、莪术、三棱均能破血破气、消积止痛,常相须而用,主治症瘕积聚、气血瘀滞之心腹瘀痛、经闭、痛经及食积腹痛。
破气消积,二药配伍,气血兼顾,活血行气,化积消症之力增强。
莪术:血中之气药,长于破血中之气。(偏于破气)
三棱:气中之血药,善破气中之血。(偏于破血)
2、水蛭、虻虫
同为动物药,有毒。均具有破血逐瘀消症功能,可治疗症瘕积聚、血瘀经闭、跌打损伤等
虻虫治疗血瘀经闭可配伍水蛭、大黄。治疗跌打损伤可配伍丹皮、乳香、没药。
水蛭与虻虫虽都有破血逐瘀作用,但水蛭药力较缓而作用持久,偏入肝经、膀胱经,逐瘀效果较好。虻虫破
血力较水蛭更猛峻,遍行经络,通利血脉,服后即可致泻,(药力过后即止),逐瘀效果不如水蛭较稳。
活血化瘀药的药理
1、改善血流动力学:
活血化瘀药一般都有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的作用。各个活血化瘀药,扩血管作用的主要部位不同,如对股动脉的扩张作用,以水蛭、益母草、莪术、桃仁的作用较突出,其中除益母草外,其他均属破血散结药,说明在活血化瘀药中,对于股动脉,以破血散结药的扩血管作用最强。延胡索、丹参、川芎等则对
冠状动脉的扩张作用更为突出。
冠心病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具有典型的血瘀症状,大致包含在“绞心痛”、“胸痹”、“厥心痛”等范畴中。活血化瘀药治疗冠心病具有良好疗效。已证明许多活血化瘀药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供氧的作用,如川芎、丹参、红花、益母草、当归、赤芍、延胡索等。
2、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抗血栓形成:
1)改善血液流变学。活血化瘀药及其复方一般均能改善血瘀患者血液的浓(指血液的浓度增高,表现为血球
压积增加,血浆蛋白、血脂等浓度增高等)、粘(指血液粘稠,表现为全血和血浆比粘度增加)、凝(指血液的凝固性增加,表现为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加,凝血速度加快)、聚(指血细胞聚集性增加,表现为红细胞和血小板在血浆中电泳缓慢,血小板对各种因素诱导的凝集性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等)状态,其中以养血活血和活血祛瘀类作用更为明显。各种不同原因的血瘀证,经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后,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好转。其中以丹参、川芎、益母草、蒲黄等作用更为明显。
2)抗血栓形成。血瘀证常表现为血栓闭塞性疾病,如心肌粳塞、脑血栓形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视网膜血管阻塞等。实验证明,许多活血化瘀药都有抗血栓形成作用,如益母草、当归、三棱、泽兰、莪术等。
****作用机理:
1)抑制血小板聚集。血瘀患者血液的浓、粘状态,引起血流缓慢,血小板易于在血管内膜损伤处粘着,活血化
瘀药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减少了血小板的粘着和聚集,降低血小板的表面活性,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如
赤芍、鸡血藤、当归、川芎、红花、益母草、水蛭、三棱、莪术等都有这种作用。
2)增加纤溶酶活性。某些活血化瘀药,如益母草、赤芍、丹参、桃仁、红花等,可通过增加纤溶酶活性,促进
已形成的纤维蛋白溶解而发挥其抗血栓形成作用。
3、改善微循环:
微循环一般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间的微血管血液循环。祖国医学早有“久病入络为血瘀”的理论,现代研究
表明,血瘀患者一般均有微循环障碍的表现,如微血流缓慢和瘀滞,甚至血管内凝血,微血管变形(管襻扭
曲、畸形、顶端扩张等)。微血管周围渗血和出血。微血管缩窄或闭塞等。许多活血化瘀的药都具有改善微循
环的作用,如川芎、丹参、姜黄、红花、当归、益母草等以及以活血化瘀药为主组成的复方类药物。
*****作用机理:
1)改善微血流。治疗后微循环改善常首先表现为微血流改善,使流动缓慢的血流加速,这可能主要是血液流变
学特性,血液的浓、粘、凝、聚倾向改善而产生的间接影响。
2)微血管形态改善。表现为微血管痉挛解除,循环内红细胞的瘀滞和汇集减轻、微血管瘀血减少或消失,微血
管轮廓清晰,形态趋向正常。
3)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微血管周围渗血减少或消失。
4、抗炎作用:
活血化瘀对各种炎症的早期及不同类型的'炎症浸润均有明显疗效,其抗炎作用的原理可能是由于它降低炎症
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了炎性渗出。同时由于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善,促进了炎性渗出物的吸收所
致。此外,有些活血化瘀药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抗菌抗感染作用,如丹参、赤芍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
长,赤芍、川芎能抑制肠道致病菌的生长。
5、对子宫平滑肌的影响:
具有活血调经功能的活血化瘀药常具有加强子宫收缩的作用,如益母草、红花、蒲黄等用于经闭、经行不
畅、产后恶露不净等。
6、镇痛:
疼痛是血瘀的重要症状。具有活血止痛功效的中药,如延胡索、乳香、没药等确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不同
类型的活血化瘀药镇痛作用的比较,其中以祛瘀止痛类较为突出,应该指出活血化瘀缓解疼痛不一定都通过
镇痛作用。例如改善器官供血也可消除缺血器官的疼痛。
7、抑制组织异常增生:
血瘀证可见于硬皮病、瘢痕组织、肠黏连、盆腔炎、食道狭窄等疾病,出现良性的异常组织增生,活血化瘀
药可通过抑制胶原合成,促进其分解,并使增生变性的结缔组织转化吸收等作用,抑制组织异常增生。
活血化瘀药注意事项
1、活血祛瘀药适用于各种瘀血阻滞病症,但要性各有偏胜,需根据具体病情适当选用,随证配伍,以标本兼
顾。如寒凝血瘀者,配温里散寒药。热搏血分,热瘀互结者,配清热凉血,泻火,解毒药。风湿痹阻,经脉
不通者,配祛风湿药。症瘕积聚,配软坚散结药。如瘀滞疮疡,痈疽肿毒者,可配清热药同用。
3、活血祛瘀药每有伤血之虞,故应用时必须注意用量,并宜适当佐以养血药同用。
4、久瘀体虚或因虚而瘀者,配补益药。再则,为了提高活血祛瘀之效,常与理气药配伍同用。因“气为血
帅”、“气滞血亦滞”、”气行则血行”。
5、月经过多、孕妇对于活血祛瘀药应忌用或慎用。
活血化瘀药综述
凡以通行血脉、消散淤血为主要作用的中药材,称活血化瘀药。多属辛散温通之品。具有疏通血脉、活血化瘀,破血消症、调经止痛、散疼消肿、化瘀止血等功效,主要治疗血瘀证。
活血化瘀药,味多辛苦,主归肝心经,入血分。善于走散通行,而有通利血脉、消散瘀血的作用,并通过活血化瘀作用,而产生止痛、调经、破血消症、疗伤消肿、活血消痈等作用。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
活血化瘀药物主治范围很广,适用于瘀血阻滞所致的各种病证,如瘀阻疼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腹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骨折肿痛,风湿痹痛等。
一、活血止痛药
本类药物大多具辛行,辛散之性,活血每兼行气,有良好的止痛作用,主治气血瘀滞所致的痛证,如头痛,胸胁痛,心腹痛,痛经,产后腹痛,痹痛及跌打损伤瘀痛等。亦可用于其他瘀血证。主要功效是养血和血脉。
活血止痛药各有其特点,在应用时应根据疼痛的不同部位和病情,选择相应的药物,并作适当配伍。如肝郁血瘀者,选兼理气疏肝之品,并配其他疏肝理气药。外伤科痈肿伤痛,选兼消肿者,并配活血疗伤,活血消痈之品。妇女经产诸痛,配养血活血调经之品。
配伍:肝郁血瘀+疏肝理气药(川芎、郁金)
外伤+活血疗伤药(乳香、没药)
妇女经、产疼痛+活血调经药(姜黄、丹参)
1、川芎:
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主治:(1)用治心脉瘀阻,胸痹绞痛。
(2)肝经气滞血瘀,胸胁胀痛或刺痛。
(3)妇女月经调,痛经闭经或产后瘀阻腹痛。
(4)疮痈肿痛。
(5)风寒痹证,头痛,关节疼痛。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2、姜黄:
辛苦温,归肝脾经。
功能:活血行气,通经止痛,驱风疗痹。
主治:(1)气滞血瘀引起的胸胁刺痛,心腹疼痛,痛经、闭经及外伤瘀肿作痛等证。
(2)适于风湿痹痛,尤以风湿肩臂痛为优。
(3)外用可治疮痈肿痛。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3、乳香:
辛苦温,归肝心脾经。
功能: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
主治:(1)可治风湿痹证,血分瘀滞,心腹诸痛,外伤瘀肿作痛。
(2)妇女血瘀,闭经,痛经。
(3)用于疮疡初起,红肿热痛。或疮疡溃破,久不收口。以及瘰疬、痰核坚硬不消者。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4、没药:
苦辛平,归心肝脾经。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功能: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主治:(1)胸腹瘀痛。痛经。经闭。
(2)跌打损伤。痈肿疮疡。肠痈。
(3)目赤肿痛。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5、郁金:
辛苦寒,归肝胆心经。
功能: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开窍,凉血止血,利胆退黄。
主治:(1)气滞血瘀引起的胸胁刺痛、痛经、闭经、症瘕痞块及肝脾肿大等证。
(2)温热病,高热谵语,湿温浊邪蔽窍,神志不清,痰蒙心窍,痰热癫狂。
(3)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衄血、尿血及崩漏、倒经等证。
(4)湿热黄疸、胆道结石等。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6、五灵脂:
苦咸甘温,归肝经。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功能: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主治:(1)血分瘀滞引起的妇女痛经、胸痹心痛、脘腹刺痛等证。
(2)适于出血而内有瘀滞的病证,如少腹刺痛、妇女崩漏经多之证。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7、延胡索:
辛苦温,归肝肺脾心包。
功能:活血散瘀、利气止痛。
主治:(1)淤血阻滞,胸痹绞痛,胃脘刺痛不可忍,属淤血内滞者。
(2)气滞血瘀,妇女痛经。
(3)肝经气滞血瘀,胸胁胀满疼痛。
(4)治寒滞肝脉,风寒痹证,跌打伤痛等证。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8、银杏叶。
甘涩性平,小毒,归心肺脾经。
功能:活血养心,敛肺涩肠。
主治:(1)胸痹心痛。喘咳痰嗽。
(2)泄泻痢疾。白带。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9、赤芍:
苦微寒,肝脾经。
功能: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主治:(1)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
(2)闭经。痛经。崩带淋浊。
(3)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10、蒲黄:
味甘微辛,性平,归肝心脾经。
功能:止血。祛瘀。利尿。
主治:(1)吐血。咯血。衄血。备痢。便血。崩漏。外伤出血。
(2)心腹疼痛。经闭腹痛。产后瘀痛。痛经。跌扑肿痛。血淋涩痛。带下。
(3)重舌。口疮。阴下湿痒。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药物功效比较:
1、川芎、郁金
均能活血化瘀、行气解郁:可治血瘀气滞诸证。
川芎活血化瘀力强,温通血脉(温)。
寒凝血瘀=川芎+当归——温经汤。产后恶露不行=川芎+当归+桃仁——生化汤。肝郁气滞=川芎+柴胡+白芍+香
附——柴胡疏肝饮。心脉郁阻=川芎+丹皮+桂枝+檀香。跌打损伤=川芎+三七+乳香+没药。
郁金行气解郁力强。清心凉血(寒)肝郁气滞血瘀,肝郁化火妄行常+木香:
2、姜黄、郁金
姜黄与郁金为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均能活血散瘀,行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之证。
姜黄用其根茎,辛温行散,祛瘀力强,温通经络,用治寒凝气滞血瘀之证为佳,且可用于治疗风湿痛。
郁金用块茎,苦寒降泄,行气力强,且凉血,以治血热淤滞之证为宜,又能利胆退黄,清心解郁而用于湿热
黄疸,热病神昏等证。
3、延胡索、姜黄
均能活血行气止痛,可治气滞血瘀的各种疼痛。
延胡索(元胡)效力佳,一身疼痛皆治。心痛、胃痛、肝郁胁痛、妇女产后疼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姜黄通经止痛:长于行肢臂而行臂痛。治牙痛=姜黄+白芷+细辛
4、川芎、丹参
均能活血化瘀,活血调经。用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
川芎性味辛温,兼行气、祛风止痛之功,为“血中气药”,能治一切气血瘀滞之证,又能“上行头目”,无
论风寒、风热、风湿诸外风头痛,以及血虚、血瘀头痛均可随证配伍用之。
丹参性味苦性微寒,能凉血消痈、安神。适宜于血瘀有热者。对疮疡痈肿及热病烦躁昏迷、杂病心悸失眠之
证亦常使用丹参。
5、乳香、没药
均能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主治外伤科跌打损伤、疮疡痈肿及瘀滞心腹诸痛,常相须而用。其治疮疡痈肿,
肿毒初起配清热解毒药同用,起消肿止痛之功。后期破溃久不收口,可起生肌敛疮之功。活血作用大致与桃
仁、红花相仿。
乳香偏于行气、伸筋。
没药偏于散血化瘀。
缺点为味难服,胃肠功能弱者慎用或减量使用。
6、蒲黄、五灵脂
均为活血化瘀药。
蒲黄生用活血化瘀作用比五灵脂强。五灵脂又分为糖灵脂和米灵脂,以前者为好。二药合用作用加强,与
桃仁、红花作用相似,但特点为尚有理气止痛功能,对瘀血疼痛明显者用之较好。
二、活血调经药
本类药物具有活血祛瘀之功,又善调畅血脉而调经。主治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及产后瘀滞腹痛之证。亦可用于瘀血痛证、症瘕以及跌打损伤,疮痈肿毒等。
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之疏泄功能正常则气血调畅,经有定时,经行调畅。故在使用活血调经药时,常配伍疏肝理气之品。
1、丹参:
苦微寒,归心肝经。
功能:活血化瘀,凉血消痈,清心除烦。
主治:(1)血滞诸痛,妇女月经不调、痛经。淤血阻滞胸痹。肝郁血滞胁痛及外伤瘀肿疼痛。
(2)热痹,关节红肿疼痛,热毒疮疖及乳痈肿痛。
(3)适于血热及痈疮,热入营血,高热谵语,烦躁不安,舌绛发斑等。
(4)心悸怔忡,烦热失眠。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2、红花:
辛温,归心肝经。
功能: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主治:(1)妇女血瘀引起的闭经、痛经、产后瘀阻腹痛及症瘕积聚等证。
(2)淤血所致之头痛,胸痛,脘腹痛及风湿痹证,关节疼痛。
(3)外伤瘀肿作痛、疮痈肿痛及血分瘀热、斑疹暗紫等。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3、桃仁:
苦甘平,有小毒,归心肝大肠经。
功能:活血化瘀,润肠通便。
主治:(1)妇女血分瘀滞所致之闭经、痛经、产后瘀阻腹痛、症瘕及外伤瘀肿作痛等证。
(2)肠痈腹痛。每与清热凉血解毒药配伍应用。
(3)主治津伤肠燥,大便秘结。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4、牛膝:
苦甘酸平,归肝肾经。
功能:活血通经,补益肝肾,利尿通淋,引血下行。
主治:(1)妇女血分瘀滞,痛经、闭经,产后瘀阻腹痛,及难产胞衣不下等证。
(2)善治血热上逆,引起的吐血,鼻衄。虚火上炎所致之口舌生疮,咽肿牙痛。以及肝肾阴虚,肝阳上
亢,眩晕头痛。
(3)用于湿热下注,热林、血淋。以及湿热痹证。
(4)可用治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等。
川牛膝长于活血通经,怀牛膝长于补肝肾,强筋骨。土牛膝长于清热利咽,活血通淋,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川牛膝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怀牛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